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见子云豸不扬,迟以岁月名自彰,
松江笠泽几多地,古今三作胜士场。
鸱夷已去乘海航,季鹰抚事惊秋霜。
五百年间天随子,汀洲杜若齐芬芳。
笔床花灶湖光里,欸乃声中弄清泚。
有厨无烟斧爨空,过午悬箪藜苋美。
诗穷文怪两奇绝,造化别分闲日月。
一峰下岭晚当门,四颊寒鲈夜飞雪。
甘同世上伏腊勤,肯作人间觞豆客。
辟书不为救口忙,衔命终辞一官热。
借书当借物外书,洗除尘坌观浮虚。
异时曾此一过眼,故人相遇诚欢娱乐。
翩然好去追黄鹄,酒无两郗歌一曲。
亲见子云豸不扬,迟以岁月名自彰,
松江笠泽几多地,古今三作胜士场。
鸱夷已去乘海航,季鹰抚事惊秋霜。
五百年间天随子,汀洲杜若齐芬芳。
笔床花灶湖光里,欸乃声中弄清泚。
有厨无烟斧爨空,过午悬箪藜苋美。
诗穷文怪两奇绝,造化别分闲日月。
一峰下岭晚当门,四颊寒鲈夜飞雪。
甘同世上伏腊勤,肯作人间觞豆客。
辟书不为救口忙,衔命终辞一官热。
借书当借物外书,洗除尘坌观浮虚。
异时曾此一过眼,故人相遇诚欢娱乐。
翩然好去追黄鹄,酒无两郗歌一曲。
王洋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 6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春寒恻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
春寒恻(cè)¹掩重门,金鸭²香残火尚温。
译文:春寒料峭,把门重重关上,室内只有那鸭形香炉余温尚存,给人些许暖意。
注释:¹恻恻:寒冷的样子。²金鸭:鸭形的香炉
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译文:燕子还未来花却已经纷纷飘落,庭院中的风雨持续到黄昏还未停止。

  这是一首低吟春愁的小诗。作品寓情于景,通过一系列清冷寂寞的环境景物描写,从中自然流露出作者心境的孤寂与凄恻。作品虽然以抒情为目的,却丝毫也不涉及心理的倾诉或客观的议论。作者的全部情绪,都通过景物的选择与渲染表现出来。情在景中,景即是情,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具有相当的感染力。

  首句交代大环境。北国之春,寒意袭人,不仅点明节令,也暗示作者心头的清寒与凄冷。“恻恻”二字双关,既强化春寒的料峭,又暗指作者心绪的凄恻。门虽设而常关,既写环境的幽静,同时也写作者无人过往的孤独的处境,进一步流露出其内心的孤寂之感。

  次句写“重门”之内室中的景象。香炉尚有余温,却已不再有袅袅香烟萦绕。室外既冷寂凄清,室中也没有了生机活力,到处都是一片死寂。香炉既有余温,室中当然尚有人活动,并不是无人居住的空房。但“香残”而无人续添,可见主人公心绪的慵懒。诗意至此,暗点出主人公的存在,以及他处境尤其是心境的寂寞,含蓄委婉,用笔至为曲折。

  “燕子”一句,由室内的孤寂引出联想。往年的春天,这里也是这般寂寞,不过,秋去春还的燕子,也还能给孤独的居室增添一点生趣。而现在,却连燕子也不再归来,一切都静到了极点,没有丝毫的生命的痕迹。只有落红片片,表明春光逝去,还和往年一样。这一句,从晏殊《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化出。晏殊的词,从年复一年燕来花落的自然循环中,感受到年华易老,人生短暂。本篇暗用晏词而更寥落。

  春光已经凋残,连燕子也不再回来,一切都陷入一片寂静凄凉,死气沉沉。只有庭外的风雨,还在淅淅沥沥,送走了难熬的永昼,迎来又一个黄昏。不过,风自风,雨自雨,似乎没有在主人公的心上掀起一丝波澜。一个“自”字,极写主人公情绪的消沉低落。“听风听雨过清明”,“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愁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前人往往爱以独对凄风苦雨的镜头,形容人的孤独寂寞与百无聊赖。本篇却反其意而用之,连庭外的风雨,也无心理睬。真正是心如止水,万念俱灰了。全篇虽然没写一个“愁”字,而无边的春愁,却早已弥漫到整个世界,并自然浸透到读者的心间。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¹,又上雕鞍(ān)²去。欲倩烟丝³遮别路,垂上那是相思树
译文:眼前的美好风光是留不住的,在一片温暖和芳香里,他叉上马去远行。想要请柳丝拂动起来遮挡他前进的路,但杨柳树不是相思树,怎会懂得我的伤心。
注释: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¹和暖和香:伴着温暖,带着芳香。²雕鞍:马鞍的美称。倩:请。³烟丝:烟雾笼罩的上柳。⁴相思树:出自典故,后人用于男女相爱,生死不渝之情。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chóu)(chàng)玉颜¹成间阻²,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³依然留乞句,斑(bān)(zhuī)一系无寻处。
译文:为我们的天涯相隔而倍感痛苦惆怅,这东风为什么留不住这繁华旧梦。身边还留有当年他所写的信,但他的马已经走远,不知道现在身在何处。
注释:¹玉颜:指亡妻美丽的容貌。²间阻:阻隔,此处引申为将来无法相见。³断带,断掉的衣带。⁴乞句:请求(对方)写的诗句。⁵斑骓:身上长着花斑纹的马。一系:将马拴在树下。

  此词写的是两恋人依依别离的场景,写出了情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及内心的伤感、惆怅。

  上片写外出游玩之时,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的亡妻。从“和暖和香”、“烟丝”、“垂杨”、“东风”这些意象可知,此时正是春意盎然之时。纳兰并没有把和伊人离别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从而显现出在这春光大好时离别的难堪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悲苦。“眼底风光留不住”套用辛弃疾的“有底风光留不住。烟波万顷春江橹”,而一个“又”字,则表明分别已经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这个时候,“眼底风光”并不是指风暖花香、杨柳依依,而是指即将远行的征人。面对骑马离去的征人,女主角无力挽留,所以她把希望寄托在被烟雾笼罩的杨柳上,请它们遮住征路,以便将征人留住,但垂柳并不是相思树,它是无情的,自然也不会满足女主角的愿望。

  下片转换角度,写自己的失落之情,抒写征人的伤别之情。伊人舍不得征人,征人更不愿离开伊人,但是圣命难违,征人只能离家远行,以至“玉颜成闲阻”。此时,征人的心中备感痛苦惆怅,于是开始埋怨东风为什么留不住繁华旧梦,其隐喻的意思就是:为什么幸福不能永驻呢?东风“不作繁华主”正是纳兰无可奈何的感慨。

  尾句再次转换了角度,写伊人的相思之情,伊人割断的衣带上还留有当年她求征人写的诗句,可如今征人远行,与自己相隔万水千山,也不知道他的坐骑现在系在何处。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62页

diéliànhuā ·yǎnfēngguāngliúzhù

lánxìng qīngdài 

yǎnfēngguāngliúzhù nuǎnxiāng yòushàngdiāoān qìngyānzhēbié chuíyángshìxiāngshù 
chóuchàngyánchéngjiàn shìdōngfēng zuòfánhuázhǔ duàndàiránliú bānzhuīxúnchù 

叶叶枝枝逐景生,高高下下自人情。
叶叶枝枝逐¹景生,高高下下自人情。
译文:竹枝竹叶向阳而生,高低错落本是自然之理人之常情。
注释:¹逐:追赶。
两梢直拔青天上,留取根丛作雨声。
两梢直拔青天上,留取根丛作雨声。
译文:顶部的枝叶因为向阳而长势旺盛直插云霄,根部的竹丛即使阳光照射不到在雨天依然留给人们雨打竹林的美妙旋律。

zhú--wèi

zhīzhīzhújǐngshēnggāogāoxiàxiàrénqíngliǎngshāozhíqīngtiānshàngliúgēncóngzuòshēng

佳景留心惯。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有笙歌巷陌,绮罗庭院。倾城巧笑如花面。恣雅态、明眸回美盼。同心绾。算国艳仙材,翻恨相逢晚。
佳景¹留心惯。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有笙(shēng)歌巷陌(mò)²,绮(qǐ)罗庭院。倾城巧笑如花面。恣(zì)³雅态、明眸(móu)回美盼。同心绾(wǎn)。算国艳仙材,翻恨相逢晚。
译文:习惯了留心风流韵事,何况彼此都青春年少,风情更是浓厚。街巷里笙歌燕舞,庭院中佳人绮罗。笑起来倾国倾城,脸庞宛若盛开的花朵。她尽情展现优雅的形态,回眸一笑百媚生。同心结已绾。就算是郎才女貌,也不免懊悔相见的太晚。
注释:¹佳景:风流韵事。²巷陌:街巷。³恣:肆意;尽情。⁴同心绾:同心结已绾。⁵国艳:最艳丽的花,多指牡丹。⁶仙材:出众的资质。
缱绻。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余,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翦。和鸣彩凤于飞燕。间柳径花阴携手遍。情眷恋。向其间、密约轻怜事何限。忍聚散。况已结深深愿。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
(qiǎn)(quǎn)¹。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馀(yú),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翦(jiǎn)²。和鸣彩凤³于飞燕。间柳径(jìng)花阴携手遍。情眷恋。向其间、密约轻怜事何限。忍聚散。况已结、深深愿。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
译文:情意绵绵,洞房里静谧无声,绣被层层叠叠,夜还很长,欢乐还很多,一同共鸣山盟海誓的誓言,记得剪下头发相互赠送。像凤凰和鸣般感情和谐,像燕子一样比翼齐飞。手牵手一同游走于花丛中,漫步于树荫下,情意眷恋。在这期间,私密的约会与无尽的宠爱充盈其中,没有什么拘束可言。又怎么能忍受离散的痛苦呢?尤其是已经结下了深深的心愿。愿我们天上人间,朝朝暮暮,永远相爱相伴。
注释:¹缱绻:情意深厚、缠绵,形容感情恩爱深厚。²翠云偷翦:偷偷剪下头发。³和鸣彩凤:像凤凰和鸣般感情和谐。⁴于飞燕:像燕子一样比翼齐飞。于,助词,无实际意义。⁵间:间或,时而。⁶聚散:离散。

dòngxiān··jiājǐngliúxīnguàn--liǔyǒng

jiājǐngliúxīnguànkuàngshǎoniánfēngqíngfēiqiǎnyǒushēngxiàngluótíngyuànqīngchéngqiǎoxiàohuāmiàntàimíngmóuhuíměipàntóngxīnwǎnsuànguóyànxiāncáifānhènxiāngféngwǎnqiǎnquǎndòngfángqiāoqiāoxiùbèizhòngzhòngyǒnghuāngòngyǒuhǎiyuēshānméngcuìyúntōujiǎnmíngcǎifèngfēiyànjiānliǔjìnghuāyīnxiéshǒubiànqíngjuànliànxiàngjiānyuēqīngliánshìxiànrěnsànkuàngjiéshēnshēnyuànyuànrénjiāntiānshàngyúncháozhǎngxiāngjiàn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¹呜咽。堤(dī)柳动,岛烟昏²,两行征雁分。
译文:背倚江边楼阁,面对海上新月,听城头角号声呜咽。长堤在柳的舞姿中轻轻摇动,小岛在暮烟里渐渐隐没,两行雁群纷飞似离别。
注释:更漏子:词牌名。又名“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无漏子”。双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两平韵,后片三仄韵,两平韵。¹角声:号角之声。角,古乐器名。²岛烟昏:谓水中洲岛夜雾朦胧。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京口¹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²。银烛(zhú)尽,玉绳³低,一声村落鸡。
译文:在那京口渡头,他的归帆已上路,正是花落春暮的时候。守着燃尽的银烛,看天边渐渐低垂的北斗,听村落一声鸡鸣似把晨曲奏。
注释:¹京口:今江苏镇江。鄂本、汤本均作“西陵”。²度:雪本作“渡”,误。³玉绳:星名,北斗第五星(玉衡)的北边两星。张衡《西京赋》:“上飞闼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

  关于此词的主旨,历代学者看法有很大分歧。许多学者认为是写闺中女子的怀远深情。开头三句,女主人公倚楼望远,眼见海月初升,耳听城上角声呜咽。这里暗写一个“思”字;“角声呜咽”,烘托出愁情。接着三句,触景生情,由近而远分别写到堤柳拂动,烟岛朦胧,征雁两行,层次井然,景中寓情,尤其是“两行征雁飞”一句,寓当初分手情景,写此时悠悠离情,蕴籍含蓄,颇为人称道。

  下片镜头变换,转写游子欲归,以从对方写来的方法来升华思妇的感情。换头三句,从虚处落笔,以虚写实,更见主人公此时离愁之深,相思之苦。“路”“渡”等词,显示了游子思归的心意,日夜兼程,特别是“正是芳菲欲度”句,点明时候已经是暮春,良辰美景难再。末三句亦写从夜到晓,是游子所见所闻,从银烛孤照到村落鸡啼,表明旅途的广阔与清凄,也写出了游子的孤寂与思亲情绪。最后以景结情,韵味深长。

  整首词写主人公的怀远深情,沿着由夜到晓的时间流程,通过其所见、所闻、所感,从景象中透出,从旁处托出,层次分明,意境深沉。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此词属于羁旅行役词,纯为基于个人行旅生活体验的自我抒情之作,而非类型化的代言体。全篇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闺情词不同。

参考资料:
1、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29-30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32-34
3、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211-213

gènglòuzi··bèijiānglóu--wēntíngyún

bèijiānglóulínhǎiyuèchéngshàngjiǎoshēngyànliǔdòngdǎoyānhūnliǎngxíngzhēngyànfēn

jīngkǒuguīfānzhèngshìfāngfēiyínzhújǐnshéngshēngcūnluò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