樯乌指鹢首,助我浮清苕。轻帆乘快风,山势欲动摇。
樯乌指鹢首,助我浮清苕。轻帆乘快风,山势欲动摇。
岸树纷相随,罄折不待招。舟师坐奏功,破浪声如潮。
岸树纷相随,罄折不待招。舟师坐奏功,破浪声如潮。
身世如白鸥,泛泛殊飘萧。旁观极歆羡,何异登瀛霄。
身世如白鸥,泛泛殊飘萧。旁观极歆羡,何异登瀛霄。
正恐风势回,世事不可料。何如乘安流,天幸其敢徼。
正恐风势回,世事不可料。何如乘安流,天幸其敢徼。
止止勿尽兴,解幔维吾桡。朗诵秋水篇,孤月生山椒。
止止勿尽兴,解幔维吾桡。朗诵秋水篇,孤月生山椒。

zhōushùnfēng--zhōu

qiángzhǐshǒuzhùqīngsháoqīngfānchéngkuàifēngshānshìdòngyáo

ànshùfēnxiāngsuíqìngzhédàizhāozhōushīzuòzòugōnglàngshēngcháo

shēnshìbáiōufànfànshūpiāoxiāopángguānxīnxiàndēngyíngxiāo

zhèngkǒngfēngshìhuíshìshìliàochéngānliútiānxìnggǎnjiǎo

zhǐzhǐjǐnxìngjiěmànwéiráolǎngsòngqiūshuǐpiānyuèshēngshānjiāo

周密

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5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越声长苦有谁闻,老向湘山与楚云。
越声长苦有谁闻,老向湘山与楚云。
译文:激昂慷慨的悲苦长叹谁能听到?我多年谪居湘楚边远之地。
海峤新辞永嘉守,夷门重见信陵君。
海峤(qiáo)新辞永嘉守¹,夷门重见信陵君²
译文:海边山岭刚刚送别被贬的永嘉令谢灵运。夷门监者侯赢又见到了敬贤的信陵君。
注释:¹永嘉守:谢灵运,曾遭人排挤,出为永嘉太守。²信陵君:战国时魏国贵族,不耻下交,曾亲自驾车往请魏国隐士侯嬴(夷门监者)。
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绝群。
田园松菊¹今迷路,霄(xiāo)汉鸳鸿久绝群。
译文:我这个无奈隐居的人现在迷茫困惑,您正如鸳鸟鸿鹄早已超越凡俗。
注释:¹松菊:陶潜诗“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幸遇甘泉尚词赋,不知何客荐雄文。
幸遇甘泉¹尚词赋,不知何客荐雄文。
译文:有幸得遇圣明君王喜爱辞赋文学,不知谁能够向圣上推荐我的好文章。
注释:¹甘泉:甘泉宫,这里代指皇帝。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¹此身。
译文:不要贪恋这身躯,,也不要不满足这身躯。
注释:¹厌:满足。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译文: 这身躯哪里值得留恋?那是导致你万劫不复的烦恼根源。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
此身何足¹厌,一聚虚空尘。
译文:这身躯哪里值得满足?有了它,就能把所有的红尘虚幻景象,聚成一处让你感受、享用。
注释:¹何足:哪里值得。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译文:对这身躯不贪恋也不厌烦,该有时就有,随其自然,才称得上是个逍遥人哪!

xiāoyáoyǒng--bái

liànshēnyànshēnshēnliànwànjiéfánnǎogēn

shēnyànkōngchénliànyànshǐshìxiāoyáorén

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
雨柳垂垂叶,风溪澹(dàn)澹纹¹
译文:雨中柳树叶子低垂,微风吹拂,水面泛起细细波纹。
注释: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不但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以开展娱乐。¹风溪澹澹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
清欢唯煮茗,美味祇羹芹。
清欢唯煮茗(míng),美味祇羹芹¹
译文:清净欢欣只是煮茶品茗,最美的味道只是煮芹为羹。
注释:¹羹芹:煮芹为羹。
饮不遭田父,归无遗细君。
饮不遭田父¹,归无遗细君²
译文:饮酒没有遇上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回家没有任何东西带给妻子。
注释:¹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²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
东皋农事作,举趾待耕耘。
东皋(gāo)¹农事作,举趾²待耕耘。
译文:水畔高地正是农事繁忙时刻,农夫们抬脚下田正准备开始农耕。
注释:¹东皋:水畔高地。²举趾:举脚,下田。

  谢逸的这首五言律诗,虽承袭了江西诗派“点铁成金”、引经据典之习,却未形象枯竭,显得空乏。而是着笔于田园农桑,写得清新幽折,恬淡自然,于平淡琐事之中见生活之真淳,见性灵之逍遥。诗歌以“社日”为题,既交代了写作的背景与时间又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悦的感情基调。

  首联以写景开篇,诗人用清新自然的笔墨轻描淡写,点染出一痕春色。诗人巧用叠词,“垂垂”状柳叶之态,亦指雨滴下落;“细细”写水波之纹,用语清新,形容细致。两处叠词连用,使得诗句节奏分外明快。雨染柳叶,风戏波痕,一静一动,情景交融,道出春之舒展,道出万物之生气,道出览物之悠然。

  颔联写春社上的活动,煮茶品饮,烹芹为羹。虽无玉盘珍馐,管弦丝竹,但茗香沁人心脾,芹羹天然鲜美。此处用字极炼,其中“羹”为名词动用。

  颈联用典。显得诗人悠然通脱,亦生活情趣盎然。谢逸在《睡起》诗云:“假贷烦邻里,经营愧老妻。”虽然能对于拮据能够坦然处之,但是面对妻子就没那么自然了。诗人由热闹的春社酒酣而归,摇摇晃晃,两手空空。此情此景,诗人如何向妻子解释皆不得而知,但应有其趣。

  尾联写田园之景,亦显悠然自得,乐在其中。诗人以农事收笔,既给读者留下关于田园风光的无限遐思,又表明躬耕田园,读书悦己,淡泊处世的志向,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此诗写景细致,形象鲜明。诗人生活清贫,一茗一羹,度过春社,既不遭田父之泥饮,更无归遗细君之事;而东作方兴,正待耕耘。写来一片生机,趣味盎然,读其诗而知其人,盖不俗之士也。而杜甫、东方朔两典,亦用得贴切,皆节日故事也。

参考资料:
1、 胡守仁,胡敦伦选注,江西诗派作品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10,第93-94页
2、 曾子鲁 胡迎建 熊盛元选注,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诗词卷,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03月第1版,第70页

shè--xiè

liǔchuíchuífēngdàndànwénqīnghuānwéizhǔmíngměiwèigēngqín

yǐnzāotiánguījūndōnggāonóngshìzuòzhǐdàigēngyún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田登作郡(jùn)¹,自讳²其名,触³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chī)。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译文:田登作郡守的时候,非常忌讳别人直接称呼他的名字,触犯了他这规矩的人必定(让他)大怒。官吏、兵卒大多(因此)遭受鞭打。于是,整个州郡内,人们都戏称“灯”为“火”。
注释:¹作郡:治理郡县。²讳:避讳,畏忌人家直称自己的名字。³触:触动,触怒。⁴榜笞:榜,通“搒”,捶击,捶打;笞,用竹板或荆条打。
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上元¹放灯,许人入州治举观。吏人遂书²榜揭³曰:“本州依放火三日”。
译文:正值上元节放灯的日子,田登允许人们前来举览观赏,于是官吏就在发布于闹市的文书上写到:“本州按照惯例,放火三天。”
注释:¹上元:阴历正月十五。²书:书写。³榜揭:张贴告示,榜,告示;揭,高举,举,这里是张贴的意思。⁴于:在。⁵市:街头。⁶依:按照。⁷例:老习惯,旧例,惯例。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¹微。
译文:太阳将出而未出的时分,大雾遮住了江城,又变成细雨霏霏。
注释:¹雨脚:即雨线之意。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天忽作晴山卷幔(màn),云犹含脚石披衣。
译文:忽然天又变晴,卷起帐幔露出了群山;云彩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lǒng)¹高低紫燕飞。
译文:村落间到处听到黄鹂啭鸣,麦垅间看到紫燕在上下翻飞。
注释:¹垅:同“垄”,土埂。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译文:谁能像农人一样知道此中乐趣?他们正招呼儿童骑牛吹笛把家归。

  此诗首联写出了太阳未出时山城在雾中的特有景色;颔联写雾消天晴之景;颈联是近景,黄鹂语,紫燕飞,一片春日生机;尾联从物写到人,用鸟类逢春之乐,衬托田家早耕归来的愉快心情,抒发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农家生活的喜爱之情。全诗写景生动,状物细致,写作手法含蓄,用语极工稳。

  此诗第一句是拗体,点明刚出郊时的情况,太阳要出还没有出,第二句写满天大雾,以致城都隐在雾里看不见了。这个“失”字用得很活。这里写的景色就像杜甫写的“孤城隐雾深”,但炼成“雾失江城”就不落套,而这个“失”字,正是从杜诗归云拥树失山村”学来。“雨脚微”是写大雾像细雨一样,这两句写出山城的特有景色,实际这是天晴的前兆。

  三四句写雾消天晴。苏轼《新城道中》云:“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这三四两句较苏诗要凝炼曲折一些,每句都作两层,把静物写活了,即所谓拟人化。“天忽作晴”把天晴当作有意识的行动,“忽”字对上句“雨脚”来的,原来是作雨,忽然又“作晴”了,四山原来被雾幔遮住,现在山都把帘幔卷起来了。第四句,天虽然晴了,但许多云还未散去,还要故意作态,那些山石上还没有散掉的云就像人披件衣服似的唐人包贺诗:“雾是山巾子,船为水极鞋。”纯粹是打油腔。而这里写成两层,把云和石都写活了,远非“山巾子”之喻所能比拟。这一联写的是大处远景。

  五六句是近景,黄鹂语,紫燕飞,一片春日生机。而“语”是听得,“飞”是看见。“烟村南北”写行中所见,村南听到,村北也听到,那末“出郊”的行动自在其中“麦垅高低”是山城近郊特色,表现地势不平。黄鹂紫燕的活动乐在其中,而在这里作者仍在衬托人的乐趣。农历二月二日春耕已开始,一早耕罢放牧归村,景色如画,使人想起唐人许多写牧童的诗句,如崔道融《牧竖》:“牧竖披蓑笠,逢人气做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后几句写出一幅农家乐图。

  七律中间两联易见精采,而尾联难于中间,首联尤难。此诗顺序而下,极有层次。第一联写初出郊时,大雾如雨,连城池都看不见了。三四两句写天忽放晴后四山的景色,这一联是从大处远处着眼,天云、山石,都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而每句都是两层意思的复句,两句句法相对而意思相联,上句写山卷幔,应该云雾尽失,下句写云却留恋不去,那个“犹”字很用力,和“忽”字对得极工稳。律诗中间两联应有变化,这五六两句虽然也有烟村、麦垅、黄鹂、紫燕四种东西,但各为单句。这两句作者的视线从远处收到近处,从大的东西收到小的,从静物写到动物。在天晴之后,看到一片生机。结尾又从物收到人,用鸟类逢春之乐,衬托田家早耕归来的愉快心情。作者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感受,但是从笔下自然流露出一种热爱郊外人物的艳羡之情。

  这首诗以写景生动细致见长,和《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二首》那种横眉怒目气壮山河的诗风,恰成对照,可以看出诗人触景生情,风格是多样的。

参考资料:
1、 严寿澄 贺银海,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772页

èryuèèrchūjiāo

wángtíngguī sòngdài 

tóuchūwèichūshí shījiāngchéngjiǎowēi 
tiānzuòqíngshānjuǎnmàn yúnyóuhántàishí 
yāncūnnánběihuáng màilǒnggāoyànfēi 
shuítiánjiāzhí érchuīkuàniúgu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