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疏风入小楼,夕阳衔雁欲西流。
无人细说吟边事,独有黄花共晚秋。
帘卷疏风入小楼,夕阳衔雁欲西流。
无人细说吟边事,独有黄花共晚秋。
施枢

施枢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1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¹
译文:夫妻之间生活一起,死后同葬起。
注释:内:内人,白居易妻子杨氏。¹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写夫妻情爱生死与共。室,一家。穴,坟,合葬。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他人尚相勉¹,而况²我与君³
译文:其他人尚且互相勉励,何况你我还是夫妻?
注释:¹相勉:互相勉励。²而况:何况。³君:尊称,你。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qián)(lóu)¹²穷士,妻贤³忘其贫。
译文:战国时的齐国隐士黔娄甘愿贫穷也不出山做官,他的贤妻也跟着一块心甘情愿过贫困日子。
注释:¹黔娄:战国时期隐士,家里很穷困却不肯出山作官,他的妻子安贫贤德,同他一样安于此窘况,厮守不离弃。事见《列女传》。²固:本来。³贤:妻子美好的品德、高尚的节操。
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冀缺¹一农夫,妻敬俨(yǎn)²宾。
译文:春秋时的晋国大夫郤缺曾经耕种田地,他的妻子往返田间为他送饭,二人相敬如宾。
注释:¹冀缺:即郤缺。春秋时晋国大夫,曾从耕于田,其妻送饭田头,二人相敬如宾。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²俨如:宛如,好象。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
陶潜¹不营生²,翟(zhái)³自爨(cuàn)(xīn)
译文:陶渊明不会谋生计,他的妻子瞿氏自己烧火做饭操持家务。
注释:¹陶潜:即陶渊明,家贫,“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萧统《陶渊明传》)²不营生:不去谋生。³翟氏:陶渊明之妻。爨薪:烧柴做饭。薪,柴火。
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梁鸿¹不肯仕²,孟光甘布裙。
译文:东汉隐士梁鸿弃官职,他的妻子孟光也随其隐居,布衣荆钗。
注释:¹梁鸿:东汉人,家贫而有节操,妻孟光贤德,布衣荆钗,与之共甘苦,举案齐眉。见《后汉书·梁鸿传》。²仕:做官。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译文:你虽然读书不多,但也听过这类夫妻感情深的动人故事。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¹
译文:从那千年以后,传承这种高尚品格的是什么人?
注释:¹何如人:如何人,怎么样的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译文:人生还没有结束之前,可不能忘记修身正直。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译文:人所必须的物质欲望,不过是吃饱饭,有衣穿。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liáng)¹²
译文:蔬菜已够填饱胃口,何必奢求珍贵的食物?
注释:¹膏粱:肥肉和优质小米,指富贵人家精美的食品。²珍:珍羞, 山珍海味。
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zēng)(xù)¹足御寒,何必锦绣文²
译文:丝棉衣被已经能御寒冷,何必奢求绣有花纹的锦织?
注释:¹缯絮:粗劣衣服。缯,粗糙无花纹的绸子。絮,粗绵。²锦绣文:用丝线在绸缎上织或绣出美丽的花纹。锦,绸缎花帛。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
君家¹有贻(yí)²,清白遗³子孙。
译文:你娘家祖上有遗教,将清白作为家产留给子孙。
注释:¹君家:指妻子的娘家。白居易妻子杨氏是杨虞卿从妹,据说她是杨氏为后汉杨震的后代。据《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为涿郡太守时,奉公守法,不纳贿赂,子孙时常只吃菜粥,徒步走路。有人劝他置买田产,他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之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²贻训:遗教,指上述杨震的教诲。³遗:传给。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我亦贞苦¹士,与君新结婚。
译文:我是一个节操坚贞的人,刚刚与你成婚。
注释:¹贞苦:节操坚贞,生活艰苦。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¹保贫与素²,偕老³同欣欣
译文:希望从此与你过清贫、高洁的日子,白头到老,一生快乐欣喜。
注释:¹庶:希望。²素:高洁,清白。³偕老:共同生活到老。⁴同欣欣:快乐同生。

  这首诗是诗人对妻子杨氏的告诫和表白,开篇诗人就表达了愿意与妻子相濡以沫、相守一生的婚恋态度,接着诗人用四位贤者及妻子的事例教育妻子,之后说明怎样过安贫的日子,最后诗人用杨氏的家祖事例进一步阐述自己希望和妻子一起同甘共苦的愿望。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诗文以开头便直接了当,将全诗一下提到一定的思想高度。表示自己愿意与妻子相守一生。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这一反问使前面的共生死之说显得愈发不可动摇。接下来诗人用四位贤者及妻子的事例说明什么样的夫妻才算楷模,教育杨氏向古代的贤妇人典型学习:黔娄不追求名利,妻子也不贪图物质;冀缺由贵族变成农民,妻子一样尊重体贴;陶渊明弃官归隐,妻子翟氏照样操持家务;梁鸿不肯当官,妻子也没嫌弃家贫。诗人用浅显直白的语言交代了四对夫妇的纯朴爱情,提倡相敬如宾、安贫乐道的精神,希望杨氏能以她们为榜样,继承好传统。事例妥贴,文字流畅,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诚意。

  诗文接着由典型转入现实生活,说到生活,不要追求奢华生活,粗衣蔬食,安贫乐道。“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至此干载后,传是何如人?”诗人一个设问,既是在问杨氏,也是在问自己。诗人在表达自己对妻子的真诚爱情态度的同时,也给妻子传递自己对待今后生活的理念:安贫乐道。“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人活在世上,不能形同行尸走肉,要做一个“独善身”的人。这是诗人对爱妻的要求,也是对后人的谆谆教导。

  接下来六句,诗人进一步论述安贫乐道的观点:在人生的道路上,简单地追求“温饱”两个字。有蔬菜饭食就可以,不必追求什么美味佳肴;粗麻布衣暖和就行,无须追求绫罗绸缎。两个“何必”,一个先祖的贻训,一个自己是“贞苦士”,有道理,有事实,反复申诉了自己的恳求,在家常絮语中表达淡泊富贵名利的思想。最后,诗人又用杨氏的家祖事例进一步阐述,希望和妻子一道同甘共苦。“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无论今后贫穷还是富有,愿与你白头到老,这是对全文的概括,也是作者的最高祝愿,是诗人真挚的情感誓言,使整个作品形成完整的形象。

  全诗语言朴实,如叙家常,以古比今,从远到近,不厌其烦,似乎为妻子讲家训,虽然字里行间更多的是夫妻的伦理道德,是妇道,缺乏新婚燕尔的情感波涛和心灵震撼,同时却以言辞的恳切和坦率打动人心,自成风格,读来亲切感人,表现了诗人高尚情操。

参考资料:
1、 杨辇中,杨实诚.爱情诗注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446-450
2、 马玮 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白居易.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3年:53-55
3、 牟国相.写纯正之理,抒缠绵之情——白居易《赠内》与《感情》对读[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6-8.
4、 杨新民 评注.中国古典诗词精华类编 爱情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01月第1版:132-133
5、 袁湘生 著.白居易诗词新释.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年:104-105
陇云暗合秋天白,俯窗独坐窥烟陌。楼际角重吹,黄昏方醉归。
(lǒng)¹云暗合秋天白,俯窗独坐窥²烟陌³。楼际角重吹,黄昏方醉归。
译文:田野上暗云四合,天色灰白惨淡。女子独坐闺楼傍窗俯视,视线投往烟雾迷蒙的远方大路,似在寻找什么。直到黄昏时分,远处城楼上日暮闭门的凄厉号角吹了又吹,心上人才终于身披暮色,摇摇晃晃地归来。
注释:¹陇:同“垄”。田埂。²窥:观看。³陌:道路。
荒唐难共语,明日还应去。上马出门时,金鞭莫与伊。
荒唐难共语,明日还应去。上马出门时,金鞭莫与伊¹
译文:他酒气熏天,舌硬语乱,难与共语。到了明朝他应该还会再去。等他明日出门时,要把他的金鞭藏起来,这样他就可以在家陪伴自己了。
注释:¹伊:他。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
侯侯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¹于诸侯,有能赎(shú)之者,取金于府²
译文: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鲁国的)国库中报销赎金。
注释:侯侯¹为臣妾:做奴隶。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称臣,女称妾。²府:指国库。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侯侯子贡¹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²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译文: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端木赐)在诸侯国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到鲁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子贡的名)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从今以后,鲁国富贵的人少,但贫穷的人多,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注释:侯侯¹子贡:名赐,孔子的学生。²赐:子贡的名。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侯侯子路¹拯溺(nì)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译文: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的人了。”
注释:侯侯¹子路:孔子的学生。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西原驿(yì)¹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译文:驿路在西原山上穿行,看起来就像挂在城头似的,那江边的送客亭,有送行人雨中依依惜别。
注释:¹西原驿路:虢州城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君去试看汾(fén)¹上,白云犹似汉时秋²
译文:李判官,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可还像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
注释:¹汾水:河流名,发源于今山西宁武,向西南流入黄河。²汉时秋:汉朝的鼎盛时期。

  此诗是送行之作。当时的虢州城,大抵依山而建。西原是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的。所以诗的开头,才有“西原驿路挂城头”的话。此句骤看是写景,城堞现出了一角,远处有重重叠叠的山,驿路在山上穿行,看来就像挂在城头似的;其实又是在叙事,点出送行题目。再把这第一句和次句连起来读,还可以看到一个雨中送客的场景。除了城堞耸峙,远山一抹,驿路蜿蜒之外,江边还有送客亭;雨景中又仿佛可以看见行人上路,主人殷殷相送。纯然以写景来叙事达情,却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是作者在摄取、提炼、表现三方面都下了力量的最好说明。

  然而,这首诗不能看作是一般的送客应酬之作,诗人在诗中倾注的思想感情,要比单纯的送别友人深广得多。就在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感慨遥深地写下了这两句话:“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话里隐藏着一段典故:有一年,汉武帝刘彻到河东(今山西地区)去,祭了后土之神,又坐船在汾水上游览、饮宴,高兴起来,做了一首《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话。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而唐朝从贞观到开元一百多年间,国力之盛,比起汉武帝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史之乱一来,却突然落得如此可悲的局面,诗人自然是不能不有所感触的。恰好李判官要到晋绛去,诗人于是含蓄地向朋友提出这样的探问,很明显,隐藏在这两句话后面的,是诗人对于唐帝国衰落的深沉的叹息。一种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激情,在诗人胸中激荡。有了这两句,就给这首送行诗平添许多艺术光彩。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15-616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斜阳外,春雨足¹,风吹皱²一池寒玉³。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juān)声莫啼(tí)归去。
译文:正是残阳笼罩下的黄昏,下足了春雨的池塘里,晚风徐来,轻轻地拂动寒玉似的水波。华丽的阁楼中有个女子正满腹闲愁。杜鹃请不要再不停地啼叫唤人归去了,纵使一再呼唤,那个人还是不曾归来。
注释:落梅风:一名寿阳曲,属双调过曲,是常见小令曲牌。正体二十七字,五句一平韵、三叶韵。¹足:多。²吹皱:比喻离别前生活的平静以及因离别而内心掀起的波澜。³寒玉:清凉晶莹的溪水的一种比拟。⁴画楼:形容楼的华丽,指古代妇女生活的特殊环境。⁵杜鹃:即布谷鸟,又名子规,传说是古代蜀国国王望帝杜宇所化,所以又叫杜宇。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小令。此曲,句依定格,首句不押韵。后四句押“鱼模”韵,其中“足”以入声作上声,“玉”以入声作去声。“苦”为上声,“去”为去声。北曲无入声,而上去声通押,故也无不合律全曲五句,前三句写外景,后二句由外入内,写画楼中的人。小令借景抒情,描写因离别而内心掀起的波澜,表达企盼离人早归的殷切之意。小令用语含蓄,使相思的凄苦表达得更为深沉。

  开始两句写外景。从闺中人眼光望去,此时只见斜阳西下,由于春日雨多,水平堤岸。第三句继上文写景而又暗融抒情,句中“寒玉”一词是对清凉晶莹的溪水的一种比拟。如李群玉《引水行》:“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曲中“寒玉”就是她见到的溪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虽也在写景,但它仿佛一面在比喻离别前生活的平静,一面在描写因离别而内心掀起的波澜。离愁别恨似乎经风吹起了,写来情景交融,不露痕迹。第四句写闺中人,但它把楼上人的一切外部表象都略去了,而是在有限的文字内集中表达她为离别而痛苦的感情。“画楼”这个不定人物更能引起想象,通过她而反映了所有闺中人对离人的共同情绪。末句表达了她最后的一点希望。楼中人与离人正天各一方,而“催归”鸟的啼声更易引起她对远方人的思念。所以她要杜宇“莫啼归去”然而,从她对“催归”鸟声的敏感,正反衬其心中盼望离人归来的殷切之意。结尾情意惨切,而用语含蓄,仔细体味,必将引起内心强烈的震动。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 文通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04:第373页

luòméifēng··xiéyángwài--zhìyuǎn

xiéyángwàichūnfēngchuīzhòuchíhánhuàlóuzhōngyǒurénqíngzhèngjuānshēnggu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