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曲礼当凶岁,诸大夫安敢食粱。
婢臛香芹羹过美,水车声畔不能尝。
吾闻曲礼当凶岁,诸大夫安敢食粱。
婢臛香芹羹过美,水车声畔不能尝。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 48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译文:我的脸蜡黄,没有一点光泽,哪知道人世间的什么荣华富贵。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年年道我蚕(cán)辛苦,底事¹浑身着苎(zhù)²
译文:年年都说我养蚕辛苦,为什么身上穿的是苎麻做的衣服?
注释:¹底事:为什么。²苎麻:一种草本植物、茎部韧皮可供纺织。
这首诗是以养蚕妇的口吻,向不合理的社会发出控告。

cán

xún tángdài 

fěnquánjiā zhīrénshìyǒurónghuá 
niánniándàocánxīn shìhúnshēnzhuózhù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二十逐¹(piào)(yáo)²,分兵远戍³
译文:二十岁就跟随将军把兵当,赤胆忠心日日夜夜保国防。
注释:¹逐:跟随。²骠姚:汉代武官名号,汉武帝时霍去病为票姚校尉,曾六次出击匈奴,立下了很多战功,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后人称他为“霍骠姚”,这里用骠姚代指武将。³戍:防守。⁴辽:指今辽宁省辽河流域。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雪迷¹经塞(sài)夜,冰壮²渡河朝。
译文:黑夜里大雪迷漫经过边塞,清晨里冒着寒风渡过冰上。
注释:¹迷:迷漫。²壮:这里指坚硬。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促放¹²难下³,生骑马未调
译文:大猎雕野性未改难以出放,烈马还没调驯好总是横冲直撞。
注释:¹促放:急促地放出。²迷:一种凶猛的鸟,经过驯养可以用来帮助打猎,打猎的人出猎时把迷架在肩上,发现猎物就纵迷去猎取。³难下:是难以驯服、收放的意思。⁴马未调:马没有调理驯服。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小儒何足问¹,看取²剑横腰。
译文:小小儒生哪里值得来谈论,请看战士腰挎宝剑斗志昂。
注释:¹问:这里指谈论。²取:语气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这首诗以铺陈的手法,叙写守边战士生活,抒发自己对冲杀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战士的赞颂之情。

  开头“二十逐骠姚,分兵远戍辽”两句,用二十岁远离父母随武将守边的事实,暗示了青年战士的远大理想。为了使自已能履行光荣神圣的使命,不得不“雪迷经寒夜,冰壮渡河朝”,历经千辛万苦,日夜兼程,以此衬托了战士们为国事、不怕栖牲,不怕困难的高尚情操。从第三句的“迷”和”马”两种事物,烘托出战争的频繁和应战之急,这些都是对腰横宝剑的守边战士英雄业绩的具体的描写。

  这首诗在意境的熔铸上也突出了诗人的襟怀,从而呈现出朴素自然的艺术特色,足见诗人立足之高及构思之深。诗从二十出征、雪迷寒夜、冰渡河朝、放迷难下、骑马来调等儿处进行描写,有的从时间上,有约从地域上,有的从人们所熟悉的事情上着眼,用典型事例,突出战争的频繁及战士们守边的坚定信心。这就体现了作者审美情趣的高远。他不用神驰般想象,也没有面面俱到地描写,既不横溢太空,也不纤回萦绕,最终塑造出了守边战士完美的艺术形象。从中可见作者雄浑悲壮之情,唯其立足高,取境才能深,要精深,还要有含量的道理。仅六句,就将边塞战争、外敌入侵、守边战士的英武一一呈现出来,的确达到了“以少许胜多许“的效果。尤其最末一句,收尾有力,有余音绕梁三日之感。不容置疑,这是作者主旨所在,他径直抒发感情,匠心独运地揭示出为国事“看取剑横腰”的大义。语言虽直,却不失欢宕流转,意到笔随,洒脱自然。

  诗中刻画了“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出入于塞外的将军形象,即使“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期”,“万里配长陉,连年惯野营”周遭环境异常恶劣,也难泯报国之志,“入群来拣马,抛伴去擒生”,“间看行远近,西去受降城”大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令人折服。而这种“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渴望建功立业“俱怀逸兴壮思飞”之感,又独非诗中“将军”所愿,亦是张祜梦寐以求、魂牵梦绕立功边塞的最大愿望,其诗中分明有一个手持刀枪出入敌阵,渴望建功立业的“我”的身影。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张祜此类边塞乐府诗中,感受到隐藏在诗歌文本之后,一个对边境局势极端关切,满腔热忱的爱国者的形象。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0-22
2、 吴平安,张祜《塞下曲》赏析[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0年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¹其上。有泉幽幽然²,其鸣乍³大乍细。渠之广,或(zhǐ),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hóng),昌蒲被之,青藓¹⁰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¹¹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tiáo)鱼。又北曲行纡(yū)¹²,睨若无穷,然卒¹³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¹⁴,可列坐而庥(xiū)¹⁵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译文:从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百姓在石渠上架了一座桥。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一尺,有时就有二尺,它的长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潭,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斜着看好像没有尽头,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树梢,悦耳的声音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已经很宁静,它们被风吹动所发出的声音才在远处传播。
注释: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¹桥:架桥。²幽幽然:流水幽静的样子。³乍:连词,或者。⁴或:有时。⁵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古代称八寸为咫。⁶倍尺:二尺。⁷逾:越过。⁸泓:深潭。水深而广。⁹被:通“披”,覆盖 。¹⁰藓:苔藓。¹¹堕:落,流。¹²纡馀:曲折伸延。纡,弯曲。馀,通“徐”。¹³卒:最终。¹⁴箭:小竹。¹⁵庥:同“休”,休息。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shī)¹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²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译文:我跟随永州太守发现它的,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烧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满。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注释:¹酾:分流,疏导。²遗:留给。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juān)¹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译文:元和七年正月初八,从蠲渠疏通到大石。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注释:¹蠲:古同“涓”,清洁。

  这篇文章上承《袁家渴记》,下启《石涧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六篇。文章记述了作者沿渠探幽,追求美景的事,表达了作者探奇制胜,拓宽胸怀,追求胜景借以抒发胸中积郁之气的感情。

  第一段写石渠在袁家渴西南不到一百步的地方,当地的老百姓在它上面架了一座桥。“有泉幽幽然,其渠乍大乍细”句,从视觉上描绘了泉水细徽轻缓流动的样子,从听觉上描摹了它忽大忽小的渠声,突出了石渠泉水的特点,石渠有的地方宽不到一尺,有的地方两尺来宽,长度大约十来步(古时一步五尺)。它的水流碰到大石,就从石下潜流出来。一个“伏”字,进一步突出了渠水“幽幽然”的特点。接着写渠水的流向及渠上的景色:过了大石,前边有石泓。石泓是比石渠水深的石洼。它的上面覆盖着菖蒲,四周环绕着苔藓,泉水折向西流去,旁边的水落入岩石下。北面堕入小潭中。潭的面积小不足百尺,潭水清而深、有许多白条鱼在水中游动。后又向北弯弯曲曲地流去,看起来好像没有尽头,然而终干流入渴中。它的旁边都是形态怪异的石头,诡怪的树木,奇异的草儿,美好的嫩竹,这里,人们可以并排坐下来休息,这一段描写,语言简洁,把“睨若无穷”的曲折的泉水写得一目了然,渠上的风光只用几个字就写出了特色,作者着重描写了石渠的风:它摇动着那些树木,花草、竹子的梢头,发出的声音在山谷里响动。眼看着它们已经静静地不动了,可它们被风吹动发出的声音却方才在远处回响。视觉上是“静”,听觉上却是“远”,构成了十分奇妙的意境。拿这篇的风同《袁家揭记》中的风比较,它们的“个性”特点是十分鲜明的:一个是“静远”,一个是“骇动”,这反映了作者善于细致观察自然、善于抓住其特点,并且用贴切的语言来再现它们。柳宗元的游记的确匠心独具,有其特殊的风格。

  第二段写作者从州牧那里得到石渠加以整治的情况:把枯草朽木归敛成堆然后清除,疏通渠道,清除堵塞的土石,把已经堆积起来的枯草朽木烧掉,渠道既已疏通就注满了清泉。可惜还没有人传扬它,所以作者才完备地记下它周围所有的景物,留给那些喜爱山水的人,并把这些刻写在石渠的北面,使以后热心此事的人便于得到。这段记事简明扼要。文中一个“惜”字,反映了作者的心情。可以这样理解:既是“惜”石渠之未始传,也是惜自己的怀才不遇。

  最后一段记下整修的时间:元和七年正月八日整修到大石边。十月十九日,走过大石发现了石泓小潭,至此石渠的美景才算到了尽头。这篇文章文字简洁,用词精炼确切,独具特色。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066-1068
2、 马亮.柳宗元作品鉴赏: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225-227
3、 吕晴飞.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457-458

shí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西nánxíngnéngbǎi shí mínqiáoshàng yǒuquányōuyōurán míngzhàzhà zhīguǎng广 huòzhǐchǐ huòbèichǐ chángshí liúshí chūxià shíérwǎngyǒushíhóng chāngzhī qīngxiǎnhuánzhōu yòuzhé西xíng pángxiànyánshíxià běiduòxiǎotán tányuánjiǎnbǎichǐ qīngshēnduōtiáo yòuběixíng ruòqióng rán jiēguǐshíguài huìměijiàn lièzuòérxiūyān fēngyáodiān yùndòng shìzhījìng tīngshǐyuǎn 

    cóngzhōuzhī lǎnxiǔ juéshūshí chóngérfén  yíng wèishǐyǒuchuányānzhě lěisuǒzhǔ zhīrén shūzhīyáng hòuhàoshìzhěqiúzhī 

    yuánniánzhēngyuèjuānzhìshí shíyuèshíjiǔshíshíhóng xiǎotán zhīměishìshǐqióng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夜来皓月才当午¹,重帘²悄悄无人语。深处麝(shè)³长,卧时留无妆
译文:午夜,明月当空,重帘内静寂无声。深闺里缥缈的烟絮,缭绕着又理还乱的思绪。她独卧在床上,还留着淡淡的妆红。
注释:¹当午:指月亮悬于正中天。²帘:疆村本《尊前集》作“门”。³麝烟:火燃麝香所散发的香烟。烟,雪本作“香”。⁴卧时:雪本作“梦魂”。⁵无妆:淡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¹,锦衾(qīn)²知晓寒。
译文:当年,多么珍惜花一样的面容,如今怎堪再回首往日欢情。当花含露泪、残月西逝的时候,陪伴她的,只有那浸透锦被的阵阵寒意。
注释:¹“花露”句:谓拂晓前残月尚明,花露正浓。²锦衾:锦制的被子。《诗经·唐风·葛生》:“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此词写女子的生活、女子的感情,然而词人并没有一开头就让这位女子出场,而是先铺叙环境,渲染氛围。上阕首句点明时间——月悬中天,正是午夜。而着一“才”字,便写出夜来已久,明月才渐渐升到中天的情味。此为卧床之人所见,亦为卧床之人所感。看“无人语”三字,正与《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下阕首句中“无言匀睡脸”的“无言”相同,旨在表达这位女子并非不欲言,而是无人与之言的意思。由此可知,她在夜深人静、众人皆睡的时候却独独孤枕难眠。三句写“麝烟长”,一来可见闺阁内静的连一丝风也没有,原本应该袅娜弥漫的烟霭如今都凝成了一条笔直的烟缕;二来,烟缕也是思绪的象征,长长不绝的烟缕正如绵绵不绝的愁绪。“卧时留薄妆”一句“卧时”一语颇可玩味:“卧时”所讲的是过去时,可能想暗示这位女子已经躺下“睡觉”很久了。此句“留”字,也透出女子无心卸妆的情态。古代女子晨起梳妆,临寝卸妆,只因心绪不宁,才迟迟卸妆,卸时又漫不经心,故仍留有薄妆。

  转入下阕,时间跳转到月沉星移的拂晓前。过片逐渐透过氛围的描写,接触到女主人公的内心感情。月到中天,夜深人静,独处深闺,耿耿难寐。这位女子辗转反侧一整夜,所思便是“当年还自惜”的种种过往。其中当有不少烦恼,不少辛酸苦辣,想到这些,她不敢再想下去,因为越想越感到痛苦,于是发出“往事那堪忆”的叹息。其实更加不堪的而是现在。由此可见她如今境遇之糟了。末句明写晓寒,暗写心寒,不仅是对如今凄凉境遇的渲染,也是其内心的写照。这个结尾较为绮丽,然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承上意脉,有有余不尽之味。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50-52

mán··láihàoyuècáidāng--wēntíngyún

láihàoyuècáidāngzhòngliánqiāoqiāorénshēnchùshèyānzhǎngshíliúbáozhuāng

dāngniánháiwǎngshìkānhuāyuèmíngcánjǐnqīnzhīxiǎohán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青青水中蒲(pú),叶短不出水。
译文: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叶子很短小不得伸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妇人不下堂,行子¹在万里。
译文:妇人常年难走出堂屋外,远行的人离我有千万里。
注释:¹行子:出行的人。

qīngqīngshuǐzhōngsānshǒu··sān--hán

qīngqīngshuǐzhōngduǎnchūshuǐ

rénxiàtángxíngzizàiw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