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衣起兮望秋河,濛濛远雾飞轻罗。
揽衣起兮望秋河,濛濛远雾飞轻罗。
蟠桃树上日欲出,白榆枝畔星无多。
蟠桃树上日欲出,白榆枝畔星无多。

wàngxiǎo--shījiān

lǎnwàngqiūméngméngyuǎnfēiqīngluó

pántáoshùshàngchūbáizhīpànxīngduō

施肩吾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 20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sà)¹载绨(tì)²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译文:三十年前母亲缝制的一件粗绨面料的长袍还保存在箱柜里,领子和襟袖虽已破旧,依稀能感觉到绨袍上残留着母亲的余温。
注释:¹卅:三十。²绨袍:粗绨所制造的袍子。绨:丝织物类名。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译文:想重新缝补又不忍轻易拆开旧衣,上面有母亲缝补的痕迹。

  这首诗逐层深入,真挚动人地表达了人类至善至纯的天伦情感——母子之情。以小见大,托物抒情,一波三折,婉转深挚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因而感人肺腑,能令读者掩卷长思。

  诗人翻检旧物时,发现母亲三十年前为他缝制的一件粗绨面料的长袍还保存在箱柜里。一件旧衣居然保存了这么多年,可见主人对它的爱惜。由于年深月久,又曾穿著过,绨袍的领子和襟袖已经破旧,虽然如此,诗人并无将它抛弃之意,如今睹物思人,诗人还依稀感觉绨袍上残留着母亲的余温。“余温”二字,乍看起来不符合生活的真实,然而,母亲逝世后,诗人一直思深念切,如今,母亲缝制的这件绨袍自然更强烈地激起他对母亲的回忆,母亲生前的慈颜与厚爱,霎时间又浮现于脑海,诗人情热中肠,以至移情于物,产生“却余温”的错觉,却又是十分自然,合乎常情的。诗人有意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传达了情感的真实。

  末两句诗,紧承上面而来,更将这种感情转进了一层。由于领襟已破,诗人将绨袍晾晒之后,自然想缝补一下,可是转念一想,又不忍轻易拆开旧衣,移换旧布料的位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当年,母亲曾将对儿子的爱倾注于针针线线之中,缝进了这件绨袍里。如今,这件旧衣上一针一线对儿子而言,都包含着母亲的爱心,为人子者怎能忍心拆断这爱的丝线呢?诗人的不忍拆移,正表明了对母亲的无比珍重和深情怀念。这首诗,以小见大,托物抒情,一波三折,婉转深挚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因而感人肺腑,能令读者掩卷长思。

彭祖姓篯,讳铿,帝颛顼之玄孙也。殷未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王令采女乘辎軿往问道于彭祖。彭祖曰:“吾遗腹而生,三岁失母,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怙,丧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令肌肤不泽,荣卫焦枯,恐不得度世。所闻素又浅薄,不足宣传。”乃去,不知所在。其后七十余年,闻人于流沙之西见之。《神仙传》
彭祖姓篯(jiǎn),讳¹(kēng),帝颛(zhuān)(xū)之玄孙也。殷未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王令采女²乘辎(zī)軿(píng)³往问道于彭祖。彭祖曰:“吾遗腹而生,三岁失母,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怙(hù),丧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数(shuò)遭忧患,和气折伤,令肌肤不泽,荣卫焦枯,恐不得度世¹⁰。所闻素又浅薄,不足宣传。”乃去,不知所在。其后七十余年,闻人于流沙之西见之。《神仙传》
译文:彭祖姓篯,名铿,是天帝颛顼的曾孙的儿子。殷商末期已经有七百六十七岁了,却一点也不衰老。殷王命令宫女乘着四周都有帷篷屏蔽的车前去向他请教长生之道,彭祖说:“我是个遗腹子,三岁时失去了母亲。后来遇到犬戎之乱,流浪到西域,度过了一百多年。再加上我年轻时身体不好,陆续失去了四十九个妻子,死了五十四个儿子,多次遭受忧患,元气损伤,肌肤没有光泽,血脉干枯,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对于养生之道,我也见闻浅薄,不值得宣扬。”说完就离去了,从此不知去向。又过了七十几年,听说有人在流沙国的西陲看见过他。
注释:¹讳: 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²采女:宫女。³辎軿:辎车和軿车的并称。后泛指有屏蔽的车子。⁴遗腹:父亲死后出生的孩子。⁵犬戎: 古代部落名,猃狁,古代居住于于今陕、甘一带。⁶怙: 这里指体弱。⁷数:多次。⁸和气:元气。⁹荣卫:这里指血脉。¹⁰度世:存世,活着。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一江¹烟水²³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jì)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¹⁰儿天边至,酒旗¹¹儿风外飐(zhǎn)¹²。爱杀¹³江南!
译文: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河岸两边的人家,屋顶飞檐如画,似乎衔接在一起。江面上荷叶、菱叶丛生,浮在水中秋光安宁闲淡;看沙画往来翻飞舞姿翩翩,香风透出珠帘在十里岸边弥漫。远处的画船正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是爱煞这江南美景呀!
注释:¹一江:满江,整个江面。²烟水:烟霭笼罩着的水面。³照:倒映。⁴岚:山里的雾气。⁵画檐:有画饰的屋檐。⁶芰荷:出水的荷叶,亦指荷花。⁷秋光淡:因为成丛的荷叶挺拔茂密,以至秋光也显得淡了。⁸再三:多次,不断的样子。⁹卷香风十里珠帘:“十里香风卷珠帘”的倒装。珠帘,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¹⁰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¹¹酒旗:也叫酒帘,俗称“望子”,是以布缀于竿头、高悬于店门前的酒家标帜。¹²飐:风吹物动的样子。¹³杀:通“煞”,非常、甚。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程度之深。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两句采用对偶的写法,从大处落笔,先描写江上之景,雾霭弥漫,烟云缭绕,再写两岸人家,鳞次栉比,画梁相接,正合乎水仙子的曲牌作法。首句画出一幅天然美景,江面经晴日照射,氤氲荡漾,更显出烟水迷茫之致。次句“两岸人家接画檐”写出了江南地区人口稠密和繁华富庶的特点。

  接着作者又把注意力放到自然景物,“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的“淡”用得好,把温柔水乡的浓郁春光冲淡了,彷佛有抿去嚣扰的意味,更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摇曳之姿。“看沙鸥舞再三”写得是作者张养浩本人闲洒自适得怡然之味。

  “卷香风十里珠帘”暗示了其所在的温柔乡之香艳、富丽,和前面的画檐人家相呼应。“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相对,也是水仙子的惯例。而这两句不仅是字面相对,所描述的情景也恰成对应,一方频频召唤,一方倦旅来投。最后一句由客观观察转回主观感受,“爱杀江南”总结心得,既突显主旨,又充分表达了情感。

  这首小令在艺术的处理上,能够把远近的景物交错来写,富有变化,江南各种富有特色的景观足以激发起令人心想神往的印象。

  这首《水仙子》中最繁华富丽的句子是“两岸人家接画檐”。

  该曲中运用了“一”“两”“再三”“十”等数词,集中表现了江南风物明丽隽美的特点。由于选择的数词不同,富于变化,增强了生动活泼的情韵。五句写景由远而近,从大到小,写家人、荷塘、水禽,第六句写远方的船,第七句又村落酒店酒旗,极富条理性和层次感,表达了欢快的格调。

shuǐxiān ·yǒngjiāngnán

zhāngyǎnghào yuándài 

jiāngyānshuǐzhàoqínglán liǎngànrénjiājiēhuàyán cóngduànqiūguāngdàn kànshāōuzàisān juǎnxiāngfēngshízhūlián huàchuánértiānbiānzhì jiǔérfēngwàizhǎn àijiāngnán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懒向青门学种瓜¹,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ōu)²落晚沙。
译文:不愿意靠近京城,像汉代初年的邵平那样在长安的青门外种瓜,只希望在打鱼垂钓中送走时光岁月。双双对对新来的燕子在长满春草的河岸上飞来飞去;远处的鸥鸟在夕阳的映照下轻盈如送送树叶在沙滩上飘落。
注释:¹种瓜: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在青门种瓜。后因以种瓜代指隐居。²鸥:鸥科动物,形色像白鸽或小白鸡,性凶猛,长腿长嘴,脚趾间有蹼,善游水。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歌缥缈,舻(lú)¹(ōu)(yā)²,酒如清露鲊(zhǎ)³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译文:歌声是缥缈动人的,迎合着呕哑的船橹声;酒是清纯的,洁白如露,配合上如花似锦的各种各样的鱼类食品,生活真是美不胜收啊!如果有人问道你将归向何方?我将笑着向他指着船儿说,这就是我的家啊!
注释:¹舻:桨。²呕哑:形容声音嘈杂。³鲊:鱼经腌制加工后所做的食品。

  这首词写的是词人闲居生活的怡然自得,其中暗含着词人被罢官之后的百无聊赖。

  上送起首的“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两句,词人说自己不愿意在长安城附近学汉初的邵平,在青门外种瓜,而是一心只求能够回家过上渔钓的闲适生活,安度余生。词人本是一心报国之人,在此处却说自己想要归乡隐居,实际上是对自己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的派遣之词。由于词人此时已经迁居到山阴县南的镜湖之北、三山之下,在怡人的自然环境的感染之下,词人不免发出了“渔钓送年华”的呐喊,实际上是借此派遣自己心中的种种痛楚。接下来的“双双新燕飞春岸,送送轻鸥落晚沙”两句,词人写的是镜湖之上的景色:成双成对的新燕在春意盎然的湖岸上飞来飞去,远处的天幕上沙鸥点点,轻轻地落在了暮色笼罩的沙洲之上。此二句紧承上文,描绘出一幅淡雅怡人的镜湖之画,透露着词人心境的愉悦。

  下送起首的“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三句,词人写湖中泛舟之人的歌声缥缈,大船上声音嘈杂,饮用的酒像清露一样甘醇,舴鱼像花一样诱人。这三句是词人对“渔钓”生活的具体描写,一派其乐融融的气象。结拍的“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两句,词人说逢人问自己要回到什么地方去,他笑着指着自己的船儿说: “这就是我的家。”词人在全词结尾的部分将自己心中热爱自然的情趣推向了高潮,想要以船为家,一股旷世的情怀跃然纸上。

  词人虽然将自己的怡然自得表现得极为张扬,但联想到词人当时的处境可知,他被罢官免职,心中自然不会如此轻松愉悦,因此此处的“笑”实际上是强作笑颜,词中表现的旷达情怀实际上是强作旷达,词人心中仍然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霾。写的是“渔钓”的闲适,所要传达的却是“渔钓”的因由。

  这首词移情于景,含而不吐,意境微妙,含蕴深厚,非常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宋词名家名篇鉴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179-180页

zhètiān ·lǎnxiàngqīngménxuézhòngguā

yóu sòngdài 

lǎnxiàngqīngménxuézhòngguā zhǐjiāngdiàosòngniánhuá shuāngshuāngxīnyànfēichūnàn piànpiànqīngōuluòwǎnshā 
piāomiǎo ōu jiǔqīngzhàhuā féngrénwèndàoguīchù xiàozhǐchuánérshìjiā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采菱辛苦废犁锄(chú)¹,血指流丹²鬼质枯。
译文:辛辛苦苦地去采菱,没有田可以耕作犁锄也无用。十指流血枯瘦的面貌看起来半似人半似鬼。
注释:¹犁锄:农具。犁和锄。²流丹:指流血。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译文:没有能力去买田地只好在水上种香菱;近来官府催逼得很紧急千顷湖面也要收租税。

shítiányuánxìng--fànchéng

cǎilíngxīnfèichú

xuèzhǐliúdānguǐzhì

mǎitiánliáozhǒngshuǐ

jìnláimiànshō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