人往名长在,钦风历故居。社残莲即老,园废柰仍疏。
人往名长在,钦风历故居。社残莲即老,园废柰仍疏。
麈忆清谈外,云经合座馀。裴回视斋壁,行草暗残书。
麈忆清谈外,云经合座馀。裴回视斋壁,行草暗残书。

guòhuìchóngjiù--sòng

rénwǎngmíngzhǎngzàiqīnfēngshècánliánlǎoyuánfèinàiréngshū

zhǔqīngtánwàiyúnjīngzuòpéihuíshìzhāixíngcǎoàncánshū

宋祁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12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汉家¹青史²上,计拙(zhuō)³是和亲
译文:汉朝的史书上,记载着和亲的拙劣计策。
注释:¹汉家:汉朝。²青史:即史册。古人在青竹简上纪事,后世就称史册为青史。³计拙:计谋拙劣。⁴和亲:指中国历史上古代皇帝用皇族女子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的办法来谋求两族和好亲善,避免遭受侵扰的政策。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社稷(jì)¹依明主,安危²托妇人。
译文:国家的安定要靠贤明的君主,怎能够依靠妇人。
注释:¹社稷:本指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土神、谷神的庙宇,后来用做国家政权的象征。²安危:偏义复词,指安全稳定。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岂能将玉貌¹,便拟(nǐ)²静胡尘³
译文: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颜,去止息胡人的干戈。
注释:¹玉貌:美好的容貌,这里代指和亲的女子。²拟:意欲;打算。³静胡尘:指消除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胡:汉唐时期,汉族称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即为“胡人”。尘:指烟尘,代战争。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地下千年骨¹,谁为辅(fǔ)²臣。
译文:地下埋着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谁真正堪称辅佐之臣呢。
注释:¹千年骨:指汉朝臣子的枯骨。西汉至作者所生活的唐德宗时代约千年,故称。²辅佐:辅助。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习见,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联是开门见山,直截说和亲乃是有唐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将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诗人愤激地用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和可耻,暴露无遗。末联以斩钉截铁的严峻态度责问:是谁制订执行这种政策?这种人难道算得辅佐皇帝的忠臣吗?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严峻深广,更加发人思索。此诗无情揭露和亲政策,愤激指责朝廷执政,而主旨却在讽谕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贤臣。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笔,为皇帝留点面子。

  对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体分析,诗人极力反对的是以屈辱的和亲条件以图苟安于一时。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击中了时政的要害,遂成为时人传诵的名句。

yǒngshǐ--róng

hànjiāqīngshǐshàngzhuōshìqīn

shèmíngzhǔānwēituōrén

néngjiāngmào便biànjìngchén

xiàqiānniánshuíwèizuǒchén

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念璧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青鸾送碧云句,道霞扃雾锁不堪忧。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念壁月长亏,玉簪(zān)中断,覆水难收。青鸾(luán)¹送碧云句,道霞扃(jiōng)雾锁不堪忧。情与文梭²共织,怨随宫叶³同流。
译文:夫妻分别后,恩情便已断绝。燕子念回旧巢、璧月再不圆满,玉簪折断,覆水念收,时光荏苒,空留余恨。殷勤的青鸟捎来你的书信,道观幽幽凄清孤寂。情缘念断,缠绵悱恻之辞,正似苏蕙织的回文锦字,又好比唐代宫女的红叶题诗,饱含多少幽怨;但现实无情,已是仙凡异路了。
注释:¹青鸾:即青鸟。借指传送信息的使者。²文梭:织布的梭。³宫叶:红叶题诗的典故。
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银屏低闻笑语,但醉时冉冉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gōu)。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¹,梦里曾游。银屏低闻笑语,但梦时冉(rǎn)²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译文:泪下两行,想起我们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记得彼此初见是在谷口园林的客栈,银屏掩映,低声笑语。而此时回想起来,仿佛是场美好的梦。念道此生就这样永远不能看见了吗?不,我要拿那半镜,去寻找出高价出售的人,也许有重圆的一日。
注释:¹驿舍:驿站供来往人员住宿的房屋。也泛指旅店。²冉冉:慢慢地、缓慢地。

  “紫箫吹散”活用弄玉与萧史的传说,劈头就写出夫妇的离散,也暗示原先的恩爱。“燕子”“空楼”用唐代张尚书后,姬人关盼盼怀念旧爱,居张氏第中燕子楼十余年而不嫁的故事,进一步说明自己同李氏间生死不渝的爱情一“空”字,尤能令人联想到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的名句。紧接着连用三种象征:明月已缺,难以再圆;玉簪中断,无由再续;覆水入地,无法重收,喻说事情的无可挽回。自古视花好月圆为美满的象征,此时词人的内心世界中已是“璧月长亏”。“玉簪”句用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从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诗里用“覆水”传说的如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情知覆水也难收”,又李白《妾薄命》:“雨落不上天,覆水难再收”。

  诸作皆言弃妇事。以下接着写从书信中了解到李氏的心情。霞、雾一类辞,是唐宋诗词描写道家生活的常见语。殷勤的青鸟,捎来了李氏的信。以“碧云句”,即江淹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拟休上人怨别诗》)。她诉说幽闭在道观里的凄寂难堪。虽作了女道士,可情缘难断,缠绵悱恻之辞,正似苏蕙织的回文锦字,又好比唐代宫女的红叶题诗,饱含多少幽怨;但现实无情,已是仙凡异路了。

  下片写在悠悠隔绝的痛苦中,转而追怀往日恩爱。

  记得彼此初见是在谷口园林的客栈,银屏掩映,低声笑语。而此时回想起来,仿佛是场美好的梦。情景冉冉如昨,醒来却是一片新愁。词情至此,低徊无已。紧接着忽然掀起高潮。词人说,难道此生就这样永远不能看见了吗?不,他要拿分收的半镜,去寻找出高价出售的人,也许有重圆的一日。这结笔二句,仍是用前一首“鸾鉴分收”的故事。不过,前面是取其破镜之意,这里却是用其重圆之义。徐德言与乐昌公主夫妻诀别,各执半镜,约她日后以正月望日卖镜于都市,冀可相见。后来果真被他言中。(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皇州”即京都,原是故事里卖镜的地方,活用不必拘泥。两词原是一组,前说被镜之痛,后说重圆之愿。破镜重圆之一典故的反复再见,并非雷同的运用,而标志着词中悲剧历程的起点与终点。

古木阴阴六月凉,幽花藉藉四时香。
古木阴阴¹六月凉,幽花藉(jí)²四时香。
译文:参天古木,荫蔽覆盖着阁楼,给六月送来了清凉。幽静的花朵,杂乱地盛开,送来了四时的芳香。
注释:¹阴阴:荫蔽覆盖。²藉藉: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丝桐清夜作三弄,明月入帘风拂床。
丝桐¹清夜作三弄,明月入帘风拂床。
译文:古琴悠扬,清夜漫长,不妨弹奏一曲《梅花三弄》。皎洁的月光,照入帘幕,清风轻轻吹过了床头。
注释:¹丝桐:古代制琴多用桐木,以丝为弦,故以丝桐为琴的代称。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危楼¹高百尺²,手可摘星辰(chén)³
译文: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注释:¹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²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³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不敢高声语¹,恐²³天上人。
译文: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注释:¹语:说话。²恐:唯恐,害怕。³惊:惊动。

  这是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诗的内容记录了李白夜游寺庙的有趣经历。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从头到尾用“夸张”的手法,形象而又逼真地写出了山寺之奇高,星夜之奇妙。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两句是写山寺之高。第一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7
2、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79-80

宿shān

bái tángdài 

wēilóugāobǎichǐ shǒuzhāixīngchén 
gǎngāoshēng kǒngjīngtiānshàngrén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闻说轮台¹路,连年²见雪飞。
译文:听说通往轮台的路上,连年都可以看到雪飞。
注释:¹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²连年:接连多年。一作“年年”。唐郑遂初《别离怨》诗:“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风。”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春风曾(zēng)¹不到,汉使亦应²稀。
译文:春风从未到过那里,朝廷的使者去得也很稀少。
注释:¹曾:竟,竟然。一作“长”。²应:一作“来”。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白草风疏勒(lè)¹,青山过武威²
译文:无边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青苍的山岭只是过了武威。
注释:¹疏勒:地名,唐时安西四镇之一,在今新疆疏勒。²武威:地名,今属甘肃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qín)王敢道远¹,私向梦中归。
译文:为王事尽力岂敢说路远,只希望能从梦中返归。
注释:¹“勤王”句:一作“不敢道远思”。勤王:谓尽力于王事。《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

  此诗所写,都是回应其他人的关心和慰问。诗题“发临洮将赴北庭”,因而诗中所叙述,也是临洮至北庭沿途景物。开头“闻说”者,则说明此行轮台和第一次去的安西不同,暗示着和安西有对比:自然方面,春风不到,连年雪飞;人事方面,汉使应稀。此次虽是作者第二次出塞,但到北庭还是第一次,所以凭传闻写出轮台的寒冷与荒凉,但是调子并不低沉。

  从“连年见雪飞”至“青山过武威”写景,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说环境多么寒冷和恶劣,而是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连年见雪飞”写气候之寒冷,“春风曾不到”写其荒凉,“白草通疏勒”写其萧瑟,“汉使亦应稀”写其地距中原之遥远,揭示出西域戍边的艰苦性。

  尾联在内容情感上起到了点染和升华的作用,全面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勤王敢道远”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而“私向梦中归”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聚的情感。这两句其实是回答别人“勤王道路远,家乡何时归”的关怀,写得很有创意,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结构上点明了诗歌主旨,升华了主题,言简义丰,言有尽而意无穷。

  全诗从“闻说”落笔,极写通往轮台之路的奇寒景象和边地风物,以抒发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尽力国事的高昂的思想感情。

参考资料:
1、 戴伟华.岑参边塞诗新论——以人缘和地缘为视角.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líntáojiāngběitíngliúbié

cénshēn tángdài 

wénshuōlúntái liánniánjiànxuěfēi 
chūnfēngcéngdào hànshǐ使yīng 
báicǎotōngshū qīngshānguòwēi 
qínwánggǎndàoyuǎn xiàngmèngzhōnggu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