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北岭远如层,朝云暮雨浓若烝。
楼高百尺见万里,更有底事须来登。
南山北岭远如层,朝云暮雨浓若烝。
楼高百尺见万里,更有底事须来登。
文同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3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馀。
我今寻阳¹去,辞家千里馀(yú)
译文:今天我离开了寻阳,已经是离家千里之外了。
注释:¹寻阳:即浔阳,故郡名,在今江西九江市。
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
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
译文:住在水中荷花边,为你寄上一封家书。
虽不同辛苦,怆离各自居。
虽不同辛苦,怆¹离各自居。
译文:虽然辛倦不相同,却因为两地分离而悲怆。
注释:¹怆:伤悲,凄怆。
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
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shū)¹
译文:我自从到秋浦之后,三年中很少收到北来的书信。
注释:¹疏:稀少。
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
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
译文:年轻的容颜已经老去,头上的白发没有办法除去。
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
有客自梁苑(yuàn)¹,手携五色鱼²
译文:有个客人来自梁苑,手中提着五色鱼。
注释:¹梁苑:又叫梁园,兔园,汉代梁孝王刘武所造。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当时,李白的家眷正迁居河南。²五色鱼:指书信。据此诗,古人尺素结为鲤鱼形,即信封。李白所谓“手携五色鱼,开鱼得锦字”,即指妻子托人捎来的书信。
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
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
译文:打开鱼肚子看到你的书信,问我有什么打算。
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
江山虽道阻¹,意合不为殊(shū)²
译文:虽然路途遥远,江山阻隔,但我们心念如一,永远不变。
注释:¹道阻:道路阻隔。²殊:两样,不同。

  全诗采用自述或诉说的语气,如话家常。一开始就说:“我今寻阳去,辞家千余里。”语言平白如话,十分简朴,和口语没什么区别,平实而意蕴较深。如“虽不同辛倦,怆离各自居”,说妻子虽然不曾和自己一样奔波,一样辛倦,但二人相距千里,各自感到独居之倦是一样的。一个“怆”字将离别之倦写的悲伤凄然,牵动人的情感。又如“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诗人抓住妻子的“红颜”,自己的“白发”,写一个因愁悲而红颜落尽,一个因忧伤而白发拔掉又长,两颗悲伤已极的心是同样的。写得情深意切,耐人咀嚼。还如“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一封家书,难得一捎,内容一定不少,诗人却只引出一句:“归问我何如。”这显然是妻子说一千道一万中最关心的,也是诗人最盼望的,因而也是最能反映夫妻之间的情感的。此言一句胜万句,读着它便津津然生于口腹间。诗歌的最后不是让妻子如愿,而是诗人继续前行:“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虽然行程在继续,道路阻隔,相距越来越远,但两人都在经常思念对方,两颗心永远连在一起。到此搁笔,余味深浓。

  总之,这首诗是在平淡中见真情。

参考资料:
1、 杨辇宗,杨实诚.爱情诗注析.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290-292页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余与嵇(jī)康、吕安¹居止²接近,其人并有不羁(jī)之才³。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¹⁰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¹¹西迈¹²,经其旧庐。于时日薄¹³(yú)¹⁴,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liáo)¹⁵。追思曩(nǎng)¹⁶游宴¹⁷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译文:我和嵇康、吕安的行止相近,他们都有不受拘束的才情。可是嵇康的志向高远人疏阔,吕安的心胸旷达人豪放,之后各自因为一些事情人被杀。嵇康精通所有的技艺,对于音律尤其高妙。当临刑之时,他回头看了看太阳的影子,要过琴来弹奏。正值我将要西行,路过我们旧日的居所,当此之时,太阳渐渐地迫近它的沉落之地,寒冷的冰霜越发显出凄凉的样子,邻里有人吹笛,吹出的声音嘹亮悲摧,追怀往昔一起游玩宴乐的情分,我被这笛声触动不禁深深叹息,所以写下这样的赋。
注释:¹吕安:字仲悌,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²居止:居住的地方。³不羁之才:有才能但不受羁绊。⁴志远而疏:志向高远,但疏于人事。⁵心旷而放:心性旷达,游离于世俗。⁶以事见法:以,因;事,指二人被诬之事,详见后文;法,刑;以事见法,因那件事而被加刑。⁷博综:博,广;综,综合。此处指广博掌握(很多技能)。⁸丝竹:丝指弦乐,竹指管乐,此处引申为音乐、乐器。⁹就命:就死、赴死。¹⁰顾:看。¹¹逝将:将要。¹²迈:行。¹³薄:迫近。¹⁴虞渊:传说中的日落之处。¹⁵寥亮:即今嘹亮。¹⁶曩昔:从前。¹⁷游宴:出游、聚会。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将命¹²于远京兮,遂旋反³而北徂(cú)
译文:奉命前往遥远的上京,又回身向北人去。
注释:¹将命:奉命。²适:往。³旋反:旋,回;反,同“返”;旋反,回来,指从洛阳回去。⁴徂:行。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¹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²之旧居。
译文:泛舟渡过黄河,路过昔日在山阳的故居。
注释:¹济:渡。²山阳:嵇康原住在山阳嵇山之下。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zhān)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¹乎城隅(yú)²
译文:举目看到萧条的旷野,在城脚下停下我的车舆。
注释:¹驾:车驾。²城隅:城的一角。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践二子¹之遗迹兮,历²穷巷³之空庐。
译文:重履二人留下的遗迹,经过深巷中的空屋。
注释:¹二子:指嵇康和吕安。²历:经。³穷巷:隐僻的里巷。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叹黍(shǔ)¹之愍(mǐn)²周兮,悲麦秀³于殷(yīn)
译文:感叹《黍离》的歌声深切地哀悯西周的宗庙,悲伤《麦秀》的调子飘荡在殷朝的废墟。
注释:¹黍离:《诗经》中感叹周朝覆亡的诗歌。²愍:通“悯”;同情。³麦秀:指麦子秀发而未实。⁴殷墟:殷都旧址,在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¹古昔²以怀今³兮,心徘徊以踌(chóu)(chú)
译文:因为抚摸到古老的哀愁人怀念故去的人,我的心徘徊人踌躇。
注释:¹惟:思念。²古昔:指上文的周商旧事。³怀今:指有感于古人事而怀念嵇康和吕安。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¹
译文:梁栋屋宇都历历存在人没有丝毫损毁,故人的形容和精神已远逝不知所去。
注释:¹焉如:何往。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昔李斯之受罪¹兮,叹黄犬而长吟²
译文:当年李斯受罪被杀,为着不能再牵黄犬出上蔡门打猎人恋恋不舍,叹息长吟。
注释:¹受罪:受(因罪所加的)刑罚。²吟:叹息。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悼嵇生之永辞¹兮,顾日影而弹琴。
译文:我哀悼嵇生将要永辞世间的最后一刻,回顾日影再一次弹响鸣琴。
注释:¹辞:诀别。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托运遇¹于领会²兮,寄余命³于寸阴
译文:人生的缘分遭际聊寄于瞬间的领悟遇合,剩下的美好生命托付给哪怕只有一寸的光阴。
注释:¹运遇:命运遭遇。²领会:对于命运的领悟和理解。³余命:剩下的生命。⁴寸阴:极短的时光,指临刑前的片刻。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听鸣笛¹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²
译文:我听到笛子的声音爽朗慷慨,仿佛嵇生绝世的清音得以重临。
注释:¹鸣笛:指序中所说的邻人之笛。²寻:继续。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停驾¹²其将迈³兮,遂援(hàn)而写心
译文:我的车驾将重新起程,于是执笔写下此刻的心情。
注释:¹驾:马车。²言:语气助词。³将迈:将要出发。⁴援:提。⁵翰:笔。⁶写心:描述自己的心境。

  这篇赋体文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向秀为怀念故友嵇康和吕安所作。此赋分为“序言”和“正文”两部分,字里行间直陈直叙,除了对亡友的沉痛悼念之外,对当时黑暗政治难以明言的悲愤也流露其中。可谓情真语切,悲愤交加,寓情与景,寄意遥深。

  “序言”写向秀自己经过旧庐时闻邻人笛音,不禁忆起嵇康之死及其死前弹琴的模样。“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人弹之”,当时,亡友嵇康看看日影,临刑将到,便索琴弹了一曲只有他自己会弹的《广陵散》。其“远人疏”的从容气度,对临刑前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对屠杀者极度藐视的神情,活灵活现,如在目前。据《晋书》记载:“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所以说,《广陵散》是嵇康“临当就命” 索琴人弹出的绝响,是嵇康最后思想的凝结,也是我们了解嵇康生命意识的关键。有人说,嵇康“把庄子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人间化了”(罗宗强语),因为,琴声对于嵇康来说,曾经凝聚着“乘云气,御飞龙,人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的神仙情结。有了这样的心态,嵇康不会去顾及人生之途上到底有多少不尽人意的地方,哪怕“寄余命于寸阴”,也不忘去弹奏“感天地以致和”的音乐,让琴声超越人生困境的诗性境界,去创化一种本然,去拓展一种空谷传响、长啸久绝。作者这样写嵇康惨遭杀害时戏剧性的动人表现,目的是歌颂亡友的德才和风度。

  “主文”虚实相间,借景抒情,凄楚悲怆,涵咏不尽。“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此处用“济”、“经”、“瞻”、“息”、“践”、“历”等动词,一方面把作者自己的举步维艰的处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一方面又是通过特定时间的特定景物移情抒怀。鲁迅说,向秀写《思旧赋》是“为了忘却的记念”。向秀绕一大段远路到山阳去,是为了凭吊昔日好友,人凭吊又是为了告别。这是因为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应征到洛阳。人当年,他与嵇康曾沿着这条路,往返于山阳与洛阳,寒风凛冽,往事如烟……如今好朋友嵇康曾经存在的地方,已物是人非。“叹《黍离》”、“悲《麦秀》”、“栋宇存”人“形神逝”。 故居、情景仍然是日落、音声如昔,但自嵇康死后,他的妻儿已迁居他乡,此处只留下了一座空宅。虽然栋宇还没有毁坏,人主人已经形神俱逝。远远望去,犹如荒冢一样凄凉。这些现实与往事,无不勾起向秀的极大伤感。此刻,向秀想起历史上李斯被腰斩的冤案:李斯临刑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史记》)李斯对儿子关于黄犬的一段临别谈话,读之令人鼻酸,这是血泪的怨愤控诉。向秀用此隐喻和类比,为嵇康鸣不平,故又忆及“顾日影人弹琴”之事。忽然,远处传来了嘹亮人断续的笛声,原来是陌生的邻人吹起了一首伤感的曲子,在这寒冷的黄昏,更是沁人肺腑的凄凉。于是,“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人复寻”。与开头“序”中描写的嵇康的身影与音乐联系在一起遥相呼应,同时也形成了情景交融的移情手法。鲁迅曾经说过:“青年时期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人,现在我懂了。”原来,“吟罢低眉无写处”的心境多么与之相似。有人也曾评说,“向秀作思旧赋,家国万端,生机变乱,不可胜说。然人郁结者,欲说还休,休又难止”。也许这就是抒情小赋动人心弦之处——“短歌微言不能长”(曹丕《燕歌行》)最好的诠释吧 。

  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也有应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总之,《思旧赋》以含蓄的笔法,表述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用简短的笔墨,隐晦曲折的表达自己哀伤激愤之情。尤其是“山阳邻笛”的典故,哀怨愤懑,情辞隽远,已经成为后世文学审美的意象之一。

jiù

xiàngxiù wèijìn 

kāng ānzhǐjiējìn rénbìngyǒuzhīcái ránzhìyuǎnérshū xīnkuàngérfàng hòushìjiàn zōng zhúmiào líndāngjiùmìng shìyǐng suǒqínértánzhī shìjiāng西mài jīngjiù shíyuān hánbīngrán línrényǒuchuīzhě yīnliáoliàng zhuīnǎngyóuyànzhīhǎo gǎnyīnértàn zuòyún 

jiāngmìngshìyuǎnjīng suìxuánfǎnérběi 
huángfànzhōu jīngshānyángzhījiù 
zhānkuàngzhīxiāotiáo jiàchéng 
jiànèrzhī qióngxiàngzhīkōng 
tànshǔzhīmǐnzhōu bēimàixiùyīn 
wéihuái怀jīn xīnpáihuáichóuchú 
dòngcúnérhuǐ xíngshénshìyān 
zhīshòuzuì tànhuángquǎnérchángyín 
dàoshēngzhīyǒng yǐngértánqín 
tuōyùnlǐnghuì mìngcùnyīn 
tīngmíngzhīkāngkǎi miàoshēngjuéérxún 
tíngjiàyánjiāngmài suìyuánhànérxiěxīn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巫山¹夹青天,巴水²流若兹。
译文: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
注释:¹巫山:在今重庆巫山县南,山势高峻,景色秀美,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²巴水:指长江三峡的流水。重庆东面长江水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曰“巴江”。传说巴子国由此得名。古渝、涪、忠、万等州均属巴国地,故此段长江常称巴水。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译文: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青天依然夹在上面。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zhāo)上黄牛¹,三暮(mù)行太迟。
译文:三个早晨行在黄牛峡,三个晚上还在黄牛峡打转。
注释:¹黄牛:指黄牛山,又称黄牛峡,在今湖北宜昌西北。《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bìn)成丝。
译文:这样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黄牛峡。怎能不使人愁得两鬓斑斑?

  此诗表现了当时诗人逆境难熬,情绪郁闷状况。前四句,诗人运用大胆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了巫山高入云天、巴水急流滚滚的壮丽景色。“巫山夹青天”,“夹”字用得极其到位,既写出了巫山险峻,遮天蔽日的形势,也包含着诗人喟叹青天的形象。“巴水流若兹”,含有无奈之意。三、四两句,并非说巴水可以行到尽头,而是写出了巴水纡曲,舟行迟迟的情景。“巴水忽可尽”,著一“忽”字,山回水转,尽在眼前;“青天无到时”,既写实又在写情。这两句诗由对客观景物的描写逐渐过渡到诗人的主观抒情,即由景入情,融情于景,达到情景交融。

  诗的后半部分对三、四两句诗意作了进一步阐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明写逆水行船艰难,船行缓慢,实际表达的是诗人的感受和心态。五、六两句既用互文笔法写朝暮赶路,又暗含时间的承续:早起赶路到晚上也没能走多远。“不觉鬓成丝”,写出诗人因船行缓慢而愁白了头,包含着时光难度,逆境难熬的感受。末两句情景交融,既在描写景象,又在抒发感情,从中可体味出诗人悲愁愤懑的心境。诗中连续重复“三朝三暮”,极有船工号子的感觉。古时有歌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最后四句是从这首民间歌谣脱胎而来的。但古歌谣指提到舟行的缓慢,而李白的诗除了说“三暮行太迟”外,还有“不觉鬓成丝”,旅途艰辛和心情忧郁使诗人在不知不觉中鬓发都愁白了。这就把客观叙事和主观抒情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含蓄委婉地映衬出诗人当时愁苦的心情。

  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李白诗里《上三峡》相映成趣的是《下江陵》(《早发白帝城》),后者是诗人流放途中忽闻赦书,旋即乘舟东返时写下的名篇。《上三峡》写于诗人流放途中,诗中描写巫山险峻,巴水纡曲,舟行迟迟,愁令发白。流放者唯觉逆境难熬,心情愤懑,壮丽风光为之减色。《下江陵》是诗人流放途中忽闻赦书,旋即乘舟东返时写下的,城高入云,晨光初灿,气象开朗,舟行轻快。“一日千里”是诗人心态轻松的主观感受,喜悦心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同一位诗人,同一处景致,却气象迥异,正是“融情入景”的鲜明写照。

参考资料:
1、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61-263 .

shàngsānxiá

bái tángdài 

shānjiāqīngtiān shuǐliúruò 
shuǐjìn qīngtiāndàoshí 
sānzhāoshànghuángniú sānxíngtàichí 
sānzhāoyòusān juébìnchéng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兰之味,非可逼¹而取²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³间,纯以情韵胜。氲(yūn)(yūn)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译文:兰花的香气,不是接近可以嗅取的;是在似有似无,忽远忽近,时断时续之间,纯粹以情韵取胜,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被看作吉祥的芳草。兰花,兼有各种颜色,但它的色彩素淡清纯、含蓄温润,决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眩目的,使人总有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会来描绘兰花的形状,不能与兰花的神韵相同。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亲近,但又是“不可以一日无此君”的。
注释:¹逼:接近,迫近。²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³之:的。⁴氲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⁵瑞:吉,善。⁶兼彩:兼有各种颜色。⁷名:表达。⁸肖:模拟……的神韵。⁹不可:不能,不够。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pì)¹巷邻家少,茅檐(yán)²喜并居。
译文:偏僻的街巷里邻居很少, 高兴的是跟隔壁的邻居在同一个屋檐下。
注释:¹僻:偏僻。²檐:屋顶伸出的部分。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蒸梨常共灶,浇薤(xiè)¹亦同渠。
译文:蒸梨常用一个炉灶,洗菜也共用一个水池。
注释:¹薤: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蔬菜食用。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chuán)¹(jī)²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译文:邻居送我鞋子约我早上一同去采药, 我回赠灯火约他夜晚一起读书。
注释:¹传:送。²屐 :木底鞋。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qiáo)(yú)¹
译文:虽然住在城市里, 我们还过着像樵父和渔父一样的乡村生活。
注释:¹樵渔:打柴、捕鱼。

lín

 tángdài 

xiànglínjiāshǎo máoyánbìng 
zhēngchánggòngzào jiāoxiètóng 
chuánzhāoxúnyào fēndēngshū 
suīránzàichéngshì háiqiá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