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岸堆青嶂,游船满绿波。
楼台临水近,杨柳占春多。
老去谁同调,尊前且放歌。
韶华能几日,随棹已新荷。
绕岸堆青嶂,游船满绿波。
楼台临水近,杨柳占春多。
老去谁同调,尊前且放歌。
韶华能几日,随棹已新荷。
葛天民

葛天民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 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平林¹广野²骑台³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译文:原野空旷,平林漠漠,戏马台一片荒凉;深山古寺,夕阳返照,钟声报告已是黄昏时光。
注释:¹平林:平原上的树林。²广野:广阔的原野。³骑台:指戏马台。⁴山寺:即云龙山上的台头寺。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人事¹自生²今日意³,寒花只作去年香。
译文:人事变幻,每逢重阳,便有万千思绪;年年岁岁,菊花开放,依旧阵阵寒香。
注释:¹人事:人世上各种事情。²自生:自然生发出。³今日意:指九日登高怀远执意。⁴寒花:指菊花。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巾欹(qī)¹更觉霜侵鬓(bìn),语妙何妨石作肠²
译文:头巾倾斜,更觉得清霜已侵上了鬓发;语言佳妙,并不碍诗人的铁石心肠。
注释:¹巾欹:头巾倾斜。²石作肠:铁石心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落木¹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²更须忙³
译文:放眼望,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流淌;谁知道,今日里,为政务还得繁忙!
注释:¹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²此日:重九节这一日。³更须忙:自古皆有重九,而诗人在重九这一日,更是携朋邀侣登高赋诗忙个正欢。这是一种很风趣的说法。

  这首诗是重阳登高即景抒怀之作,作者从戏马台的荒废,夕阳晚照联想到老境将至,好景不常,自警应该抓紧时间玩赏风光,多作好诗,不须汲汲于世俗之事。

  诗的开头两句写景:“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诗句中点明了季节、地点和时间,语意闲雅。戏马台有典故。东晋末年刘裕北伐归来为宋公,驻守彭城,曾因饯送孔令辞官还乡,大会宾僚于戏马台,一时文士如谢灵运、谢宣远都有诗咏。回首过往,往日的热闹更显现今的荒凉,首句的重点就在“荒”字上,有咏怀古迹之意,见出人事代谢之感。这一联,写景叙事不仅工在形象,而且注重象外之意,“平林”句见人事代谢之感,“山寺’’句则寓时节相催之意,这种象外之意,直透三、四两句,加强了诗句之间意趣的融合。

  第三四两句抒情:“人事自生今日意,寒报只作去年香。”时节易得,又是一年的重阳。每逢佳节,人们便有思亲之感;而菊报却依旧开放,还是和去年一样,送来阵阵的寒香。诗句中含有“年年岁岁报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的感慨。自然的规律,总是如此。

  五六两句,记节日清游的情况:头巾被风吹得歪斜了,诗人更觉得清霜已侵上了鬓发。“巾欹更觉霜侵鬓”这一句暗用了“孟嘉落帽”的故事。所谓暗用,就是表面上看起来,完全是一个清空无碍的叙事句,写的都像是当下即刻的事,但实际上已经暗用了某个典故。这方面杜甫做得很成功,陈师道学杜,也成功地吸取了他的这个方法。这里不但是暗用,而且是活用,也就是能从原典中翻出一种新意,别具一种风流。孟嘉落帽而不自觉,是其通脱忘怀之处,陈师道这里却“巾欹更觉霜侵鬓”,头巾从头上滑下一半,更觉霜发之多,老去的感受更强了,也更深切地感觉到时节相催。从孟嘉的帽落不觉到陈师道的“巾欹更觉”,原典的意思完全被翻转过来。下句又用了“石作肠”的典故,诗歌的语言佳妙,也有“清便富丽”的高致,就像宋广平写《梅报赋》,措词婉媚,并不碍其铁石心肠一样。另外,此联用两个典故来暗写登高赋诗,妙在隐而不露。

  结尾两句:“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抒发游赏以后的感想。“落木”句用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句意,写傍晚登览所见的远近景象。“此身”句感叹节物如此可念,登临清赏的机会正不应放弃,而此日此身,还须忙于世务,很难得有时间,这又是十分可惜的。

  陈师道作诗多学杜甫,这首也是学杜甫有得之作,瘦劲浑厚、清淡高致、内涵深蕴。

  应酬节物之意,从宋人的创作观念来看,是一种比较成熟和时俗的题材,所以欧、梅、苏、黄等大诗人多不经意于此,这大概也是宋诗人去熟忌俗之旨。但陈师道的重阳诗,扫除陈言熟语,着力翻新。于前贤未到之处立意取象,却能轧轧独出,于平淡中见奇峻,可以与王维、杜甫等大家的重阳节诗咏争一日之长,此亦江西诗派“以故为新”的一种表现。

参考资料:
1、 钱志熙编著.江西诗派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78-180
2、 邱少华选注.江西诗派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69-70
3、 傅德岷,李元强,卢晋等编著.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214

yùnjiétuījiǔdēngnánshān

chénshīdào sòngdài 

pínglínguǎng广táihuāng shānzhōngmíngbàoyáng 
rénshìshēngjīn hánhuāzhǐzuòniánxiāng 
jīngèngjuéshuāngqīnbìn miàofángshízuòcháng 
luòbiānjiāngjìn shēngèngmáng 
秋光满目。风清露白,莲红水绿。何处梦回?弄珠拾翠盈盈,倚兰桡,眉黛蹙。
秋光满目。风清露白,莲红水绿。何处梦回?弄珠拾翠¹盈盈,倚兰桡(ráo),眉黛蹙(cù)
注释:¹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以指妇女嬉游的景象。
采莲调稳,吴侣声相续,倚棹吴江曲。鹭起暮天,几双交颈鸳鸯,入芦花,深处宿。
采莲调¹稳,吴侣声相续,倚棹(zhào)吴江曲。鹭起暮天,几双交颈鸳鸯,入芦花,深处宿。
注释:¹采莲调:采莲子,词调名。

chuán··qiūguāngmǎn--chāng

qiūguāngmǎnfēngqīngbáiliánhóngshuǐ绿chùmènghuínòngzhūshícuìyíngyínglánráoméidài

cǎiliándiàowěnshēngxiāngzhàojiāngtiānshuāngjiāojǐngyuānyānghuāshēnchù宿

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东偏之室,治为燕私之居,而名曰画舫斋。斋广一室,其深七室,以户相通,凡入予室者,如入乎舟中。其温室之奥,则穴其上以为明;其虚室之疏以达,则槛栏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凡偃休于吾斋者,又如偃休乎舟中。山石崷崒,佳花美木之植列于两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爱者。因以舟名焉。
予至滑¹之三月,即其署(shǔ)²东偏之室,治³为燕私之居,而名曰画舫(fǎng)斋。斋广一室,其深七室,以户相通,凡入予室者,如入乎舟中。其温室之奥,则穴其上以为明;其虚室之疏以达,则槛栏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凡偃(yǎn)休于吾斋者,又如偃休乎舟中。山石崷(yóu)(zú),佳花美木之植列于两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爱者。因以舟名焉。
译文:我到滑县三个月后,就在官署东边的偏室,修建了我休憩的居所,并把它命名为“画舫斋”。画舫斋的宽度有一间屋子那么大,它的深度有七间屋子那么长,用门将房子连通起来,凡进入我的画舫斋,就好像到了船上。屋子深暗的地方,就在顶部凿洞开窗,使屋子明亮起来;空疏通达的地方,就在两边砌上栏杆,作为坐立的依靠。凡是在斋中休息,就像在船上休息一样。屋外山石高峻,各种美丽的花草树木种植在屋檐的两边,人在斋中又像是泛舟江中,左右两边的山林交相辉映,都令人喜爱。于是就用“舟”来命名我的居室。
注释:¹滑:滑州,今河南滑县。²署:官署,衙门。³治:修理。⁴燕私之居:歇息的地方。⁵广一室,其深七室:一间房子宽,七间房子深。⁶温室之奥:指画舫斋最里面的房子。奥:深处。⁷其虚室之疏以达:靠外边的房子没有墙壁,疏朗而通达。⁸蝤崒:峥嵘高峻的样子。⁹泛乎中流:船行在大河之间。
《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盖舟之为物,所以济难而非安居之用也。今予治斋于署,以为燕安,而反以舟名之,岂不戾哉?矧予又尝以罪谪,走江湖间,自汴绝淮,浮于大江,至于巴峡,转而以入于汉沔,计其水行几万余里。其羁穷不幸,而卒遭风波之恐,往往叫号神明以脱须臾之命者,数矣。当其恐时,顾视前后凡舟之人,非为商贾,则必仕宦。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赖天之惠,全活其生。今得除去宿负,列官于朝,以来是州,饱廪食而安署居。追思曩时山川所历,舟楫之危,蛟鼋之出没,波涛之汹欻,宜其寝惊而梦愕。而乃忘其险阻,犹以舟名其斋,岂真乐于舟居者邪!
《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盖舟之为物,所以济难而非安居之用也。今予治斋于署,以为燕安,而反以舟名之,岂不戾(lì)¹哉?矧(shěn)予又尝以罪谪(zhé),走江湖间,自汴绝淮,浮于大江,至于巴峡,转而以入于汉沔,计其水行几万余里。其羁(jī)穷不幸²,而卒遭风波之恐,往往叫号神明³以脱须臾(yú)之命者,数矣。当其恐时,顾视前后凡舟之人,非为商贾,则必仕宦。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赖天之惠,全活其生。今得除去宿负,列官于朝,以来是州,饱廪(lǐn)食而安署居。追思曩(nǎng)时山川所历,舟楫之危,蛟鼋(yuán)之出没,波涛之汹欻(xū),宜其寝惊而梦愕。而乃忘其险阻,犹以舟名其斋,岂真乐于舟居者邪!
译文:《周易》的卦象,涉及到经历艰难险阻的,就一定称作“涉川”。这是因为“舟”这种物件,是用来渡过难关而不是用来安居的。我在官署修建的居所,是用作闲居休憩的,却反而用“舟”来命名,这难道不违背常理吗?况且我又曾经因为获罪被贬谪,行走在江湖之间,从汴河渡过淮河,又沿长江漂流,到了巴峡,再辗转进入汉水和沔水,总计水路行程几万里。其间途路蹇阻多难,突然遭遇大风浪恐惧的时候,常常呼唤神灵保佑以使自己脱离危险而保瞬间性命的情形,已经有很多次了。当恐惧的时候,我环顾船上的人,不是商人就是做官的,于是暗自感叹,认为如果不是贪图利益和身不由己的人,谁愿意到这里来呢?全靠老天的眷顾,我得以保全性命。我能够除去以往的罪责,在朝廷任职,来到这滑州,饱吃官粮,安居官署。回想起从前我辗转高山大河的经历,乘船的危险,蛟龙龟鼍的出没,波涛的汹涌,总使我在睡梦中惊醒。而我却忘记了自己遭受的艰难险阻,还用“舟”来命名我的斋室,难道我真的喜欢在船上生活吗?
注释:¹戾:乖戾,悖谬。²羁穷不幸:仕途挫折,颠沛流徙。³叫号神明:呼唤上天保佑。⁴数:屡次。⁵除去宿负:免去以前受贬谪的罪愆。
然予闻古之人,有逃世远去江湖之上,终身而不肯反者,其必有所乐也。苟非冒利于险,有罪而不得已,使顺风恬波,傲然枕席之上,一日而千里,则舟之行岂不乐哉!顾予诚有所未暇,而舫者宴嬉之舟也,姑以名予斋,奚曰不宜?
然予闻古之人,有逃世远去江湖之上,终身而不肯反者,其必有所乐也。苟非冒利于险,有罪而不得已,使顺风恬波,傲然枕席之上,一日而千里,则舟之行岂不乐哉!顾予诚有所未暇(xiá)¹,而舫者宴嬉(xī)之舟也,姑以名予斋,奚曰不宜²
译文:然而我听说古时候的人,有的逃离世俗远离江湖而逍遥,终身都不肯再返回尘世之中,他们肯定有感到快乐的地方。如果不是在危险当中求得利益,如果不是因为犯罪而身不由己,而是在船上顺风而行,风平浪静,傲然倚躺,一目之内就可以走千里的路程,那么乘船而行难道不是一件乐事吗?考虑到我确实没有空闲的时间,而“舫”是一种休憩娱乐的船,姑且用此命名我的斋室,为什么说不合适呢?
注释:¹诚有所未暇:意思是世乱方甚,自己应该做一番事业,还不能脱身世外,漫游江湖。²奚曰不宜:怎么能说不对呢?
予友蔡君谟善大书,颇怪伟,将乞大字以题于楹。惧其疑予之所以名斋者,故具以云。又因以置于壁。
予友蔡君谟(mó)¹善大书,颇怪伟,将乞大字以题于楹(yíng)。惧其疑予之所以名斋者,故具以云。又因以置于壁²
译文:我的朋友蔡君谟擅长写大字,字体甚为奇崛雄伟,我请求他在斋室的门楣上题写大字,可是怕他对我的斋室的命名有疑问,所以写了这篇文章作详细解释,并把它挂在墙上。
注释:¹蔡君谟:蔡襄,字君谟,作者朋友,当时以书法著名。²置于壁:刻石砌入墙壁间。
壬午十二月十二日书。
壬午十二月十二日书。
译文:壬午年十二月十二日记。

  文章首先解释命名的具体原因:一是斋广一室,深七室,其形似舟;二是斋中数室各具特色,或深奥温暖,如同船舱,或虚空四壁,如窗外两舷,处于室中,犹如在舟;三是斋之左右风景如画,花木山石分别两侧,斋置于其中,好似一舟行于山林相间的江水之中。同时,作者也生动地描绘了画舫斋的结构特点和它所处的自然环境,富有特色的建筑和山石花木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画面。接着顺应画舫之名,转而言舟,作者先从《周易》说起,用渡河比喻处境危难,用船来摆渡,比喻自己从政治漩涡中摆脱出来,从汴水出发,渡淮河,沿长江上溯历尽艰险。人生旅途也需要有船来作为战胜艰难险阻的工具,现在我却忘记了困难和险阻,还用船来给房间起名,难道我果真喜爱船上的生活吗?作者觉得这种在江湖之上享受战胜大风大浪的快乐,也是人生的一大趣事。进而又云:我听说有的古人为逃避世事远远来到江湖上面,终身不肯回头,这里一定有某种快乐,如果不是因为贪求财利,不是因为有罪或身不由己,那么,一帆风顺,水波平静,心情平缓地躺在枕席之上,一天便可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这样乘船难道不快乐吗?作者谈这两种“乐”,都不是现实中的“乐”,只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而现实中的“江湖”和“舟之行”,带给他的都是一种不幸和痛苦。作者以舟名斋,用“画舫斋”这个饱含深意的词来时时警醒自己,即现在虽然列官朝廷,享受优厚待遇,但要居安思危。最后又回到现实中来,请朋友蔡君谟题词,白抒胸臆,宣泄他内心的积郁。

  作者抓住以舟名斋这个中心主题,反复发挥,追忆自己的经历,联想古代的隐士,逐层递进转折,层层加以剖析,既简明又深婉地抒写了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全文情景交融,饱含哲理,充分体现了作者豁达开朗的情怀,及其居安思危的思想。

参考资料:
1、 欧阳勇,刘德清编著.欧阳修文评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03:第120-121页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¹有泚(cǐ)²,河³水弥(mí)。燕婉之求,蘧(qú)(chú)不鲜(xiǎn)
译文:新台明丽又辉煌,河水洋洋东流淌。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丑得蛤蟆样。
注释:¹新台:台名,卫宣公为纳宣姜所筑,故址在今山东省甄城县黄河北岸。台:台基,宫基,新建的房子。²有泚:鲜明的样子。有:语助词,做形容词词头,无实义。³河:指黄河。⁴弥弥:水盛大的样子。⁵燕婉:指夫妇和好。燕,安;婉,顺。⁶籧篨:不能俯者。喻身有残疾不能俯视之人,此处讥讽卫宣公年老体衰腰脊僵硬状。一说指癞蛤蟆一类的东西。⁷鲜:少,指年少。一说善。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新台有洒(cuǐ)¹,河水浼(měi)²。燕婉之求,蘧篨不殄(tiǎn)³
译文:新台高大又壮丽,河水漫漫东流去。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丑得不成样。
注释:¹洒:高峻的样子。²浼浼:水盛大的样子。³殄:通“腆”,丰厚,美好。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鱼网之设¹,鸿²则离³之。燕婉之求,得此戚(qī)(shī)
译文:设好鱼网把鱼捕,没想蛤蟆网中游。本想嫁个如意郎,得到却是如此丑。
注释:¹设:设置。²鸿:蛤蟆,一说大雁。³离:离开。一说离通“丽”,附着,遭遇。一说离通“罹”,遭受,遭遇,这里指落网。⁴戚施:蟾蜍,蛤蟆,其四足据地,无须,不能仰视,喻貌丑驼背之人。

  此诗若按旧说理解,一、二章赋陈其事,第三章起兴以比。诗开篇即夸耀卫宣公建造的新台是多么宏伟华丽,其下奔流的淇河之水是多么丰盈浩瀚。这都是极力渲染卫宣公的赫赫威势和装点门面,也可以看作是姜氏(宣姜)眼中所见,已被宣公的表面现象迷惑了。她本为是嫁过来追求蘧婉之好,想过一种郎才女貌、琴瑟和谐的幸福生活的,却不料成了一个糟老头子的掌中玩物。

  全诗三章,前两章叠咏。叠咏的两章前二句是兴语,但兴中有赋:卫宣公欲夺未婚之儿媳,先造“新台”,来表示事件的合法性,其实是障眼法。好比唐明皇欲夺其子寿王妃即杨玉环,先让她入道观做女观一样,好像这一来,一切就合理合法了。然而丑行就是丑行,丑行是欲盖弥彰的。诗人大赞“新台有泚”“新台有洒”,正言欲反,其兴味在于,新台是美的,但遮不住老头子干的丑事。这里是运用反形(或反衬)的修辞手法,使美愈美,丑愈丑。

  “新台”之事的直接受害者是宣姜:美丽的少女配了个糟老头,而且还是个驼背鸡胸,本来该做她老公公的人。这一对儿是怎样也不能般配的,就如俗语所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难怪诗人心中不忿,要为宣姜,也要为天下少年鸣不平。他好有一比:“鱼网之设,鸿则离之。”打鱼打个癞虾蟆,是非常倒楣,非常丧气,又非常无奈的事。按照闻一多《诗经通义》中的说法:“《国风》中凡言鱼者,皆两性间互称其对方之虞语(隐语),无一实拾鱼者。”古今诗歌中以捕鱼、钓鱼喻男女求偶之事的民歌很多。例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僮人情歌》:“天上无风蘧子飞,江河无水现沙磊。鱼在深塘空得见,哄哥空把网来围。”即是显例。此诗中所写的就是女子对婚姻的幻想和现实的相悖,构成异常强烈的对比,产生了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这里强烈地表明:宣姜可真是倒楣透了。诗中“河水弥弥”“河水浼浼”,亦似有暗喻宣姜泪流不止之意,就如《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以及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所表现的那样,渲染出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4-85

xīntái

shījīng·guófēng·bèifēng xiānqín 

xīntáiyǒu shuǐ yànwǎnzhīqiú chúxiān 
xīntáiyǒucuǐ shuǐměiměi yànwǎnzhīqiú chútiǎn 
wǎngzhīshè hóng鸿zhī yànwǎnzhīqiú shī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
译文:仙女仙逝于此幽谧风景之地,化为温泉象大河一样流淌。
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译文:阴阳之气在此激荡,如同炭火熊熊燃烧,神工鬼斧造化出这温泉。
地底烁朱火,沙旁歊素烟。
地底烁朱火,沙旁歊素烟。
译文:地底下一定奔涌着烈火,沙丘傍边弥漫着白色的雾气。
沸珠跃明月,皎镜涵空天。
沸珠跃明月,皎镜涵空天。
译文:翻腾的水池如同明月一样皎洁,好象天空悬挂的明镜。
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
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
译文:人浮在水中鼻内充满了兰花的芳香,脸色热得好象三月的桃花艳丽欲燃。
精览万殊入,潜行七泽连。
精览万殊入,潜行七泽连。
译文:温泉水中萃集了万物精华,温泉水在地下与五湖七泽相通连。
愈疾功莫尚,变盈道乃全。
愈疾功莫尚,变盈道乃全。
译文:这温泉水治疗疾病的功能无与伦比,日月盈亏全按照天道而行。
濯缨掬清泚,晞发弄潺湲。
濯缨掬清泚,晞发弄潺湲。
译文:水清清啊清气氛氲,热气腾啊头发迅速可干。
散下楚王国,分浇宋玉田。
散下楚王国,分浇宋玉田。
译文:流淌在古楚国的流域,还可以浇灌宋玉家的稻田。
可以奉巡幸,奈何隔穷偏。
可以奉巡幸,奈何隔穷偏。
译文:就是让皇帝来泡泡这里温泉也是不错的,可惜地处穷山僻壤离长安太远。
独随朝宗水,赴海输微涓。
独随朝宗水,赴海输微涓。
译文:温泉水只好跟随大流,奔赴到海,尽忠尽心,以微薄之心力。

ānzhōuyīngchéngtāngzuò--bái

shényōujìngtāngchíliúchuān

yīnyángjiéyántànzàohuàkāilíngquán

shuòzhūhuǒshāpángxiāoyān

fèizhūyuèmíngyuèjiǎojìnghánkōngtiān

lánfāngmǎnzhǎngtáohuārán

jīnglǎnwànshūqiánxínglián

gōngshàngbiànyíngdàonǎiquán

zhuóyīngqīngnòngchányuán

sànxiàchǔwángguófēnjiāosòngtián

fèngxúnxìngnàiqióngpiān

suícháozōngshuǐhǎishūwēiju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