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湖山一望央,紫阳道脉壮宫墙。
佳朋鳞集互联榻,多士云从相共堂。
地有金罍非福瑞,天将玉汝任纲常。
要知学问无他术,只在工夫不怠荒。
万古湖山一望央,紫阳道脉壮宫墙。
佳朋鳞集互联榻,多士云从相共堂。
地有金罍非福瑞,天将玉汝任纲常。
要知学问无他术,只在工夫不怠荒。
赵友直

赵友直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 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 ▶ 6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惟汉廿(niàn)二世¹,所任²诚不良。
译文:汉朝自建国到现在已是二十二世,所重任的人(何进)真是徒有其表。
注释:薤(xiè)露行: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相和曲》,此与《蒿里行》都原是送葬的挽歌,作者用旧调写时事。薤,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细长叶,紫色花,鳞茎长在地下,可以食用,也称作藠(jiào)头。¹廿二世:二十二世,指东汉灵帝,他是汉朝第二十二代皇帝。²所任:所任用的人。这里指灵帝时大将军何进,他是灵帝何皇后之兄。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沐猴¹而冠(guàn)²,知³小而谋强
译文:猴子虽穿衣戴帽,可究竟不是真人,(他)智小而想图谋大事。
注释:¹沐猴:猕猴,这里是比喻何进。²冠带:作动词用,戴着帽子系着带子。《史记·项羽本纪》里有人曾骂项羽是“沐猴而冠”。沐猴而冠带,这里是用来讽刺何进,枉披人皮而没有实际本事。³知:同“智”,智慧,智谋。⁴谋强:意谓谋划干大事。何进曾策划诛杀把持朝政的宦官张让等,结果因犹豫迟疑而失败。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犹豫不敢断¹,因狩(shòu)²³君王。
译文:做事又犹豫不决,致使君王(少帝)被劫。
注释:¹断:决断。²狩:打猎,后借指天子出巡,这里讳称皇帝外逃避祸。³执:捕捉,这里是劫持、挟持的意思。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白虹¹为贯日²,己³亦先受殃(yāng)
译文:白虹贯日是上天给人间的凶兆,这应验在君王身上,而(何进)自己也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注释:¹白虹:白色的虹霓。²贯日:穿过太阳。古人迷信,认为白虹贯日是天子命绝、大臣为祸的征兆。据《后汉书·献帝纪》描述,初平二年(191)二月,白虹贯日,这年正月,董卓毒死被废为弘农王的少帝刘辩。³己:指何进。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贼臣¹持国柄²,杀主³灭宇京
译文:乱臣贼子(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杀害君主,焚烧东京洛阳。
注释:¹贼臣:指董卓。²国柄:指朝政大权。³杀主:指董卓杀少帝刘辩。⁴宇京:京城,这里指东汉京城洛阳。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荡覆帝基业,宗庙¹以燔(fán)²
译文:汉朝四百年的帝业由此倾覆,帝王的宗庙也在烈火中焚毁。
注释:¹宗庙:这里指东汉帝王的祖庙,象征着政权。²燔丧:烧毁。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播越¹西迁移,号泣而且(cú)²行。
译文:(献帝)被迫着西迁至长安,一路上迁徙的百姓哭声不止。
注释:¹播越:颠沛流离。这句指董卓挟持献帝西迁长安。²且:通“徂”,往,到。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zhān)彼洛城郭,微子¹为哀伤。
译文: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
注释:¹微子:殷纣王的兄长。诗人在此自比微子,以表达自己对洛阳的残破亦有无限感慨和哀伤。
《薤露》属于乐府《相和歌·相和曲》歌辞,原先它与《蒿里》都是古人出丧时唱的歌,相传齐国的田横不肯降汉,自杀身亡,其门人作了这两首歌来表示悲丧。“薤露”两字意谓人的生命就像薤上的露水,太阳一晒,极易干掉。曹操用此古调来写时事,开创了以古乐府写新内容的风气。清代沈德潜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古诗源》)这是颇有见地的意见。曹操之所以能以旧瓶装新酒,是因为乐府本身就有“缘事而发”的特点,宜于用来记录史实,抒发情感,同时《薤露》本身也有悲悼王公贵人之死的意思,曹操用此哀叹国家丧乱,君王遭难,百姓受殃,正有悲悼之意。

xièxíng

cáocāo liǎnghàn 

wéihànniàn廿èrshì suǒrènchéngliáng 
hóuérguàndài zhīxiǎoérmóuqiáng 
yóugǎnduàn yīnshòuzhíjūnwáng 
báihóngwéiguàn xiānshòuyāng 
zéichénchíguóbǐng shāzhǔmièjīng 
dàng zōngmiàofánsàng 
yuè西qiān háoérxíng 
zhānluòchéngguō wēiwéiāishāng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曾宰¹西畿(jī)²,三年马不肥。
译文: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
注释:¹宰:主管。²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zhài)多平剑与¹,官满载书归²
译文: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
注释:¹“债多”句:这句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债多平剑与”,《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 此从《全唐诗》本。²“官满”句:这句说,官满卸任后,只有书籍了。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译文: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衣衫单薄,难御寒风。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灵州听晓角¹,客馆未开扉(fēi)²
译文: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注释:¹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²扉:门扇。

  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说明人没有贪污腐败,非常清廉。颔联是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目的是为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这说明了他的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尾联是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这也是为了说明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

  此诗所刻画的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此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颈联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2012湖北高考语文试卷AB答案

sòngzōumíngyóulíng

jiǎdǎo tángdài 

céngzǎi西xiàn sānniánféi 
zhàiduōpíngjiàn guānmǎnzàishūguī 
biānxuěcángxíngjìng línfēngtòu 
língzhōutīngxiǎojiǎo guǎnwèikāifēi 
数行嘉树红张锦,一派春波绿泼油。
数行嘉树¹红张锦,一派春波绿泼油。
译文:几行嘉树在夕阳下鲜艳夺目,就像在我们眼前打开了一幅织锦;一派春水碧绿透亮,就像在上面泼洒了一层明油。
注释:¹嘉树:佳树,美树。
回望江城见归鸟,乱鸣双橹散轻鸥。
回望江城见归鸟¹,乱鸣双橹(lǔ)散轻鸥。
译文:回头眺望江城,只见投林还巢的鸟儿振翅高飞,划动船边的船桨,发出吱呀的呜呜声,惊散了沙鸥,它们向周围飞去。
注释:¹归鸟:投林还巢的鸟。
柳条折赠经年别,芦箎吹成落日愁。
柳条折赠经年别,芦箎(chí)¹吹成落日愁。
译文:折柳送你,这一别又该是多年,落日中吹起芦篪,那悠悠的声音寄托了无限的愁情。
注释:¹芦篪:古代的一种竹管乐器。
双鲤寄书难尽信,有情江水尚回流。
双鲤¹寄书难尽信,有情江水尚回流。
译文:想要寄书给你,却难以用一封信说明白,唯有这涛涛江水依依不舍,浪去又回头,传递着浓浓的深情。
注释:¹双鲤:古时对书信的称谓。纸张出现以前,书信多写在白色丝绢上,为使传递过程中不致损毁,古人常把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故称。

biéshuōdào--huángtíngjiān

shùxíngjiāshùhóngzhāngjǐnpàichūn绿yóu

huíwàngjiāngchéngjiànguīniǎoluànmíngshuāngsànqīngōu

liǔtiáozhézèngjīngniánbiéchíchuīchéngluòchóu

shuāngshūnánjǐnxìnyǒuqíngjiāngshuǐshànghuíliú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日月不肯迟,四时¹相催迫。
译文:日月如梭不肯缓慢流逝,四季互相催促不停步。
注释:¹四时:四季。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寒风拂(fú)枯条,落叶掩长陌。
译文:寒风吹动枯枝条,落叶覆遮满道路。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弱质¹与运颓,玄发早已白。
译文:薄弱的才能与时运共减损,黑发早白已是满头。
注释:¹弱质:薄弱的才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素标¹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译文:白发就像一个标记一般在头上,步入晚年前途也越来越窄。
注释:¹素标:指白发。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家为逆(nì)¹旅舍,我如当去客。
译文:家就像迎宾的旅店,我就像一个即将离去的行客。
注释:¹逆:迎。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¹
译文:前行将要去哪里呢?南山陶氏的祖坟啊。
注释:¹旧宅:祖坟。
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
长沙入楚深¹,洞庭²³秋晚。
译文:长沙在楚地的深部,洞庭湖这时正是深秋。
注释:李正字:名础,官秘书省正字。贞元十九年进士,元和初为秘书省正字。¹长沙入楚深:长沙在楚地的深部。²洞庭:洞庭湖。³值:当。
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
人随鸿雁少¹,江共蒹(jiān)(jiā)²远。
译文:断鸿零雁随着归人的南行愈来愈少,江边的芦苇却长得茂密邈远。
注释:¹鸿雁少:相传北雁南飞至衡山回雁峰止。再往南去的人少了,鸿雁也少了。²蒹葭:芦苇。
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历历¹随所经,悠悠²子当返。
译文:你所走的这条路,记得清清楚楚都是我经过的,路途已经很远了,你也该回来了。
注释:¹历历:清清楚楚。²悠悠:路途遥远貌。
孤游怀耿介,旅宿梦婉娩。
孤游怀耿(gěng)¹,旅宿梦婉娩²
译文:你孤游远行省亲,为人正直,希望你路途平安,睡的香甜。
注释:¹耿介:耿直。²婉娩:依恋之情。
风土稍殊音,鱼虾日异饭。
风土稍¹殊音,鱼虾日异饭²
译文:随着南去的路远去,风土、方言方音、饭食也越来越不同了,吃的鱼虾越来越多。
注释:¹稍:渐渐。²日异饭:饭食也变样了。
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
亲交¹俱在此,谁与同息偃(yǎn)²
译文:你的亲友都在河南,到长沙后同谁在一起生活呢。
注释:¹亲交:亲友,亲人。²息偃:休息。

  这是一首浅白中涵深情、平直中寓奇崛的诗。

  首四句点明送友人的时间和地点。深秋的楚地景色,不禁令诗人浮想联翩,渺渺兮骤发思旧之愁怀。诗人曾在唐贞元十九年(803)遭贬南方,为阳山县令,后又曾徙掾江陵,对荆楚之地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都比较熟悉。所以,接着便有“历历余所经”之叹。这个感叹,既兼有反刍遭贬生涯的苦味,又包含了对故地的留连与怀念之情,感情当是非常复杂的。而对句“悠悠子当返”,则是对友人将返故乡的遥想与勉励。山川邈远,故地风情,您也该返回故乡了。因而,上下对句,形式上非常工整,“历历”与“悠悠”相对,“余”与“子’’相对,“所经”与“当返”相对,对仗可谓一丝不苟,而所濡涵的意蕴却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由此便显出诗人独运的匠心:用工整完全的对仗形式来载荷参差错落的意绪,从形式与内容的迭加错合中,造成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诗境。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下来八到十句,便是承着“悠悠子当返”进一步联想开去。友人胸秉耿介之怀,孤独南行,旅宿之夜,当也梦见妻子柔顺婉媚的仪容,南方风土殊异,音声亦皆不同了,全诗截此已下来一大半。从开篇,便从大景远景霉起,从远景到近景,从状物到抒情,句句收束,层层递敛,率皆预想途中情景之辞。写彼时彼地,竟未直接写送别一字,直到最后,才将聚焦点对准到了此时此地,戛然而收。

  “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此句一经道出,便流露出了诗人深深的依依惜别之情。到此结束,留有反复咀嚼,回味无穷的余地。

  初看此诗,颇感清新澹淡,风神邈远。诗人对友人的殷殷之情,通过对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的描绘,徐徐荡漾而出,可感可亲。这似与韩愈宏放奇伟的风格不大一致。但细味此诗,却可以发现,它的结构也颇奇特。诗人在河南,送友人归湖南故乡,不是从河南的此时此地写起,而是一反常规,从湖南的彼时彼地着笔,而且用十句的大半篇幅来主要描写彼时彼地,仅最后两句才写送别的此情此景,点明题旨,着法甚奇。因而,诗人是突破了常轨旧格,奇构异想。

参考资料:
1、 吴小平.韩孟诗派作品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62-63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