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身学业愧渊云,急退还惭谷口真。可是有生同冗长,真成无补费精神。
谋身学业愧渊云,急退还惭谷口真。可是有生同冗长,真成无补费精神。
抽簪早觉宏图远,侧席时闻妙语新。共道徵君似颜子,升堂今日见诗人。
抽簪早觉宏图远,侧席时闻妙语新。共道徵君似颜子,升堂今日见诗人。

huángcháoqǐng--wángyáng

móushēnxuékuìyuānyún退tuìháicánkǒuzhēnshìyǒushēngtóngrǒngzhǎngzhēnchéngfèijīngshén

chōuzānzǎojuéhóngyuǎnshíwénmiàoxīngòngdàozhēngjūnshìyánzishēngtángjīnjiànshīrén

王洋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 6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清江¹一曲²³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译文:浣花溪清澈的江水,弯弯曲曲地绕村而流,在长长的夏日中,事事都显恬静、安闲。
注释:¹清江:清澈的江水。江:指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称浣花溪。²曲:曲折。³抱:怀拥,环绕。⁴长夏:长长的夏日。⁵江村:江畔村庄。⁶幽:宁静,安闲。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梁上 一作:堂上)
自去自来¹梁上燕,相事相近²水中鸥。(梁上 一作:梁堂上)
译文: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注释:¹自去自来:来去自由,无拘无束。²相事相近:相互事近。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老妻画纸为棋局¹,稚(zhì)²敲针作钓钩。
译文: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儿子敲弯了钢针要做成鱼钩。
注释:¹画纸为棋局:在纸上画棋盘。²稚子:年幼的儿子。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但有故人供禄(lù)¹,微躯²此外更何求?
译文: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注释:¹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但有”句,一说为“多病所须惟药物”。²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作者杜甫在饱经颠沛流离之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这首诗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细腻地描画了优美恬淡的景物,随意地叙写了闲适温馨的生活情趣,表现出作者杜甫难得的一段安定生活给他带来的满足和欣然。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在初夏时节的村庄,一条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水色清澈,有鱼儿在水中戏耍、来去无声,整个村庄的一切都是那么幽静。一曲清江,给村落带来了安宁和清幽,这“清江”即成都的浣花溪,诗人以“清”称之,大概是喜爱它悠悠然绕村而流。因此给它一个美称。

  “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它的可爱,同时也照应了“江村”的诗题。开头两句,就定下了全诗的氛围,挈领了全诗的旨意。万事悠悠,历经磨难的诗人不再有担忧和愁烦,且自怡然欣赏这村中的景色。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看吧,新建的草堂刚刚落成,就有顽皮的小燕子轻快地飞过来又飞过去,没有人去理会它们,可是它们自在地玩得那么开心,真像活泼的小孩子一样。诗人捋着胡子呵呵笑着,信步走到了江边,江上有两只白鸥在轻柔地浮游,它们或前或后,时而交颈而鸣,时而追逐着在水面上打着圈儿——它们一定是一对相亲相爱的情侣。南朝诗人何逊曾有“可怜双自鸥,朝夕水上游”的句子,杜甫曾学习何逊的诗,当他看到这种场景,想必会心有所会、悠然忘机。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诗人怀着愉快的心情缓步向家中走去,看见老伴正坐在门前的树荫下,在纸上画着什么,走近看时,原来是一个棋局。“叮叮”的声音传来,小儿子在埋头认真地敲着一根针,这个贪玩的孩子,他是要自己做个鱼钩儿,好去江边钓鱼玩。

  这样的场面大概是村中常可见到的,可是对于经历了安史之乱,屡受挫折、颠沛半生的作者杜甫来说,是他少有的珍贵的福气,令他心头为之一暖。在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时候,他何曾想象过这样温馨的时刻。这两句捕捉到生活中最普通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普遍的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诗人从眼前和乐安宁的生活场景中发出感叹:有老朋友赠送我粮食和他的俸禄,我这个平凡卑贱的人还有什么可求的呢?这两句看似庆幸、表示满足的话,仔细读来,其实不知潜含着多少悲苦和酸辛。

  杜甫能够居住在成都草堂,全赖友人的帮助,眼前虽有这样的和乐与安宁,却是建立在对别人的依赖之上的。被后人尊为“诗圣”的伟大诗人,却要靠着别人的赠与才能活下去,而且还要说自己“更何求”,即没有别的要求。这语言越是平静从容,越是让读者心感酸楚、为之落泪。他的志向本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然而数十个春秋过去了,如今人到晚年,要求仅只是一蔬一饭而已。诗人说得这样闲淡,仿佛他的心头已经不再有生活的阴霾,再也不愿去迎接那些纷扰和喧嚣。

  从作诗的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写法精严而又流转自然;字句精炼、刻画细微,而又让人无迹可寻。这是杜甫律诗的老到之处。尾联上句“但有故人供禄米”,一作“多病所需唯药物”,无论从平仄还是诗意上看,都以“但有”之句更佳。

  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荡。颈联的“画”字、“敲”字,字皆现成。且两句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不隔贤愚的意境。

参考资料:
1、 谢真元 .一生必读唐诗300首鉴赏 汉英对照 .北京市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6年 :41-42页 .

jiāngcūn

 tángdài 

qīngjiāngbàocūnliú chángxiàjiāngcūnshìshìyōu 
láiliángshàngyàn xiāngqīnxiāngjìnshuǐzhōngōu  (liángshàngzuò tángshàng )
lǎohuàzhǐwéi zhìqiāozhēnzuòdiàogōu 
dànyǒuréngōng wēiwàigèngqiú 
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鸳鸯对浴浪痕新。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
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鸳鸯对浴浪痕新。弄珠游女¹,微笑自含春。
注释:¹弄珠游女:指佩珠的女子。
轻步暗移蝉鬓动,罗裙风惹轻尘。水晶宫殿岂无因。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
轻步暗移蝉鬓(bìn)动,罗裙风惹轻尘¹。水晶宫殿(diàn)岂无因。空劳纤手²,解佩赠情人。
注释:¹罗裙句:罗裙飘动,扇起了细尘。²空劳纤手:徒劳纤柔之手。因人与神道不可通,故曰“空劳”。

  牛希济《临江仙》共七首,都是咏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芊绵温丽,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其凭吊凄凉之意,蕴含其中,深得咏史之体裁。

  这首词咏汉皋神女,妙在人神无隔,情致婉奕,清新流畅,对游女的轻盈多情的形象,着墨不多,但刻画得神采飞动,风流感人。

línjiāngxiān··liǔdàiyáofēnghànshuǐbīn--niú

liǔdàiyáofēnghànshuǐbīnpíngliǎngànzhēngyúnyuānyāngduìlànghénxīnnòngzhūyóuwēixiàohánchūn

qīngànchánbìndòngluóqúnfēngqīngchénshuǐjīnggōng殿diànyīnkōngláoxiānshǒujiěpèizèngqíngrén

不见畹君三年矣,戊申秋隽,把晤灯前,浑疑梦幻,归来欲作数语,辄怔忡而止。十月旬日,灯下独酌,忍酸制此,不复计工拙也。
不见畹君三年矣,戊(wù)¹秋隽,把晤灯前,浑疑梦幻,归来欲作数语,辄(zhé)²怔忡而止。十月旬日,灯下独酌(zhuó),忍酸制此,不复计工拙也。
注释:¹戊申:乾隆五十三年(1788)。²辄:总是,就。
春梦年来惯。问卿卿,今宵可是,故人亲见?试剪银灯携素手,细认梅花妆面。料此夕、罗浮非幻。一部相思难说起,尽低鬟,默坐空长叹。追往事,寸肠断!
春梦年来惯。问卿(qīng)¹,今宵可是,故人亲见?试剪银灯携素手,细认梅花妆面。料此夕、罗浮非幻。一部相思难说起,尽低鬟(huán)²,默坐空长叹。追往事,寸肠断!
译文:三年来总是在梦中与你相见。突然的重逢让人难以置信,直问:今晚真不是梦中相见?挑灯携手,仔细地辨认你的妆面,这才肯定此情此景并非幻想。别后相见,相思无从说起。你只静坐对空长叹,缅怀往事柔肠寸断,心中悲痛难抑。
注释:¹卿卿:形容夫妻或相爱的男女十分亲昵。²低鬟:低首,低头。
尊前强自柔情按。道从今,新欢有日,旧盟须践。欲笑欲歌还欲哭,刚喜翻悲又怨。把未死、蚕丝牵恋。那更眼波留得往,一双双,泪滴珍珠串。愁万斛,怎抛判?
尊前强自柔情按。道从今,新欢有日,旧盟须践。欲笑欲歌还欲哭,刚喜翻悲又怨。把未死、蚕丝牵恋。那更眼波留得往,一双双,泪滴珍珠串。愁万斛(hú)¹,怎抛判?
译文:不愿再去追溯往事只能努力克制悲伤的情绪。你只道现如今我已有新欢爱人幸福自在,但也应该实践旧盟以了却一段相思之债。难忘的旧情,它而今全被牵动了。一时间你欲哭欲笑,似喜似悲。终于忍不住满眼泪水,似落下串串珍珠。这无边的愁绪怎么才能抛却?
注释:¹万斛:极言容量之多。

  高鹗作的词只有几十首,以稿本流传。这首《金缕曲》是真实地抒写其私人生活中一件感人的事,亦可见出作者杰出的艺术才能和极其放宕的个性。戊申为乾隆五十三年(1788),高鹗正是盛年,又过后七年才考中进士。关于畹君,从高鹗戊申同时作的《南乡子》,可知道属于“杨枝”(即柳枝)一类人物。当是风尘中女子;“今日方教花并蒂”,显然这次相会已了却宿愿。然而他们很快就分别了。所以写《金如火缕曲》时感到无比的辛酸,而让真情直率地流露,完全不计工拙,却成了至情的文字。

  词写当晚与畹君相会的情形,他们已三年不见,偶然重逢时惊喜不已,抑止不住心情的激动。作者起笔直接写出“相对如梦寐”的感慨。“春梦”是美好而成空的,三年来不知有过几多的春梦,而且已经习惯。这说明别后的绵绵相思之情。偶然的重逢使人怀疑用如一场春梦。为了证实并非梦境,首先是亲自相问,再挑灯携手,仔细地辨认故人妆面。正如宋人晏几道所写的“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他们相见时“携素手”,说明曾经是很亲密的;“细认梅花妆面”暗示畹君依然妩媚姣好。“罗浮”,山名,在广东境内,风景优美,为道家第七洞天。南朝谢灵运《罗浮山赋》云:“客夜梦见延陵茅山,在京之东南,明旦得《洞经》,所载罗浮事云,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罗浮。正与梦中之意相会。”后遂以罗浮借指意中之梦境。体察的结果,完全证实了并非虚幻之梦。既非梦境,而现实的场面更是难堪的,别后的许多事情的变化,一时难以诉说。词意发展到对现实情景的描述。“一部相思”表现别后复杂情形的出现,也许需要用一部长篇小说才能写清楚的,太多了,太复杂了,因而无从说起。双方似乎都能理解这点,没有必要从头到尾再说下去。畹君更是“低鬟默坐空长叹”,这很生动地表现了她当时的痛苦,悔恨与内疚的难言之情。缅怀往事,使她柔肠寸断,难以控制内心的悲痛。这间接反映了风尘女子不幸的命运。
  
  词的下阙继续描述畹君复杂的精神状态。她不愿再去追溯往事,当时是谁的过错很难说清,也无法挽回,因而在尊前努力克制悲伤的情绪。她大胆而真切地表示:“从今新欢有日,旧盟须践”。显然别后变化很大,高鄂已别娶妻而有新欢了,但他又曾和畹君有过山盟海誓。可以理解,封建婚姻不是建筑在双方的爱情基础上,婚姻的缔结总是由于各种社会利益的考虑,而真正的爱情是在合法的婚姻之外的。作者在词里更多的是描写畹君的心情,以表现她的一片真情和他们之间的相互知心。既然他与新欢的日子会很长的,但也应该实践旧盟,以了却一段相思之债,这个愿望由畹君提出是十分不容易的,表现了她勇敢地追求幸福,为此愿付出牺牲,而且义无返顾。畹君的形象在我国诗词中确属罕见的,其热情直率是很可贵的,尤其是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她当晚意绪纷乱,情感复杂。作者以“欲笑欲歌还欲哭,刚喜翻悲又怨”极其细致生动地表述了她再也不能抑制自己的情感了,让它充分地发泄,在知己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纯真的个性。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有春蚕到死丝方尽之句,以表现真挚缠绵的爱情,作者借用“未死蚕丝”以喻难忘的旧情,它而今全被牵动了。古代多以珍珠比喻女性晶莹的眼泪,珠泪成串则极言流泪之多,如敦煌曲子词《天仙子》“泪珠或得似真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应百万”。畹君终于忍不住满眼泪水,似落下串串珍珠。这晶莹的泪是因悲伤还是幸福而落,很难判断,而确是发自内心的真情,人在过分幸福欢悦时也会流泪的,何况他们相聚之不易,而后会则更难期了。这次的相会虽然幸福,结果必然留下新愁。斛为古代量器,十头为斛,南宋以来改为五斗为斛。“愁万斛”极言愁之多而难以衡量,尤其是难以忘掉,上下两阙的结尾,互相呼应,很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辛酸和痛苦。

  高鄂以辛酸之情写下此词,整个情事都充满了悲伤的气氛,表现了情事的不幸,尤其是畹君的不幸,作者顺着当时意思的流程,采取线型的叙述方式,写得真情感人,描摹女性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非常细致而真实。词中叙述角度的反复转换,自然工巧,体现出作者高度的艺术表现能力,文字不求工而达到了极工的境地。词中的情事反映了作者无视封建礼法的束缚,大胆地追求爱情幸福,而且也暗示了各种传统社会力量给这情事笼罩着的阴云,因而在欢聚时总是有痛苦辛酸之感。在词中,作者有意省去了某些艳情的描述,达到了艳而不亵的境界,保持了基本情调的统一,艺术效果非常突出。

  《辛卯除夕》清·黄景仁倏忽流光吹剑过,年年此夕费吟哦。历穷讵有绳堪续,面改难如镜可磨。廿载偏忧来日促,一身但觉负恩多。遥知慈母尊前意,念子今宵定若何。

参考资料:
1、 喜马拉雅.金缕曲·春梦年来惯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谁家宅第¹成还破,何处亲宾²哭复歌³
译文:谁家住宅建成后又破败,哪里的亲朋哭了以后又唱起来?
注释:¹宅第:住宅。官员和贵族的大住宅。²亲宾:亲人和朋友。³哭复歌:因显贵而歌,因败亡而哭。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昨日屋头堪炙(zhì)¹,今朝门外好张罗²
译文:昨天屋内外还挤满了人,今天在门外就如此冷落了。
注释:¹炙手:热得烫手。比喻权贵势焰之盛。²张罗:本指张设罗网捕捉虫鸟。常以形容冷落少人迹。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北邙(máng)¹未省²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译文:北邙山没有留下空闲土地,东海何曾有稳定的波浪?
注释:¹北邙:山名,亦作北芒,即邙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东汉及北魏的王侯公卿死后多葬于此。后人因常以泛指墓地。²未省:未见。后句即“沧海桑田”之意,比喻社会剧变,人事无常。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¹
译文:不要嫌贫爱富去夸张炫耀,死后都成了枯骨又如何呢?
注释:¹“莫笑”二句:为告诫语。前句的“莫”字管“笑”与“夸”二字。后句意谓贫贱、富贵之人,其最后归宿都是一样的。
这首诗通篇谈世事人生的变化。甲第贵宅破败了,亲人朋友死亡了;昨天炙手可热的人家,今朝门可罗雀;浩瀚汤汤的东海三为桑田。宇宙一切的一切,都在运动,都在变化。世界就在这运动、变化中发展,前进。人生的富贵也是变化的,所以决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显荣,就自我夸耀,看不起别人。这些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人们正确地认识人生和社会,不无哲理的启示。
参考资料:
1、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 :210-213
2、 赵庆培 张燕瑾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96-898

fàngyánshǒu ·

bái tángdài 

shuíjiāzháichénghái chùqīnbīn 
zuótóukānzhìshǒu jīnzhāoménwàihǎozhāngluó 
běimángwèishěngliúxián dōnghǎicéngyǒudìng 
xiàojiànpínkuāguì gòngchéngliǎng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朝见裴(péi)叔则¹,朗如行玉山。
译文:见君如见晋人裴叔则,如行玉山之上,朗然照人。
注释:¹裴叔则:即晋朝的裴楷,尝任中书令,人称裴令公,仪容儁伟。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¹
译文:君之胸怀之阔大,如黄河落天,直入东海,当纳入其间矣;
注释:¹“黄河”二句:以黄河入海喻裴十四胸怀的阔大。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身骑白鼋(yuán)¹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译文:君之浩瀚,即使是河伯也不敢骑白鼋冒然横渡;君之高大,纵是用堆积得高如南山的黄金买君一顾,也是值得的。
注释:¹白鼋:指白色的大鳖。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pái)(huái)六合¹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译文:君徘徊于六合之中,而无相知之人,如今看天上的浮云,即将飘然西去矣。
注释:¹六合:上下四方谓之六合。

  裴十四,是一位超尘脱俗之士。他即将离别李白而西去,诗人作这首诗赠别。

  “裴叔则”,即晋朝的裴楷,尝任中书令,人称裴令公,仪容儁伟,“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世说新语·容止》)因为与主人公同姓诗人借裴叔则代指裴十四,言裴十四仪表堂堂,清朗如玉山,光彩照人。“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河间。”黄河水从西部飞流直下流向中原,一泻万里,奔流入东海。此诗以奔腾的黄河水,象征裴十四宽阔宏大的襟河。诗人倒插喻意在前,一笔点醒于后,手法变幻矫健。

  诗至五、六句,转入别意,叙写裴十四的遭际和他的不贪图富贵的性格。“身骑白鼋不敢度”,骑白鼋,语出屈原《九歌·河伯》“乘白鼋兮逐文鱼”。骑鼋的人,自然是裴十四。诗人用汹涌的水势,比喻社会环境的险恶和人生道路的艰难,裴十四身骑白鼋,面对汹涌的江水,不敢度过。“金高南山买君顾”句,借用郑子瞀的故事,见《列女传》卷五《节义传》,郑子瞀是楚成王的夫人,一日,与成王共登台,“王曰:‘顾,吾又与女千金,而封若父兄’,子瞀遂不顾。子瞀曰:‘不顾,告以夫人之尊,示以封爵之重而后顾,则是妾贪贵乐利以忘义理也’。”千金难买一顾,表现郑子瞀不贪贵乐利的品格;高比南山的金银,定然也难买裴十四的一顾,运用郑子瞀的典故,是为了盛赞裴十四的高贵品格。在那险恶的政治环境里,襟河豪迈的裴十四不肯摧眉折腰,不肯为富贵而忘义;在“众人皆醉”的庸俗的黑暗社会里,裴十四难觅知音,“徘徊六合无相知”句,揭示了品格磊落的人不容于世的生活真实。结尾“飘若浮云且西去”,写裴十四即将西去,行踪飘忽不定,点到赠别上;以飘若浮云状其人,也为裴十四涂上了灵异脱俗的光彩,与全诗诗意相吻合。

  赠别诗,除了抒写离绪别情以外,还可以颂美离别者,描绘和刻画他们的形象、思想、品格、精神面貌,表达诗人对他们的钦慕、敬仰的感情。《赠裴十四》就是如此。李白用诗人的心灵,自己的品格和审美情趣,去感知对方,因此,在裴十四身上,读者看到了诗人的个性、气韵和精神,沈德潜说:“黄河落天二语,自道所得。”(《唐诗别裁集》)李白也亲历“身骑白鼋不敢度”的社会环境,也同样具有“金高南山”难买一顾的品格,也同样为世俗所不容,甚至到达“世人皆欲杀”(杜甫语)的地步。用颂美友人的诗赠给友人,引为知音,并在友人的精神风貌里,照见自己的襟河和人格,是《赠裴十四》诗思想艺术的基本特征。

zèngpéishí--bái

cháojiànpéishūlǎngxíngshān

huángluòtiānzǒudōnghǎiwànxiěxiōng怀huáijiān

shēnbáiyuángǎnjīngāonánshānmǎijūn

páihuáiliùxiāngzhīpiāoruòyúnqiě西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