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有险易。
世俗有险易。
时运有盛衰。
时运有盛衰。
老氏和其光。
老氏和其光。
蘧瑗贵可怀。
蘧瑗贵可怀。

shī--fánqīn

shìyǒuxiǎn

shíyùnyǒushèngshuāi

lǎoshìguāng

yuànguì怀huái

繁钦

繁钦

繁钦(?-218)字休伯,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曾任丞相曹操主簿,以善写诗、赋、文章知名于世。 ▶ 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兰烬(jìn)¹落,屏上暗红蕉²。闲梦江南梅熟日³,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yì)边桥。
译文:兰膏的灯花已经残落,屏风上的红蕉变得暗淡幽茫。闲来梦中又看到江南正是黄梅成熟的时光。夜晚的小船上吹着笛子,细雨儿正轻轻地作响,有人悄语在驿站小桥旁。
注释:¹兰烬:指烛的余烬。古人用泽兰炼油点灯,称兰膏。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²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莫辨。³梅熟日:指江南夏初黄梅时节,时阴雨连绵。⁴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⁵驿:馆驿。古代官吏住宿、换马之处。驿边有桥称驿桥。

  这是一首描写旅客思乡之作。

  先写旅邸的夜景,然后转入梦境,通过对梦中江南暮春夜景绘声绘色的描写,词人把自己的情绪全部隐藏到具体的景物背后,诗情含而不露,情景交融。落笔之处,尽显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兰烬”,兰膏燃烧的余烬。起二句八字写夜深人静,室内昏暗,灯花已经残落,画屏上鲜红的美人蕉,在微弱的灯光下,颜色也已显得暗淡,这正是入睡的时刻。这是一个寂寞的夜晚,隐约地透出人的黯然心情,经过这一铺垫,下面便转入了梦境的描写。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后三句进入梦境,却完全是另一种景象:梦中的江南,情调清朗,色彩明丽,梅子正熟,风景绝佳。恰在这时,夜雨轻飘,船泊泽国,笛声悠扬;人语驿桥,春水碧波。这里,有景,有情,有色彩,有声音,还有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忘的夜晚!梦里梦外,都是夜景,但现实的夜如此凄清、冷寂,蕴涵着丝丝哀怨;而梦中江南的夜,却是那样欢乐、愉快、醉人。今昔对比,作者对江南故乡怀念的深情,隐约可见。

  全词从室内屏风上的人工画面、写到室外江南水乡真实的自然图景,由绘色(红蕉、黄梅)到绘声(吹笛、人语、夜雨潇潇),亦即从视觉到听觉,构思新奇,意境清幽,动静兼备。全篇通过叙述一个轻柔恬美的梦境,描绘了江南初夏迷人的景致,亲切温和,意蕴无尽。

参考资料:
1、 徐庆宜选析.唐宋词三百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页
2、 唐圭璋,钟振振.唐宋词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10:42-43
3、 艾治平.花间词品读: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12:40-41

mèngjiāngnán ·lánjìnluò

huángsōng tángdài 

lánjìnluò píngshàngànhóngjiāo xiánmèngjiāngnánméishú chuánchuī   rén驿biānqiáo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史记》
齐威王之时喜隐¹,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²。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jiàn)。淳于髡(kūn)³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fēi)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史记》
译文:齐威王在位时喜欢隐语,爱恣意作乐整夜饮酒,沉溺其中,不理朝政,把国事托付给卿大夫。官吏们怠工腐化,引得诸侯国一起来犯,齐国即将危亡,就在朝夕之间了,齐威王左右没有一个敢谏诤的。淳于髡用隐语来劝说齐威王:“国内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大王的宫庭里,三年不飞也不鸣叫,大王可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威王说:“这鸟不飞则罢,一飞就直冲云天;不鸣叫则罢,一鸣叫就震惊世人。”于是上朝召集各县令县长七十二人,奖励了一人,诛杀了一人,重振军威出战。诸侯国一时震惊,都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从此齐国的声威盛行了三十六年。
注释:¹隐:隐语,不直接说出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²卿大夫:周代国王及诸侯的高级臣属。卿的地位高于大夫,常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³淳于髡:战国时期齐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淳于”是复姓。⁴说:劝说,说服。⁵蜚:通“飞”。“大鸟三年不飞又不鸣”的隐语,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时伍举就曾用过。⁶令长:战国秦汉时县的行政长官名称。人口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万户以下的县称长。⁷奋兵:举兵。⁸振:同“震”。
新买茱萸半亩堂,苔侵床足月侵墙。
新买茱(zhū)(yú)¹半亩堂,苔侵床足月侵墙。
译文:我新买了半亩地,建了茱萸堂,苔藓侵入了我的床头,而凄清月色袭上墙头。
注释:¹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
天涯芳草迷归路,病叶还禁一夜霜。
天涯芳草迷归路,病叶还禁一夜霜。
译文:我望断天涯路,连天的芳草迷失了归途,我犹如一茎被虫子伤害的病叶,偏偏还要遭受连夜的冷霜!

chūkǒuzhàn··xīnchǒu--wángzhī

xīnmǎizhūbàntángtáiqīnchuángyuèqīnqiáng

tiānfāngcǎoguībìngháijìnshuāng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
岐阳¹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
译文:岐阳九月里就降下小雪,老天爷已作出岁暮萧条的光景。
注释:¹岐阳:即指凤翔。
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短日送寒砧(zhēn)(chǔ)¹急,冷官²无事屋庐深。
译文:短短的白昼吹送来阵阵寒气,急促的捣衣声更令人触景伤情,做着闲官无事可管,只觉得屋宇深沉静。
注释:¹砧杵:捣衣石与捶衣的棒槌。此处指捣衣声。²冷官:职位不重要、清闲冷落的官。杜甫《醉时歌》有“诸公滚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之句,谓郑虔任广文馆博士,旧注说太守陈公命苏轼兼府学教授,故用冷官事,误。陈公弼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方接替宋选任凤太守,本诗则作于嘉祐七年。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
译文:别后慰我愁肠唯有多饮酒,秋来头上已添白发几茎。
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近买貂裘(qiú)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¹
译文:最近买了一件貂皮袍子,穿上它就可以到边境,忽而又想乘着车马出使,问一问西夏为什么不把珍宝奉敬。
注释:¹忽思句:化用齐桓公伐楚事。《左传僖公四年》管仲对楚使曰:“尔贡包茅不入(指不纳贡),王祭不共(供),无以缩酒(渗酒)寡人是征《索取)”此处谓诗人想出使西夏,使其臣服,纳贡于宋王朝。乘传,古代站用四匪下等马拉的车,此泛指车马。琛,珍宝,《诗·鲁颂洋水》“慢彼准夷来献其探。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
江上同舟诗满箧(qiè)¹,郑西分马涕垂膺(yīng)²
译文:回忆兄弟俩在江上共舟是书箱里装满了诗篇,在郑州分别时泣不成声。
注释:箧:小箱子。²膺:胸。
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译文:功业不成无法报国令我愧对我的书籍和宝剑,也愧对我的亲朋好友。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
译文:在官舍里度过秋季惊叹时光流逝,在寺楼中观雪我与谁一起登楼。
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译文:我猜想你应该在东窗之下读着易经,车马经过敲门你定不回应。
窗外绿阴添几许。剩有朱樱,尚系残春住。老尽莺雏无一语。飞来衔得樱桃去。
窗外绿阴添几许。剩有朱樱¹,尚系残春住。老尽莺雏(chú)²无一语。飞来衔(xián)得樱桃去。
译文:当日的雏莺已经长成,它悄悄地飞来,衔了颗樱桃又飞去了。看那窗外的绿树,又添了多少浓阴,只剩下红艳艳的樱桃,似乎要把残春留住。
注释:¹朱樱:深红色的樱桃。古代视为珍果。左思《蜀都赋》:“朱樱春熟。”²莺雏:幼莺。
坐看画梁双燕乳。燕语呢喃,似惜人迟暮。自是思量渠不与。人间总被思量误。
坐看画梁¹双燕乳²。燕语呢(ní)喃,似惜人迟暮³。自是思量渠不与。人间总被思量误。
译文:独自坐着,静看那画梁上双燕在乳雏。燕语呢喃,像在惋惜我已年华迟暮。我自个儿在想念着他,燕子自然是不懂残的。唉,人间总被相思所误。
注释:¹画梁:雕花绘画的梁柱。²双燕乳:双燕在哺育幼燕。³迟暮:比喻衰老。⁴渠不与:谓心中人不能与共晨夕。渠:俗称他人曰渠。⁵思量:相思。

  这首《蝶恋花》是王国维的代表作之一,全词抒写伤春怨别之情,寄寓对于人生的看法,其哲理意味并不很浓烈,而细加吟绎,仍可见它与传统的伤春怨别词有所不同。

  词的上片侧重描写伤春情绪。

  “窗外绿阴添几许”起拍设问。一开始便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住。因为绿阴增添,意味着春色衰减;经此一问不能不跟着察看窗外景象的变化。

  “剩有朱樱,尚系残春住”。接着回答设问。如此一问一答,即勾画出一幅绿肥红瘦的暮春景象图。原来词人关心的不是绿阴添加了多少而是还有几许春意。这时剩下的只有樱桃,抓住春天的裙角,不肯放春归去。词人无一字提及惜春,但惜春之意已现。

  “老尽莺雏无一语,飞来衔残樱桃去。”而结拍又在这图中添上一笔,谓春天已是如此凋残,黄莺儿还要将此唯一为春天留下标志的樱桃衔走,表现出其对于春天的怜惜情状。以上所写,虽为一般自然物象,看似与社会人生无关,而自然物象的变化,却处处牵动人心。

  下片由伤春转入怨别,专讲社会人生。

  “坐看画梁双燕乳。燕语呢喃,似惜人迟暮”。点出了上片之景全是词人在室内所见,窗外已无春意。词人将目光移及画梁双燕,希望能获取一些安慰,却见画梁间小燕子,呢喃细语,像是为人们失去美好的春天感到惋惜。而小燕子之成双成对,相亲相爱,同样也引起了主人公的怨别情绪。眼中所见乃心中所想,这一句反衬出词人的孤寂和凄凉。因为此时的主人公正是独自一人“坐看画梁双燕”。这是由眼前物景所触动的无端烦恼。此时此刻,主人公多么希望能够像画梁双燕那样,与自己所思的人在一起。

  “自是思量渠不与。人间总被思量误。”这是词人的感叹。由此将词人带回现实中来,先前所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莺莺燕燕飞来飞去,欢欣鼓舞,是因为他们从不“思量”的缘故,世间之人之所以有迟暮之感,有许许多多的烦恼,是被“思量”所误呀!这里,主人公埋怨自己的“思量”不为对方所理解。在现实面前,经过再三“思量”,终于有所觉悟,认识到:“思量”是人生痛苦的根源。这就是全词所写惜春怨别情状所要说明的道理。所谓“思量”,可以解作相思,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包括对于自然界的变化以及社会人生变化的一种“忧患意识”。当然,词作所写伤春怨别情绪,都是“思量”的具体内容。

  如果从字面上看,这首词所写伤春怨别情绪,似乎人皆有之,不见残有何特别之处,但是,如果联系作者的人生观及其对于世界的看法,就可发现这首词所写的情绪,内容很不一般。王国维对于人生怀有“极深之悲观主义”,他认为人生缚于生活之欲,只是痛苦而已。所谓伤春怨别情绪,实际上也是生活之欲的体现。他主张文字及美术,应当遗弃一切“关系”与“限制”才能残到解脱。因此,这首词对于“思量”的看法。当与这种在生活之欲中求解脱的思想有关。这就是说他已经认识到,对于自然物象变化的伤感情绪,对于悲欢离合的怨恨情绪,一切“思量”都将带来痛苦,但是这种痛苦又是很难解脱的。他把这一人生体验,即人生哲理,写到词中来,指出“人间总被思量误”,这却是前人所未曾道及的。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主编.《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05:1531-1532页
2、 徐德林 ,李红梅.《历代词选》:南海出版公司,2005-07-31:第401页

diéliànhuā··chuāngwài绿yīntiān--wángguówéi

chuāngwài绿yīntiānshèngyǒuzhūyīngshàngcánchūnzhùlǎojǐnyīngchúfēiláixiányīngtáo

zuòkànhuàliángshuāngyànyànnenánshìrénchíshìliàngrénjiānzǒngbèilià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