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细灯将尽,声遥漏正长。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缝裳。
焰细灯将尽,声遥漏正长。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缝裳。
菊悴篱经雨,萍销水得霜。今冬暖寒酒,先拟共君尝。
菊悴篱经雨,萍销水得霜。今冬暖寒酒,先拟共君尝。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87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秋风拂尽热,半夜雨淋漓。
秋风拂尽热,半夜雨淋漓。
译文:秋风吹拂,将炎热一扫而尽,半夜之时小雨纷纷。
绕屋是芭蕉,一枕万响围。
绕屋是芭蕉,一枕万响围。
译文:雨水滴打在绕屋的芭蕉树上,响彻整个园林。
恰似钓鱼船,篷底睡觉时。
恰似钓鱼船,篷¹底睡觉时。
译文:这雨声就好像是在钓鱼船上,在船帆下睡觉时的雨滴的声音一样。
注释:¹船篷: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shūchuāng--zhōudūn

qiūfēngjǐnbànlín

ràoshìjiāozhěnwànxiǎngwéi

qiàshìdiàochuánpéngshuìjuéshí

西湖载客恣游从,湖上参差半佛宫。
西湖载客恣(zì)¹从,湖上参差半佛宫。
译文:我与客人在西湖上纵情游览,湖边的建筑参差错落,有一大半都是佛宫。
注释:¹恣游:纵情游览;纵情游荡。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回顾隙(xì)(jū)¹曾不息,沉思樽(zūn)酒可教空。
译文:回想过往,一刻也不曾停息地忙碌;静下来想喝一杯酒,都让我觉得是虚度光阴。
注释:¹隙驹:比喻易逝的光阴。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层台累榭(xiè)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译文:层层高台上建造的敞屋是那么明朗开阔,杭州城许多人家的门前都郁郁葱葱,一派生机。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译文:面对一派繁荣景象,泛舟西湖欣赏春光只觉快乐无限;可自己依然感到惭愧,不敢说继承了文翁的卓越政绩。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wán)¹拨不开。
译文:一声响亮的雷声宛如从游人的脚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浓厚的云雾缭绕,挥散不开。
注释:¹顽云:犹浓云。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译文:远远的天边,疾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十分潋(liàn)(yàn)¹金樽凸²,千杖敲铿(kēng)³(jié)催。
译文:西湖犹如金樽,盛满了雨水,几乎要满溢而出;雨点敲打湖面山林,如羯鼓般激切,令人开怀。
注释:¹潋滟:水波相连貌。²凸:高出。³敲铿:啄木鸟啄木声,这里借指打鼓声。⁴羯鼓:羯族传入的一种鼓。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唤起谪(zhé)¹泉洒面,倒倾鲛(jiāo)²泻琼瑰³
译文:我真想唤起沉醉的李白,用这满山的飞泉洗脸,让他看看,这眼前的奇景,如倾倒了鲛人的宫室,把珠玉洒遍人寰。
注释:¹谪仙:被贬谪下凡的仙人,指李白。贺知章曾赞美他为谪仙人。唐玄宗曾谱新曲,召李白作词。白已醉,以水洒面,使之清醒后,即时写了多篇。²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³琼瑰:玉石。

  从天那边黑空中吹来的暴风,把海水吹得起立了起来;浙东的暴雨,也都被狂风吹飞过江的这边来。

  这两句是写天风海雨的狂暴,从另一角度看,也可看作是写山河景观的壮丽。从这两句诗也可看出东坡胸襟雄阔奔放的气概。此联写暴雨突来,风起云涌之势。上句用天外黑风形容狂风骤起,天地变色;“吹海立”则表现雨势滂沱,如海潮汹涌。而下句则连用“飞”“过”“来”三个动词,极为生动地展现暴雨由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的壮观景象。

yǒuměitángbào

shì sòngdài 

yóurénjiǎoshēngléi mǎnzuòwányúnkāi 
tiānwàihēifēngchuīhǎi zhèdōngfēiguòjiānglái 
shífēnliànyànjīnzūn qiānzhàngqiāokēngjiécuī 
huànzhéxiānquánmiàn dàoqīngjiāoshìxièqióngguī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燕王好微巧¹,卫人请以棘(jí)²刺之端为母猴³。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jì)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¹⁰棘刺之端¹¹。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译文:燕王喜欢小巧玲珑的东西。有个卫人请求用棘刺的尖端雕刻猕猴,燕王很高兴,用三十平方里土地的俸禄供养他。燕王说:“我想看看你雕刻在棘刺尖上弥猴。”卫人说:“君王要想看它,必须在半年中不到内宫住宿,不饮酒吃肉。在雨停日出、阴晴交错的时候再观赏,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我在棘刺尖上刻的母猴。”燕王因而把这个卫人供养了起来,但不能看他刻的猕猴。郑国有个为国君服杂役的铁匠对燕王说:“我是做削刀的人。各种微小的东西一定要用削刀来雕刻,被雕刻的东西一定会比削刀大。现在的情形是棘刺尖上容纳不下削刀的刀锋,削刀的刀锋难以刻削棘刺的顶端,大王不妨看看他的削刀,能不能在棘刺尖上刻东西也就清楚了。”燕王说:“好。”于是对那个卫人说:“你在棘刺尖上制作猕猴,用什么来刻削?”卫人说:“用削刀。”燕王说:“我想看看你的削刀。”卫人说:“请您允许我到住处去取削刀。”趁机就逃跑了。
注释:¹微巧:小巧的东西。²棘:俗称酸枣树,多刺。³母猴:又叫沐猴、猕猴。⁴乘:春秋战国时一种田地的区划,《周礼》以方四里为一丘,四丘为一乘;《管子》以方六里为一乘。古时以封地的赋税作俸禄。⁵霁:雨止天晴。⁶晏阴:阴暗。⁷台下:为国君服杂役的奴仆。⁸冶者:打铁的人。⁹削:刻刀,这里作动词用,制造刻刀。¹⁰治:同“制”,造,作。¹¹端:顶端。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专门爱吹牛皮,借此到处骗吃骗喝,他们公然无视客观存在,不要任何事实根据,随心所欲地吹出一串串五光十色的肥皂泡,用来欺骗善良的人们,以达到个人的目的。这些形形色色的的人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极大地破坏了社会和谐。当然,吹牛皮、说大话的人终竟是要受到惩罚的。
县花谁葺。记满庭燕麦,朱扉斜阖。妙手作新,公馆青红晓云湿。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尽换却、吴水吴烟,桃李靓春靥。
县花谁葺。记满庭燕麦,朱扉斜阖。妙手作新,公馆青红晓斜湿。天际疏星趁马,帘昼¹隙、冰弦三叠。尽换却、吴水吴烟,桃李靓春靥。
注释:¹帘昼:一本作“画帘”。
风急。送帆叶。正雁水夜清,卧虹平帖。软红路接。涂粉闱深早催入。怀暖天香宴果,花队簇、轻轩银蜡。更问讯、湖上柳,两堤翠匝。
风急。送帆叶。正雁水夜清,卧虹平帖。软红路接。涂粉闱深早催入。怀暖天香宴果,花队簇、轻¹轩银蜡²。更问讯、湖上柳,两堤翠匝。
注释:¹轻:一本作“轾”。²银蜡:一本作“烛”。

  《暗香》,本姜夔自度曲,作“仙吕宫”。其小序斜:“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援简索句,且徵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见《白石道人歌曲》卷四)。后张炎用咏荷花荷叶,更名《红情》、《绿意》。双调,九十七字,前片九句五仄韵,后片十句七仄韵,例用入声部韵。前片第五字,后片第六字,皆领格字,宜用去声。梦窗此首词亦仿姜词用入声部韵,只是用韵较宽,占十五、十七、十八、十九四部韵。存此,供参考。 

  《阳春白雪》集:魏句滨,名庭玉。《苏州府志》吴令魏庭玉,宛陵人(今安徽宣城),嘉熙四年(1240)任。又《宁国志》句滨在府城东,此是以其人籍贯称之。魏庭玉任吴县在嘉熙四年前,其解组在淳佑三年(1243)后矣。“解组”,去官也。韦应物诗:“解组傲园林”可证之。此词是魏句滨从吴县县令任上离职,词人的送别词。 

  “县花”三句,赞魏宰之勤政。开句一声断喝,吴县如今繁荣似锦,究竟是谁的功劳?反问句不答自明,魏宰也。想当初,魏宰未来时,县中连县衙内也是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县府大门甚至因损环而斜掩着,正是满目破败景象。今昔对照,更觉魏宰功劳匪浅。“妙手”两句,承上述政绩。言吴县经过魏宰的不懈整顿,如今已重新昌盛繁华,县衙也修葺一新,红花绿叶郁郁葱葱。“天际”两句,述吴县百姓对魏宰的留恋。此言如果魏宰你要离任而去,那未还是趁着东方泛白,星稀之时早早离开为妥,因为你听听,在县中百姓家的门缝、帘隙中,正在泄露出再三挽留你的《阳关三叠》的琴声啊!“尽换却”两句,言吴县如今拥有的好山好水好风光,都是你魏宰勤政的丰硕果实啊。上片赞魏宰治吴有功。 

  “风急”五句,设想魏回家路上情景。言魏宰乘船归去,一路上有顺风相送,途中还可以看到月夜时雁落水滩和虹桥平贴卧于水面的自然美景。在不知不觉中接近了自己繁华的故乡。“软红”,指软红尘,即繁华之地。苏轼有诗:“软红犹恋属车尘”。自注:“前辈戏言吾:‘西湖风月,不如东华软红香土’。”“涂粉闱”三句,是词人祝颂辞。希望魏句滨能再次题名宫闱,早早入朝为官。那时又可以胸藏皇上御赐的宴果,在歌舞队的簇拥下,燃烧着宫烛风光地回府去。“更问讯”两句,词人的话。“帀”,匝的异体字,意即周围。言到那时你在朝为官,我就可以来信询问老友,京城西湖湖岸周围种着的柳树怎么样了?西湖中有“柳浪闻莺”、“苏堤春晓”等景,所以词人以柳色借代西湖风光也。下片祝愿魏句滨能上调京城,再次从政也。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