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当考石精微,观人岂计体瘠肥。歙溪入浙无淹期,刷丝罗纹如出机。
论研当考石精微,观人岂计体瘠肥。歙溪入浙无淹期,刷丝罗纹如出机。
比并端坑终品卑,就中古端见尤稀。难得已叹承平时,长绳束腰下岩扉。
比并端坑终品卑,就中古端见尤稀。难得已叹承平时,长绳束腰下岩扉。
宿粮腰畔不救饥,凿深泉眼迸若飞。浸淫竟日无光晞,轻生重石不悟非。
宿粮腰畔不救饥,凿深泉眼迸若飞。浸淫竟日无光晞,轻生重石不悟非。
石工传业犹孙枝,我售古璞千金归。璞虽云石玉为肌,信手得墨无拒违。
石工传业犹孙枝,我售古璞千金归。璞虽云石玉为肌,信手得墨无拒违。
事忙行草取次宜,才衰笔老无发挥。顷见邓友辍赠之,质粹材美不可讥。
事忙行草取次宜,才衰笔老无发挥。顷见邓友辍赠之,质粹材美不可讥。
契家有子吾所知,文章光焰期腾晖。不妨怪怪仍奇奇,酷似牢之惟舅依。
契家有子吾所知,文章光焰期腾晖。不妨怪怪仍奇奇,酷似牢之惟舅依。
嗟嗟尚怵霜露悲,循陔自苦躬采薇。读礼以外将胡为,力学报亲其殆几。
嗟嗟尚怵霜露悲,循陔自苦躬采薇。读礼以外将胡为,力学报亲其殆几。
学非有厌书非痴,有志于上皆可希。彤庭对策决大疑,制草说命周南妃。
学非有厌书非痴,有志于上皆可希。彤庭对策决大疑,制草说命周南妃。
玉堂从容有馀师,古来孽子操心危。勉旃无令一篑亏,万钉要看黄金围。
玉堂从容有馀师,古来孽子操心危。勉旃无令一篑亏,万钉要看黄金围。
许及之

许及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 4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萧瑟(sè)¹兰成²³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gé)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译文:岁月无情,秋风萧索,我渐渐老去了。为了不让人家说我多情自恋,我不再写凄切苦楚的句子来感叹人生。只能含着眼泪倚着花儿,满怀的愁绪不知该向谁诉说,只有任其随着阵阵的暗香幽幽然飘去,该往何处停呢?
注释:蝶恋花:词牌名,又名“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风栖梧”等,其名取自南北朝简文帝萧纲“翻阶蛱蝶恋花情”的诗句。《蝶恋花》属中调,共六十字,分上下两阕,每阕四句,各押四仄韵。¹萧瑟:寂寞凄凉。²兰成:北周庾信之小字。此处词人借指自己。³看:料想。⁴阁泪:含着眼泪。
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¹苦。休说生生²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³
译文:又来到旧时的小路,明月泻下一地的清辉,袖口的残香已经散去,回首往事,此时的心比秋天的莲子还要苦百倍。别再说什么生生世世住在花里面,要知道,爱惜花的人走了,花就再也无人照管。
注释:¹秋莲:荷花,因于秋季结莲,故称。²生生:世世,一代又一代。³无主:无人照管。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老去的境况,下片叙述故地重游重到感受。全词意境幽美,语气凄清,表达词人对昔日爱人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今,为布景。开头以“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三句叙事。起句词人以北周文学家庾信白喻,而以“萧瑟”、 “老去”形容。其实词人去世时才三十岁,还正当壮年,此前何能“老去”?只是因为心情凄凉,看上去像老了。“看老去”三字耐人寻味。“看老去”者,实未老去而将要老去,即《九张机》中“可怜未老头先白”意也。仅仅一个“看”字,心碎之状便已活现,且为全篇奠定“凄淡无聊”(谭献语)之基调。因为看上去老态龙钟,所以不敢自作多情,写一些怜花惜玉的艳词了。“怕多情”并不是不多情,“不作怜花句”也不是不愿作而是不敢作。这种心态是迫于外部压力造成的,难免内心痛苦。二句描写生动,空灵含蓄。上片五句,一句一转,但流贯如珠,“势纵语咽”,足以当之。

  下片抒写旧地重游的感喟。“重到旧时明月路”,换头处由写今转为忆昔,承接自然。

  “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这便是词人深切的感受。月亮,依然如故;路,也没有改变,但过去同游的恋人已不知去向,这形成了对照。她只留下“袖口香寒”,即携手同游时留给词人的印象。人去香在,又形成一个对照。最后用“秋莲”之苦作比,真实形象。结尾“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二句表现了词人在命运面前一筹莫展,只能发出阵阵的叹息。

  词人在该词里旧地重游,自比庾信,想起昔日和爱人把臂同游花间的情景,借此表达对情人的思念之情。“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这些词句,语气幽咽凄清,让人备感哀怨苦闷。同时,全词用词精巧,意境幽美。

参考资料:
1、 马大勇编著.纳兰性德: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03:第46页
2、 毕桂发主编.毛泽东评点历代名家词赏析: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第1009-1010页
3、 钱仲联主编.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09:第1080页
4、 (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63页
5、 小桥流水著.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纳兰词经典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5:第64-65页
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pín)叶软¹,杏花明²,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tīng)³,棹(zhào)声。
译文:水上柔嫩的苹叶,衬着岸边洁的杏花;翠红美丽的鸳鸯,拖着长长的绿漪浮漾。一叶轻盈的画摇出船,添几阕情韵袅袅的“棹歌”。
注释:¹软:一作“嫩”。²明:鲜艳。³绿汀:芳草丛生的水边平地。⁴棹歌:船歌。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¹相随南浦(pǔ)晚,几含情²
译文:春光,轻灵摇荡,明媚可人!水,好在无风无浪;天,好在半雨半晴。在疏淡的暮霭中,伴一二红粉知已泛舟南浦,更多了几分含蕴不露的情意!
注释:¹红粉:借代为女子。²几含情:屡次含着深情。

  这首词写春游的情景。上片写在叶嫩花明的春光里,画船轻荡,鸳鸯戏浴,渔歌声声,给人以轻快明畅之感。下片“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二句,连用两个“春”字,两个“无”字,两个“半”字,写尽春光骀荡之状。后两句写人情,与上片“鸳鸯”呼应,突出"红粉相随”。少女们相互媳戏追随,在南浦游玩,各得其乐。这首词写得明快,有生活气息,摆脱了浓厚的富贵味,堪称佳词。

参考资料:
1、 随便看看吧.春光好·蘋叶软

chūnguānghǎo··píngruǎn--níng

píngruǎnxìnghuāmínghuàchuánqīngshuāngyuānyāngchū绿tīngzhàoshēng

chūnshuǐfēnglàngchūntiānbànbànqínghóngfěnxiāngsuínánwǎnhánqíng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门横皱碧¹,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南斜清浅。飞霙(yīng)²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³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译文:碧水荡漾横于门前,苍烟茫茫迷糊了小路,江南岸边春光溶溶。夜来春寒恰似剪刀,剪出溪畔梅影在清浅的水中斜浮。雪花故意在晚上飞闲自得,梅花的幽香亦随之向千里外飘去。仔细看它绝似兰昌宫里的三个美人,琼树三枝多有风度。
注释:解语花:词牌名,此体双调一百字,上片九句六仄韵,下片九句六仄韵。¹皱碧:形容碧水有波纹。²飞霙:飞雪。霙,雪花。³端正:容貌姣美、整齐。⁴兰昌:宫名。在唐福昌县西十七里,属河南府河南郡。
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酥莹(yíng)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qī)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南面¹。料准拟、何郎²词卷。欢未阑(lán),烟雨青黄³,宜昼阴庭馆。
译文:梅枝晶莹酥软像体态婀娜的张云容,夜里给人送来温情香暖。它插戴在头上与刘兰翘一样清瘦,又如萧凤台那般柔婉。它久栖于枯寒荒冷的幽涧,春来了它默默无语独自抱怨。东风吹过只留半面,想何逊一定打算把它写入诗卷。人们观赏它的兴致未尽,天空又布满了青黄的烟雨,应让它安放于白天阴凉的庭馆。
注释:¹南面:词中喻花之凋零。²何郎:何逊,南朝梁诗人,写有《咏早梅》一诗,后世咏梅时多用此事。³烟雨青黄:指梅雨季节。青黄,指梅子熟时。

  上片从地理环境和天气写起,为梅之出场烘托气势。“门横皱碧”三句是倒写,从逻辑上说,应是先“春近江南岸”,然后词人循路而去,一路烟水苍茫,春景迷离,最后来到梅之所在。“皱碧”“苍烟”“江南岸”,处处有水,可见梅在水边。“暮寒如翦”写时当日暮,春寒料峭,“翦”暗含春风之意,“翦翦轻风阵阵寒”,呼应开头“门横皱碧”,有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谒金门》)意,落实“春近江南岸”。“临溪影”两句,梅花出场,然而出场的只是影子。梅影映在溪中,枝枝疏影横斜,临水照花清浅。此写梅花之态与韵。其态横斜,其韵清幽。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山园小梅二首》诗之一)诗意。“飞霙弄晚”三句,宕开一笔,写素雪飘零,飞舞暮色,把浮动的暗香吹散千里。此写梅花之香与色。其香悠远,其色衬雪。暗用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诗意。词人善用侧笔,写梅花姿态,从临水照花写起,写梅花香色,从飞雪飘梅写起,化用前人诗句以熔铸意境。词人先写梅花所处之环境气氛,再写梅花之香色态韵,写梅影、梅香、梅色、梅雪,为梅花之正式出场蓄势。“端正看”三句仿佛欲正面写梅花,却依然不写梅花之花蕊枝萼如何,而是陡然一转,将梅花比作当年薛昭在兰昌宫中所见之艳鬼。词人在此地见到梅花,就和当年薛昭在兰昌宫见到三姝一样,“自疑飞到蓬莱顶,琼艳三枝半夜春”。“总似”二字,写其惊喜不定,徘徊叹赏之情,如此美景,岂是人间当有。前有“飞霙”二字,为此处“琼树”做伏笔。

  过片承接“琼树三枝”而来,分写三姝之美,以譬喻梅花。“酥莹云容夜暖”,以“酥莹”形容云容肌肤之细腻温润、晶莹无瑕,如暖玉温香。因薛昭曾与张云容同衾共枕,因而此语甚是恰当。“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薛昭并未与二女同衾,故此着一“伴”字。兰翘取其消瘦之态,箫凤取其柔婉之情。云容酥莹,写梅花晶莹玉润之色泽,兰翘清瘦,写梅花疏影横斜之姿态。箫凤柔婉,写梅花幽婉娴雅之品性。“夜暖”二字,反衬上片之“暮寒”,大有柔情骀荡之意。梅花之美,直令人忘却春寒,神魂飘荡。“冷云荒翠”三句半实半虚,写三姝身处荒官古墓,只有冷云流离,荒烟蔓草,孤栖百年,幽恨从生,无语中暗含春怨。“春怨”既写三姝远离人间春情,亦写梅花开在暮雪飘零之时,不为东君所赏。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幽怨之情、春恨之意,兼人兼花。“东风半面”三句,从三姝而来,比喻花瓣凋落,用李洪《念奴娇·晓起观落梅》词意:“半面妆新,回风舞困,此况真奇绝。”“料准拟、何郎词卷。”写即使梅花在春风中飘零,也依然能为何逊这样的才子所赏,写出优美的诗篇。何逊《咏早梅》:“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梅花知道自己飘落的早,因此不待春浓便开,而即使飘零,也已在飘零之前占尽春光。”欢未阑”三句,写梅花落尽,然而欢乐不尽,待到梅子熟时,正好当庭院昼阴,日日相对,供人倚靠。“烟雨青黄”化用贺铸《青玉案》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此想象梅花将来之景,亦暗用张云容还阳故事。

  此词咏梅,词笔幽艳,颇多波折。铺垫梅花之背景气氛,梅花久久不出,为第一波折;梅花既出,而从梅影、梅香、梅色、梅雪写起,并不正写梅花,为第二波折;正写梅花而以张云容故事为喻,兼及兰翘、箫凤,密丽质实,雕缋满眼,为第三波折;从“暮寒如翦”写至“酥莹夜暖”,又写至“冷云荒累”,最后至“烟雨青黄,昼阴庭馆”,时空错综,忽而实景,忽而幻觉,忽而想象,忽而展望,令人目眩神迷,悲喜不定,为第四波折。有此几段波折,使得词境更为丰富,颇堪玩赏。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吴文英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40-43

jiěhuā··méihuā--wényīng

ménhéngzhòucāngyānchūnjìnjiāngnánànhánjiǎnlínyǐngbànxiéqīngqiǎnfēiyīngnòngwǎndàngqiānànxiāngpíngyuǎnduānzhèngkànqióngshùsānzhīzǒngshìlánchāngjiàn

yíngyúnróngnuǎnbànlánqiàoqīngshòuxiāofèngróuwǎnlěngyúnhuāngcuìyōujiǔànshēnchūnyuàndōngfēngbànmiànliàozhǔnlángjuǎnhuānwèilányānqīnghuángzhòuyīntíngguǎn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bēi)¹
译文:贤人你在沙塘陂,有先世遗传的产业。
注释:闾丘处士:李白友人,复姓闾丘,名不详,曾为宿松县令。¹沙塘陂:地名。陂:水边。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译文:竹影扫荡着秋天如水的月光,荷叶已凋零落满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闲读山海扫,散帙(zhì)¹卧遥帷。
译文:闲暇时高卧遥帷,打开书帙读读山海经,神驰四海。
注释:¹散帙:打开书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译文:喜欢这种田家之乐,所以耽误了去山林隐居的约定。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kuí)¹
译文:在田野小酌赏花劝芳酒,折些园里的蔬菜与露葵一起烹食。
注释:¹露葵:莼菜。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cí)¹
译文:如果再栽些桃李树,再为我盖几间茅屋就最好不过。
注释:¹茅茨:茅草盖的屋顶。此指茅屋。

  此诗当作于李白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出寻阳(即浔阳)狱之后,流放夜郎之前。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举兵叛乱,李白自汴州梁园(今河南开封)南奔,寓居于寻阳。相传此时李白曾游宿松,居于南台山的南台寺,县令闾丘为之筑“读书台”和“对酌亭”,让诗人在此啸傲风月,饱吟山水,以满足他“浪迹天涯仍读书”的嗜好。闾丘也常来与李白弹琴赋诗,对酒放歌。公元757年(至德二载)九月,李白出寻阳狱后,病卧宿松,在宿松避难、养病,相传依然寓居于南台寺。当时,闾丘已致仕,隐居于宿松东郊沙塘陂,时来陪伴李白。《江南通志》载:“宿松城外沙塘陂,闾丘处士筑有别墅。李白前往作客,见环境清幽,有田园乐趣。作《赠闾丘处士》”。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充满农家乐的美丽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好景不长,公元757年(至德二载)十二月,李白终被判罪长流,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据传,李白离开宿松时,闾丘处士送行至南台山下,在一小岭为李白饯别,后人名为“饯客岭”。

参考资料:
1、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25页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
楚山修竹¹如云,异材²秀出千林表³。龙须半翦(jiǎn),凤膺(yīng)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niǎo)。自中郎¹⁰不见,桓伊¹¹去后,知孤负、秋多少。
译文:楚山长长的蕲竹如云彩遍布,特异的竹子清秀,高出众多树木之天外。笛竹如长细的龙须一半在挥动,如凤凰的胸脯微微突起,如美人的肌体匀称满布。笛音如江南树木稀疏,如云梦雨后开晴,如月明星稀,微风吹拂。自从蔡邕离世,桓伊仙逝,谁知空自寂寞,辜负了多少岁月。
注释:¹楚山修竹:古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出高竹。修:长。²异材:优异之材。³表:外。⁴龙须:指首颈处节间所留纤枝。⁵凤膺:凤凰的胸脯,指节以下若膺处。⁶玉肌:美玉一般的肌肤,指竹子外表光洁。⁷淮南:淮河以南,指蕲州。⁸云梦:即古代云梦泽。在今湖北省天门县西。⁹袅:柔和。¹⁰中郎:东汉末的蔡邕。曾为中郎将,古代音乐家。¹¹桓伊:晋人,喜音乐,善吹笛。
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闻道岭南太守¹,后堂深、绿珠²娇小。绮窗³学弄,梁州初遍,霓(ní)未了。嚼徵(zhǐ)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zhàng),作霜天晓¹⁰
译文:听说岭南太守后堂深院,吹笛歌女非常娇美灵巧,在花饰窗下演奏,《梁州》曲刚刚奏完,《霓裳羽衣曲》余音未了。笛声包含着徵调和宫调,流荡着商调和羽调,最后一声飘入云彩、树梢间。为了赵使君洗净污浊之气,我送你一曲《霜天晓角》。
注释:¹岭南太守:指赵晦之。²绿珠:西晋石崇歌妓,善吹笛。这里借西晋“绿珠坠楼”典故,赞颂竹的气节。³绮窗:张挂有花纹的丝织品窗帘的窗。⁴弄:演奏。⁵梁州:曲名。⁶霓裳:指霓裳羽衣舞。⁷云杪:形容笛声高亢入云。⁸使君:指赵晦之。⁹蛮风瘴雨:形容古代岭南的恶劣天气。¹⁰霜天晓:即《霜天晓角》,乐曲名。

  词的标题“赠赵晦之吹笛侍儿”,表明了词作内容和写作对象。

  上片,描绘楚山修竹,以竹隐喻人。开头两句,以景起兴,大赞“楚山修竹”,“异材秀出”。字面上写竹材修长高大,实写楚地人才济济。紧接着用排比句,进一步写蕲州的笛竹早已闻名于世,“异材秀出”,“能远可通灵达微,近可写情畅神,谓之龙须风膺玉肌,皆取其美好之名也。”(傅藻《东坡纪年录》注)韩愈也有“蕲州竹笛天下知”(《郑群赠簟》)的赞誉。第六、七、八句用对偶句和联合词组句,承上一转,由写竹笛而进人到写东坡所赠的笛声词中仿佛发出的笛音:如树影疏,如雨后晴,如月亮明,如微风拂,听觉、视觉、触觉三者通感,富有感染力。最后四句,引用古音乐家故事,登高溯远,怀古伤今。“发声嘹亮”(干宝《搜神记》)的蔡邕笛音停息了;“江左第一”(《晋书·桓伊传》)的桓伊笛音消失了,乐坛寂寞,不知白白流走了多少岁月。“知孤负,秋多少?”让后人去伤今。这一过片句,为下片进入主题作了深厚的铺垫。

  下片,由近及远,忆写赵晦之吹笛侍儿的吹笛才能。开头三句,点明此词所要赠的主要对象,即赵守后堂深院两位蔡邕式的娇美灵巧的“吹笛侍儿”。接着六句,描写“吹笛侍儿”的整个演奏过程和演技的高妙效果。开始,在花饰窗下吹奏。刚刚吹奏完《梁州吟》曲,继回荡起《霓裳羽衣曲》,广阔空间流动着徵、商、宫、羽四音,最后一音如云飘。“嚼”、“含”、“泛”、“流”四字,效果逼真,“奇声独绝”,从她们的轻笛妙曲中获得最优美的艺术享受。最后三句点题,向赵晦之发出祝愿:愿你清爽优游,安土忘怀,我仅以《霜天晓角》献上,以补“吹笛侍儿”演奏时“角”音之不强。这实为肺腑之言,催人泪下。

  全词围绕“竹”、“楚山修竹”、竹笛、“吹笛侍儿”,以景起兴,景事融合,由近及远。名为写楚竹,实为写楚人;名为借古喻事,实为借事伤今。怀念赵晦之的友情,文赞美了“吹笛侍儿”的高超技艺。“知孤负,秋多少?”字里行间难免流露出对某些中华传统文化白白流逝而伤感。但从词的整体来看,虽然点化引用了许多史事,但不为事实所局限。“清丽舒徐,高出人表”,“曲尽咏笛之妙”,使词篇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情趣。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660-663
2、 谭新红.苏轼词全集:湖北辞书出版社,2011:121-123
3、 杜兴梅.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精品评注:线装书局,2011:267-268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