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宫动夏秋分,夜来一雨如倾盆。
从云洗尽金天浑,老星见程家门。
老人降生叙南村,昔日闻名今黄论。
耆英侍坐聆嘉言,八窗玲珑笑语温。
千载一朝逢漆园,夹拶小涧开窗轩。
云鸡月犬闻朝错,衰情晚态常相存。
翠竹紫凤高胜骞,梧枝袅娜棲雏鵷。
琴弹碧玉箜篌蕃,炉养白砂贤弟昆。
胎仙三叠飞舞翩,玉液九转朝昆化。
沆瀣为饮为饮霞为餐,菊酒酌客香盈樽。
欲随枕石漱潺湲,只恐鼎养归天阍。
九老图中姓字尊,月倦指点诗轻扪。
莫学刘陵穷溪源。尽亲见眼前七世森仍孙。
黄钟宫动夏秋分,夜来一雨如倾盆。
从云洗尽金天浑,老星见程家门。
老人降生叙南村,昔日闻名今黄论。
耆英侍坐聆嘉言,八窗玲珑笑语温。
千载一朝逢漆园,夹拶小涧开窗轩。
云鸡月犬闻朝错,衰情晚态常相存。
翠竹紫凤高胜骞,梧枝袅娜棲雏鵷。
琴弹碧玉箜篌蕃,炉养白砂贤弟昆。
胎仙三叠飞舞翩,玉液九转朝昆化。
沆瀣为饮为饮霞为餐,菊酒酌客香盈樽。
欲随枕石漱潺湲,只恐鼎养归天阍。
九老图中姓字尊,月倦指点诗轻扪。
莫学刘陵穷溪源。尽亲见眼前七世森仍孙。
阳枋

阳枋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 2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屈指劳生¹百岁期。荣瘁(cuì)²相随。利牵名惹逡(qūn)³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译文:屈指算算,我这辛劳的一生还有多少时日可以到达百岁。这一生经历了得意与失意。名利的束缚让我徘徊不前,时间匆匆流逝。红颜变白发,高高的官位,有什么用。
注释:¹劳生:劳苦的一生。²荣瘁:兴盛和衰败。引申为仕途上的得意和失意。³逡巡:徘徊。⁴两轮:日月。指光阴。⁵玉走金飞:玉,月亮,因月中有玉兔。金,太阳,因日中有金乌。形容时间过去。极品:高官。何为:有什么用。
尘事常多雅会稀。忍不开眉。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尘事¹常多雅会²稀。忍不开眉³。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译文:尘世事务纷繁琐碎,美好的聚会寥寥无几。怎么忍心皱眉。深深的画堂里回荡着歌声与乐声,其中最难忘的莫过于那美酒与美人。陶醉其中真是愉悦无比,情意相依一同携手回去。
注释:¹尘事:凡尘杂事。²雅会:美好的聚会。³开眉:展开眉毛,形容开心欢乐。⁴歌管:歌声与乐声。⁵酒盏花枝:美酒与美人。
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攒家私,宠花枝,黄金壮起荒淫志。千百锭买张招状纸。身,已至此;心,犹未死。
朝三暮四¹,昨非今是,痴儿²不解荣枯³。攒(zǎn)家私,宠花枝,黄金壮荣荒淫(yín)。千百锭(dìng)买张招状纸。身,已至此;心,犹未死。
译文:朝三暮四,贪求无厌,反复无常,昨非今是。这帮愚蠢的人哪里知道荣枯变化的世事。奔着命积攒家财,好色宠妓人欲横流,黄金鼓弄起荒淫的情志,用去千百两金银锭买一张做官的招状纸。已落得个身败名裂,可贪心还不止。
注释:¹朝三暮四:本指名改实不改,后引申为反复无常。²痴儿:指傻子、呆子。指贪财恋色的富而痴之人。³荣枯:此处指世事的兴盛和衰败。⁴事:道理。⁵攒家私:积存家私。⁶宠花枝:宠爱女子。⁷黄金壮荣荒淫志:有了金钱便生出荒淫的心思。⁸锭:金银的量词。⁹招状纸:指犯人招供认罪的供状文书。此句意为:贪官污吏收刮钱财,到头来不过等于买到一张招供认罪的状纸。

shānyáng ·dōngxiěhuái怀

qiáo yuándài 

zhāosān zuófēijīnshì chīérjiěróngshì zǎnjiā chǒnghuāzhī huángjīnzhuànghuāngyínzhì qiānbǎidìngmǎizhāngzhāozhuàngzhǐ shēn zhì xīn yóuwèi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
团圆¹莫作²波中月³,洁白莫为枝上雪。
译文:夫妇团圆应当持久,不能像水中的月影;也不要作枝头的落雪,尽管它洁白纯净,却没有芳香。
注释:¹团圆:圆貌。亲属团聚,多指夫妻而言。²莫作:不要作。³波中月:水波中的明月。⁴莫为:不要成为。
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
月随波动碎潾(lín)¹,雪似梅花不堪²折。
译文:波中之月虽圆,但水波晃动就会破碎;枝头的落雪虽洁白如梅花,但终不能折下来插瓶供赏。
注释:¹潾潾:波光闪烁貌。²不堪:不能,不可。
李娘十六青丝发,画带双花为君结。
李娘¹十六青丝发²,画带³双花为君结。
译文:李娘才十六岁,年纪轻轻就已经嫁人了,可丈夫是一个重利轻别离的商人。
注释:¹李娘:李家姑娘。²青丝发:黑发。³画带:绘画的衣带。⁴双花:打结成双花形状。结:打结,结系。
门前有路轻离别,惟恐归来旧香灭。
门前有路轻离别¹,惟恐²归来旧香³灭。
译文:家门前有条水路,丈夫轻易就离别而去,只怕他回来时年华已逝,红颜已老。
注释:¹轻离别:轻易离别,轻视离别。²惟恐:只怕。唯有恐怕。³旧香:旧日的香火香烛。

xiāngsānzhōu--wēntíngyún

tuányuánzuòzhōngyuèjiébáiwèizhīshàngxuěyuèsuídòngsuìlínlín

xuěshìméihuākānzhéniángshíliùqīnghuàdàishuānghuāwèijūnjié

ménqiányǒuqīngbiéwéikǒngguīláijiùxiāngmiè

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
昔日章华¹宴,荆王²乐荒淫。
译文:从前章华台的欢宴,楚襄王纵情游乐荒淫无度。
注释:¹章华:章华台,又称章华宫。是楚灵王六年(公元前535年)修建的离宫,后毁于兵乱。这座“举国营之,数年乃成”的宏大建筑,被誉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台”。²荆王:楚王。诗赋中常指楚襄王。
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ní)¹翠羽盖²,射兕(sì)³云梦林
译文:彩色旌旗翠羽帷盖,在云梦的山林中捕射犀兕。
注释:¹霓旌:相传仙人以云霞为旗帜,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²翠羽盖:饰以翠羽的车盖。³兕:兽名,似犀,也有人说即雌犀。⁴云梦林:即云梦泽。
朅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
(qiè)¹高唐观²,怅望云阳岑。
译文:此番来到古楚国台观,怅然遥望云阳之岭。
注释:¹朅来:来的意思。朅,发语词。²高唐观:古楚国台观,故址在今湖北荆州。
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译文:宏图伟略如今在哪里呢?只剩黄雀在徒自悲鸣。
贺六浑来,主三军队,壶关王气曾分。人说当年。离宫筑向云根。烧烟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犹存。琵琶何处?听残《敕勒》,销尽英魂。
贺六浑¹来,主三军队,壶关王气曾分²。人说当年。离宫筑向云根。烧烟一片氤(yīn)(yūn)³,想香姜、古瓦犹存。琵琶何处?听残《敕(chì)(lè)》,销尽英魂。
译文:北齐神武帝高欢,英勇善战可主三军颠覆,颠覆北魏以建齐。本地人告诉我别看这儿是一片怪石峥嵘,当年高欢的避暑宫却就建筑在这片山石之上!如今宫虽亡,天龙寺的香火却仍极盛,在那一片氤氲的烟气之下,想来也还剩有当年“香姜阁”的古瓦吧?当年伴着琵琶高歌《敕勒歌》的“英灵”(指高欢)如今安在?只有这一曲《敕勒歌》还在至今流传人间!
注释:¹贺六浑:即高欢。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北齐神武帝。²壶关王气曾分:这里的“壶关王气曾分”即咏写高欢的“裂魏建齐”的“王业”。³氤氲:弥漫的烟气。
霜鹰自去,青雀空飞,画楼十二,冰井无痕。春风袅娜,依然芳草罗裙。驱马斜阳,到鸣钟、佛火黄昏。伴残僧、千山万山,凉月松门。
霜鹰自去¹,青雀空飞,画楼十二,冰井无痕。春风袅(niǎo)娜,依然芳草罗裙。驱马斜阳,到鸣钟、佛火黄昏。伴残僧、千山万山,凉月松门。
译文:射猎之事已逝,“王业”也已泯灭,曾经造了无数亭台楼阁,但而今却也无痕无迹了。岁月流逝,此地仍是春风春草,游女游冶。驱马游览渐至黄昏,满耳所听,唯闻佛寺晚钟;举目所望,唯见山月松门。
注释:¹霜鹰自去:高欢有次与刘贵、尉景等人射猎,放一白鹰(故曰“霜鹰”)。不料有一赤兔,奔入茅屋,鹰逐于后,结果被屋内之狗把鹰、兔全都咬死。高欢于是怒而射杀其狗。这里言“霜鹰自去”,即言其射猎之事已逝矣。
词的起句,劈首而来便是直呼那位“神武帝”的名字:“贺六浑(来)”。观之词序中也直点其名“高欢”,可知朱彝尊内心并不“承认”这位北方称雄的“君主”为“正统”,别外也还含有对于这位“武夫”的某种轻蔑之意在内。不过,话又要说回来,高欢毕竟又是一个有所作为、威名四扬的武将和“开国(北齐)之君”,所以接下两句便咏写了他的赫赫“武功”和煌煌“王业”,“主三军队,壶关王气曾分。”这两句中 ,含有两段史事:一是高欢投奔尔朱荣后,英勇善战。一次尔朱荣问左右:“一日无我,谁可主军?”手下为拍他的马屁,都称可由尔朱荣的弟弟尔朱兆统帅三军。谁知尔朱荣却道:“此(指尔朱兆)正可统三千骑,堪代我主众者,惟贺六浑耳。”他并告诫尔朱兆道,你绝非贺六浑的对手,今后只好听他“穿鼻(意为任他摆布,如牛之被人穿鼻)。这就可知高欢的“武功”和将才。另一件史事是:高欢曾在壶关(今山西长冶市乐。因有山形似壶,故设关于此。汉代属上党郡)一带山中居住过。后来有人奏请北魏太武帝,言“上党有天子气,在壶关大王山”。太武帝听后即南巡到此,令人毁其“风水”,企图破坏此地的“王气”以免分裂他的江山。但以后事实表明,北魏的统治,确实又被高欢所颠覆,故而这里的“壶关王气曾分”即咏写高欢的“裂魏建齐”的“王业”。


  在歌咏其“武功”与“王业”以后,作者便又转到今日所见之现实:“人说当年,离宫筑向云根。烧烟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犹存。”“人说”者,本地的“旅游向导”向我介绍也。他们说,别看这儿是一片怪石峥嵘(云根即指山石。《金壶字考》:“云触石而起,故石曰云根”),当年高欢的避暑宫却就建筑在这片山石之上!言外之意,明显含有着无限沧海桑田,今昔盛衰的唏嘘感慨。而离宫虽亡,天龙寺的香火却仍极盛;词人由此而联想开去:在那一片氤氲的烟气之下,想来也还剩有当年“香姜阁”(高欢在此曾建“香姜阁”、“冰井台”等建筑,据杨慎《升庵全集》卷六十八)的古瓦吧?这同样也是以寺庙的旺盛烟火与离宫的圮废已久,作一种今昔对比,表达出自己“思古之幽情”。随后又叹曰:一代之“人物”既逝,现今流传于人间的,就只有他的一曲绝唱——《敕勒歌》了!于是词人便十分激动地吟出了下面三句:“琵琶何处?听残《敕勒》,销尽英魂。”据史载,高欢与西魏在玉璧一战中曾经大败,士卒死者七万人,西魏人纷纷传说高欢中箭受了重伤。高欢为了振奋人心,用勉强坐帐,使斛律金歌唱《敕勒歌》,其辞曰:“敕勒歌,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高欢亲自和唱,哀感流涕,一时大家为之动容。因为此歌是用琵琶伴唱的,故而音调尤感悲怆。朱彝尊便以“琵琶何处”兴起,引出“听残《敕勒》”和“销尽英魂”的吊古之情来。其意是说,当年伴着琵琶高歌《敕勒歌》的“英灵”(指高欢)如今安在?只有这一曲《敕勒歌》还在至今流传人间!这其实还是在表现他缅怀斯人已逝、感叹其仅存遗韵的伤感意念和历史感慨。


  下片续写这种“昔盛今衰”之感:“霜鹰自去,青雀空飞,画楼十二,冰井无痕。”里头也暗藏几个历史典故;“霜鹰”指高欢有次与刘贵、尉景等人射猎,放一白鹰(故曰“霜鹰”)。不料有一赤兔,奔入茅屋,鹰逐于后,结果被屋内之狗把鹰、兔全都咬死。高欢于是怒而射杀其狗。这里言“霜鹰自去”,即言其射猎之事已逝矣。“青雀”指当年高欢篡夺北魏政权前,民间有谚语曰:“可怜青雀子(暗喻魏帝清河王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暗喻高欢)。”(以上关于高欢的史事,俱见《北齐书·神武帝纪》。)这里言“青雀空飞”,亦言其“王业”已泯灭也。“画楼十二,冰井无痕”则继言高欢专政之后,曾经建造了无数(十二言数量之多)亭台楼阁(其中即有“冰井台”,据讲大伏天中可于其中取藏冰),但而今却也无痕无迹了。这四句借着咏叹史事,目的还以抒发“英雄无觅”的历史感慨。


  再下“春风袅娜,依其芳草罗裙”两句,是说岁月流驰,此地仍是春风春草,游女如云的游冶景象,这又与“画楼十二”作遥远的对照,以反复申方言其历史兴亡之叹。而最为令人伤感的更是结尾数句:“驱马斜阳,到鸣钟,佛火黄昏。伴残僧,千山万山,凉月松门”。这时,时间已转到斜阳西下,“佛火黄昏”的傍晚,满耳所听,唯闻佛寺晚钟;举目所望,唯见山月松门。是何景也,是何情也,词人那种一切皆归于“空”,一切皆归于“虚”的寂寥意念,便在这暮钟佛灯、残僧凉月的画面中,即淋漓尽致却又含蓄曲折地表露了出来。唐人诗云: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朱彝尊此词,也是一篇见“行宫”而说“玄宗”的怀古之词,不过它却比前者写得更其酣畅、更其感慨淋漓;特别是末尾的以“天龙寺”晚景作结,更易使人催生出深沉的“历史意识”与“宗教情绪”来。
参考资料:
1、 喜马拉雅.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xiàchūlín··tiānlóngshìgāohuānshǔgōngjiùzhǐ--zhūzūn

liùhúnláizhǔsānjūnduìguānwángcéngfēnrénshuōdāngniángōngzhùxiàngyúngēnshāoyānpiànyīnyūnxiǎngxiāngjiāngyóucúnchùtīngcánchìlēixiāojǐnyīnghún

shuāngyīngqīngquèkōngfēihuàlóushíèrbīngjǐnghénchūnfēngniǎoránfāngcǎoluóqúnxiéyángdàomíngzhōnghuǒhuánghūnbàncánsēngqiānshānwànshānliángyuèsōngm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