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乐方兴大晟谐,均调律吕贯三才。广庭度曲笙镛间,羽翮翱翔赴节来。
雅乐方兴大晟谐,均调律吕贯三才。广庭度曲笙镛间,羽翮翱翔赴节来。

gōngshí--zhào

fāngxìngchéngxiéjūndiàoguànsāncái广guǎngtíngshēngyōngjiānáoxiángjiélái

赵佶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 4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甲申秋八月十六夜,予梦与酸斋仙客游庐山,各赋诗,酸斋赋彭郎词,予赋瀑布谣。
甲申¹秋八月十六夜,予梦与酸斋(zhāi)仙客²游庐山,各赋诗,酸斋赋彭郎词³,予赋瀑布谣。
译文:甲申年秋八月十六日夜晚,我梦见与仙客贯云石游览庐山,分别赋诗一首,贯云石写了《彭郎词》,我写了《瀑布谣》。
注释:庐山:山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南,一名匡庐。¹甲申:即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²酸斋仙客:元代散曲家贯云石之号。³彭郎词:即《梦中贯酸斋彭郎词》:“番之湖兮云水杳,万顷晴波净如扫。相逢渔子问二姑,大姑不如小姑好。小姑昨夜妆束巧,新月半痕玉梳小。彭郎欲娶无良媒,飞向庐山寻五老。五老颓然不肯起,彭郎怒踢香炉倒。彭郎彭郎归去来,陶令门前烟树晓。”(陈衍辑《元诗纪事》卷四四)。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
银河忽如瓠(hù)¹决,泻诸五老之峰²前。
译文:银河忽然像黄河决堤一样,在五老峰前倾泻而下。
注释:¹瓠子:黄河堤坝名,在今河南濮阳,汉武帝时曾决堤。²五老峰:在庐山东南,像五位老人并肩耸立,因此得名。
我疑天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我疑天孙¹织素练,素练脱轴(zhóu)垂青天。
译文:我怀疑是天上织女在织白绢,白绢离开织女衣袖从青天垂落下来。
注释:¹天孙:即织女,相传是玉帝的孙女。一作“天仙”。素:白色。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便欲手把并(bīng)州剪¹,剪取一幅玻璃烟。
译文:就想着手拿一把并州剪,剪下一幅玻璃烟雨。
注释:¹并州剪:锋利的剪刀。古时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生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亦可简称并刀、并剪等。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相逢云石子¹,有似捉月仙²
译文:恰好遇到了贯云石,他好像仙人李白一样。
注释:¹云石子:即贯云石。²捉月仙:这里指李白。洪迈《容斋随笔》载,李白酒醉泛舟,俯身去抓水中之月,溺水而死,后世称为捉月仙。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¹吸海枯桑田。
译文:他夜里无酒解渴,便骑着鲸背,把海水吸干,使大海变成桑田。
注释:¹骑鲸:骑鲸背遨游海上,李白曾自署为“海上骑鲸客”。相传李白骑着鲸鱼升天成仙。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¹倒挂清泠渊²
译文:海水居然化作十万丈瀑布像美玉彩虹般,倒挂在清澈的水潭上。
注释:¹玉虹:形容瀑布像美玉彩虹般。²清泠渊:清澈的水潭。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译文:瀑布半挂在天上,带着隆隆巨响飞泄到人间。
注释:开先寺:在庐山南麓。寺旁有东西两条瀑布,东瀑布称为马尾泉。两条瀑布汇合后向下奔泻,形成一个深潭。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¹
译文:不要说这个潭面积太小,那飞泄下来的瀑布仿佛把整个庐山都震荡得摇动起来。
注释:¹匡庐山:庐山。

kāixiān--mèngyáng

bàntiānshàngfēixiǎngluòrénjiān

yántánxiǎoyáodòngkuāngshān

木落风高万壑哀,山川纵目一登台。
木落风高万壑(hè)¹哀,山川纵目一登台。
译文:登上高台,纵目四望,远处的高山,风在高处刮着,树叶凋零,千山万壑一片衰败。
注释:¹万壑: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夕阳满地渔樵散,秋水连天鸿雁来。
夕阳满地渔樵(qiáo)散,秋水连天鸿雁来。
译文:夕阳的余晖洒在地上,渔人和樵夫都已归家;秋水与长天连成一片,鸿雁从远处飞来了。
白发无情淹岁月,黄花有意照樽罍。
白发无情淹岁月,黄花有意照樽(zūn)(léi)¹
译文:无情的白发淹没了流逝的岁月,多情的黄花映照酒杯,我只有借酒浇灭愁绪。
注释:¹樽罍:酒杯。
西园公子虚陈迹,词客于今说爱才。
西园¹公子虚陈迹,词客于今说爱才。
译文:西园荒芜,曹氏父子早已不在,如今的文人词客仍然谈论着他们爱才的故事。
注释:¹西园:位于河北临漳,为三国曹操所建,常召曹植、陈琳等文士在此吟诗宴游。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阴 一作:荫)
泉眼¹无声惜²细流,树阴照水³爱晴柔。(阴 一作:荫)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注释:¹泉眼:泉水的出口。²惜:吝惜。³照水:映在水里。⁴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才露(lù)尖尖角¹,早有蜻(qīng)(tíng)立上头²
译文: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¹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²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初夏风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且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参考资料:
1、 周一贯 .中学生必读古诗70首 .杭州市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2年 :176页 .
2、 羊玉祥 .古典诗文鉴赏 .北京市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年 :204-205页 .

xiǎochí

yángwàn sòngdài 

quányǎnshēngliú shùyīnzhàoshuǐàiqíngróu  (yīnzuò yīn )
xiǎocáijiānjiānjiǎo zǎoyǒuqīngtíngshàngtóu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穷居¹(guǎ)人用²,时忘四运³
译文:偏僻的居处少有人事应酬之类的琐事,有时竟忘记了一年四季的轮回变化。
注释:¹穷居:偏僻之住处。²人用:人事应酬。³四运:四时运行。⁴周:周而复始,循环。
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门庭¹多落叶,慨(kǎi)然知已秋。
译文:巷子里、庭院里到处都是树木的落叶,看到落叶不禁发出感叹,才知道原来已是金秋了。
注释:¹门庭:闾里内的院落。门原作“榈”,底本校曰“一作门”,今从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新葵(kuí)¹(yù)²北牖(yǒu)³,嘉穟(suì)养南畴(chóu)
译文:北墙下新生的冬葵生长得郁郁葱葱,田地里将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黄饱满。
注释:¹葵:冬葵,一种蔬菜。²郁:繁盛貌。³牖:原作“墉”,城墙也,高墙也,于义稍逊。底本校日“一作牖”,今从之。和陶本亦作“牖”。⁴穟:同“穗”,稻子结的果实。⁵畴:田地。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fǒu)¹
译文:如今我要及时享受快乐,因为不知道明年此时我是否还活在世上。
注释:¹不:同“否”。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命室¹携童弱²,良日登远游³
译文:吩咐妻子快带上孩子们,乘这美好的时光我们一道去登高远游。
注释:¹室:妻室。²童弱:子侄等。³登远游:实现远游。

  《酬刘柴桑》前两句“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说没有什么人与他来往,所以他有时竟然忘了四季的节序变化。然事实并非如此,诗人正是在知与不知中感受生命的意趣。之后吟道:“空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庭北墉,嘉穗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此八句所写与前两句恰好相对,时忘四运与叶落知秋,多落叶与葵穗繁茂,甘心穷居与择日远游,此数者意象矛盾,却展现了时间的永恒性与生命的暂时性。由忘时乃知穷居孤寂落寞;而枝头飘然而至的落叶,乃知秋天的到来,生命的秋天亦在浑然不觉中悄悄来临;墙角的新葵、南畴的嘉穗,虽暂时茂盛繁荣却犹似生命的晚钟难得长久,从而暗示生命的荣盛行将不再。因此诗人在穷居忘时之际又察其生命飞逝,择良日作此远游折射出生命的亮色。“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一句没有对来岁未知的恐怖,但有尽享今朝的胸襟。诗人情绪的宛转之变与物的荣悴之态,不能忘世的感慨之忧与对生命的达观之乐,交织成多层次的意义。

  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在淳朴祥和之中,诗篇流露着田园生活的乐趣。这首小诗共十句,虽然比较简短,然而它内容醇厚。在写法上也比较独特,撇开与对方问答一类的应酬话,只写自己的感受、抱负与游兴,显得十分洒脱别样。在遣词造句上,粗线条的勾勒,并着墨点染,使全诗呈现出古朴淡雅的风格,又洋溢着轻快明朗的感情。

参考资料:
1、 陈庆元,邵长满注评.陶渊明集:凤凰出版社,2011.01:第77-78页
2、 (晋)陶渊明著;夏华等编译.陶渊明集 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3.01:第77页

chóuliúcháisāng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qióngguǎrényòng shíwàngyùnzhōu 
 tíngduōluò kǎiránzhīqiū 
xīnkuíběiyǒu jiāsuìyǎngnánchóu 
jīnwéi zhīyǒuláisuìfǒu 
mìngshìxiétóngruò liángdēngyuǎnyó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