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铎哀传静列营,将星飞坠汉蕃惊。森森气与秦山在,奄奄魂随陇水倾。
金铎哀传静列营,将星飞坠汉蕃惊。森森气与秦山在,奄奄魂随陇水倾。
塞路箫笳悲部曲,海天风雨湿铭旌。堪嗟未勒燕然石,遽失连云万里城。
塞路箫笳悲部曲,海天风雨湿铭旌。堪嗟未勒燕然石,遽失连云万里城。

gōngdàizhìwǎn--shìdàoqián

jīnduóāichuánjìnglièyíngjiāngxīngfēizhuìhànfānjīngsēnsēnqínshānzàiyǎnyǎnhúnsuílǒngshuǐqīng

sāixiāojiābēihǎitiānfēng湿shīmíngjīngkānjiēwèilēiyànránshíshīliányúnwànchéng

释道潜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 45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晓月坠¹,宿云微²,无语枕频欹(qī)³。梦回芳草思(sī,旧时读sì)依依,天远雁声梦。
译文:拂晓的月亮从天空坠下,夜空云雾已经微淡,默默无语倚在枕上。梦醒仍恋芳草绵绵,雁声消失遥远天边。
注释:¹坠:落下。²微:疏淡。³欹:斜倚。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啼莺散,馀(yú)¹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埽(sǎo)²尽从伊³,留待舞人归。
译文:啼晓的黄莺散,零落的飞花乱,只留下寂寞画堂深深院。任落红遍地休扫它,留待跳舞人回当地毯。
注释:¹馀花:馀即余,残花。²埽:扫去。³尽从伊:这里指全由落花,任凭它飘落一地。

  李煜为南唐末代国君,虽不通为政之道,却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词皆妙,尤以词的成就。此词抒发春天的思念之情,写得悠然深远、余味无穷。上片“梦回”二字交待词人情感之引起,下片借场景继续抒写思念之情。这首词是其软禁生涯的泣血之作。

  词的上片写彻夜梦思的情状与伊人消息沉沉。这汹涌而来的思念,大抵是多日以来早在心理埋好伏线,以至于入梦时,李煜也舍不得将其丢掷一旁,多情伤别,梦寐萦怀,然而梦中究竟有多少字,他只字未提。“晓月坠,宿云微”,这两句对偶,描写晓月西沉,暮云渐上,一片祥和之色与梦回后的惆怅。这种气氛使得词人便更加思念远方的人,不知不觉魂归梦中,情思悠悠,伊人之芳香弥漫在词人整个心中,在梦乡里,只见雁影在苍宇之间渐飞渐远,却没有带来任何音信,词人因此伤感。而《清平乐》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更与“雁声梦”、“芳草”相印证,意趣更加明晰。这两句,扩大了空间,增强了离恨,心情尤觉不宁,所以只得频频欹枕,默默无言。上片坠月余辉、微云抹岫与梦里残痕、天边芳草暗相融洽,使人感到曲折深邃,缥缈汪洋。

  下片描写冷静堂院与词人的寂寞与伤感。“啼莺散,馀花乱。”莺散花落,春天也即将逝去;雁声梦少,啼莺也纷纷振翅而去,似有别处风光更加迷人,总会比这残花乱舞的寂寞画堂增添几分生气。“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词人不扫落花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要留给欢爱的人看看,好花到了这个地步十分可惜,来引起她的警惕;第二是要让欢爱的人明白,惜花之人对此又是多么难堪,来引起她的怜惜。总之,希望从这里来感动她。秋色已尽,想必伊人也要赶快归来,以后不再远离,道来简单,意味却是深长,因为这正是大周后去世后的第一个春天,李煜是独自度过。在这寂静之中,陪伴词人的只有寂寞,只能凭空怀念当年一幕令人心旌神摇的风景。可惜李煜自己格外清楚,他思念的大周后,是不会再回来了,将逝的春景、已经逝去的美人,终究只是一场梦,无法挽回。陆淞《瑞鹤仙》词中有这么一段:“阳台路迥(一作‘远’),云梦雨,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说的很透辟,这两者虽怀念对象不同,表达男女间的心情,正可互相印证。

  这首词在“晓月”“宿云”“芳草“雁”“莺”“花”“片红”等密丽意象中,融入词人的“闺阁”之思,将寂寞深情表现的伤感而优美.

参考资料:
1、 王光鹏.《李煜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5
2、 王树海主编.《通赏中国历代词》.吉林:长春出版社,2014:76
3、 上官紫微著.《春花秋月何时了· 遇见最爱的婉约词》.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51

qiānyīng ·xiǎoyuèzhuì

 dài 

xiǎoyuèzhuì 宿yúnwēi zhěnpín mènghuífāngcǎo tiānyuǎnyànshēng 
yīngsàn huāluàn huàtángshēnyuàn piànhóngxiūsǎojìncóng liúdàirénguī 
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拾遗¹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译文:我担任左拾遗期间曾上奏过几次,但我生性懒散更适合在水竹旁居住。
注释:奉酬:酬答。¹拾遗:自称,因诗人曾官至左拾遗。
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
奉引¹滥骑沙苑马²,幽栖(qī)真钓锦江鱼。
译文:当年我作为“奉引”随意骑着皇家的马,现如今幽居在锦江边,是真正爱钓那江中鱼。
注释:¹奉引:为皇帝前导引车。²沙苑马:苑囿中的马。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ruǎn)籍焉知礼法疏。
译文:您如谢安不吝惜宾客登临的耗费,我似阮籍未知礼法相信您能给予宽恕。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
枉沐¹(jīng)(huī)²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chú)
译文:如果您能枉驾出城到草堂来,我可以在杂草丛生的门前用锄头开出一条路来。
注释:¹枉沐:白白地蒙受。²旌麾:旗帜,这里指严武出行的车马仪仗,借指严武。

fèngchóuyángōngtíngzhīzuò--

shícéngzòushùxíngshūlǎnxìngcóngláishuǐzhúfèngyǐnlànshāyuàn

yōuzhēndiàojǐnjiāngxièānjuàndēnglínfèiruǎnyānzhīshū

wǎngjīnghuīchūchéngcǎomáojìngjiàochú

好在软绡红泪积,漏痕斜罥菱丝碧。古钗封寄玉关秋,天咫尺,人南北。不信鸳鸯头不白。
好在软绡(xiāo)¹红泪积,漏痕²斜罥(juàn)³菱丝碧。古钗(chāi)封寄玉关秋,天咫(zhǐ),人南北。不信鸳鸯头不白。
译文:泪水洒下浸湿了衣衫,草字行行,犹如斜挂着的菱蔓。遥寄一封书信给远隔千里的征人,天涯咫尺,人各南北,不信朝夕相伴的鸳鸯见了这样的愁绪不会愁白了青丝!
注释:¹软绡:即轻纱柔,一种柔软轻薄的丝织品。此处指轻柔精致的丝质衣物。²漏痕:草书的一种笔法,谓行笔须藏锋。与下句之“古钗”均指草书。³斜罥:斜挂着。⁴菱丝:菱蔓。⁵古钗:亦作“古钗脚”。比喻书法笔力遒劲。⁶玉关:玉门关。古代以玉门关代指遥远的征戍之地。⁷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谓接近或刚满一尺。形容距离近。

  《天仙子·好在软绡红泪积》况味颇有拟古之风,遣词造句古朴雅致却不见笨拙,只识真意境,收篇一句更为点睛之作,含婉深细。词句叙说相思离情别绪,依三个层次进行描述:

  首二句说菱丝碧。谓漏痕斜罥,指上面草字行行,犹如菱蔓斜挂。又谓软绡红泪,指上面凝聚泪痕,仍依稀可见。这是对于来书的描述。好在说明感情不变,温爱依旧。因为有实物见证,软绡下留下红泪。这时第一层意思。

  中间三句说玉关秋。谓于秋尽之时,在玉关接到来书。用古钗脚写成的书信。

  古钗与上面的漏痕,指草书,亦指泪痕。如果说漏痕斜罥的菱丝碧为专指,那么,古钗封寄当是泛指。表示出征关塞,接获兰闺锦字。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广。以下两个三言短句,就一个“秋”字,加以引申,将天下这征人、思妇所造成的两地相望,重会无期的局面,展示出来。这是第二层意思。

  最后的“不信鸳鸯头不白”,以“不信,不;信,一定”的模式,表示虽遥隔千里,但始终坚信,将相守终老。其所信守,与“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列女操》)一样决绝。这是全篇的总结。

  三个层次的铺排,其中心意思,即所谓作书寄远者也。征人思妇,相思念远,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题材。《昭代词选》辑录纳兰此词,副题为“古意”,表明是一种仿古之作。乃复制品,并非原创。当不一定来真的,未必有真感情在,比如王国维所说,“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不一定用心,用生命书写,或者歌咏。也许只是一种游戏文字。并且因为用典,以故事说故事,亦很难相信就是自身的体验。但其将个别推向一般,却更加带有普遍意义。未可等闲视之。

  词开头两句用典可谓十分恰当,以浑朴古拙之笔写妻子寄来的轻纱,浅叙白描,却不失情真意切,深致动人。首句用一锦城官妓灼灼之典,《丽情集》中说:“灼灼,锦城官妓也,善舞《柘枝》,能歌《水调》,御史裴质与之善。后裴召还,灼灼以软绡聚红泪为寄。”此处软绡,饱含款款相思之情。“古钗封寄玉关秋”亦用古钗之典,深切委婉地表达了归乡之思,表达了他对爱妻的深情思念。而结句犹显含婉深细,“不信鸳鸯头不白”,是反用李商隐的《代赠》中“鸳鸯可羡头俱白”,也有欧阳修《荷花赋》中句子:“已见双鱼能比目,应笑鸳鸯会白头”,亦是“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之意。

参考资料:
1、 何雅苓评注.纳兰的词: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248-249
2、 (清)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万卷出版公司,2011:26-28
3、 聂小晴.纳兰词: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48-49
4、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11-13
少年费白日,歌笑矜朱颜。
少年费白日,歌笑矜朱颜。
译文:我少年时代浪费了不少时光,自认为朱颜常在,高歌欢笑空度日。
不知忽已老,喜见春风还。
不知忽已老,喜见春风还。
译文:不知不觉发现忽然已经衰老,今天见到你来,又感觉春风回来了。
惜别且为欢,裴回桃李间。
惜别且为欢,裴回桃李间。
译文:想到马上要分别,心里难过,且多饮几杯吧,我们徘徊在桃李花间。
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
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
译文:看着花儿饮美酒,听着鸟鸣飞临晴山。
向晚竹林寂,无人空闭关。
向晚竹林寂,无人空闭关¹
译文:到了晚上竹林一片空寂,却正是闭关的好时间。
注释:¹闭关:犹闭门也,江淹《恨赋》:“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jiànxiàoshūshūyún--bái

shǎoniánfèibáixiàojīnzhūyán

zhīlǎojiànchūnfēnghái

biéqiěwèihuānpéihuítáojiān

kànhuāyǐnměijiǔtīngniǎolínqíngshān

xiàngwǎnzhúlínrénkōngguān

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
(yíng)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¹
译文:秦穆公的乖乖女,喜欢吹玉箫,吟弄天上之春。
注释:¹“嬴女”二句:谓秦穆公之女弄玉在天上的春色里吹箫。
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
青鸾(luán)¹不独去,更有携手人。
译文:青鸾不独飞去,更要载着她的爱人萧史,一起携手升天。
注释:¹青鸾:传说中凤类神鸟,多为神仙所乘。此处指弄玉和箫史仙去时所乘之凤凰。
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
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¹
译文:他们升空的倩影消失在彩云之中,箫声飘洒整个西秦。
注释:¹“影灭”二句:谓弄玉、箫史二人登仙,人去楼空,只有其事千古流传于秦地。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