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惨时节尽,兰叶凋复零。喟然长叹息,君期慰我情。
惨惨时节尽,兰叶凋复零。喟然长叹息,君期慰我情。
展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蹑履起出户,仰观三星连。
展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蹑履起出户,仰观三星连。
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
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

shìshīliùzhāng--gàn

cǎncǎnshíjiéjǐnlándiāolíngkuìránzhǎngtànjūnwèiqíng

zhǎnzhuǎnnéngmèizhǎngmiánmiánnièchūyǎngguānsānxīnglián

hènzhìsuìyǒngquán

徐干

徐干

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其著作《中论》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 ▶ 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曾散天花蕊珠宫。一念堕尘中。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
曾散天花蕊珠宫¹。一念堕(duò)²尘中。铅华洗尽,珠玑³不御,道骨仙风。
译文:你曾经是蕊珠宫的天仙,职司为散花天女,因为一念之间偶动凡心,所以才遭谪降,堕入尘世之中。你洗尽了铅华脂粉,不佩戴珠玑首饰,一身素淡的装束,充满了道骨仙风,显得丰神脱俗,气质出尘。
注释:¹蕊珠宫:道教经典中所说的仙宫。²堕:掉下;坠落。³珠玑:宝珠;珠宝。
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垂虹看月,天台采药,更与谁同。
东游我醉骑鲸(jīng)¹去,君驾素鸾(luán)从。垂虹看月,天台采药,更与谁同。
译文:我醉酒之后,幻想像李白一样骑着鲸鱼,去东游大海,出入天际,你驾着羽毛雪白的仙鸾,跟从我一同遨游。我想去苏州垂虹桥观看月色,到天台山采集仙药,除了与你一同前往之外,还更有谁人合适?
注释:¹骑鲸:比喻隐遁或游仙。为咏李白之典。

qiūmèi ·céngsàntiānhuāruǐzhūgōng

yóu sòngdài 

céngsàntiānhuāruǐzhūgōng niànduòchénzhōng qiānhuájìn zhū dàoxiānfēng 
dōngyóuzuìjīng jūnjiàluáncóng chuíhóngkànyuè tiāntáicǎiyào gèngshuítóng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zhāo)见吴山¹横,暮见吴山纵。
译文:清晨,我见到吴山,像展开的一条绿带;傍晚,我见到吴山,它又仿佛聚合在一块。
注释:法惠寺:故址在杭州清波门外,旧名兴庆寺,五代时吴越王钱氏所建。¹吴山:一名胥山,以旧时山上有伍子胥祠而得名,又叫城隍山,在今杭州市西南。
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
吴山故多态¹,转侧为君容²
译文:吴山是那么地多姿多态,似乎把自己美丽的身形呈现,供人赏玩抒怀。
注释:¹故态:本来的姿态。²转侧为君容:打扮好以后,转换不同的角度,让你欣赏。这是把吴山比作美女,用了《战国策·赵策》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典故。苏轼还在《和何长官六言》中写过“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在《次韵答马中玉》中写过“只有西湖似西子,故应宛转为君容”的句子,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译文:是谁建造了这座高阁,空空旷旷,什么也没有,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惟有千步冈¹,东西作帘额²
译文:只有这绵亘的吴山,从东到西,像是一道帘旌,在我面前展开。
注释:¹千步冈:指吴山。²帘额:门窗上挂的帘子,悬在上端,有如人的额头。这是把吴山比作法惠寺的帘额。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¹春更悲。
译文:春色满眼,我却滞留他乡,不知何时回归;人们说秋天使人悲伤,谁知道春天给人的伤感更加难遣难排。
注释:¹人言秋悲:宋玉曾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已泛平湖¹思濯(zhuó)²,更看横翠忆峨眉。
译文:我已游览过波平水静的西湖,却更令我想念家乡的濯锦江水;再看见这横翠阁前的山色,不由得又思念起秀丽的峨眉。
注释:¹平湖:指西湖。²濯锦:四川成都有江名锦江,据说在江中濯锦颜色更加鲜明。由于苏轼是四川人,所以他从西湖和吴山联想到锦江和峨嵋山。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译文:哎,这雕栏又能经几番风雨?不单是我这凭栏登眺的人儿,倏忽便会龙钟老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¹草莽化池台²
译文:百年兴废,转眼即过,更使我无限伤悲。我知道,这华美的楼台,也很快会成为荒草污莱。
注释:¹悬知:预先知道。²草莽化池台:即池台化为草莽。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译文:可是,那时定然有游人寻觅我的游踪,在这吴山横翠之处,留连忘返,观望徘徊。

  这是首典型的登临诗,与历来登临诗一样,分为二层,即登临所见、由登临而产生的感慨。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波折多变,笔法灵活,用语清丽。同时,诗以五言写景,七言抒情,起首四句又杂以民歌体,活泼跳荡,用韵平仄交合,寓以变化。

  开头四句,“起得峭拔”(纪昀语),直接点出登寺之所见,而省略了登寺的过程。更主要的,是暗示了并非登一次,所以才有“朝”“暮”之说。白天看吴山,但见蜿蜒起伏,所以说是“横”;晚上看吴山,只能在夜空中见出轮廓,所以说是“从”(纵)。这一表达方式,与著名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相似,可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如此写山,看似不具体,实则正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对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红,傅粉则太白的“东家之子”的描写一样,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表现出吴山之美。至此,写山题面已足,于是进而写阁。写阁不说其外部之壮丽和内部之清雅,而说“空洞无一物”,这就和题中的“寺”联系起来了。阁中当然不可能空无一物,但佛家宣称“四大皆空”,苏轼本人也曾在《送参寥师》中说过:“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实际上是对“幽人”即佛徒的赞美。

  以下分别续足前面的意思,“春来”四句承接首四句,写由吴山之美惹动思归之心,因而觉得“秋悲春更悲”。“雕栏”四句承接次四句,写由朱阁之美联想雕栏易朽,致慨于光阴易逝,人生无常。这就由乐生悲,感情也显得低沉。但末二句又复振起,说人虽然与亭台池阁最终都将化为异物,但吴山长存,则诗人的精神亦长存,见出乐观和旷达,而这种乐观和旷达又暗与“幽人”数句相承,反映了佛家无生无灭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和作者的《前赤壁赋》相对照。在那篇著名的赋里,作者借“客”之口写道:“方其(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又由曹操写到普遍的人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人们追求永恒不得,是一种永恒的、无法解脱的悲哀,对此,苏轼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以不变的眼光看待物与我,就能超越具体的悲和喜,与大自然一样,达到永恒。《法惠寺横翠阁》的结尾所表达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7.12(2012.7重印):第345-347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五更(gēng)¹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sī)马。
译文:贫苦人家冬至夜妇女坐在绣床前漏夜刺绣,人虽极感疲倦,然而还是续添丝线继续刺绣。惟一表示“冬至”的是燃起一束敬神的信香,袅袅香烟斜冲天上。富贵人家则彻夜箫鼓不绝以示庆贺。来宾的坐骑拴在门外的栓马桩上,马儿耐不住五更晓寒,扬蹄昂首嘶鸣。
注释:¹五更:指一夜。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帽压半檐朝雪¹,镜开千靥(yè)春霞。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译文:帽下露出已斑白的头发,然而镜中却映出了脸上桃花般的醉酡色。舒适地在帘内边饮酒边赏梅花,醉梦中好像到了孤山下去游赏梅花一样。
注释:¹朝雪:这里指已斑白的头发。

  “添线”两句,叙贫家冬至夜。言贫寒之家冬至夜仍需通宵干活,妇女坐在绣床前漏夜刺绣,人虽极感疲倦,然而还是续添丝线继续刺绣。惟一表示“冬至”的是燃起一束敬神的信香,袅袅香烟斜冲天上。“五更”两句,富贵之家的冬至夜。此言“冬至大如年”,富贵人家彻夜箫鼓不绝以示庆贺。来宾的坐骑拴在门外的栓马桩上,马儿耐不住五更晓寒,所以扬蹄昂首嘶鸣。上片贫富对比,虽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般的尖锐,然而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的不平等。

  下片“帽压”四句,述己过冬至夜的情景。言词人帽下已露出斑白的头发,然而镜中却映出了他脸上桃花般的醉酡色。他舒适地在帘内边饮酒边赏梅花,醉梦中好象到了孤山下去游赏梅花一样。这说明词人虽属“寒士”,终是有酒度岁也。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2481页

西jiāngyuè ·bǐngdōngzhì

wényīng sòngdài 

tiānxiàn线xiùchuǎngrénjuàn fānxiāngluóyānxié gēngxiāoguìrénjiā ménwàixiǎohán 
màobànyánzhāoxuě jìngkāiqiānchūnxiá xiǎoliánjiǔkànméihuā mèngdàolínshānxià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
三十六离宫¹,楼台与天通。
译文:上林苑有离宫三十六所,离宫高耸入云,楼台和天相连。
注释:¹离宫:指上林苑有离宫三十六所,有建章、承光等一十一宫,平乐等二十五馆。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gé)¹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译文:月亮在高楼之间架空的通道上流转,美人在烟雾迷茫中带着点点愁绪。
注释:¹阁道:即复道,高楼之间架空的通道。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恩疏宠不步,桃李伤春风。
译文:自从失宠之后,恩情渐渐淡了,桃李似乎也在春风中为美人今日的孤寂而伤怀。
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
淫乐意何极,金舆(yú)¹向回中²
译文:君王的恣意享乐什么时候才到尽头,好让他的车驾早日回到汉宫之中。
注释:¹金舆:天子的车架。²回中:汉宫名。
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
万乘出黄道¹,千旗扬彩虹。
译文:想象中皇帝的车驾绕着太阳的轨道疾驰行进,锦旗在朝日的彩虹间飘扬。
注释:¹黄道:是古人想象中太阳绕地运行的轨道。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前军细柳¹北,后骑甘泉²东。
译文:皇帝亲自去细柳营和甘泉宫检阅军队。
注释:¹细柳:指军营。²甘泉: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岂问渭(wèi)川老¹,宁邀襄(xiāng)野童²
译文:不知当今的皇帝能不能像周文王那样起用在渭水河畔垂钓的老人,也不知道君王是否能向襄野牧童询问治国之道。
注释:¹渭川老:指渭水河畔垂钓的吕尚。²襄野童:这里运用的是典故。后来就用以歌咏皇帝出巡。
但慕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但慕(mù)瑶池宴¹,归来乐未穷。
译文:真期望能够有那一天,能够和皇帝共宴,归来其乐无穷。
注释:¹瑶池宴:瑶池是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之地,在昆仑山上。西王母曾于此宴请远道而来的周穆王。
这首诗当作于李白待诏翰林期间,其作意与《宫中行乐词》之三命意略同,是借古讽今之作。有唐一代,极尊老庄,其极至是崇神好仙,唐高宗尊老子为玄元皇帝,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曾因梦见老子像遣使往京城西南百余里而求之,又于天宝四载(745年)因闻空中神语而设坛炼药,以期“圣寿延长”。故萧士赟说此诗是讽明皇好神仙而谏之。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48-149
2、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42-145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今日阶¹前红芍(sháo)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译文:今天台阶前的红色芍药,有几朵花要凋落,又有几朵要开放呢?
注释:¹阶:台阶。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开时不解比色相¹,落后始知如幻身。
译文:开放的时候尚不领悟,还想要跟别的花比较谁更美。凋落的时候才知道此身只如幻相。
注释:¹色相:亦作“ 色象 ”。佛教语。指万物的形貌。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译文:像这样离悟道还有多远呢?我想要拿着残败的花朵请教高僧。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