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绾毂地,庾亮古今楼。楼吞潇湘洞庭水,地控东西上下流。
荆州绾毂地,庾亮古今楼。楼吞潇湘洞庭水,地控东西上下流。
蜀吴虎斗亦雄武,不得荆州苦更苦。须臾胜败一局棋,三分事业几丘土。
蜀吴虎斗亦雄武,不得荆州苦更苦。须臾胜败一局棋,三分事业几丘土。
何如乘月舒两眸,不浅兴同参佐游。一入醉乡我也无,俯仰天地亦蜉蝤。
何如乘月舒两眸,不浅兴同参佐游。一入醉乡我也无,俯仰天地亦蜉蝤。
我今把酒酹明月,虽有圆缺岁岁无休歇。曾向楼中照酒人,又照当时舳舻旌旗之搰搰。
我今把酒酹明月,虽有圆缺岁岁无休歇。曾向楼中照酒人,又照当时舳舻旌旗之搰搰。
瞥见君山云雾横,又见章华草木荣。舜妃楚灵今何在,愁闻江上铁笛声。
瞥见君山云雾横,又见章华草木荣。舜妃楚灵今何在,愁闻江上铁笛声。
笛声嘹喨特悽楚,落尽梅花闷不语。回望檐头月已西,乃知千古陈迹仅如一瞬许。
笛声嘹喨特悽楚,落尽梅花闷不语。回望檐头月已西,乃知千古陈迹仅如一瞬许。
孰得孰失孰存亡,孰如江月尚流光。此楼亦难尽满游人兴,胡不乘风鼓枻穷沧海而相羊。
孰得孰失孰存亡,孰如江月尚流光。此楼亦难尽满游人兴,胡不乘风鼓枻穷沧海而相羊。
醉馀学李白,搥碎黄鹤为狂客。恐杀风景碍吾徒,旋车吊古,更于水浒遍觅庾信罗含宅。
醉馀学李白,搥碎黄鹤为狂客。恐杀风景碍吾徒,旋车吊古,更于水浒遍觅庾信罗含宅。
温纯

温纯

(1539—1607)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累迁至左都御史。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纯屡疏陈,不报。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卒谥恭毅。有《温恭毅公集》。 ▶ 2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若有人¹兮思鸣皋(gāo),阻积雪兮心烦劳。
译文:有人如岑徵君者思归鸣皋,苦阻于大雪冰封而忧心。
注释:¹若有人:指岑徵君。若,语气词。鸣皋歌送岑徵(zhēng)君:\鸣皋,山名,又名九皋山,在今河南嵩县东北。岑徵君,即岑勋。徵君,美称,泛指虽应征入朝却没有任职的名士。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洪河¹²³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dāo)
译文:若走水路,则大河冰封,令人战战兢兢不可以渡过,河冰如龙鳞参差,不能行船。
注释:¹洪河:指黄河。²凌:冰凌。³兢:小心谨慎的样子。⁴径度:即径渡。⁵冰龙鳞:形容河冰参差,有如龙鳞。⁶舠:刀形小船,字本作“刀”。
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
邈仙山之峻极¹兮,闻天籁之嘈嘈。
译文:若走旱路,则群山高峻,天风阵阵,难于登攀。
注释:¹峻极:高大至极。
霜崖缟皓以合沓兮,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
霜崖¹(gǎo)(hào)²以合沓(tà)³兮,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
译文:白皑皑的雪崖霜峰连绵合沓,像长风吹起的海上之汹涌波涛。
注释:¹霜崖:积霜雪之山崖。²缟皓:洁白。³合沓:重叠貌。
玄猿绿罴,舔舕崟岌;
玄猿¹绿罴(pí)²,舔(tiǎn)³(tàn)(yín)(jí)
译文:山峰高耸险要,山顶上有玄猿绿熊瞪目吐舌;
注释:¹玄猿:即黑色的猿猴。²绿罴:毛有绿光的大熊。³舕:吐舌头。⁴崟岌:高险的山。
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
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
译文:又有枯树危石摇摇欲堕,其群呼与相号之声,无不令人骇心动魄。
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崖嶅!
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崖嶅(áo)¹
译文:群峰峥嵘而路断,层峦叠嶂上与星辰相接。
注释:¹嶅:山上的许多小石。
送君之归兮,动鸣皋之新作。
送君之归兮,动鸣皋之新作。
译文:我送君之将归,作《鸣皋歌》以相送。
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之池阁。
交鼓吹兮弹丝,觞(shāng)¹清泠²之池阁。
译文:且设饯别宴于清泠池上,伴之以鼓琴之乐。
注释:¹觞:欢饮。²清泠:清泠池,为宋州梁园胜地。
君不行兮何待?若返顾之黄鹤。
君不行兮何待?若返顾之黄鹤。
译文:君不行如返顾之黄鹤,还期待着什么呢?
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
扫梁园之群英¹,振大雅于东洛。
译文:想必是要一扫梁园之群英,欲振大雅于东洛。
注释:¹梁园之群英:指枚乘、邹阳、司马相如等人。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营造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巾征轩兮历阻折,寻幽居兮越巘崿。
巾征轩¹兮历阻折,寻幽居兮越巘(yǎn)崿(è)²
译文:一展雄才而后始上征轩,历经阻折,翻山越岭,以入陇居。
注释:¹征轩:远行之车。轩,指轩车。²巘崿:指山崖、峰峦。
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盘白石兮坐素月¹,琴松风²兮寂万壑。
译文:去过那种坐白石而赏清月,弹松风而寂万壑的宁静生活吧。
注释:¹素月:皓洁之明月。²松风:即《风入松》,琴曲名。
望不见兮心氛氲,萝冥冥兮霰纷纷。
望不见兮心氛氲(yūn)¹,萝²冥冥³兮霰(xiàn)纷纷。
译文:自君去后,我怅望不见而心烦意乱,想象在鸣皋山中,松萝昏暗而雪霰纷纷;
注释:¹氛氲:一作”纷纭“,乱貌。²萝:女萝。³冥冥:暗貌。⁴霰:小冰粒。
水横洞以下渌,波小声而上闻。
水横洞以下渌,波小声而上闻。
译文:泉水穿崖过洞,一清见底,流水声声,流喧不已;
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
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
译文:虎啸生风,震响山谷,龙藏深澳,吐云洞中。
冥鹤清唳,饥鼯嚬呻。
冥鹤清唳(lì)¹,饥鼯(wú)²(pín)³
译文:更有夜鹤清亮的鸣叫,饥鼯蹙眉而呻吟。
注释:¹清唳:鹤的叫声清亮。²鼯:形似松鼠的动物。³嚬呻:蹙眉呻吟。
块独处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
块独¹处此幽默²兮,愀(qiǎo)³空山而愁人。
译文:块然独居如此清寂之地,真使人为之揪心担忧。
注释:¹块独:孤独貌。²幽默:谓寂然无声。³愀:忧惧貌。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译文:当今之世,小人得志如群鸡旋聚而争食于朝堂,君子失势却如孤凤无都而远飞于山林。
蝘蜓嘲龙,鱼目混珍;
(yǎn)¹嘲龙,鱼目混珍²
译文:是非不分如同蜥蜴敢笑巨龙,而鱼目可以混同珍珠。
注释:¹蝘蜓:俗称壁虎。²鱼目混珍:即鱼目混珠。
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mó)¹衣锦,西施负薪。
译文:美女不如丑女,嫫母衣锦入宠,而使美女西施负薪为奴。
注释:¹嫫母:传说为黄帝之妻,貌丑。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
若使巢由¹(zhì)(gù)²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kuí)³(bié)(xiè)于风尘!
译文:这一切何异于使高士巢父、许由囚于轩车冠冕,让夔、龙这样的贤臣沦落于风尘之中?
注释:¹巢由:即巢父、许由,皆尧时之隐者。²桎梏:刑具。³夔龙: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⁴蹩:跋行用力貌。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译文:申包胥哭于秦庭而救楚,鲁仲连假谈笑以却奏兵。
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吾诚不能学二子¹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译文:我实在不能学此二人沽名钓誉,矫立名节以夸耀于后世。
注释:¹二子:指申包胥、鲁仲连。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译文:吾当遗世独立,与白鹤相狎,与君长于山水之中相亲相随。
此诗当为李白离开长安后漫游梁宋时所作,具体时间约为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冬。根据宋本此诗题下注“时梁园三尺雪,在清泠池作”,可知当时梁园积雪三尺,李白在园内清泠池上作此诗,送岑徵君去鸣皋山。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72-275

mínggāosòngcénzhēngjūn

bái tángdài 

ruòyǒurénmínggāo xuěxīnfánláo 
hónglíngjīngjìng bīnglónglínnánróngdāo 
miǎoxiānshānzhījùn wéntiānlàizhīcáocáo 
shuānggǎohào ruòchángfēngshànhǎiyǒngcāngmíngzhītāo 
xuányuán绿 tiǎntànyín 
wēizhènshí hàidǎn qúnérxiāngháo 
fēngzhēngróngjué guàxīngchénáo 
sòngjūnzhīguī dòngmínggāozhīxīnzuò 
jiāochuītán shāngqīnglíngzhīchí 
jūnxíngdài ruòfǎnzhīhuáng 
sǎoliángyuánzhīqúnyīng zhèndōngluò 
jīnzhēngxuānzhé xúnyōuyuèyǎnè崿 
pánbáishízuòyuè qínsōngfēngwàn 
wàngjiànxīnfēnyūn luómíngmíngxiànfēnfēn 
shuǐhéngdòngxià xiǎoshēngérshàngwén 
xiàoérshēngfēng lóngcángéryún 
míngqīng pínshēn 
kuàichǔyōu qiǎokōngshānérchóurén 
zhēngshí fèngfēiérlín 
yǎntíngcháolóng hùnzhēn 
jǐn 西shīxīn 
ruòshǐ使cháoyóuzhìxuānmiǎn kuílóngbiéxièfēngchén 
érjiùchǔ xiàokuāérquèqín 
chéngnéngxuéèrmíngjiǎojiéyào耀shì jiāngtiānérshēn 
báiōufēilái chángjūnxiāngqīn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jī)¹²秋晨,晨积展³游眺(tiào)
译文:在秋晨自己的羁旅之思更加浓重了,自己怀着这种秋晨的羁旅之思来尽情地游赏眺望。
注释:¹羁心:羁旅之心,离乡人的愁思。²积:聚集。³展:申展,这里是尽情的意思。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孤客伤逝湍(tuān)¹,徒旅²苦奔峭(qiào)³
译文:看到急流的江客和崩落的江岸更感伤自己的长期在外飘荡。
注释:¹逝湍:急流不停的江水。湍,急流。²徒旅:游客。孤客、徒旅皆诗人自指。³奔峭:崩落断裂的陡峭江岸。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石浅水潺(chán)(yuán)¹,日落²山照曜(yào)³
译文:只见急流飞逝,日落西山,余辉照耀。
注释:¹潺湲:水流的样子。²日落:日光下射。³照曜:阳光闪耀的样子。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荒林¹纷沃若²,哀禽相叫啸。
译文:荒林落叶纷纷,哀禽凄凄哀号。
注释:¹荒林:无人料理和游赏的野林。²纷沃若:枝叶繁茂众多的样子。纷,纷纷,众多。沃若,即沃然,美好繁盛的样子。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遭物¹²迁斥³,存期得要妙。
译文:贬谪的游子,怎能不睹物伤悼,幸运的是,我已悟出了椹然长存的微妙要道。
注释:¹遭物:看到客观景物,即面对着流水、日光、荒林和哀禽。²悼:感伤。³迁斥:被贬滴、斥逐。⁴存期:期望,想要。存,想。要妙:精微玄妙的道理,这里指老庄的哲理。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既秉¹上皇心²,岂屑³末代(qiào)
译文:既然抱定上古三皇的淳朴之心听任自然,无为治郡,怎会顾忌末代群小的讥诮。
注释:¹秉:掌握,把持。²上皇心:上古时代人们淳朴的思想感情。上皇,即羲皇,伏羲氏,历史传说中的上古时帝王。³岂屑:哪顾,不管。⁴末代:衰乱之世,这里指诗人所处的社会。⁵诮:责备,讥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目睹严子濑(lài)¹,想属(zhǔ)²任公³钓。
译文:目睹严子濑的淙淙急流,联想任国公子的东海垂钓。
注释:¹严子濑:即严陵濑,在七里濑东。“严子”即严光,字子陵,本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但他坚决不肯出仕,隐居富春江上,后人名其垂钓处为严陵濑,即此诗所谓的“严子濑”。其地在七里濑下游数里,故诗人举目可见。²想属:联想。³任公:任国公子。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¹
译文:谁说古今不同,只要都怀着一颗高沽韵心,即使时代辽远,也能共谐异曲同工之妙。
注释:¹同调:情调相同,志同道合。

  开头四句语言颇艰涩费解。第一句,“羁心”指一个被迫远游为宦的人满肚皮不情愿的心情。这句意思说在秋天的早晨自己郁积着一种不愉快的羁旅者的心情。接下来第二句说,既然一清早心情就不愉快,那么爽性尽情地眺览沿途的景物吧。第三、四两句似互文见义,实略有差别。“逝湍”指湍急而流逝的江水,则“孤客”当为舟行之客;而“徒旅”虽与“孤客”为对文,乃指徒步行走的人,则当为陆行之客,故下接“苦奔峭”三字。夫舟行于逝湍之中,自然提心吊胆;但其中也暗用“逝川”的典故。《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知此句的“伤”字义含双关,既伤江上行舟之艰险,又伤岁月流逝之匆遽,与下文“遭物悼迁斥”句正相呼应。第四句,江岸为水势冲激,时有崩颓之处,徒步旅行的人走在这样的路上自然感到很苦。不过从上下文观之,这句毕竟是陪衬,重点还在“伤逝湍”的“孤客”,也就是作者本人。所以“孤客”、“徒旅”是以个别与一般相对举,似泛指而并非全是泛指。

  第二节的四句全是景语。这中间也有跳跃。开头明写秋晨,下文却来写“秋晚”,而用“日落山照曜”一句来代表。这种浓缩的手法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之一,而谢灵运的诗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但是缓是急,仍须研究。汉武帝《瓠子歌》(见《史记·河渠书》引):“河汤汤兮激潺谖。”可见当训水流急貌。何况“石浅”则水势自急,必非缓流可知。此四句“石浅”句写水,写动态,“日落”句写山,写静态;水为近景,色泽清而浅;山为远景,色泽明而丽。“荒林”句写目之所见,“哀禽”句写耳之所闻。全诗景语,仅此四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照理讲它们并非主要内容。只是若把这四句删掉,此诗即无诗味可言。可见情由景生,原是写诗要诀。

  第三节从写景转入抒情,却兼有议论。“迁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观上指自己被出为郡守,无异于受迁谪和贬斥,二是客观上感到节序迁改推移,时不待人。这二者都是值得伤悼的。但只要存有希望,就可以领悟精微玄妙的道理,不致因外来的干扰影响自己的情绪了。然而这种悟道的境界,只有太古时代的圣君贤哲才能心领神会,处于衰乱末代的人是无法理解的。所以作者说,“我既已持有上古时代的圣贤的一颗心,哪里还在乎当今世人的讥诮呢!”从这里,看得出作者同刘宋王朝的统治阶级是互相对立的,这是豪门世族与军阀新贵之间必然存在的矛盾。最后矛盾激化,谢灵运终于以谋反罪被杀害。从历史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这是丝毫不足为怪的。

  最后一节,作者借古人以明志。“严子”和“任公”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古人。严光是避世的隐者,而任公则象征着具有经世大才的非凡之辈。作者意思说自己纵有经天纬地之才,由于不合时宜,宁可做个隐士。结尾两句,作者明确表示:即使不同时代的人也可以志趣相投,步调一致。言外隐指:本人知音寥落,当世的人对自己并不了解。从而可以推断,上文作者所伤悼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了。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634-635页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xiāng)¹春。
译文:昨天夜里在长沙痛饮沉醉而眠,今天拂晓就伴着湘江两岸的明媚春色远行。
注释:¹湘水:即湘江。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岸花飞送客,樯(qiáng)¹语留人。
译文:环顾四周,只有江岸上春风中飞舞的落花为我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语,似乎在亲切地挽留我。
注释:¹樯燕:船桅上的燕子。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贾傅¹才未有,褚(chǔ)²书绝伦³
译文:西汉时的贾谊才能世上少有,初唐时的褚遂良书法绝伦无比。
注释:¹贾傅:即汉代贾谊 。因曾官长沙王太傅,故称。²褚公:指唐代书法家褚遂良。³绝伦:无与伦比。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名高¹前后事,回首²一伤神。
译文:两人在不同的时代都曾名高一时,但是都被贬抑而死。这不堪回首的往事,真是令人黯然神伤。
注释:¹名高:盛名,名声大。²回首:回想,回忆。

  首联紧扣题面,点明题意,但又含蕴着奔波无定、生计日窘的悲辛。杜甫本来是“性豪业嗜酒”的,何况是天涯沦落,前途渺茫,所以夜来痛饮沉醉而眠,其中饱含着借酒浇愁的无限辛酸。天明之后,湘江两岸一派春色,诗人却要孤舟远行,黯然伤情的心绪自然流露出来。

  颔联紧承首联,描写启程时的情景。诗人扬帆启航,环顾四周,只有岸上春风中飞舞的落花在为他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语,似乎在亲切地挽留他,一种浓重的寂寥凄楚之情溢于言表。岸上风吹落花,樯桅春燕作语,这原本是极普通的自然现象,但诗人“以我观物”,而使“物色带情”,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感情来“送客”、“留人”,这就有力地渲染了一种十分悲凉冷落的气氛,这种气氛生动地表现了世情的淡薄,人不如岸花樯燕;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辗转流徙、飘荡无依的深沉感喟。这一联情景妙合无垠,有着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梁代诗人何逊《赠诸旧游》一诗中,有“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之句,写得很工致。杜甫这一联似从此脱化而来。但诗人在艺术上进行了新的创造,他用拟人化手法,把花、鸟写得如此楚楚动人,以寄寓孤寂寥落之情,这就不是何逊诗所能比拟的。

  颈联是用典抒情。诗人登舟而行,百感交集,情不能已,浮想联翩。身处湘地,他很自然地想到西汉时的贾谊,因才高而为大臣所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他又想到初唐时的褚遂良,书法冠绝一时,因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历史上的才人志士命运是何等相似,诗人也正是因为疏救房琯,离开朝廷而沉沦不遇。正因为如此,这两位古人的遭遇才引起诗人感情上强烈的共鸣。诗人是在借古人以抒写情怀。前人论及诗中用典时强调以“不隔”为佳,就是说不要因为用典而使诗句晦涩难懂,杜甫这里用典,因是触景而联想,十分妥贴,“借人形己”,手法高妙。

  诗的最后一联进一步借古人以抒怀,直接抒发诗人沦落他乡、抱负不能施展的情怀。贾谊、褚遂良在不同的时代都名高一时,但俱被贬抑而死,而诗人流落荆、湘一带,漂泊无依,世事不堪回首,沉郁悲愤之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诗人感叹身世、忧国伤时的愁绪,如湘水一样悠长。

  这首五言律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或托物寓意,或用典言情,或直接抒怀,句句含情,百转千回,创造了深切感人、沉郁深婉的艺术意境,成为杜甫晚年诗作中的名篇。

参考资料:
1、 王启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96-597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wú)¹
译文:出门看到了什么?只有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上的满眼春色。
注释:¹平芜: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可叹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²
译文:令人感慨的是没有知己相伴,只有我,高阳的嗜酒之徒一个。
注释:¹可叹:令人感慨。²高阳一酒徒:《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高阳儒生郦食其求见。使者入通,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以告。郦食其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遂延入。终受重用。后以“高阳酒徒”指嗜酒而放荡不羁之人。

  这首诗的开端两句,一来便直接点题,直截了当,没有丝毫客套。“出门何所见?”蕴含深深的惆怅情感,显得悠长。似乎眼前的景色无法引起他的心思。或许是因为长期怀才不遇,前途堪忧,心中郁闷,所以才有了这种漫不经心之态度。初唐诗人可能会直接描写眼前的景色,并以对偶两句为引子。但对于高适来说,这些虚饰是可舍弃的,因为那不符合他豪迈的情怀。他必定要有所突破,因此次句平淡地写道:“春色满平芜”。虽然四季更迭,春天到来,春风吹过,原野上野草葱茏。然而,他自己却依然一事无成。

  后两句,诗人终于发出不满:“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他引用了一个典故,典故中的郦食其得到刘邦的赏识,而他自己多年的努力却未得回报,如此凄凉。其中“可叹”之意,表达无奈之情,如刀割心。诗人的不甘与悲愤尽显于此,也有几分怨憎与忧愤之意。引用“高阳酒徒”的典故,或许暗含自己的小心思。毕竟姓“高”,再加上与地名相关的故事。这实质上是诗人自我感触的表现,他渴望能遇到自己的“沛公”,以施展抱负。

  这首诗读起来清爽明了,开端以疑问句开篇,显得自然。但更多的是在妙用映衬手法。用“春色满平芜”来凸显诗人困窘的境遇;用前贤得志的典故,衬托诗人对功名的渴望。短短二十字间,将诗人的无奈和失意完美地表现出来。

参考资料:
1、 李 丹.高适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M].武汉.崇文书局.2020.113-114

tiánjiāchūnwàng--gāoshì

chūménsuǒjiànchūnmǎnpíngtànzhīgāoyángjiǔ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百结¹愁肠郁(yù)²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译文: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
注释:¹百结:形容疙瘩很多。²郁,阴郁。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思亲堂上茱(zhū)初插¹,忆妹窗前句乍裁²
译文: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
注释:¹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²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对菊难逢元亮¹酒,登楼²(kuì)乏仲宣³才。
译文: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
注释:¹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²登楼:登高楼赋诗。³仲宣:东汉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生于公元177年(汉灵帝熹平6年),死于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22年),“建安七子”之一。仲宣才:即指如王粲一样的才能。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良时¹佳节成辜(gū)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译文: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注释:¹良时:美好时光。
《九日感赋》是作者1896年婚后初来湘潭不久而作。秋瑾远嫁他乡,离开了亲人,在佳节之时,心情格外地苦闷。九月九日她在堂上插上了茱萸,她在窗下提笔给妹妹写诗;她对菊遣闷饮酒;她登楼远望故居。但这一切都使她因更加怀念当初的欢乐生活,而愁肠“郁不开”了。诗反映了秋瑾初嫁后思乡的心情。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