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遮东道,今谁庙食双。无人捍彊敌,纵马饮长江。
血战遮东道,今谁庙食双。无人捍彊敌,纵马饮长江。
寇掠元干纪,兵临反诱降。将军自不武,惭色上旌幢。
寇掠元干纪,兵临反诱降。将军自不武,惭色上旌幢。

yùnzhèngwéixīnyuèshíliùyǒuzuòsān--shěnqiú

xuèzhànzhēdōngdàojīnshuímiàoshíshuāngrénhànjiàngzòngyǐnzhǎngjiāng

kòulüèyuángànbīnglínfǎnyòujiàngjiāngjūncánshàngjīngchuáng

沈与求

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 246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
亏功一篑(kuì)¹,未成丘山。
译文:差一筐土的努力,也会堆不成山丘。
注释:¹篑:盛土的筐子。
凿井九阶,不次水泽。
凿井九阶,不次水泽。
译文:打井即便打了九成,也打不到泉水。
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
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qì)¹²(rú)其尾。
译文:一百里走了九阶里,只能算是走完了一半路程。小狐狸渡河,几乎就要渡过了,结果还是颠簸挣扎,险象环生,连尾巴都弄湿了。
注释:¹汔:接近。²济:过河,渡。
故曰时乎,时不再来。
故曰时乎,时不再来。
译文:所以说时机稍纵即逝、时光一去不回。
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译文:君子应该始终如一、谨慎警醒。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种瓜黄台¹下,瓜熟子离离²
译文:黄台下种着瓜,瓜成熟的季节,瓜蔓上几长了很多瓜。
注释:¹黄台:台名,非实指。²离离:形容草木繁茂。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译文:摘去一个瓜可使其他瓜生长得更好。再摘一个瓜就看着少了。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三摘犹自可¹,摘绝抱蔓(wàn)²归。
译文:要是摘了三个,可能还会有瓜,但是把所有的瓜都摘掉,只剩下瓜蔓了。
注释:¹自可:自然可以,还可以。²蔓:蔓生植物的枝茎,木本曰藤,草本曰蔓。

  这首诗形式上为乐府民歌,语言自然朴素,寓意也十分浅显明白。以种瓜摘瓜作比喻,讽谏生母武则天切勿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而伤残骨肉,伤害亲子。

  开始两句描写种瓜黄台下,果实累累。诗人者使用“离离”这一叠词,简括而又形象鲜明地点染出瓜熟时长长悬挂在藤蔓上的一派丰收景象。接着写出“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的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一个“好”一个“稀”,言简意赅,形象鲜明,对比强烈,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生长变化的辩证规律,于轻描淡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深远用意。“三摘犹自可”使用让步修辞手法,以突出“摘绝抱蔓归”的可悲结局。诗人的原意是借以对武后起到讽喻规劝作用,希望她做事留有余地,切勿对亲子一味猜忌、过度杀戮。否则,犹如摘瓜,一摘、再摘,采摘不已,最后必然是无瓜可摘,抱着一束藤蔓回来。

  这首诗在格调上比较类似于曹植的那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但曹植用豆和豆萁比喻兄弟相煎的情形,而李贤这首诗却是用藤和瓜比喻母子“相煎”。所以,相比于曹诗“相煎何太急”这样激烈的言辞来,李贤的这首《黄台瓜辞》更多的是一种哀惋。他在诗句中也没有办法进行指责,因为“敌人”是自己的母亲。李贤的诗中,并没有太抱怨自己的厄运,而是奉劝母后“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不要对亲生儿女们赶尽杀绝。

  全诗虽只六句三十个字,却表现出一个完整的主题思想。语言平易晓畅,体现了乐府民歌的特色。全诗运用比喻,寓意蕴藉深婉,能收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3-14
2、 郝洪亮.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雅致诗词: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209-210

huángtáiguā

xián tángdài 

zhòngguāhuángtáixià guāshú 
zhāishǐ使guāhào zàizhāishǐ使guā 
sānzhāiyóu zhāijuébàomànguī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唐欧阳¹询尝²³,见古碑(bēi),晋索靖(jìng)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下马伫立¹⁰,及¹¹疲,乃¹²¹³(qiú)¹⁴坐观,因¹⁵宿¹⁶其旁,三日¹⁷¹⁸去。
译文:欧阳询曾经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当他)走到离古碑几百步时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于是就住宿在古碑旁,守在碑前多日才离去。
注释:¹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²尝:曾经。³行:出行。⁴书:写。⁵驻:停留。⁶良久:许久。⁷去:离开。⁸复:再。⁹反:通“返”,返回,归来。¹⁰伫立:长时间地站立。¹¹及:等到。¹²乃:就。¹³布:摊开;铺开。(名词作动词)¹⁴裘:皮衣; 皮草。¹⁵因:于是。¹⁶宿:过夜。¹⁷三日:泛指多日,几日。¹⁸数:才。
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懒梳妆,梳妆懒,懒设设,懒爇黄金兽。泪珠弹,弹珠泪,泪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躯,身躯病,病恹恹,病在我心头。花见我,我见花,花应憔瘦;月对咱,咱对月,月更害羞;与天说,说与天,天也还愁。
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ōu);懒梳妆,梳妆懒,懒设设¹,懒爇(ruò)²黄金兽³。泪珠弹,弹珠泪,泪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躯,身躯病,病恹(yān)恹,病在我心头。花见我,我见花,花应憔瘦;月对咱,咱对月,月更害羞;与天说,说与天,天也还愁。
译文:一重重暗恨绵绵不绝,在黄昏的妆楼间弥漫。我怀着越来越浓重的愁情,把碧玉的酒杯斟满。没有心情梳妆,懒懒地将炉香点燃。泪水夺眶而出,一行行没个间断。恹恹无力,全身难受,这心头才是真正的病源。我伴着花,那本来瘦弱的花枝料应更加憔悴;我对着月,月亮见了我也害羞地躲进云间。这一腔心事无人倾诉,只能诉向青天,青天因而也带上了愁颜。
注释:¹懒设设:懒洋洋。²爇:点火,加热。³黄金兽:兽形的铜制香炉。

shuǐxiānzi··xiāng--liútíngxìn

hènzhòngdiézhòngdiéhènhènmiánmiánhènmǎnwǎnzhuānglóuchóuchóuchóuqièqièchóuzhēnōulǎnshūzhuāngshūzhuānglǎnlǎnshèshèlǎnruòhuángjīnshòulèizhūdàndànzhūlèilèiwāngwāngwāngwāngzhùliúbìngshēnshēnbìngbìngyānyānbìngzàixīntóuhuājiànjiànhuāhuāyīngqiáoshòuyuèduìzánzánduìyuèyuègènghàixiūtiānshuōshuōtiāntiānháichóu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柳湖¹松岛²莲花寺³,晚动归桡(ráo)出道场
译文: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听完高僧佛经讲解划船回去。
注释:¹柳湖:西湖旁多植柳,故有是称。²松岛:孤山。³莲花寺:孤山寺。⁴桡:船桨。⁵道场:僧侣诵经礼拜之处,即佛殿。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卢橘子¹低山雨重(zhòng)²,栟(bīng)(lǘ)³水风凉
译文:因为卢橘饱含雨水,所以其果实沉重而低垂,棕出的叶子随着清风的吹动相互击打着。
注释:¹卢橘子:枇杷的果实。²重:沉重。³栟出叶:棕出的叶子。⁵战倚:交相互动。⁶凉:指水风的清爽。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烟波¹(dàn)²荡摇空碧³,楼殿参(cēn)(cī)夕阳。
译文:湖上的水气迷蒙,微波动荡,水天一色, 望湖上琼楼珠殿,参差不去,倒映在夕阳下。
注释:¹烟波:湖上的水气与微波。²澹:安静的样子。³空碧:指水天交相辉映。⁴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⁵倚:靠着,这里有映照的意思。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到岸请君¹回首²望,蓬莱宫³在海中央。
译文:回到对岸,请各位客人再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莱宫一样,坐落在水中央。
注释:¹君:各位客人。²回首:回头。³蓬莱宫:传说海上有仙山,名蓬莱,而孤山寺中亦有蓬莱阁,语带双关。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这两句,虽然仅是对“西湖晚归”的一个交代,但在写法上却很见技巧。试以现代的电影摄影手法作比,先是全景:波光漪涟的柳湖。然后镜头向前推近:映出松岛、莲花寺。最后是两个分镜头:湖上,天近傍晚,撑船人正摇动“归桡”,准备接客归去;寺中,诗人正和“诸客”走出道场,准备“晚归”。这种写法,层次分明,主从有序,给人以清晰明快之感。其次,这两句五处用了富有特征性的修饰词语和“借代”之法,从而增加了景物的质感和特征,写出了诗人对它的喜悦之情。试想,如果直说“西湖孤山山上寺,晚动归舟出庙堂”,这就索然无味,不能写出孤山寺的特色及诗人的喜悦之情。诗贵别趣,意忌直出,没有诗人的这种精心安排和恰当修饰,就不会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的。

  上二句,从大处写起,由景到人;下二句,是从小处着笔,由人观景。“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就是写诗人归路所见。卢橘即批杷,栟榈即棕榈。批杷硕果累累,金实翠叶,本来就多么令人喜爱,山雨过后,清香四溢,连果枝都被压得低垂下来;一个“重”字,写出了诗人对它的多少喜悦之情!棕榈树高叶大,俨若凉扇遮径,雨后清风,阔叶颤动,似乎它也感到了水风的清爽。一个“凉”字,透出诗人多少快感!好的画境,首先要看它能否表现出典型的物象;好的诗情,首先要看它能否把作者的精神融于画境。这两句,可以说是美景爽情的融冶,诗情画意的结合,似情似景,难解难分。

  诗人移步登舟,船行湖上,这时的情景是:在宽阔的湖面上,轻轻的寒烟似有似无,蓝蓝的湖波共长天一色,所以说“烟波澹荡摇空碧。”“澹荡”二字,使人如泛仙槎,如升青冥,写出了清爽闲适之情。回望孤山寺:“楼殿参差倚夕阳”,“参差”二字,写出了随山势高下而建筑的宇观楼殿的特有景色,从而使人想到檐牙错落、各抱地势的瑰丽情景;加之夕阳晚照,红砖绿瓦,金光明灭,真是佛地宛如仙境,因而诗人发出由衷的感慨:“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落笔到“回望孤山赠诸客”的题旨,作品便戛然而止。孤山寺中有蓬莱阁,两者浑然一体,不着痕迹,更增加了韵外味,弦外音,使孤山寺的诗情画境久久萦绕于读者的脑际。

  这首诗,短短八句,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读后如随诗人游踪,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幕幕湖光山色的画图。它宛如一篇优美的游记,更配有铿锵的韵致,荡起喜悦的心声,如画卷在目,如乐章在耳,给人以情景水乳交融的快感。

西wǎnguīhuíwàngshānzèngzhū--bái

liǔsōngdǎoliánhuāwǎndòngguīráochūdàochǎng

zishānzhòngbēnzhànshuǐfēngliáng

yāndàndàngyáokōnglóu殿diàncānchàyáng

dàoànqǐngjūnhuíshǒuwàngpéngláigōngzàihǎizhōngyā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