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孤峰号虎丘,奇踪宁与众山俦。
月涵秦始剑池冷,藓駮生公讲石幽。
招隐未能居绝顶,卧云空欲学前修。
披图尽日身难到,杳杳烟波茂苑秋。
崛起孤峰号虎丘,奇踪宁与众山俦。
月涵秦始剑池冷,藓駮生公讲石幽。
招隐未能居绝顶,卧云空欲学前修。
披图尽日身难到,杳杳烟波茂苑秋。
释智圆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 19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小雨初晴回晚照¹。金翠²楼台,倒影芙蓉³沼。杨柳垂垂风袅(niǎo)。嫩荷无数青钿小。
译文:小雨初停云消散,夕阳照庭院。金碧楼台,芙蓉池中倒影现。微风习习,杨柳亦依依。无数嫩荷尖尖角,好似翠钿。
注释:¹晚照:夕阳的余晖;夕阳。²金翠:金黄、翠绿之色。³芙蓉:荷花的别名。⁴袅袅:纤长柔美的样子。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¹老。
译文:如此园林,风景无限美。流浪归来,没了心情去赏欣。独自坐到天黄昏,悄悄庭院无一人。惆怅凄苦心烦闷,更添颜老人憔悴。
注释:¹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

  王诜字严卿,开封人,约与苏轼等同时。官做得很大,曾任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但在1079年(元丰二年),曾坐罪,责授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均州安置,移颍州安置,直到1086年(元祐元年),才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从该词的“流落归来”、“更添得朱颜老”等句看,此词可能是他官复原位后所作。

  这是一首触景抒怀、感慨生平的词。上阕除“回晚照”三字或许寓有一种特殊的、自身的含义外,其余几平全是写景。将近黄昏时,一场小雨刚刚飘洒而过,阳光又从云隙中钻出。虽然只是夕阳回照,但经过雨水冲洗过的后园里的景致却格外清新,一片生机,春意盎然。那被阳光笼罩着的楼台,金翠相耀,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沼塘里,分外美丽;那经过小雨清洗、绽满新芽的杨柳枝,一丝丝地低垂着,在微风的吹拂下,正在轻轻地摇曳;那池塘里无数的荷花,虽未绽开,但花蕊经过雨水的洗涤,就如同女子头上的青钿一般玲珑细巧,十分逗人喜爱。

  面对园林内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作者不禁感概万千,触动情怀,联想到了自己一生的官场起落。所以从下阕开始,作者转入抒情了。“似此园林无限好”一句,既总括了上阕的景物描写,又开启了下阕的无限情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当自己“流落归来”,面对园林美好春景,本百感交集,有无限情绪,但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究竟在想些什么,反而感到一股莫名的空虚,觉得“心情少”了。一个人悄悄地面对清静的黄昏园林,将人、景、心情三者融成一片,凝在一起,这种静态描写所显示的复杂心情,恐怕并不弱于一种热烈的激情描写。而在这种静谧的环境中,作者面对春光和景物,只牵动了一种情怀,那就是人变老了,揭出了全词的主旨和意蕴。

  该词写景抒情,十分清楚。而写景又为抒情服务,使整首词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本来万千思绪,一时却反觉“心情少”,最妙。写出了一种空洞迷茫、时光流逝的失落感。全词将盎然的自然景物与黄昏夕阳和作者的衰老心情反衬着写,有着强烈的对比色彩,而全词的题意至末句方才跃出,既总括全词,又有点题之妙。

diéliànhuā ·xiǎochūqínghuíwǎnzhào

wángshēn sòngdài 

xiǎochūqínghuíwǎnzhào jīncuìlóutái dàoyǐngróngzhǎo yángliǔchuíchuífēngniǎoniǎo nènshùqīngdiànxiǎo 
yuànlínxiànhǎo liúluòguīlái dàoliǎoxīnqíngshǎo zuòdàohuánghūnrénqiāoqiāo gèngyīngtiānzhūyánlǎo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鼓,二更彻。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bǒ)¹,莫教磨涅(niè)²。失意每多如意少,终莫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³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qiáo),二更彻。
译文:什么事让你哽咽哭泣呢?纵然命运不济使你试而不第那又如何,不要自己折磨自己。人世间的事自古以来都是失意多于如意,更何况才气太高也。会使自己的福气受损,你独坐在高城上,仰望北斗七星,吹笛自乐,听更鼓报夜。
注释:¹簸弄:玩弄、播弄。²磨涅:磨砺浸染。比喻所经受之考验或外界之影响。³藜床:用莱草茎编织的床。⁴北斗:指北斗七星,莫代诗文中常以北斗喻指朝廷,故此处亦寓含不忘朝廷之意。⁵玉笛:笛之美称。⁶谯鼓:指谯楼上之鼓声。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丈夫未肯因人热¹,且乘闲、五湖²料理³,扁(piān)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译文:大丈夫不要因为仕途不顺而急躁,不如索性学习范蠡泛游五湖,消闲隐居,怡然自得。纵然有像秋雨一般流不尽的眼泪,也应该洒向知己者。不要羡慕那些位列朝堂的人,京城里永远是这般熙熙攘攘的景象,人们忙着争名逐利,不如就让秋风把这京城的月亮吹凉,你且以达观处之吧。你所住的寺院中鲜花盛开,正如雪花般散落。
注释:¹热:热中、躁急之意。²五湖:后人以此为不贪官位,隐居自适之典。³料理:安排、安置。⁴秋霖:秋雨。⁵野田黄蝶:谓郊野田间黄蝶蹉跎(cuō tuō)蹁跹(piān xiān)之景,可引申为家园、知己。⁶承明班列:承明,承明庐,汉代侍臣值宿所居之屋,后为入朝、在朝为官之典。班列,位次,即朝班之位次。⁷萧寺:西溟居京时曾寓萧寺。

  上片直奔主题,劝慰好友不要哭泣,既然命途多舛,在科场上屡试不第,就任凭天意弄人吧,不要被这些琐事消磨了意志。接着,他又说古往今来,凡是有旷世之才的人多失意潦倒,是被过高的才华折损了福分。不如独自闲卧在莱草编成的床上高眠,抬头仰望天上的北斗七星,远离繁华热闹的都市,吹玉笛抒发自己心中的悲愁,劝慰对方莫赞叹“兰摧玉折”,以为才杰受屈。应针对应试落第事。

  下片紧承上文,词人继续安慰姜宸英,说大丈夫不要因为仕途不顺就焦躁急切,不要热衷于求取功名。谓大丈夫终不肯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不会依赖别人。今番求官不成,暂且也像范蠡一样,泛舟五湖,不也挺逍遥自在的吗?劝慰的话题,由身内的才性,转向身外的虚名。谓泪水就像秋日淫雨一样,挥之不尽,但这伤情之泪,必须洒向野田黄蝶,洒向真正的知己者。千万不要羡慕承明殿旁那长长的朝班的行列。马迹车尘,从来就忙个不停,万户捣衣,任凭西风吹冷长安的一片月色。这时候,清净的萧寺,更加是繁花如雪。劝慰对方“须不羡,承明班列”。不要羡慕在朝居官。说得很恳切,很直白,可能因对方功名心至死不变的缘故。末句即以景结情。“又萧寺,花如雪”,这是个静谧、深沉、幽丽而又带几分凄凉的艺术境界,同时又寓托着词人的生命追求。他以此慰勉两溟,同时也以此自慰。

  全词充满纳兰性德独抒性灵的劝慰之语,让人为之感动。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编选.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4.10:第214页
2、 张菊玲,李红雨著.纳兰词新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10:第34页

jīn··wèi西míng--lánxìng

shìtiānyàndànyóutiāngōngnòngjiàonièshīměiduōshǎozhōngrénchēngzhīdàoyīncáizhéchuángkànběidòubèigāochéngchuīchéngxuètīngqiáoèrgèngchè

zhàngwèikěnyīnrénqiěchéngxiánliàobiǎnzhōulèishìqiūlínhuījǐnxiàngtiánhuángdiéxiànchéngmíngbānlièchēchénmángwèilerèn西fēngchuīlěngzhǎngānyuèyòuxiāohuāxuě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
雪爪星眸¹世所稀,摩(mó)²专待振毛衣。
译文:鹰的爪子如雪般白亮,眼眸像星星闪耀,是世间少有的精英,等它羽翼丰满,就会张开翅膀,飞上蓝天。
注释:¹星眸:眸子如星光。²摩天:擦着天空,形容飞得极高。
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yú)¹莫谩(màn)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译文:劝告一些人不要张网捕鹰了,苍鹰是不肯在浅草平原间低飞的。
注释:¹虞人:又单称虞、山虞,古代官名。西周时开始设置,掌管山泽。作者将自己比喻为将要高飞的雄鹰,奉劝正在张开罗网企图猎鹰的人,你们不要白花力气了,雄鹰怎么会在浅草平原间低飞呢!

yǒngyīng

gāoyuè dài 

xuězhuǎxīngmóushìsuǒ tiānzhuāndàizhènmáo 
rénmánzhāngluówǎng wèikěnpíngyuánqiǎncǎofēi 
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
湖目¹也堪供眼,木奴²自足为生。
译文:莲子也是可以供人欣赏,种些柑橘自给自足维持生计。
注释:¹湖目:莲子的异名。²木奴:这里指柑橘。
若话三吴胜事,不惟千里莼羹。
若话三吴¹胜事,不惟千里莼羹(gēng)²
译文:如果要说江南美好的事情,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是最鲜美的。
注释:¹三吴:一般意义上的三吴是泛指江南吴地。²莼羹:用莼菜烹制的羹。

jiāngnánchúnshǒuèr--shì

kāngōngyǎnwèishēngruòhuàsānshèngshìwéiqiānchúngēng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兰亭¹(jiǎn)²入昭陵³,世间遗迹犹龙腾。
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注释:¹兰亭:指东晋大书家王羲之《兰亭集序》写本。²茧纸,为蚕茧做成、晋代习用的一种纸。³昭陵,唐太宗陵墓。⁴世间遗迹:指王羲之的书法遗迹,如《兰亭集序》拓本。唐太宗曾以兰亭拓本分赐贵族、近臣。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颜公¹变法²出新意,细筋入骨³如秋鹰。
译文: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
注释:¹颜公:颜真卿,唐代大书家。²变法:谓变更书法。颜善正、草书,笔力雄浑沉着,为世所宝,称“颜体”。³细筋入骨:谓颜公书法笔力雄健。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徐家父子¹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léng)²
译文:徐峤之父子的书法也极其清秀,锋芒不露笔势却苍劲雄浑。
注释:¹徐家父子:唐代大书家徐峤之、徐浩父子,浩名尤著。²藏棱:此谓笔势朴劲而不露锋芒。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yì)¹传刻典刑²在,千载笔法留阳冰³
译文:峄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范,千载书法传承者是李氏阳冰。
注释:¹峄山,即邹山,在山东邹城市东南。又名邹峄山、邾峄山。²典刑:即“典型”。刑,通“型”。³阳冰:唐代大书家李阳冰,善小篆,其书专学秦石刻字体。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杜陵¹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译文:杜甫评论书法特别看重瘦硬,这样的观点我不能够听凭。
注释:¹杜陵:杜甫自称“杜陵野老”。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¹飞燕²谁敢憎。
译文:书法无论短长肥瘦各有姿态,玉环肥飞燕瘦能说哪个不美丽绝伦!
注释:¹玉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体态丰腴。²飞燕:汉成帝皇后,体纤瘦。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吴兴太守¹真好古,购买断缺²挥缣(jiān)(zēng)³
译文:湖州太守真是好古博雅,不惜花费金钱求购断石残碑刻文。
注释:¹吴兴太守:吴兴,即湖州。这时孙觉守湖州,所以这样的称呼。²断缺:指断碑残石。³缣缯:丝帛之类,此处借指钱财。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龟趺(fū)¹入座螭(chī)²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³
译文:亭中有龟形碑座,壁上镶嵌着螭龙雕刻,白昼静书斋空,只听拓碑声响登登。
注释:¹龟趺:龟形的碑座。²螭:传说中无角的龙。古代常雕刻其形以为装饰。³登登:指拓碑的声音。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奇踪散出走吴越¹,胜事传说夸友朋。
译文:你把奇妙的拓片赠给友人走遍吴越,风雅事在朋友间夸奖谈论。
注释:¹“奇踪”句:谓孙觉以拓片遍赠友人。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书来讫(qì)诗要自写,为把栗(lì)¹书溪藤²
译文:写信来求诗要我亲自书写,于是我手执狼毫写在了名纸剡藤。
注释:¹栗尾:笔名,以鼬鼠毛所制成的笔,即所谓“狼毫”。²溪藤:纸名,以剡溪所产古藤制造而成,称剡纸或剡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译文:后来人看待今天正像今人回顾往昔,过眼的百世光景不过是风中之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他年刘郎¹忆贺监²,还道同时须服膺(yīng)
译文:将来人们也会像当年的刘郎怀念贺监,遗憾没和我们坐在同时好表示内心崇敬。
注释:¹刘郎:指唐诗人刘禹锡,他所作两首玄都观诗均自称刘郎。²贺监,唐诗人贺知章曾任秘书监,也称贺监。服膺,牢记胸中,衷心信服。

  这首诗评价和赞扬了前人的多种碑帖,阐述了作者自己的书法美学思想,称颂孙莘老做了一件大好事。在写怍方法上,主要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并在叙述和议论中尽可能运用一些比喻,把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形象。

  诗的前八句赞扬王羲之、颜真卿、徐家父子、李斯、李阳冰等书法大家的碑帖。据吴兴的史料记载,墨妙亭中收藏的碑目不下几十种。这里只是举比较突出的,也是诗人比较喜欢的几种作例子。一、二句说,王羲之用茧纸书写的《兰亭序》的真本,已为唐太宗殉葬,被埋进昭陵了,但他遗留下来的墨述还是像“龙跳天门”一样,笔力造劲矫健。三、四句说,颜鲁公的书法学古不泥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创新。他写出来的字有如秋鹰一样,笔力瘦劲。《书苑菁华》中说:“凡书通则变,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至于颜真卿等,皆得法后自变其体,若执法不变,号为奴书。”颜书不为古法所限,敢于突破唐初的墨守成规,”创新的风格,苏轼对这一点是给予高度评价的。苏轼早年学二王,晚年学颜真卿。他对王羲之、颜真卿是很佩服的。这两句诗再次证实了这一点。五、六句赞扬徐浩父子,认为他们的字锋棱藏在笔画中,有很强的力度感。七八句说,李斯的《峄山碑》虽然原碑焚毁了,但还有后人传划刻的,规范还在;他的笔法还破千年以后的李阳冰继承下来。从以上二列举的几种碑帖看,诗人显然认为,中国的书法,是有继承有发展的。

  “杜陵评书瘦硬”以下四句,诗人阐述自己的美学思想。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书贵瘦硬方通神”之句。诗人不赞同杜甫的这个见解。他说:这个观点不公允,我不能以此为标准去评论别人的书法。高个、矮个,胖的、瘦的,各有各的神态,就像体态丰腴的杨玉环和苗条瘦弱的赵飞燕一样,各有各的风姿,谁也不敢说她俩哪个长得不漂亮。在这里,诗人明确主张:书法艺术的风格应该多样化,不应强求一律。

  “吴兴太守真好古”以下八句,赞扬孙莘老建造墨妙亭一举。诗人写道:这位吴兴太守是个真正喜欢古人墨迹的人;他把那些残缺不全的碑都买下或摹写证缣缯上。亭中摆放着刻作龟形的碑座,墙上挂着的字迹,像古代传说中的螭一样奇形怪状;空斋中白天都显得非常寂静,只能听到敲打石碑时发出“登登”的响声。这些雄奇的墨迹在江浙一带流传开来,亲朋好友之间都夸奖王莘老做了一件好事。他给我写信要求我作一旨诗,并且要我书写好。为此,我才用粟尾笔把它书写往剡溪纸上。这两句点题。

  最后四句以慨叹作结。诗人引王羲之的话说:“后世之人看我们的今天,就像我们今天看以前的人一样;人生百岁,如风前之灯,转眼会成为过去。将来人们回忆起我们今天为墨妙亭题诗作书一事,就会像当年刘禹锡登洛中寺北楼回忆秘书监贺知章一样,对他的书法佩服得五体投地,还说恨不能生长在同一个时代,以便可以当面向他请教。”这些话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1、 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3-55
2、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89-190
3、 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34-35

sūnshēnlǎoqiúmiàotíngshī

shì sòngdài 

lántíngjiǎnzhǐzhāolíng shìjiānyóulóngténg 
yángōngbiànchūxīn jīnqiūyīng 
jiāxiùjué wàichūzhōngcángléng 
shānchuándiǎnxíngzài qiānzǎiliúyángbīng 
língpíngshūguìshòuyìng lùnwèigōngpíng 
duǎnchángféishòuyǒutài huánfēiyànshuígǎnzēng 
xīngtàishǒuzhēnhào gòumǎiduànquēhuījiānzēng 
guīzuòchīyǐn kōngzhāizhòujìngwéndēngdēng 
zōngsànchūzǒuyuè shèngshìchuánshuōkuāyǒupéng 
shūláishīyàoxiě wèiwěishūténg 
hòuláishìjīnyóushì guòyǎnbǎiniánfēngdēng 
niánliúlángjiān háidàotóngshíyī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