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丘。汉武玉堂人岂在,
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丘。汉武玉堂人岂在,
石家金谷水空流。光阴自旦还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
石家金谷水空流。光阴自旦还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
闲事与时俱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
闲事与时俱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

dào--xuēféng

tuījīnshìkānchóuguìjiàntóngguīqiūhàntángrénzài

shíjiājīnshuǐkōngliúguāngyīndànháijiāngcǎocóngchūnyòudàoqiū

xiánshìshíleqiějiāngshēnzànzuìxiāngyóu

薛逢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 9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赵人患鼠,乞¹猫于²中山³。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予而鸡亦予。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hé)去诸?”其父曰:“是非若¹⁰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¹¹吾垣墉¹²,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¹³,不病¹⁴于无鸡乎?无鸡者,弗¹⁵食鸡则已耳¹⁶,去¹⁷饥寒犹远¹⁸,若之何¹⁹而去夫猫也!”
译文: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讨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又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也没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祸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没有鸡。有老鼠,就会偷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穿破我的墙壁,啃坏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不是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注释:¹乞:向人讨,请求。²于:在。³中山:春秋时小国名,在今河北省。⁴予:给。⁵善:善于,擅长。⁶患:祸害,灾难这里做动词。⁷盍:“何不”的合音,为什么不。⁸诸:“之乎”的合音。⁹是:这。¹⁰若:你。¹¹穿:穿透,穿过。¹²垣墉:墙壁。 垣:墙耳:语气词。¹³焉:是语气助词,所以可以不被翻译。没有意义的。¹⁴病:害处。¹⁵弗:不。¹⁶已耳:罢了。¹⁷去:距离。¹⁸远:表示距离。¹⁹若之何:固定句式,这里的意思是“为什么要”。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秦中岁云暮(mù)¹,大雪满皇州²
译文:秦中一年时光已将尽,一场大雪落满了长安城。
注释:歌舞:一作“伤阌乡县囚”。¹岁云暮:年终。云,语气助词。²皇州:唐朝帝都长安城。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译文:大雪中退朝回家的官员,都是身穿朱紫官服的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
贵有风雪兴¹,富无饥寒忧。
译文:权贵们有赏风雪的兴致,富豪们没有饥寒的忧愁。
注释:¹风雪兴:这里指赏风雪的兴致。风雪,一作“风云”。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所营¹唯第宅²,所务³在追游
译文:需经营的唯有豪华的住宅,忙碌的只是成群结伙,追逐游乐。
注释:¹营:营求。²第宅:府第,住宅。³务:从事。⁴追游:成群结伙,追逐游乐。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朱轮¹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译文:车马纷纷来了许多贵客,唱歌跳舞红烛照耀着高楼。
注释:¹朱轮:贵族所乘车以朱红色漆轮。一作“朱门”。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欢酣(hān)¹密坐,醉暖脱重裘(qiú)
译文:喝得痛快忘形地紧坐在一起,醉得发热脱去身上的皮裘。
注释:¹促:靠近。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秋官¹为主人,廷尉²居上头。
译文:秋官是宴会的主人坐在下首,廷尉是客人坐在上头。
注释:¹秋官:掌刑狱的官员。²廷尉:秦汉时掌刑狱审判的长官,相当于唐代的大理寺卿。
日中为乐饮,夜半不能休。
日中为乐饮,夜半不能休。
译文:从中午起摆开筵席张乐饮酒,一直闹到半夜还不能罢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岂知阌(wén)¹狱,中有冻死囚!
译文:他们哪里知道阌乡的牢狱,里面有冻死的冤囚。
注释:¹阌乡:旧县名,在今河南灵宝西北部。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译文:暖暖的春日薰得杨柳抽枝发芽,浓浓的春意使海棠盛开,红颜如醉。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放慵(yōng)¹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译文:放下官务是如此的悠闲自在,应对官场俗务让人无比苦恼。
注释:¹放慵:疏懒。相妨:互相妨碍、抵触。
宦拙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huàn)¹拙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译文:我本性愚笨,官场交际中只能勉强应付强颜欢笑,与人交情疏浅。
注释:¹宦:做官。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译文:无论世俗如何变化,我都独自安坐,举手焚香,闲适自得。
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此去马蹄何处。沙堤新路。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著、西楼否。
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jīng)¹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此去马蹄何处。沙堤新路。禁林²赐宴赏花时,还忆著、西楼否。
注释:¹旌:旗的通称。²禁林:翰林院的别称。

  这首送别词,宛转含蓄,情意绵长。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蜀江春浓,双旌归去。

  作者不言自己留恋难舍,而说海棠也似别君难,点点啼红雨。衬托作者惜别之情更深。

  下片叮咛别后且勿相忘。“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着西楼否”,情深意挚,尽在不言中。

luòsuǒ··sòngshǔshǒujiǎnglóng--chénfèng

shǔjiāngchūnnóngyōngshuāngjīngguīhǎitángshìbiéjūnnándiǎndiǎnhóngchùshāxīnjìnlínyànshǎnghuāshíháizhe西lóufǒu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qiān)¹逐马如卷蓬²
译文:李波的小妹妹字雍容,把裙摆扎到腰里骑在马上飞驰起来就像狂风中的卷蓬。
注释:¹褰裙:撩起衣裙。²卷蓬:随风卷起的蓬草。
左射右射必叠双。
左射右射必叠双¹
译文:射箭时她能左右开弓,而且必定一箭双雕。
注释:¹叠双:指一箭射中两件猎物。
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¹
译文:他家的女子尚且如此勇武,若是李家男子上战场又有哪能抵挡?
注释:¹逢:碰上、遇上,这里是对敌、抵挡之意。

  诗的首句简要地介绍了主人公的姓名、性别和大概年龄。“雍容”用在句中,既指主人公的名字,也暗示了她的气质,有助于形象地层现李波小妹坚定自信、遇事从容镇静,应付裕如的性格。

  诗文以“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短短两句,将李波小妹的英姿栩栩如生地显现在读者面前。李波小妹撩起衣服飞身上马,骏马奔驰,迅捷而轻快,衣衫在马上飞动,好似被风卷起来的蓬草,她以百步穿杨之能,左右开弓,每箭能够射中两个猎物。在这里,“褰裳”、“逐马”的行动描写精细、准确,它与“如卷蓬”的生动比喻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现了李波小妹高超的骑术。“左射右射必叠双”,则一方面赞扬了李波小妹神奇的射猎本领,另一方面,显示了她非凡的战斗业绩。

  最后两句,诗的笔势一转,面对能骑善射,英气逼人的李波小妹发出这样的感慨:李波家的妇女尚且武艺卓越,那么,李波家男子的武艺一定更加高超,无法抵挡。该诗把李波小妹作为衬托和铺垫,通过赞美她的骑射本领,从而颂扬李波一伙的人马精良、武力强大,所向无敌。

  在诗尾点出题旨,收结颇为得体。可以看到,对于以李波为首的这支民间武装力量,官府和地主豪绅引以为患,而老百姓却非常拥护,并高度地加以颂扬。

  全诗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把李波小妹盘马弯弓、勇敢善战的形象塑造得丰满生动,精神气概表现得鲜明突出,达到了“字立纸上”的艺术高度。诗的格调刚健豪放,与南朝民歌的纡回宛转,大异其趣,充分显示了北朝民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1、 吕晴飞等编著,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946-947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