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来纷无踪,浩若烟雾聚。又如春生草,屡剪不可去。
忧来纷无踪,浩若烟雾聚。又如春生草,屡剪不可去。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7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
(jiǎo)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
译文:王少府,你玉树临风,身姿矫捷如仙鹤,神态超然像神仙。
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
梅生¹亦何事,来作南昌尉(wèi)
译文:你就是汉朝的仙人梅福啊,为什么来南昌作府尉?
注释:¹梅生:即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为郡文学补南昌尉。王莽篡位,隐于九江一带,后传说成为神仙。见《汉书·梅福传》。
清风佐鸣琴,寂寞道为贵。
清风佐鸣琴¹,寂寞道为贵。
译文:你抱元守一,无为而治,甘守寂寞,清风袅袅,琴声铮铮。
注释:¹鸣琴:喻瑕丘县令。此用宓子贱治单父典,孔子的学生宓子贱为单父宰,弹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一见过所闻,操持难与群。
一见过所闻,操持¹难与群。
译文:你操持高尚,不入巢穴,冰清玉洁。
注释:¹操持:常释为料理、操办、处理等。于此,则意为操守。
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
毫挥鲁邑(yì)¹讼,目送瀛(yíng)²云。
译文:挥笔之间,诉讼了结,傲视王侯,目送飞云。
注释:¹鲁邑 :即唐鲁国之都,兖州治城瑕丘,今为兖州市。²瀛洲:海上仙山名。
我隐屠钓下,尔当玉石分。
我隐屠(tú)¹下,尔当玉石²分。
译文:我现在隐居在渔民屠夫之间,你要玉与石分清。
注释:¹屠钓:此为李白用姜尚典以自喻。²玉石:句读当为“玉、石”,玉即美玉,李白隐喻自己;石为普通石头,喻平常之人。
无由接高论,空此仰清芬。
无由接高论,空此仰清芬。
译文:无缘与你高谈阔论,只好远远地致意,表示仰慕之情。

  公元73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冬,李白由安陆移家兖州治所瑕丘县城东门外,此诗为李白移家之初,首访兖州瑕丘地方官王县尉之作。

  此诗寥寥数笔就把一个清心寡欲的好官吏刻画得栩栩如生。犹以“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两句把王少府的精干清高表现无遗。

zèngxiáqiūwángshǎo--bái

jiǎojiǎoluánfèng姿piāopiāoshénxiān

méishēngshìláizuònánchāngwèi

qīngfēngzuǒmíngqíndàowèiguì

jiànguòsuǒwéncāochínánqún

háohuīsòngsòngyíngzhōuyún

yǐndiàoxiàěrdāngshífēn

yóujiēgāolùnkōngyǎngqīngfēn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译文:呆在家不出门已经有十余年了,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之上再游览一次。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行过闾(lǘ)(yán)¹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译文:所走地方的市民都争着询问,偶然遇到的鱼鸟也惊讶猜疑。
注释:¹闾阎:指平民。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共一杯?
可怜¹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zūn)²共一杯?
译文:可惜周围没我和我志同道合的人,谁能够与我共同举杯饮酒呢?
注释:¹可怜:可惜。²开樽:举杯(饮酒)。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译文:回到家中什么话也不说,掩屏卧躺在床上,只有古人时而来到我的梦中!

yóu西

zhé sòngdài 

ménchūshíniánjiǔ shàngchóngyóumènghuí 
xíngguòyánzhēngwènxùn féngniǎojīngcāi 
liánfēidǎng shuíkāizūngòngbēi 
guīyányǎnpíng rénshíxiàngmèngzhōnglái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皎皎¹牵牛河汉女²,盈盈³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pǔ)
译文:皎洁遥远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相视无言。遥望碧空,神思遐想,昔日的亲友如今各散五方,无处寻觅,只能盼望在梦中相见了。
注释: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正体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五仄韵。¹皎皎:光明貌。²河汉女:指织女。³盈盈:美好貌。⁴春浦:春日水边。
鸟散馀花纷似雨,汀洲蘋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鸟散馀花纷似雨,汀洲蘋(pín)¹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²长送人归去。
译文: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如雨,小洲旁的蘋草已经衰老。此时只有明月才有情,照在窗户上,我要揽取明月清光,让它送我归去。
注释:¹汀洲蘋老:洲渚旁的蘋草已经衰老。²清光:指月光,清亮的光辉。

  这首词是为七夕念远之作。词的上片描写织女不得相见牵牛的悲剧,应七夕之景,还写出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之情态;下片转写眼前景象,反映出了作者的处境凄凉孤独以及内心的悲凉。此词情中写景,以景衬情,含蓄委婉。

  上阙开篇化用《古诗十九首》其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描写织女不得相见牵牛的悲剧,应七夕之景,引出下文别情的抒发。“望断碧云空日暮”,写遥望碧空,神思遐想的情状。“望断”二字,刻画出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之情态。“无寻处”两句,言昔日亲友相聚,吟诗缀词,宴饮唱合,欢洽情深;如今各散五方,无处寻觅,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下阙两句,承上片末“梦回”句,转写眼前景象。以“鸟散馀花”“日洲蘋老”暗喻亲友离散、自己日渐衰老,处境凄凉孤独。着末三句,以景结,回应篇首。这时,作者感到,在这七夕之夜,只有“明月多情”,伴随他度过这寂寞的漫漫长夜,他要揽取明月清光,让它送自己归去。“明月多情”,这是作者的移情。月本无知无情,但在此时此境的作者,感到只有明月才有情,它与自己相依相伴,让自己温存在它的清辉之中,得到关爱。这里作者使用曲笔,不直接说出内心惆怅,而用“明月多情来照户”反衬出处境的孤寂和内心的悲凉。

参考资料:
1、 易蓉,陈扬燕编著.宋代节序词研究与欣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04月:280
雨渍花零,红散香凋池两岸。
雨渍(zì)¹花零²,红散香凋池两岸。
注释:¹渍:浸泡、淋湿。²零:飘零、零落。
别情遥,春歌断,掩银屏。
别情遥,春歌断,掩银屏。
孤帆早晚离三楚,闲理钿筝愁几许。
孤帆别晚离三楚¹,闲理钿(diàn)²愁几许³
注释:¹三楚:古地域名,所指范围说法有异。秦汉时分战国楚地为三楚。此用“三楚”,泛指江陵一带。²钿筝:以金箔所饰的筝。³愁几许:多少愁之意。
曲中情,弦上语,不堪听!
曲中情,弦上语,不堪听!
这首词写别后愁思。上片头两句用“花零”、“红散香凋”,既烘染离去的景况;又隐喻女主人公的凄楚;“别情遥”三句写别后歌断、屏掩的愁苦。下片“孤帆”句是女主人公对离去人的想象,殷勤厚挚,隽永感人。“闲理”四句,本想理筝遣愁,无奈声增愁怨,思绪更乱。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译文:三月暮春时节,花儿凋落后,情意反而更为浓厚。人离开后秋千在月光中静静地悬挂着,拴在杨柳树下的马儿疲倦得都不想迎风嘶叫。停驻在堤边的画船上空无一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yān)¹醉,长日小帘栊(lóng)。宿燕夜归银烛外²,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mì)残红。
译文:小帘栊中的人整日感到浑身无力,昏昏欲睡。归家的燕子因为银烛正亮着,不敢飞回巢中。绿树荫内,流浪的黄莺不停地啼叫。春光流逝了,连那凋萎的花也无处可寻。
注释:¹恹恹:精神不振貌。²“宿燕”句:借用温庭筠《七夕》“银烛有光妨宿燕”诗意。

  开篇“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两句即点明时节,在暮春三月,红花落去,春光将尽,词人对春天的喜爱愈加浓烈。在这里,词人没有描写对春天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的喜爱,而是通过残花飘零来强调自己对春天的不舍。越是生离死别,感情就越是浓烈,词人深谙其中道理,仅仅“花落更情浓”一句就把春逝心悲刻画得人木三分,比那些光用“愁”、“哀”、“怜”等肤浅字词雕琢词表的词作要深刻、厚重得多。

  “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佳人离去,秋千空挂,唯见一轮明月悬在朗朗星空中。系在岸边杨柳旁的马儿,可能因为等候主人的时间太长了,不禁迎着缓缓的春风嘶鸣起来。岸边的画船空寂无人,随着水波上下起伏。这三句刻画了一幅春夜湖边杨柳图。

  “宿燕夜归银烛外,流莺声在绿阴中。”房中银烛明亮,宿燕径直飞到檐下休息,绿荫中黄莺的啼鸣婉转动听。这里化用了温庭筠《池塘七夕》诗中“银烛有光妨宿燕”的句意,暗喻佳人盼郎、郎却不归的孤独凄寂。流莺啼啭,让孤独的人儿更加心伤,这里烘托出佳人孤栖独处、彷徨忧伤的心境。

  最后一句“无处觅残红”,落花流水,残红难觅,对应上阕的“花落”。也有聚散匆匆、幽期难定的无奈,最后以佳人的无边怅惘哀愁收束全文。

  从整首词来看,词人以写暮春花落开始,以残红难觅结束,首尾呼应,结构完美。另外,上阕写暮春空景,却暗含男女情事。下阕写空闺独守,却又穿插春景。整首词词句虽短,但是暮春景色、男欢女爱两不误,最后,以悲春伤时寓意欢愉易逝,犹有余情未了,回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648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