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刳馀得龟皮在,意懒羞将粉面开。
莫笑老身柴立骨,年时几费抹涂来。
肠刳馀得龟皮在,意懒羞将粉面开。
莫笑老身柴立骨,年时几费抹涂来。
李龙高

李龙高

李龙高诗,据《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6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¹高,有仙则名²。水不在深,有龙则灵(líng)³。斯是陋(lòu)(shì),惟吾(wú)德馨(xīn)。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hóng)(rú),往来无白丁。可以调(tiáo)素琴,阅金经¹⁰。无丝竹¹¹¹²乱耳¹³,无案牍(dú)¹⁴之劳形¹⁵。南阳¹⁶诸葛庐¹⁷,西蜀子云亭。孔子云¹⁸:何陋之有¹⁹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著书时居住过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释: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¹在:在于,动词。²名:出名,名词用作动词。³灵:神奇、灵异。⁴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⁵惟吾德馨: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上:长到;入:映入。⁷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⁸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⁹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¹⁰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¹¹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¹²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¹³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¹⁴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¹⁵劳形:使身体劳(“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¹⁶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¹⁷庐:简陋的小屋子。¹⁸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¹⁹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鸿:大。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深与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深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深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山可以不用高,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所虽然简陋,但却因主人的有“深”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深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深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的技巧,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深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深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和反复推敲了。四到七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 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如果说本文的一到三句是一种铺垫,那么四到七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作者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同时,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以及两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深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卧龙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荣辱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这结合作者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深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深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深标准为最高道深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深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参考资料:
1、 陈国林.高中生必背古诗文:龙门书局出版社,2012年8月:123-125
2、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8年01期
3、 王君. 刘禹锡的心灵世界探幽——《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实录片段[J]. 语文建设. 2008(06)
4、 初中生辅导, Assist and Guide for Juniop Middle School Students, 2005年08期
5、 语文教学与研究, Chinese Teaching
6、 Studies, 1982年Z1期

lòushìmíng

liú tángdài 

    shānzàigāo yǒuxiānmíng shuǐzàishēn yǒulónglíng shìlòushì wéixīn táihénshàngjiē绿 cǎoliánqīng tánxiàoyǒuhóng鸿 wǎngláibáidīng tiáoqín yuèjīnjīng zhúzhīluàněr ànzhīláoxíng nányángzhū 西shǔyúntíng kǒngyún lòuzhīyǒu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译文:大汉永元元年(汉和帝年号,西元89年)秋七月,国舅、车骑将军窦宪,恭敬天子、辅佐王室,理国事,高洁 光明。就和执金吾耿秉,述职巡视,出兵朔方。军校们像雄鹰般威武,将士们似龙虎般勇猛,这就是天子的王师。六军俱备,及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等人,猛骑三万。战车疾驰,兵车四奔,辎重满路,一万三千多辆。统以八阵,临以威神,铁甲耀日,红旗蔽空。于是登高阙,下鸡鹿,经荒野,过沙漠,斩杀“温禺鞮王”,用其血涂鼓行祭;用“尸逐骨都侯”的血来涂刀剑之刃。然后四方将校横行,流星闪电,万里寂静,野无遗寇。于是统一区宇,举旗凯旋,查考害传图籍,遍观当地山河。终于越过“涿邪山”,跨过“安侯河”,登燕然山。践踏冒顿的部落,焚烧老上的龙庭。上以泄高帝、文帝的宿愤,光耀祖宗的神灵;下以稳固后代,拓宽疆域,振扬大汉的声威。此所渭一次劳神而长期安逸,暂时费事而永久安宁。于是封山刻石,铭记至德。铭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铄王师兮征荒裔,
译文:威武王师,征伐四方;
剿凶虐兮截海外。
剿凶虐兮截海外。
译文:剿减凶残,统一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
夐其邈兮亘地界,
译文:万里迢迢,天涯海角;
封神丘兮建隆嵑,
封神丘兮建隆嵑,
译文:封祭神山,建造丰碑;
熙帝载兮振万世!
熙帝载兮振万世!
译文:广扬帝事,振奋万代。

  范晔《后汉书》曰:齐殇王子都乡侯畅来吊国忧,窦宪遣客刺杀畅,发觉,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大破单于。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fēngyānránshānmíng

bān liǎnghàn 

    wéiyǒngyuányuánniánqiūyuè yǒuhànyuánjiùyuēchējiāngjūndòuxiàn yínliàngshèngmíng dēngwángshì  wéiqīng nǎizhíjīngěngbǐng shùzhíxún bīngshuòfāng yīngyángzhīxiào chīzhīshì yuángāiliùshī nánchán dōnghuán 西róngqiāng hóuwángjūnzhǎngzhīqún xiāosānwàn yuánróngqīng zhǎngfēn yún wànyǒusānqiānshèng zhèn wēishén xuánjiǎyào耀 zhūjiàngtiān suìlínggāoquè xià鹿 jīng jué zhǎnwēnxìn xuèshīzhúrǎnè ránhòuxiàohéng xīngliúhuìsǎo xiāotiáowàn kòu shìmièdān fǎnpèiérxuán kǎozhuànyàn qiónglǎnshānchuān suìzhuō涿 kuàānhóu shèngyānrán nièdùnzhīluò fénlǎoshàngzhīlóngtíng shàngshūgāo wénzhī宿fèn guāngzōngzhīxuánlíng xiàānhòu huījìng zhènhànzhītiānshēng suǒwèiláoérjiǔ zànfèiéryǒngníngzhě nǎisuìfēngshānkānshí zhāomíngshèng yuē 

shuòwángshīzhēnghuāng 
jiǎoxiōngnüèjiéhǎiwài 
xiòngmiǎogènjiè 
fēngshénqiūjiànlóngjié 
zàizhènwànshì 

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
故人昔有凌云赋¹,何意陆沉²黄绶(shòu)³间。
译文:老朋友以前就写过壮气凌云的辞赋,哪里想到会沉埋在低微的官职中。
注释:柳通叟、王文通:二人事迹不详。故人昔有凌云赋:谓王文通文才出众,却任职低微。¹凌云赋:据《汉书》卷五十七记载,司马相如作《大人赋》献汉武帝,武帝读之,“飘飘有凌云之气”。²陆沉:出于《庄子·则阳》:“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诗中比喻生活在人世间而实际过着避世的生活。³黄绶:汉代的县丞,官职卑微,佩黄色的绶带。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头白眼花行作吏¹,儿婚女嫁望还山。
译文:现在头发花白眼睛昏花还要仕途奔走,待到儿婚女嫁之后,才可能回到家中。
注释:¹行作吏:担任吏职。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心犹未死杯中物¹,春不能朱镜里颜。
译文:只有对杯中美酒心还未死,纵使是充满生机的春天也不能恢复镜里的朱颜。
注释:¹杯中物:指酒。
寄语诸公肯湔祓,割鸡今得近乡关。
寄语诸公肯湔(jiān)(fú)¹,割鸡²今得近乡关。
译文:我想寄语当权的诸公:如果你们肯荐拔的话,那就请让他在离家乡的地方任县官之职吧。
注释:¹湔祓:洗手去秽。²割鸡:指任县官之职。

  这首诗的首联大大赞扬好友的才华,感慨其官职卑微,不得其用;颔联赞扬好友高尚品格的赞扬,对其贫寒处境表示理解与同情;颈联则刻画出好友放旷不羁的性格与时光流逝的伤感;尾联透露出才士沉沦的悲愤。全诗造句生新峭拔,章法开阖动荡,步步曲折,前后顿挫,语言明净而生动贴切。

  “故人昔有凌云赋”这一句诗,是诗人借司马相如的故事来写老友的才华横溢。但接下来“何意陆沈黄绶间”,笔锋一转,这一句以疑问形式出之,更能表现愤懑之情,它是慨叹,但更是责问,是对执政者的谴责。这一句既写出了人才的遭受埋没,也是暗写友人的亦官亦隐。首联将高才与不遇相对比,一是“凌云”,一是“陆沉”,有转折跌宕之势。

  颔联写友人“头白眼花”本应是儿孙绕膝、安度余年的时候,却还有奔走仕途。待到“儿婚女嫁”之后,才可望挂冠归去,终老家山。“儿婚女嫁”用《后汉书·逸民列传》中向子平的典故,写友人的为官,实是迫于生计,非其本愿,见出他不慕荣利的品格。“心犹未死杯中物”,饮酒的豪兴尚不减当年,但“春不能朱镜里颜”,春天能使万物复苏,但不能恢复他青春的红颜。

豪兴犹在,盛年不再,颈联又是一个转跌,在豪放旷达中含无限感慨。即以“心犹未死”一句而论,貌似放达,内里却有种种牢骚抑郁。诗人一反中间二联装点景物的传统,以拗硬之笔,写奇崛之态。颔联以“头白眼花”对“儿婚女嫁”,在上下相对中,每句又自成对偶,有着往复回环的效果。颈联却奇峰突起,以不合正常节奏的散文句式构成对偶,原来每句前半部分双音节的两个音步变成了“一——三——三”的节奏,这样就成为:“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读来拗崛顿挫,生动地传达出牢骚不平的情怀。这种奇句拗调,力盘硬语,构造奇特。

  尾联则为友人向执政诸公吁请,希望他们能够多多荐拔友人,让他能在离家乡近的地方任职。”肯,即“肯不肯”,出语宛转,但仍包含怨愤不平之意。“割鸡”则呼应首联的才高位卑,表现出诗人组织的绵密。

  诗人入仕之后,强烈地不满现实政治,尤其对那班暴发的新贵投以蔑视,而对被埋没的才识之士则倾心相交,视为知音。在正因为诗人与他们遭际相似,品格相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以描写其形象也就分外真切。诗中人物的贫贱自守、兀傲奇崛、放旷不羁、愤世嫉俗,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为其坎坷遭遇大鸣不平,抗议世道的不公,实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这首诗像一幅写意人物画,笔触简练,风格奇拗。作为律诗,这首诗无论在风格还是在语言上,都显出诗人的独创性。

参考资料:
1、 缪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曾枣庄,葛晓音,陈伯海,赵昌平,莫砺锋,刘永翔等撰写.宋诗鉴赏辞典 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7:第565-566页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胡骄¹马惊沙尘起,胡雏(chú)²饮马天津³水。
译文:胡人骄矜战马惊奔沙尘隆起,时局艰险石勒般的胡雏饮马京师之水。
注释:¹胡骄:此指安史叛军。²胡雏:年幼的胡人。这里亦指安史之兵。³天津:河南洛阳西南洛水上有天津桥。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巴九千里。(三巴 一作:三色)
君为张掖(yè)近酒泉¹,我窜三巴²九千里。(三巴 一作:三色)
译文:您为远赴张掖近酒泉,我被流放来到三巴路程九千里。
注释:¹张掖、酒泉:皆唐郡,在今甘肃张掖市、酒泉市一带。²三巴:东汉末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永宁、固陵、巴三郡,后改为巴、巴东、巴西三郡,合称三巴。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天地再新¹法令宽²,夜郎迁客³带霜寒
译文:颁诏大赦法令宽松如同天地再新,流放夜郎的迁谪之人携带一身寒霜归还。
注释:¹天地再新:指两京收复后形势重新好转。²法令宽:指乾元二年(759年)的大赦。³迁客:指自己。⁴带霜寒:比喻心有余悸。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西忆故人¹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译文:怀忆西方的老朋友不可相见,东风把我的梦儿带到长安与你相会。
注释:¹故人:指韦冰。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宁期¹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duò)烟雾。
译文:哪里想到在此地忽然相遇,惊喜之间又茫然如堕烟雾。
注释:¹宁期:哪里料到,没想到。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译文:筵席上玉箫金管喧响四下,心情苦涩难以用七言长句淋漓抒发。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
昨日绣衣¹倾绿尊,病如桃李²竟何言。
译文:昨日里绣衣侍御绿褥频倾,我却有如得病桃李竟然无言无语。
注释:¹绣衣:指御史台的官员。因其常出使幕府,故有时亦以绣衣称幕僚。²病如桃李:病得像不讲话的桃李。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昔骑天子大宛(yuān)马¹,今乘款段²诸侯³门。
译文:昔日天子恩赐大宛马逍遥迈行,如今骑劣马步履艰难奔走侯门。
注释:¹大宛马:古代西域大宛国所产的名马。²款段:行走缓慢的马。此指劣马。³诸侯:此指地方长官。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赖遇南平¹豁方寸²,复兼夫子³持清论
译文:幸赖相遇南平太守李之遥心胸豁达,再加上夫子您陈述高论清谈。
注释:¹南平:指李白的族弟南平太守李之遥。²豁方寸:开心。³夫子:对韦冰的尊称。⁴清论:清高脱俗的言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译文:有如青山顶上拨开万里云雾,眺望炙朗青天解除烦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译文:人闷最终还是心闷,苦辛依旧长是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愁来饮酒二千石¹,寒灰重暖生阳春。
译文:愁肠袭来饮酒二千石,渴望死灰复燃严寒中重生阳春。
注释:¹二千石:中国古代计算酒的容量用升、斗、石等单位。二千石是夸张的说法。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山公¹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²
译文:仿效山公酒醉仍能骑马出行,这也是主人与大家的一番风流。
注释:¹山公:指晋人山简。²贤主人:指韦冰。此句以山简喻韦冰。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头陀¹云月多僧(sēng)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译文:头陀寺的云月烟空带有一股僧气,如此山水哪能称人心意?
注释:¹头陀:僧寺名,故址约在今湖北武昌县东南。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不然鸣笳¹按鼓²戏沧流³,呼取江南女儿歌棹(zhào)(ōu)
译文:要不然鸣筑击鼓相戏沧凉清流,呼唤江南女儿鼓棹讴歌。
注释:¹笳:古代一种乐器。²按鼓:击鼓。³戏沧流:到江中游玩。⁴歌棹讴:以船桨打着拍子唱歌。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我且为君捶(chuí)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译文:我将为您捶碎这黄鹤高楼,您也为我翻倒那鹦鹉之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译文:三国时赤壁争雄有如梦中之事,还是边歌边舞宽却离别的忧愁。

  诗一开始,便是一段倒叙。这是骤遇后对已往的追忆。诗人说:“安史乱起,你远赴张掖,我避地三巴,地北天南,无缘相见。而当叛乱初平,肃宗返京,我却琅当入狱,披霜带露,长流夜郎,自觉将凄凉了却残生。想起长安旧交,此时必当随驾返朝,东风得意,而自己大约只能在梦中会见他们了。谁料想,我有幸遇赦,竟然又遇见无望相会的长安故人。这实在令人喜出望外,惊讶不已,简直不可思议,茫然如堕烟雾。”李白是遇赦的罪人,韦冰系被贬的官员,在那相逢的宴会上,人众嘈杂,彼此的遭遇不可能说得了,道得清。从开头到“苦心”句为一段,在概括追叙骤遇的惊喜之中,诗人寄托着自己和韦冰两人的不幸遭遇和不平情绪;在抒写迷惑不解的思绪之中,蕴含着对肃宗和朝廷的皮里阳秋的讥刺。这恍如梦魂相见的惊喜描述,其实是大梦初醒的痛心自白。爱国的壮志,济世的雄图,竟成为天真的迷梦,真实的悲剧。

  诗人由衷感激故人的解慰。他说:“昨天的宴会上,衣绣的贵达为自己斟酒,礼遇殊重。但是,他们只是爱慕我的才名,并不真正理解我,而我‘病如桃李’,更有什么可讲的呢?当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世人终会理解我的,对于我的今昔荣辱,就得到故人的了解。前些时听到了南平太守李之遥一番坦率的真心话,使人豁开胸襟;今日在这里又得闻你的清正的言论,真好像深山拨开云雾,使人看到晴朗的天空,驱散了心头的苦闷。”从“昨日”句到“四望”句这一段,诗人口气虽然比较平缓,然而却使人强烈感受到他内心无从排遣的郁结,有似大雷雨来临之前的沉闷。

  最后一段,笔势奔放恣肆,强烈的悲愤,直泻而出,仿佛心头压抑的山洪,暴发了出来,猛烈冲击这现实的一切。诗中写道:“人闷,心闷,苦痛,辛酸,接连不断,永远如此。我只有借酒浇愁,痛饮它二千石。汉代韩安国身陷囹圄,自信死灰可以复燃,我为什么不能呢?晋朝山简镇守襄阳时,常喝得酩酊大醉,还能骑乘骏马,别是一番贤主人的风流倜傥之举。”而李白喝的是苦闷之酒,孤独一人,自然没有那份闲适之情了,所以酒醉也不能遣闷。于是他说:“还是去遨游山水吧,但又觉得山山水水都像江夏附近著名古刹头陀寺一样,充斥那苦行的僧人气,毫无乐趣,不称人意。那么,哪里是出路,何处可解闷呢?倒不如乘船飘游,招唤乐妓,鸣笳按鼓,歌舞取乐;把那曾经向往、追求的一切都铲除掉,不留痕迹;把那纷争逞雄的政治现实看作一场梦幻,不足介怀;就让歌舞来宽解离愁吧!”诗人排斥了自己以往自适的爱好,并非自暴自弃,而是极度苦闷的暴发,激烈悲愤的反抗。这最后十四句,情调愈转越激烈。矛头针对黑暗的政治,冷酷的现实。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是此篇感情最激烈的诗句,也是历来传诵的名句。“黄鹤楼”因神仙骑鹤上天而闻名,“鹦鹉洲”因东汉汉末年作过《鹦鹉赋》的祢衡被黄祖杀于此洲而得名。一个令人向往神仙,一个触发不遇的感慨,虽然是传说和历史,却寄托了韦冰和李白的情怀遭际。游仙不是志士的理想,而是失志的归宿;不遇本非明时的现象,却是自古而然的常情。李白以知己的情怀,对彼此的遭际表示极大的激愤,因而要“捶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不再怀有梦想,不再自寻苦闷。然而黄鹤楼捶不碎,鹦鹉洲倒不了,诗人极大的愤怒中包含着无可奈何的悲伤。

  这诗抒写的是真情实感,然而构思浪漫奇特。诗人抓住在江夏意外遇见韦冰的机缘,敏锐觉察这一意外相遇的喜剧中隐含着悲剧内容,浪漫地夸张地把它构思和表现为如梦觉醒。它从遇赦骤逢的惊喜如梦,写到在冷酷境遇中觉醒,而以觉醒后的悲愤作结。从而使诗人及韦冰的遭遇具有典型意义,真实地反映出造成悲剧的时代特点。诗人是怨屈悲愤的,又是痛心绝望的,他不堪回首而又悲慨激昂,因而感情起伏转换,热烈充沛,使人清楚地看到他那至老未衰的“不干人、不屈己”的性格,“大济苍生”、“四海清一”的抱负。这是诗人暮年作品,较之前期作品,思想更成熟,艺术更老练,而风格依旧,傲岸不羁,风流倜傥,个性突出,笔调豪放,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参考资料:
1、 倪其心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81-282
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
浮云一百八盘¹(yíng),落日四十八渡²明。
译文:一百八盘,在云遮雾罩之中,山路盘绕而上,落日照耀的四十八渡分外明丽。
注释:¹一百八盘:山岭的名字,陆游的《入蜀记》有记载:“隔江南陵山极高大,有路如线,盘屈至绝顶,谓之一百八盘。”盘萦:盘绕。²四十八渡:渡口名。
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
鬼门关¹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
译文:不要认为鬼门关外的黔州地处荒远,四海之内都处都可以安家,这里的居民也和我们的亲兄弟一样。
注释:¹鬼门关:指的是石门关,在重庆奉节东,两山相夹如门户。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