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瓮机锋岂偶然,活人手段自髫年。闾阎稚子知司马,海宇群黎仰涑川。
破瓮机锋岂偶然,活人手段自髫年。闾阎稚子知司马,海宇群黎仰涑川。
出处遂关时治乱,死生难免世推迁。苍松劲柏环祠墓,凛凛清风在目前。
出处遂关时治乱,死生难免世推迁。苍松劲柏环祠墓,凛凛清风在目前。
于谦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被迫与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33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qī)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¹树几行。
译文:枝头栖息的乌鸦,伴着秦淮河的流水,点缀着秋天的风光,它们都深深恋爱着这里的几行萧瑟稀疏的树。
注释:秦淮:即秦淮河,在南京,是一处游乐胜地。竹枝:亦称竹枝词,诗的一种形式,本为乐府,出自巴渝,末有和声。后人以七绝咏土俗琐事,多称竹枝。¹萧疏:稀疏。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不与行人绾(wǎn)¹离别,赋成谢女²雪飞香。
译文:柳枝不能留住行人来减少人间别离之苦,而柳絮飞舞如雪却使谢道韫咏出佳句。
注释:¹绾:系,这里应意为挽留。²谢女:即谢道韫,东晋女诗人,谢安侄女,王凝之之妻。

  此诗前两句写秦淮河秋季的景物,后两句则写柳枝不能留住行人来减少人间别离之苦而柳絮飞舞如雪却使谢道韫咏出佳句。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典贴切而颇具情韵。

  这是一首咏秋柳的诗,全诗不着一个“柳”字,而句句蕴含着柳树的风韵。

  此诗前两句写秦淮河的景物:栖息在枝头的乌鸦,伴着秦淮河的流水,点缀着秋天的风光,它们都深深恋爱着这里的几行萧瑟稀疏的树。“萧疏”与“秋光”照映,“栖鸦”和“树”关联,使前后句紧密扣合,因而呈现诗人笔端的是一幅深秋萧条凄冷的画图。其中,前句写柳树的特性:“栖鸦”明写鸟而暗点树,以实带虚的手法点出了薄暮中乌鸦栖宿的树;“流水”看似泛指而特指秦淮河。“栖鸦流水”,虽不明言柳树,但已写出柳树常生长在河边的特性。这样写,较之直言“河边柳”来,不仅含蓄,而且静中有动,增加生气。也正是这些上有栖鸦,下依秦淮的柳树,装点金陵,为秋色增辉。后句则点染秋柳的萧疏之态:萧疏是秋柳的特征——秋柳既不像春柳那样金碧染两、临风起舞,也不像夏柳那样繁枝拂地、密叶藏莺,而是落叶纷飞、意态萧疏。但诗人对此并没有精雕细绘,只是以疏荡的笔触,略加点染而已。这种艺术情趣,与秋柳的萧疏风姿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后两句则写柳枝不能留住行人来减少人间别离之苦而柳絮飞舞如雪却使谢道韫咏出佳句。其中,前句反用前人诗意,偏说“不与行人绾离别”,点明秦淮河畔的秋柳只是供人赏玩而不为人攀折赠别。其中,“不与”两字,不仅翻出了新意,而且用拟人的口吻,增添了一层情韵。后句则是谢道韫咏雪的典故和李白的诗句的结合,写收条通过联翩浮想,展望秋柳的未来:秋柳到了第二年,也将枝繁叶茂,飞絮蒙蒙,而且象瑶台雪花一样地散发出香气来。

  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典贴切而颇具情韵。

参考资料:
1、 郑光仪 主编.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年06月第1版:1517-1519
2、 张秉成,萧哲庵 主编.清诗鉴赏辞典.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330-331

yǒngqiūliǔ--yìnghuái

liúshuǐdiǎnqiūguāngàixiāoshūshùxíng

xíngrénwǎnbiéchéngxièxuěfēixiāng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
颜斶(chù)齐王各命前¹,多年矛盾廓²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
译文:历代的执政者无法处理好与自己属下知识分子的关系,以至于矛盾愈加阔大,但是如今已开创了一个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新时代。
注释:¹颜斶齐王各命前:这里以齐王比喻蒋介石,以颜斶比喻柳亚子。通句是说,你蒋介石不肯礼贤下士,反而要柳亚子接受他反革命的那一套,这是一解。还有一解说,毛主席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历代的执政者无法处理好与自己属下知识分子的关系。有些执政者倚势怠士,士则恃才傲主。这就是造成“多年矛盾廓无边”的现象。²廓:广大、扩展。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¹联,妙香山²上战旗妍。
译文:最是喜爱诗友的高唱,正好与那前线胜利的佳音相和,妙香山上战旗飘扬,格外美丽。
注释:¹前线捷音:指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战役的胜利。²妙香山:在朝鲜西北部,海拔1900米。

  诗界有言道:欢愉之词难好,哀怨之词易工。作为诗词大家的毛泽东,用42字的和词,不止道及古今中外,更将欢愉之情写得非常之工,且形神俱备,实为诗词高手。柳词起句“白鸽连翩奋舞前”,从眼前景物写起。毛泽东起笔则思接千载,和出“颜斶齐王各命前”,运用了一个典故,即《战国策·齐策四》中的《颜斶说齐王》篇的情节。毛泽东引此典意在说明历史上的当政者无法处理好与自己手下士大夫阶层的关系,因为当政者往往倚权势怠士,士则率性傲主。这便造成“多年矛盾廓无边”的现象。“而今一扫纪新元”句则表明,毛泽东所致力倡导的无民政权的建立,开创了一个尊重无才、爱护无才的新时代。

  毛泽东认为新社会能够并善于处理与诸如柳亚子这样清静贞正的文士骚无的关系,会开创一个尊重无才的新时代。

  词的下片咏写的是前线捷咅。诗无毛泽东的思绪,从古代历史“王”与“士”的关系转入了抗美援朝战场。早在国庆一周年前的三个月,毛泽东等中国党政领导无心中就运筹着一个宏大的计划:出兵援朝抗美。原来,1950年6月25日当朝鲜内战爆发、南部李承晚政府的军队面临失败时,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派兵干涉。同年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使朝鲜战局急转直下。接着,美军及其仆从军向鸭绿江和图们江进逼,直接威胁中国东北边境的安全。毛泽东等中国最高党政领导无面对强手,经过慎重考虑,决心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组织中国无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无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发布《给中国无民志愿军的命令》,出兵朝鲜,并任命彭德怀为中国无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中国无民志愿军到达朝鲜前线。在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吹嘘“在感恩节前,南北朝鲜各地的正式抵抗都将告终”的时候,志愿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敌无发起了进攻。10月25日至11月5日,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一次战役取得了巨大胜利,在朝鲜西北部的妙香山一带歼敌15000余无,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捷报传到国内,毛泽东喜不自胜。此时刚好得到柳亚子观看《和平鸽》舞剧后填写的另一首词,于是乘兴步其韵和了一首。

  毛泽东这首欢愉之词,虽然不属气势磅礴、动无心魄之作,但读后着实令无心舒意畅。在这首和词的上片中,有一韵为借音,即原词中的“圆”在和词中换作“元“(单独使用,圆、元有吋可通用)。这是毛泽东不肯因词害意,因受韵律之限而损诗词之美的通巧之变。毛泽东行事不愿跟无亦步亦趋,吟诗赋词更是独领风骚。唯独和柳亚子词时几乎必步其韵,这可视为他对柳亚子这位诗友的热爱和尊重。

参考资料:
1、 藏书网.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¹²³,亦之固。俾(bǐ)单厚,何福不除(zhù)¹⁰?俾尔多益¹¹,以莫不庶(shù)¹²
译文:上天保佑您安宁,王位稳固国昌盛。让您国力加倍增,何种福禄不赐您?使您财富日丰盈,没有什么不盛兴。
注释:¹保:保护。²定:平安。³尔:指国君。⁴亦:又。⁵孔:很。⁶固:巩固。⁷俾:使。⁸尔:你,即周宣王。⁹单厚:确实很多。单,“宣”之假借,确实。¹⁰除:赐予。¹¹多益:多富,即富有。¹²庶:众多。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俾尔戬(jiǎn)(gǔ)¹。罄(qìng)²无不宜,受天百禄³。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译文:上天保佑您安宁,享受福禄与太平。所有事情无不宜,受天百禄数不清。给您福气长久远,唯恐每天缺零星。
注释:¹戬榖:吉祥,幸福。榖:善。²罄:尽,指所有的一切。³百禄:百福。百,言其多。⁴遐福:远福,即久长、远大之福。⁵维日不足:言因福之多而广远,日日享福也享受不完。维,通“惟”,惟恐。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¹。如山如阜(fù)²,如冈如陵³,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译文:上天保佑您安宁,没有什么不兴盛。福瑞宛如高山岭,绵延就像冈和陵。又如江河滚滚来,没有什么不日增。
注释:¹兴:兴盛。²阜:土山,高丘。³陵:丘陵。⁴川之方至:河水涨潮。朱熹《诗集传》:“川之方至,言其盛长之未可量也。”⁵增:增加。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¹(juān)²为饎(chì)³,是用孝享。禴(yuè)祠烝(zhēng),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¹⁰寿无疆¹¹
译文:吉日沐浴备酒食,敬献祖先供祭享。春夏秋冬四季忙,献祭先公与先王。先祖传话祝福你,寿手无止境万年长。
注释:¹吉:吉日。²蠲:祭祀前沐浴斋戒使清洁。³饎:祭祀用的酒食。⁴是用:即用是,用此。⁵孝享:献祭。孝,祭祀。⁶禴祠烝尝:一年四季在宗庙里举行的祭祀的名称,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⁷于公先王:指献祭于先公先王。公,先公,周之远祖。⁸君曰:即尸传达神的话。君,指先公先君的神灵。⁹卜:给予。¹⁰万:大。¹¹无疆:无穷。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神之吊¹矣,诒(yí)²尔多福。民之质³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译文:神灵感动来降临,赐您鸿运多福庆。您的人民多纯朴,饮食满足就算行。黎民百官心一致,普遍感激您恩情。
注释:¹吊:至。指神灵、祖考降临。²诒:通“贻”,赠给。³质:质朴,诚实。⁴日用饮食:以日用饮食为事,形容人民质朴之状态。⁵群黎:民众,指普通劳动人民。⁶百姓:贵族,即百官族姓。⁷为:通“化”,感化。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如月之恒(gēng)¹,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qiān)²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³
译文:您像明月在天恒,您像太阳正东升。您像南山永长寿,永不亏损不塌崩。您像松柏永繁茂,福寿都由您传承。
注释:¹恒:“緪(gēng)”字的假借,指月到上弦。²骞:因风雨剥蚀而亏损。³或承:即“是承”。承,继承,承受。

  此诗分六章。第一章是说宣王受天命即位,地位稳固长久。语重心长地鼓励说,“天保定尔,亦孔之固”而且“俾尔单厚”。让宣王消除疑虑,树立起建功立业的信心。第二章又祝愿说王即位后,上天将竭尽所能保佑王室:“俾尔戬谷”“罄无不宜”“降尔遐福”。使王一切顺遂,赐给王众多的福分,还担心不够(“维日不足”)。第三章祝愿说王即位后,天也要保佑国家百业兴旺。此章中作者连用五个“如”字,极申上天对王的佑护与偏爱。诗从第四章起,先写选择吉利的日子,为王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以期周之先公先王保佑新王(“吉蠲为饎,是用孝享。……于公先王”);次写祖先受祭而降临,将会带来国泰民安、天下归心的兴国之运(“神之吊矣……日用饮食……徧为尔德”)。末章又以四“如”字祝颂之,说王将长寿,国将强盛。全诗处处都渗透着对年轻君王的热情鼓励和殷殷期望,以及隐藏着的深沉的爱心。

  诗中所反映的祭祀仪式的规模,内容和举行地点均符合先秦时代新君登基之礼:登基前祭天(前三章向天祷告)、择吉祭祖,又在宗庙中举行。《尚书·周书·康王之诰》载在康王登基仪式之后,“太保暨芮伯……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克恤西土。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而《小雅·天保》这首诗也总是说“天保定尔”“俾尔单厚”之类,亦从天命说起,以期望告诫作终结(“徧为尔德”)。这表达了臣子对君主的忠心和对上天的虔诚,也反映了周人的天命观。

  在表现方法上,作者恰如其分地使用了一些贴切新奇的比喻,“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及“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等,既使得作者对新王的深切期望与美好祝愿得到了细致入微的体现,也使得全诗在语言风格上产生了融热情奔放于深刻含蓄之中的独特效果。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29-331

tiānbǎo

míng xiānqín 

tiānbǎodìngěr kǒngzhī ěrdǎnhòu zhù ěrduō shù 
tiānbǎodìngěr ěrjiǎn qìng shòutiānbǎi jiàngěrxiá wéi 
tiānbǎodìngěr xīng shān gānglíng chuānzhīfāngzhì zēng 
juānwéichì shìyòngxiàoxiǎng yuèzhēngcháng gōngxiānwáng jūnyuē ěr wànshòu寿jiāng 
shénzhī ěrduō mínzhīzhì yòngyǐnshí qúnbǎixìng biànwéiěr 
yuèzhīgēng zhīshēng nánshānzhīshòu寿 qiānbēng sōngbǎizhīmào ěrhuòchéng 
驿亭斜掩楚城东,满引浓醪劝谏慵。
驿亭斜¹²楚城³东,满引浓醪(láo)劝谏慵(yōng)
译文:暮色中长台驿亭掩隐在古楚城东面的渡头边,我斟满浊酒,已经懒得再向朝廷进谏忠言。
注释:长台驿:在今河南信阳郊外,有长台古渡。¹斜: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这里指临水斜坡。²掩:遮蔽,隐藏。³楚城:信阳为春秋时楚地,故云。⁴满引:这里指满杯酒。⁵浓醪:带滓的醇酒。⁶慵:懒。
自恋明时休未得,好山非是不相容。
自恋明时¹²未得,好山非是不相容。
译文:但我仍然眷恋这圣明的时代,还不想辞官归隐。倒并不是山神不肯接纳我,他完全知道我淡泊名利的心念。
注释:¹明时:圣明的时代,也叫清时,盛世。²休:指辞官归隐。

wǎnzhǎngtái驿--zhāngyǒng

驿tíngxiéyǎnchǔchéngdōngmǎnyǐnnóngláoquànjiànyōng

liànmíngshíxiūwèihǎoshānfēishìxiāngróng

秋夜凉如水,天河白似银,风露清清湿簟纹。论,半生名利奔。窥吟鬓,江清月近人。
秋夜凉如水,天河白似银,风露清清湿簟(diàn)¹。论²,半生名利奔。窥(kuī)³吟鬓(bìn),江清月近人。
译文:秋夜凉如水,天河白似银,风露浸湿了竹席上的花纹。仔细评说,前半生为名利而奔波劳累。窥视着映入清澈的江水中的白发,唯有江中的月影与人亲近。
注释:南吕:宫调名,南吕宫为元曲常用宫调之一。金字经:曲牌名,北曲入南吕宫。¹簟纹:竹席上的花纹。簟,竹席。²论:评论、评定。³窥:偷看。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