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烟薄晚鸦愁,独向黄昏立御沟。
古槐烟薄晚鸦愁,独向黄昏立御沟。
南国望中生远思,一行新雁去汀洲。
南国望中生远思,一行新雁去汀洲。

qiū怀huái--yōngtáo

huáiyānbáowǎnchóuxiànghuánghūngōu

nánguówàngzhōngshēngyuǎnxíngxīnyàntīngzhōu

雍陶

雍陶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 12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火德流光,萝图荐祉,累庆金枝秀。璿枢绕电,华渚流虹,是日挺生元后。缵唐虞垂拱,千载应期,万灵敷祐。
薰风¹解愠(yùn)²,昼景清和³,新霁(jì)时候。火德流光,萝图荐祉(zhǐ),累庆金枝秀。璿(xuán)(shū)绕电,华渚(zhǔ)¹⁰流虹,是日挺生元后¹¹。缵(zuǎn)¹²唐虞(yú)垂拱(gǒng)¹³,千载应期¹⁴,万灵敷(fū)(yòu)¹⁵
译文:初夏的风消除了心中怨怒,白天的景色清明和朗,正是雨过天晴的时候。阳光耀眼,天空出现连续的五彩祥云,一派喜庆呈祥。璿枢绕电,华渚流虹,这一天君主诞生了。继承了圣明君主唐虞无为而治,顺应了千载的运期,得到万方神灵的护佑。
注释:¹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²解愠:指消除怨怒。³清和:天气清明和暖。⁴火德:太阳。⁵萝图:代表吉祥的物品。⁶荐祉:呈现福瑞。⁷累:连续。⁸金枝:五彩祥云。⁹璿枢:指星名,北斗第一星为枢,第二星为璇,泛指北斗星。¹⁰华渚:古代传说中的地名。¹¹元后:君主。¹²缵:继承。¹³垂拱:无为而治。¹⁴应期:顺应运期。¹⁵敷祐:保佑。佑,同“佑”。
殊方异域,争贡琛赆,架巘航波奔凑。三殿称觞,九仪就列,韶頀锵金奏。藩侯瞻望彤庭,亲携僚吏,竞歌元首。祝尧龄、北极齐尊,南山共久。
殊方异域¹,争贡琛(chēn)(jìn)²,架巘(yǎn)航波³奔凑。三殿称觞(shāng),九仪就列,韶頀(hù)锵金奏。藩侯瞻望彤庭,亲携僚(liáo)吏,竞歌元首。祝尧龄、北极齐尊,南山共久。
译文:异域外邦,争相进贡珍宝,坐着车船聚集而来。宫殿里举杯畅饮,朝臣列队,金鼓编钟奏出雅正的宫廷之乐。诸侯仰望朝廷,携带着官僚们,为我主竞相歌唱。祝我主长寿,与北极齐尊,与南山一样长久。
注释:¹殊方异域:异域外邦。²琛赆:进献的珍宝。³架巘航波:在两山之间架桥,在水波中航行。形容经过千山万水而来。⁴奔凑:聚集而来。⁵韶頀:泛指雅正的宫廷雅乐。

yǒngèrzhī··xiēzhǐdiào--liǔyǒng

xūnfēngjiěyùnzhòujǐngqīngxīnshíhòuhuǒliúguāngluójiànzhǐlèiqìngjīnzhīxiùxuánshūràodiànhuázhǔliúhóngshìtǐngshēngyuánhòuzuǎntángchuígǒngqiānzàiyīngwànlíngyòushūfāngzhēnggòngchēnjìnjiàyǎnhángbēncòusān殿diànchēngshāngjiǔjiùlièsháoqiāngjīnzòufānhóuzhānwàngtóngtíngqīnxiéliáojìngyuánshǒuzhùyáolíngběizūnnánshāngòngjiǔ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译文:已经错过才想起追问,仔细看才发现原来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乱离¹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译文:到处都是战乱,消息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注释:¹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shì)¹眼惊魂定,衔杯²笑语频。
译文:擦一擦眼睛稳何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饮着酒与朋友笑谈。
注释:¹拭:擦;抹。²衔杯:谓饮酒。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¹
译文:请你搬到我家附近来住,两个白了头发的(明朝的)遗民。
注释:¹遗民:改朝换代后的人。

  首联紧扣题中“遇”字。“已过才追问”,直接切入路遇情境,起笔简洁省净。沈德潜赞赏说:“起语得神,与‘乍见翻疑梦’同妙。”但同妙并不同工。“乍见翻疑梦”写一照面的心理活动,是凝定的场景。“已过才追问”写的是“乍见”后的下意识反应,仿佛流动的镜头。两句都表现久失消息,不期而遇的疑惑。前者直接道出,是确信后的不敢相信;后者却通过“追问”的动作蕴含其中——恍然面熟,但犹疑不定,需“追问”才能确认。故下句递接“相看是故人”,上前仔细打量,原来真的是老友。

  既然是“故人”,如何见面竟难以确认了呢?颔联宕开一步,作了回答:“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这里“乱离”指明末清初的战乱。在动乱中分离之后,再无从相见,那偶或传来的消息也难辨真假。可以想见,频年兵戈,人的死伤误传,比比皆是。后面“惊魂”两字暗示,也许这消息里就有对方不测的说法。正是这“苦难真”的传说,才使作者有“已过才追问”的行为。动乱之中,自己身家性命已如累卵,却仍探问对方情况,一个“苦”字,道出了两人情谊的深厚。

  颈联的“拭眼”,既是说擦去激动的泪水,又有重新拭目,再仔细相看的意思。乱世重逢的旧友,该有多少苦辣酸辛互相倾诉,但写去略而不及,只一个简单的动作,便将情感的无限波澜尽含其中,这就是所谓白描传神。一番问候后,擦净朦胧泪眼,望着眼前旧友,才彻底安下心来,所以说“惊魂定”。随后自然是庆幸,喜悦,当然要“衔杯笑语频”了。此处写由悲而喜,悲喜交加的情态极为生动,转换跳跃又极自然,具有对人生同类心态、行为普遍的概括性。但一次偶然相遇的“衔杯”,难以尽诉各自乱世遭际的感受;而且一旦分手,谁又能保不会再度失去对方呢?

  “移家就吾住”——作者不由分说,要“旧友”索性搬来同住。难舍难分,正是重情重义的体现。更在这“旧友”的情义之中,作了别有深意的开掘。清王朝建立后,从明朝过来的许多人不仕清朝,称为“遗民”。本诗作于清顺治七年(1650),此时吴梅村尚未被迫出仕,故以“遗民”自居。“白首两遗民”道出两人坚守“气节”的共同情操,从而使诗中表现的友情,蕴含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格气质。“两遗民”的“两”字除实指外,还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战乱中有多少旧侣亲朋死于刀兵,又有多少前代文臣武将摇变为新朝权贵。而他们两人幸存于劫后,那同气相求的友情不更以一种自豪自傲显得尤为珍贵吗?

jiùyǒu--wěi

guòcáizhuīwènxiāngkànshìrén

luànchùjiànxiāonánzhēn

shìyǎnjīnghúndìngxiánbēixiàopín

jiājiùzhùbáishǒuliǎngmín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秋风何冽(liè)¹,白露为朝霜²
译文:秋风是那么的凛冽,白露凝结成了晨霜。
注释:¹冽冽:寒冷的样子。²露为朝霜:露凝结为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柔条¹旦夕劲²,绿叶日夜黄³
译文:原本柔软的枝条日夜生长得越来越坚劲,翠绿的叶子经霜而渐黄。
注释:¹柔条:柔弱的枝条。²旦夕劲:日夜生长得越来越坚劲。³日夜黄:叶经霜而渐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明月出云崖¹,皦(jiǎo)²流素光³
译文:明月从云际露条,流泄下皎洁的月光。
注释:¹云崖:云际。²皦皦:白净的样子。³流素光:月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披轩¹临前庭,嗷嗷²晨雁翔。
译文:打开轩窗面对前庭,早晨飞翔的大雁嗷嗷叫唤。
注释:¹披轩:开窗。²嗷嗷:众鸟叫声。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高志¹局四海²,块然³守空堂。
译文:崇高的志向局促于四海,只能孤独的守在空堂。
注释:¹高志:高尚的志向。²局四海:四海虽大仍感到局促。³块然:孤独的样子。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壮齿¹不恒居²,岁暮³常慨(kǎi)(kāng)
译文:少年时期不能长存,倏忽之间已经衰老,时常激愤感叹。
注释:¹壮齿:少年。《六臣注文选》:吕向注:“壮齿,谓少年也。言少年颜色不常居住,忽即衰老,故常为叹。”²不恒居:不常驻。³岁暮:即暮年。⁴慨慷:感伤之意。

  这首诗是作者于冷落处境中的心境写照。此诗前四句描写秋景,以时令物候变化,表现时光流逝,寄寓对人生的感叹;中间四句由泛写秋景而转入写诗人所处的特定生活环境,表现诗人精神上的沉重抑郁之感;最后四句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感慨。此诗语言质朴,凝练含蓄;造语遒劲有力。

  此诗的语言质朴,凝练含蓄。开篇“秋风”四句描写秋景,渲染悲秋气氛,以时令物候变化,表现时光流逝,寄寓对人生的感叹。“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写出了秋天萧瑟冷寂的景色,渲染了悲秋的气氛;“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描写了物候的变化,柔条似乎在一夕之间就变得强韧了,绿叶又在一夜之中变得枯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时光流逝而青春易老。面对这样的荣枯之变,诗人顿生感慨,愁思满怀,以至于一夜不寐。

  “明月出云崖”由泛写秋景而转入写诗人所处的特定生活环境,表现诗人精神上的沉重抑郁之感。月夜不寐,愁思感伤是古诗常见的表现内容,但表现的具体内容多是游子思妇之情。左思的这四句则结合自身深切的感受,写他月明难寐,清晨开门,望晨雁高翔,从侧面表现他内心深重的苦闷,写得深刻委婉。另外,“明月出云崖”写月初出之时,“嗷嗷晨雁翔”则是次日清晨之景,暗示诗人整夜未眠,表现诗人精神愁苦之状更为具体,且以“晨雁”引出下文,写法巧妙。

  “高志”四句是诗人直抒胸臆。“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诗人曾经抱有比四海还要远大的志向,然而残酷的现实却使得他壮志难酬,落得终老空室的下场。“局四海”与“守空堂”对比鲜明,愈发表现出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悲哀。“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青壮之时为了理想奔波不已,却一事无成,到垂垂老矣空有无限感慨。诗人回首一生沉浮,郁愤感慨之情与开篇的悲秋之意相融合,使得全诗的感情更为厚重沉痛。

参考资料:
1、 邱玉婷,郭晓康,倪淑慧.汉魏六朝文选: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11:100

shī··qiūfēnglièliè--zuǒ

qiūfēnglièlièbáiwèicháoshuāng

róutiáodànjìn绿huáng

míngyuèchūyúnjiǎojiǎoliúguāng

xuānlínqiántíngáoáochényànxiáng

gāozhìhǎikuàiránshǒukōngtáng

zhuàng齿chǐhéngsuìchángkǎikāng

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欲睡难成寐、音书绝。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寒衣弱不胜,有甚遥肠,望到春来时节。孤灯独照,字字吟成血。仅梅花知苦、香来接。离愁万种,提起心头切。比霜风更烈。瘦似枯枝,待何人与分说。
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欲睡难成寐、音书绝。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寒衣弱不胜,有甚遥肠,望到春来时节。孤灯独照,字字吟成血。仅梅花知苦、香来接。离愁万种,提起心头切。比霜风更烈。瘦似枯枝,待何人与分说。

  衣襟上的泪痕还未来得及干去,凄凉的雨雪又霏霏而至。眼睛虽犯困,而脑子里是一团糟。处于失眠状态中的她,根本无法入睡。朋友,那种杳无音讯,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感受,你可曾有过?

  凛冽的寒风,肆意呼啸,似乎快要把窗前的竹叶全部折断。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青灯摇曳着微弱的光,映照着她那苍白美丽的脸庞。填完这阙词的时候,想必她那双纤纤细手早已冰凉。

  离愁别绪,从来都是剪不断理还乱。她那颗归家的心,似乎比西风更要猛烈和迫切。在这漫漫的寒冷冬夜,瘦如枯枝的她,找不到倾诉愁苦的对象。唯有那一缕缕袭来的暗香,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又给予了她精神上无比的慰藉。此时,也只有梅花最为懂她了,总是与之相依为命。

  是不是,只有这样的夜晚,一个人才明白思念有多苦?是不是,只有这样的境地,一个人才知道寂寞该有多么地可怕呢?

  作者不仅善于寄情于景来表达她的情思,更有将物人性化的一绝。如“梅花知苦、香来接。“语言精妙,形象生动。富于灵性,情思深远。

  “又是凄凉雪”。人生沦落至此,凄凉的又岂止是雪?北宋诗僧仲殊也说:“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这些看似平淡的寻常之语,实乃作者当时心境使然。

  煞拍的”瘦似枯枝,待何人与分说?”与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意境如出一辙,很容易与人的心灵发生碰撞,起到共鸣的效果。

  遥想那千年前的孤独之人哀婉凄苦的神情,宛若历历在目。作者避世此地,虽无人打扰她的清静,可要命的是,身边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在反复读完她这阙《满路花》的时候,那种人世间寂寞飘零之感,真真是直抵人的内心深处了。想起韩愈所说的“其言有感触,使我复凄酸”的情形,也大概不过如此。

参考资料:
1、 青若 《冰肌玉骨未肯枯——那些写词的宋朝女子》

mǎnhuā··dōng--zhāngshūfāng

luójīn湿shīwèigànyòushìliángxuěshuìnánchéngmèiyīnshūjuéchuāngqiánzhúlǐnlǐnkuángfēngzhéhánruòshèngyǒushényáochángwàngdàochūnláishíjiédēngzhàoyínchéngxuèjǐnméihuāzhīxiāngláijiēchóuwànzhǒngxīntóuqièshuāngfēnggènglièshòushìzhīdàirénfēnshuō

追悔当初孤深愿。经年价、两成幽怨。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奈独自、慵抬眼。
追悔当初孤¹深愿²。经年价³、两成幽怨(yuàn)。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游玩。奈¹⁰独自、慵(yōng)¹¹抬眼。
译文:后悔辜负了当初深切的愿望。经过多年,两人都有愁怨郁结在心中。任凭吴越的山水仿佛屏风上的画一样美丽还可以游玩。奈何独自一人,慵懒抬眼去欣赏。
注释:¹孤:同“辜”,辜负。²深愿:深切的愿望。³经年价:经过多年。价,语尾助词,无实意。⁴两:指夫妻双方。⁵幽怨:郁结于心的愁恨。⁶任:任凭。⁷越水吴山:越地、吴地的山山水水。越、吴,今江浙一带。⁸似屏如障:好像屏风上画的一样美丽。屏、障,均指屏风。⁹堪:可以。¹⁰奈:奈何,怎奈。¹¹慵:慵懒。
赏烟花,听弦管。图欢笑、转加肠断。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又争似、亲相见。
赏烟花¹,听弦管²。图欢笑、转加³肠断。更时展丹青,强⁷拈(niān)书信频频看。又争似、亲相见。
译文:看春天的美景,听歌舞表演。只图欢笑,反而更加悲痛。更时常展开妻子的画像,勤勉地频频看书信。又怎似亲身相见。
注释:¹烟花:春天美景。²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歌吹弹唱。³转加:反而更加。⁴肠断:形容极度悲痛。⁵时:时常。⁶丹青:指妻子的画像。⁷强:勤勉。⁸拈:用手搓开。⁹争似:怎似。

  这是一首客中怀人之作,所表现的是男女间的离别相思,其写法上的特别之处表现为,词作基本上摆脱了即景传情和因物兴感的手法,采用了直言的方式絮絮道来,语言浅白,不事含蓄。

  词之开篇既不写景,也不叙事,而是抓住客中怀人心理流程中一种最强烈的感受—“悔”。非常突兀地直入“话题:“追悔当初孤深愿”。当初与所爱之人离别,辜负了她对自己的一片深情厚谊,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追悔莫及。时光飞逝,纵然一个心愿深深,一个旧情萦绕,相见却遥遥无期,故曰“两成幽怨”。一“深”一“幽”两相比照,更见爱之深、怨之切。惟其如此,方引出下面的三句。“任越水吴山”三句中虽有“越山吴水、“似屏如障”的描绘,由“任”字领起,再以一句“奈独自、慵抬眼”转接,使得景物成了叙述话语的一部分,这与纯粹的景物描写或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法有着很大的不同。

  词的下片仍是诉说相思不得相见的愁怨。过片两句承接上片的词意,“赏烟花”三句表明词人在强自挣扎,试图在山水管弦中寻求欢笑,谁知这种努力反而增添了忧思。“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展开对方的来信一遍遍地观看。“时展丹青”、“强拈书信”的动作细节描写极为生动传神,表现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和为摆脱这种愁苦的努力挣扎。“又争似、亲相见”,但是,笔墨固然可以传情,终究比不上“亲相见”。

  全词紧紧围绕着一个“怨”字层层铺陈,因“怨”而哪堪那吴山越水;为解“怨”去赏美景,“听管弦”,谁知反添“肠断”;最后只好展开书信,频频观看,然而终究不如亲见,其怨又深一层了,全词只有一个怨字,但处处不离怨字,可谓善于写怨也。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67-69

fèngxiánbēi··zhuīhuǐdāngchūshēnyuàn--liǔyǒng

zhuīhuǐdāngchūshēnyuànjīngniánjiàliǎngchéngyōuyuànrènyuèshuǐshānshìpíngzhàngkānyóuwánnàiyōngtáiyǎn

shǎngyānhuātīngxiánguǎnhuānxiàozhuǎnjiāchángduàngèngshízhǎndānqīngqiángniānshūxìnpínpínkànyòuzhēngshìqīnxiāngji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