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同云雪满天,蹇驴驼醉峙吟肩。不知春到梅花否,行遍前川与后川。
万里同云雪满天,蹇驴驼醉峙吟肩。不知春到梅花否,行遍前川与后川。
朱诚泳

朱诚泳

(1458—1498)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66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晓雾朝(zhāo)(tūn)¹(gàn)²³,横塘西岸越城东。
译文:旭日初照,晓雾迷漾,青红映衬碧空,石湖坐落在横塘岸西、越城之东。
注释:初:初次的意思。归:表示归来、回来。石湖:太湖的一个支脉,位于江苏苏州西南郊。¹朝暾:初升的太阳。²绀:稍微带红的黑色。³碧:青绿色。⁴烘:烘托。⁵横塘:湖名,在苏州市西南。⁶越城:古代越国的城池。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lù)孤明¹²叶中。
译文:稻花浪上闪露出行人的半截身影,池中菱叶将宿鹭白色的羽毛映衬得格外鲜明。
注释:¹明:在这里的意思是显露在外,不隐藏。²菱: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生活在池沼中,叶子略呈三角行,浮在水面。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信脚¹自能²知旧路,惊心时复³认邻翁。
译文:随意漫行就能自知旧日熟识的途径,过了一段时间才辨识出是昔时的邻翁。
注释:¹信脚:信步走来,随意漫行。²自能:自己本身就能。³时复:过了一段时间才。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tiáo)¹翠扫空。
译文:当年亲手种在斜桥水畔的柳树,已是蝉声喧鸣,翠枝拂空。
注释:¹蜩:古书上是指蝉,即知了。鸣蜩就是鸣蝉。

  这首诗是诗人休官回到故乡苏州石湖别墅时的作品,诗中写出了家乡秀丽的自然景色,流露了对家乡的喜爱心情。全诗不事雕琢,清新自然。

  首联“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中的“横塘”在苏州城外。贺铸有词云“凌波不过横塘路”。“越城东”指的也就是石湖了。这两句诗是说当诗人回到越城东边的石湖时,初升的太阳透过晓雾照在横塘西岸的自己身上。青绿色的林雾烘托了深红色旭日,真是像画一样美丽。两句诗看似不经意的写景点出回来时的时间和石湖的地理位置,的确是大手笔所为。

  颔联“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两句非常简单明了。色调也很是明朗清快。对仗也很工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稻子在这个时节不但长得很高了并且已经开花了,行人们从田间走过只能看到他们的上半身。池塘里菱叶丛中有一只白鹭还懒洋洋的浮在水中不肯动,好像昨天没睡够似的。

  前四句先写夏天早晨的景象,色彩绚丽;接着点明石湖方位所在;然后写田野和水塘景象,对仗工整,富有表现力。这四句虽是客观写景,但从中可领略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

  颈联“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这两句出现了不和谐。律诗的颔联、颈联要求必须对仗。这里“自能”和“时复”就不能对。但是正如《红楼梦》中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所说的,有了奇句子就不管他是否必须对仗工整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怀着激动的心情信步朝家里走去,奇怪的是自己本身就能走着旧路,好像是离开这儿才不久似的。可当走到家门口,看到一位老丈好一会儿才认出那是他的邻居时他又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无情流逝。“朝如青丝暮成雪”是令人触目惊心的。这首诗的感情变化就是从此联开始的,更确切的是从“惊心时复认邻翁”这句变化的。诗中正面点出题中“初归”二字的就是这两句。路是旧时认识的,信步走去也不会走错;几次碰见老人,仔细辨认,吃惊地发现他们原来是他的邻居。这两句写初归感受十分真切。

  尾联“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两句也是明白如话。这两句进一步延续了上一联变了的情感,也使全诗变得的千转柔肠,耐人寻味。意思是说回到家里,已经和记忆中的家不一样了。当年亲手栽种的斜桥柳,如今已长得高大茂盛,无数的鸣蝉在上面。全诗到这里就戛然而止,对事实变迁的感慨却溢于言表,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范成大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事雕琢,清新自然,把自己完全交给感情,并且又能把握全诗的思路,难能可贵。

参考资料:
1、 蔡义江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032-1035

chūguīshí--fànchéng

xiǎocháotūngànhōnghéngtáng西ànyuèchéngdōng

xíngrénbànchūdàohuāshàng宿mínglíngzhōng

xìnjiǎonéngzhījiùjīngxīnshírènlínwēng

dāngshíshǒuzhǒngxiéqiáoliǔshùmíngtiáocuìsǎokōng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¹无涯骇(hài)众观。
译文:人们都说这里是海上的大门关卡,急流漩涡无边无际足以让人胆战心惊。
注释: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¹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天地偶然留砥(dǐ)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译文:这山是天地偶然留下来的砥柱,江山有此山就可以挡住任何狂风巨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译文:小孤山坚固得犹如猛士在战场上屹立,又高危得好似孤单的臣子在末世时的艰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译文:明天我要登上峰顶,放眼眺望宇宙我的心才会宽一些。

  小孤骇,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首联中“人言”一词,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引起了整个句子。上句运用比喻修辞,把小孤骇所处的环境比作“海门关”,即海上的的大门关卡,突出了江水形势的险恶。下句以江流湍急漩涡无边无际足以让人心惊胆战的叙述,呼应上句,进一步衬托了小孤骇所处环境的凶险。

  颔联照应诗题,点出了壮伟的小孤骇。“天地偶然”四字,表明小孤骇这座挺立急流中的骇峰是造化的杰作,不可多得。“砥柱”一词运用典故,又赋予小孤骇中流砥柱的意义。下句“江骇”“狂澜”两词,语义双关,即是对小孤骇的写实,更是对小孤骇时代象征意义的揭示。

  颈联“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把小孤骇比作挺立战场上的一员猛士,坚强不屈;又如一位末世艰难中孤独无助的忠臣,危困无奈。此联以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借小孤骇表达了诗人明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却愿坚定抗元、力挽狂澜的复杂情感。

  尾联中的“造”是“至、到”之意,全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意欲攀登上小孤骇峰顶,放眼眺望宇宙,开阔心胸之情。此联是对全诗的总结,在此,骇与人合二为一,传达出诗人以身许国的高远志向。

  全诗主体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小孤骇此物,言诗人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之志。

xiǎoshān

xièfāng sòngdài 

rényánshìhǎiménguān hǎiyǎnhàizhòngguān 
tiānǒuránliúzhù jiāngshānyǒuzhàngkuánglán 
jiānměngshìcháng wēichénshìnán 
míngdēngfēngzào miǎoguānzhòuxīnkuān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青春受谢¹,白日昭只。
译文:四季交替春天降临,太阳是多么灿烂辉煌。
注释:¹谢:离去。受谢,是说春天承接着冬天离去。
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春气奋发,万物遽(jù)¹只。
译文:春天的气息蓬勃奋发,万物繁荣急遽地生长。
注释:¹遽:竞争。
冥凌浃行,魂无逃只。
(míng)¹²(jiā)³行,魂无逃只。
译文:遍地是冬天的余阴残冰,魂也没有地方可以逃亡。
注释:¹冥:幽暗。²凌:冰。³浃:周遍。
魂魄归来!无远遥只。
魂魄归来!无远遥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不要去遥远的地方。
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
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
译文:魂啊归来吧!不要去东方和西方,也不要去南方和北方。
东有大海,溺水浟浟只。
东有大海,溺水¹(yōu)²只。
译文:东方有苍茫大海,沉溺万物浩浩荡荡。
注释:¹溺水:谓水深易沉溺万物。²浟浟:水流的样子。
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
螭龙并流¹,上下悠悠只。
译文:没角的螭龙顺流而行,上上下下出波入浪。
注释:¹并流:顺流而行。
雾雨淫淫,白皓胶只。
雾雨淫淫,白皓(hào)¹只。
译文:迷雾阵阵淫雨绵绵,白茫茫像凝结的胶冻一样。
注释:¹皓胶:本指冰冻的样子,这里指雨雾白茫茫,像凝固在天空一样。
魂乎无东!汤谷寂寥只。
魂乎无东!汤谷¹寂寥只。
译文:魂啊不要去东方!旸谷杳无人迹岑寂空旷。
注释:¹汤谷:即"旸谷",传说中的日出之处。
魂乎无南!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
魂乎无南!南有炎火千里¹,蝮蛇蜒²只。
译文:魂啊不要去南方!南方有烈焰绵延千里,蝮蛇蜿蜒盘绕长又长。
注释:¹炎火千里:据《玄中记》载,扶南国东有炎山,四月火生,十二月灭,余月俱出云气。²蜒:长而弯曲的样子。
山林险隘,虎豹蜿只。
山林险隘(ài),虎豹蜿¹只。
译文:山深林密充满险阻。虎豹在那儿逡巡来往。
注释:¹蜿:行走的样子。
鰅鳙短狐,王虺骞只。
(yú)(yōnɡ)短狐¹,王虺(huǐ)²³只。
译文:鰅鳙短狐聚集害人,大毒蛇王虺把头高扬。
注释:¹鰅鳙短狐:都是善于害人的怪物。²王虺:大毒蛇。³骞:虎视眈眈。
魂乎无南!蜮伤躬只;
魂乎无南!蜮(yù)¹伤躬只;
译文:魂啊不要去南方!鬼蜮含沙射影把人伤。
注释:¹蜮:含沙射影的害人怪物。
魂乎无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
魂乎无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
译文:魂啊不要去西方!西方一片流沙到处都是,无边无际渺渺茫茫。
豕首纵目,被发鬤只。
豕首纵目¹,被发鬤(ráng)²只。
译文:猪头妖怪眼睛直着长。毛发散乱披在身上。
注释:¹纵目:眼睛竖起。²鬤:毛发散乱的样子。
长爪踞牙,诶笑狂只。
长爪踞(jù)¹,诶(xī)²笑狂只。
译文:长长的爪子锯齿般的牙,嬉笑中露出疯狂相。
注释:¹踞牙:踞,当作"锯";锯牙,言其牙如锯也。²诶:同"嬉"。
魂乎无西!多害伤只。
魂乎无西!多害伤只。
译文:魂啊不要去西方!那儿有很多东西把人伤。
魂乎无北!北有寒山,趠龙赩只。
魂乎无北!北有寒山,趠(chuò)¹(xì)²只。
译文:魂啊不要去北方!北方有寒冷的冰山。烛龙身子通红闪闪亮。
注释:¹逴龙:即"烛龙",神话传说中人面蛇身的怪物。逴,古音同"烛"。²赩:赤色。
代水不可涉,深不可测只。
代水¹不可涉,深不可测只。
译文:一条代水不能渡过,水深无底没法测量。
注释:¹代水:神话中的水名。
天白颢颢,寒凝凝只。
天白颢(hào)¹,寒凝凝只。
译文:天空飞雪一片白茫茫,寒气凝结四面八方。
注释:¹颢颢:闪光的样子,这里指冰雪照耀的样子。
魂乎无往!盈北极只。
魂乎无往!盈北极只。
译文:魂啊不要前去!冰雪堆满北极多么荒凉。
魂魄归来!闲以静只。
魂魄归来!闲以静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这里悠闲自在清静安康。
自恣荆楚,安以定只。
自恣¹荆楚,安以定只。
译文:在荆楚故国可以自由自在,不再飘泊生活能够安定。
注释:¹自恣:随心所欲。
逞志究欲,心意安只。
¹志究²欲,心意安只。
译文:万事如意随心所欲,无忧无虑心神安宁。
注释:¹逞:施展。²究:极尽。
穷身永乐,年寿延只。
穷身¹永乐,年寿延只。
译文:终身都能保持快乐,延年益寿得以长命。
注释:¹穷身:终身。
魂乎归来!乐不可言只。
魂乎归来!乐不可言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这里的欢乐说不尽。
五谷六仞,设菰梁只。
五谷六仞¹,设²(ɡū)³只。
译文:五谷粮食高堆十几丈,桌上雕胡米饭满满盛。
注释:¹六仞:谓五谷堆积有六仞高。仞,八尺。²设:陈列。³菰粱:雕胡米,做饭香美。
鼎臑盈望,和致芳只。
鼎臑(ér)¹盈望²,和致芳³只。
译文:鼎中煮熟的肉食满眼都是,调和五味使其更加芳馨。
注释:¹臑:煮烂。²盈望:满目都是。³和致芳:调和使其芳香。
内鸧鸽鹄,味豺羹只。
¹²(cānɡ)鹄,味³豺羹(gēng)只。
译文:鸧鹒鹁鸠天鹅都收纳,再品味鲜美的豺狗肉羹。
注释:¹内:同"肭,肥的意思。²鸧:鸧鹒,即黄鹂。³味:品味。
魂乎归来!恣所尝只。
魂乎归来!恣所尝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请任意品尝各种食品。
鲜蠵甘鸡,和楚酪只。
鲜蠵(xī)¹甘鸡,和楚酪(lào)²只。
译文:新鲜甘美的大龟肥鸡,和上楚国的酪浆滋味新。
注释:¹蠵:大龟。²酪:乳浆。
醢豚苦狗,脍苴蒪只。
(hǎi)¹豚苦狗²,脍³(jū)(pò)只。
译文:猪肉酱和略带苦味的狗肉,再加点切细的香菜茎。
注释:¹醢:肉酱。²苦狗:加少许苦胆汁的狗肉。³脍:切细的肉,这里是切细的意思。⁴苴蒪:一种香莱。
吴酸蒿蒌,不沾薄只。
吴酸蒿(hāo)(lóu)¹,不沾²³只。
译文:吴国的香蒿做成酸菜,吃起来不浓不淡口味纯。
注释:¹蒿蒌:香蒿,可食用。²沾:浓。³薄:淡。
魂兮归来!恣所择只。
魂兮归来!恣所择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请任意选择素蔬荤腥。
炙鸹烝凫,煔鹑敶只。
炙鸹(ɡuā)¹烝凫(fú)²,煔(qián)³(chún)(chén)只。
译文:火烤乌鸦清蒸野鸭,烫熟的鹌鹑案头陈。
注释:¹鸹:乌鸦。²凫:野鸭。³煔:把食物放入沸汤中烫熟。
煎鰿膗雀,遽爽存只。
煎鰿(jí)¹(chuái)²(qú)³爽存只。
译文:煎炸鲫鱼炖煨山雀,多么爽口齿间香气存。
注释:¹鰿:鲫鱼。²臛:肉羹。³遽:通"渠",如此。⁴爽存:爽口之气存于此。
魂乎归来!丽以先只。
魂乎归来!丽¹以先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归附故乡先来尝新。
注释:¹丽:附着、来到。
四酎并孰,不涩嗌只。
四酎(zhòu)¹并孰²,不涩嗌(yì)³只。
译文:四重酿制的美酒已醇,不涩口也没有刺激性。
注释:¹四酎:四重酿之醇酒。酎:醇酒。²孰:同"熟"。³歰嗌:涩口剌激咽喉。
清馨冻饮,不歠役只。
清馨冻饮,不歠(chuò)¹只。
译文:酒味清香最宜冰镇了喝,不能让仆役们偷饮。
注释:¹不歠役:不可以给仆役低贱之人喝。
吴醴白蘖,和楚沥只。
吴醴(lǐ)¹白蘖(niè)²,和楚沥³只。
译文:吴国的甜酒曲蘖酿制,再把楚国的清酒掺进。
注释:¹醴:甜酒。²白蘖:米曲。³沥:清酒。
魂乎归来!不遽惕只。
魂乎归来!不遽惕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不要惶悚恐惧战战兢兢。
代秦郑卫,鸣竽张只。
代秦郑卫¹,鸣竽张只。
译文:代秦郑卫四国的乐章,竽管齐鸣吹奏响亮。
注释:¹代秦郑卫:指当时时髦的代、秦、郑、卫四国乐舞。
伏戏《驾辩》,楚《劳商》只。
伏戏¹《驾辩》²,楚《劳商》³只。
译文:伏羲氏的乐曲《驾辩》,还有楚地的乐曲《劳商》。
注释:¹伏戏:即伏羲,远古帝王。²驾辩:乐曲名。³劳商:曲名。
讴和《扬阿》,赵萧倡只。
讴和《扬阿》¹,赵萧倡只。
译文:合唱《扬阿》这支歌,赵国洞箫先吹响。
注释:¹扬阿:歌名。
魂乎归来!定空桑只。
魂乎归来!定¹空桑²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请你调理好宝瑟空桑。
注释:¹定:调定。²空桑:瑟名。
二八接舞,投诗赋只。
二八¹²舞,投诗赋³只。
译文:两列美女轮流起舞,舞步与歌辞的节奏相当。
注释:¹二八:女乐两列,每列八人。²接:连。接舞,指舞蹈此起彼伏。³投诗赋:指舞步与诗歌的节奏相配合。投,合。
叩钟调磬,娱人乱只。
叩钟调磬(qìng),娱人乱¹只。
译文:敲起钟调节磬声高低,欢乐的人们好像发狂。
注释:¹乱:这里指狂欢。
四上竞气,极声变只。
四上¹竞气²,极声变只。
译文:各国的音乐互相比美,乐曲变化多端尽周详。
注释:¹四上:指前文代、秦、郑、卫四国之鸣竽。²竞气:竞赛音乐。
魂乎归来!听歌譔只。
魂乎归来!听歌譔(zhuàn)¹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来欣赏各种舞乐歌唱。
注释:¹譔:具备。此句谓各种音乐都具备。
朱唇皓齿,嫭以姱只。
朱唇皓齿,嫭(hù)¹以姱(kuā)²只。
译文:美人们唇红齿白,容貌倩丽实在漂亮。
注释:¹嫭:美丽。²姱:美丽。
比德好闲,习以都只。
比德¹好闲²,习³以都只。
译文:品德相同性情娴静,雍容高雅熟悉礼仪典章。
注释:¹比德:指众女之品德相同。²好闲:指性喜娴静。³习:娴熟,指娴熟礼仪。⁴都:指仪态大度。
丰肉微骨,调以娱只。
丰肉微骨,调以娱只。
译文:肌肉丰满骨骼纤细,舞姿和谐令人神怡心旷。
魂乎归来!安以舒只。
魂乎归来!安以舒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你会感到安乐舒畅。
嫮目宜笑,娥眉曼只。
(hù)¹目宜笑,娥眉曼只。
译文:美目秋波转巧笑最动人,娥眉娟秀又细又长。
注释:¹嫮:同"嫭",美好的意思。
容则秀雅,稚朱颜只。
容则¹秀雅,稚朱颜只。
译文:容貌模样俊美娴雅,看她细嫩的红润面庞。
注释:¹则:模样。
魂乎归来!静以安只。
魂乎归来!静以安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你会感到宁静安详。
姱修滂浩,丽以佳只。
(kuā)修滂(pāng)¹,丽以佳只。
译文:美艳的姑娘健壮修长,秀丽佳妙仪态万方。
注释:¹滂浩:广大的样子,这里指身体健美壮实。
曾颊倚耳,曲眉规只。
曾颊(jiá)¹倚耳²,曲眉规³只。
译文:面额饱满耳朵匀称,弯弯的眉毛似用圆规描样。
注释:¹曾颊:指面部丰满。曾,重。²倚耳:指两耳贴后,生得很匀称。³规:圆规。
滂心绰态,姣丽施只。
滂心¹绰态,姣丽施只。
译文:心意宽广体态绰约,姣好艳丽打扮在行。
注释:¹滂心:心意广大,指能经得起调笑嬉戏。
小腰秀颈,若鲜卑只。
小腰秀颈,若鲜卑¹只。
译文:腰肢细小脖颈纤秀,就像用鲜卑带约束一样。
注释:¹鲜卑:王逸注:"衮带头也。言好女之状,腰支细少,颈锐秀长,靖然而特异,若以鲜卑之带约而束之也。"
魂乎归来!思怨移只。
魂乎归来!思怨移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相思的幽怨会转移遗忘。
易中利心,以动作只。
易中利心¹,以动作只。
译文:她们心中正直温和,动作优美举止端庄。
注释:¹易中利心:心中正直温和。易,直;利,和。
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粉白黛黑,施芳泽¹只。
译文:白粉敷面黛黑画眉,再把一层香脂涂上。
注释:¹泽:膏脂。
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译文:举起长袖在面前拂动,殷勤留客热情大方。
魂乎归来!以娱昔只。
魂乎归来!以娱昔¹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晚上还可以娱乐一场。
注释:¹昔:晚上。
青色直眉,美目媔只。
青色¹直眉²,美目媔(mián)³只。
译文:有的姑娘长着黑色直眉,美丽的眼睛逸彩流光。
注释:¹青色:指用黛青描画的眉毛。²直眉:双眉相连。直,同"值"。³媔:眼睛美好的样子。
靥辅奇牙,宜笑嘕只。
(yè)¹奇牙²,宜笑嘕(yān)³只。
译文:迷人的酒涡整齐的门牙,嫣然一笑令人心舒神畅。
注释:¹靥辅:脸颊上的酒涡。²奇牙:门齿。³嘕:同"嫣",笑得好看。
丰肉微骨,体便娟只。
丰肉微骨,体便娟¹只。
译文:肌肉丰满骨骼纤细,体态轻盈翩然来往。
注释:¹便娟:轻盈美好的样子。
魂乎归来!恣所便只。
魂乎归来!恣(zì)所便¹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注释:¹恣所便:随您的便,任你所为。
夏屋广大,沙堂秀只。
夏屋¹广大,沙堂²秀只。
译文:这里的房屋又宽又大,朱砂图绘厅堂明秀清妍。
注释:¹夏屋:大屋。夏,同"厦"。²沙堂:用朱砂图绘的厅堂。
南房小坛,观绝霤只。
南房¹小坛,观(ɡuàn)²绝霤(lìu)³只。
译文:南面的厢房有小坛,楼观高耸超越屋檐。
注释:¹房:堂左右侧室。²观:楼房。³霤:指屋檐。绝溜,超过屋檐,形容楼高。
曲屋步壛,宜扰畜只。
曲屋¹步壛(yán)²,宜扰畜³只。
译文:深邃的屋宇狭长的走廊,适合驯马之地就在这边。
注释:¹曲屋:深邃幽隐的屋室。²步壛:长廊。壛同"檐"。³扰畜:驯养马畜。
腾驾步游,猎春囿只。
腾驾¹步游,猎春囿(yòu)只。
译文:或驾车或步行一起出游,射猎场在春天的郊原。
注释:¹腾驾:驾车而行。
琼轂错衡,英华假只。
琼轂(ɡǔ)¹错衡²,英华假³只。
译文:玉饰的车毂金错的车衡,光彩夺目多么亮丽鲜艳。
注释:¹琼毂:以玉饰毂。²错衡:以金错饰衡。衡,车上横木。³假:大。
茝兰桂树,郁弥路只。
茝兰桂树,郁弥路只。
译文:一行行的茝兰桂树,浓郁的香气在路上弥漫。
魂乎归来!恣志虑只。
魂乎归来!恣志虑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怎样游玩随您的意愿。
孔雀盈园,畜鸾皇只!
孔雀盈园,畜鸾皇只!
译文:羽毛鲜艳的孔雀满园,还养着稀世的凤凰青鸾。
鵾鸿群晨,杂鶖鸧只。
(kūn)鸿¹群晨,杂鶖(qiū)鸧只。
译文:鵾鸡鸿雁在清晨啼叫,水鹜鸧鹒的鸣声夹杂其间。
注释:¹鵾鸿:水鸟名,据传似鹤而大,青苍色。
鸿鹄代游,曼骕驦只。
鸿鹄代游¹,曼²(sù)(shuānɡ)³只。
译文:天鹅在池中轮番嬉游,鹔鷞戏水连绵不断。
注释:¹代游:一个接一个地游戏。²曼:连续不断。³鹔鷞:水鸟名,一种雁。
魂乎归来!凤凰翔只。
魂乎归来!凤凰翔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看看凤凰飞翔在天。
曼泽怡面,血气盛只。
曼泽¹怡面,血气盛只。
译文:润泽的脸上满是笑容,血气充盛十分康健。
注释:¹曼泽:细腻润泽。
永宜厥身,保寿命只。
永宜厥身,保寿命只。
译文:身心一直调养适当,保证长命益寿延年。
室家盈廷,爵禄盛只。
室家¹盈廷²,爵(jué)禄盛只。
译文:家族中人充满朝廷,享受爵位俸禄盛况空前。
注释:¹室家:指宗族。²盈廷:充满朝廷。
魂乎归来!居室定只。
魂乎归来!居室定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安居的宫室已确定不变。
接径千里,出若云只。
接径¹千里,出若云²只。
译文:这里的道路连接千里,人民出来多如浮云舒卷。
注释:¹接径:道路相连。出²若云:言人民众多,出则如云。
三圭重侯,听类神只。
三圭(guī)¹重侯²,听类神³只。
译文:公侯伯子男诸位大臣,听察精审有如天神明鉴。
注释:¹三圭:古代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故曰三圭,这里指公、侯、伯。²重侯:谓子、男,子男为一爵,故言重侯。三圭重侯,指国家的重臣。³听类神:听察精审,有如神明。
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察笃(dǔ)¹²³,孤寡存只。
译文:体恤厚待夭亡疾病之人,慰问孤男寡女送温暖。
注释:¹察笃:明寨、优待。²夭:未成年而死。³隐:疾痛,指病人。⁴存:慰问。
魂兮归来!正始昆只。
魂兮归来!正始昆¹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分清先后施政行善。
注释:¹正始昆:定仁政之先后。正,定。昆,后。
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田邑千畛(zhěn)¹,人阜(fù)²只。
译文:田地城邑阡陌纵横,人口众多繁荣昌盛。
注释:¹畛:田上道。²阜昌:众多昌盛。
美冒众流,德泽章只。
¹²众流³,德泽章只。
译文:教化普及广大人民,德政恩泽昭彰辉映。
注释:¹美:指美善的教化。²冒:覆盖、遍及。³众流:指广大人民。
先威后文,善美明只。
先威后文¹,善美明只。
译文:先施威严后行仁政,政治清廉既美好又光明。
注释:¹先威后文:先以威力后用文治。
魂乎归来!赏罚当只。
魂乎归来!赏罚当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赏罚适当一一分清。
名声若日,照四海只。
名声若日,照四海只。
译文:名声就像辉煌的太阳,照耀四海光焰腾腾。
德誉配天,万民理只。
德誉配天,万民理只。
译文:功德荣誉上能配天,妥善治理天下万民。
北至幽陵,南交阯只。
北至幽陵,南交阯(zhǐ)¹只。
译文:北方到达幽陵之域。南方直抵交趾之境。
注释:¹幽陵、交址、羊肠:皆为地名,幽陵在今。辽宁南部一带,交址在今两广一带,羊肠在今山西西北部一带。
西薄羊肠,东穷海只。
西薄羊肠,东穷海只。
译文:西方接近羊肠之城,东方尽头在大海之滨。
魂乎归来!尚贤士只。
魂乎归来!尚贤士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这里尊重贤德之人。
发政献行,禁苛暴只。
发政献行¹,禁苛暴只。
译文:发布政令进献良策,禁止苛政暴虐百姓。
注释:¹献行:进献治世良策。
举杰压陛,诛讥罢只。
举杰压陛¹,诛(zhū)²(pí)³
译文:推举俊杰坐镇朝廷,罢免责罚庸劣之臣。
注释:¹举杰压陛:推举俊杰,使其立于高位。压:立。²诛讥:惩罚、责退。³罴:同"疲",疲软,指不能胜任工作的人。
直赢在位,近禹麾只。
直赢¹在位,近禹麾(huī)²只。
译文:让正直而有才者居于高位,使他们作辅弼在楚王近身。
注释:¹直赢:正直而才有余者。²禹麾: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说:"疑楚王车旗之名,禹或羽字误也。"
豪杰执政,流泽施只。
豪杰执政,流泽施只。
译文:豪杰贤能的臣子掌握权柄,德泽遍施百姓感恩。
魂乎来归!国家为只。
魂乎来归!国家为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国家需要有作为之君。
雄雄赫赫,天德明只。
雄雄赫(hè)¹,天德明只。
译文:楚国的威势雄壮烜赫,上天的功德万古彪炳。
注释:¹雄雄赫赫:指国家成势强盛。
三公穆穆,登降堂只。
三公穆(mù)¹,登降²堂只。
译文:三公和睦互相尊重,上上下下进出朝廷。
注释:¹穆穆:此指和睦互相尊重的样子。²登降:上下,此指出入。堂:指朝廷。
诸侯毕极,立九卿只。
诸侯毕极¹,立九卿只。
译文:各地诸侯都已到达,辅佐君王再设立九卿。
注释:¹毕极:全都到达。
昭质既设,大侯张只。
昭质¹既设,大侯²张只。
译文:箭靶已树起目标鲜明,大幅的布侯也挂定。
注释:¹昭质:显眼的箭靶。²大侯:大幅的布制箭靶。
执弓挟矢,揖辞让只。
执弓挟矢,揖(yī)辞让¹只。
译文:射手们一个个持弓挟箭,相互揖让谦逊恭敬。
注释:¹揖辞让:古代射礼,射者执弓挟矢以相揖,又相辞让,而后升射。
魂乎来归!尚三王只。
魂乎来归!尚三王¹只。
译文:魂魄归来吧!崇尚效法前代的三王明君。
注释:¹三王:楚三王,即《离骚》中的"三后",指句亶王、鄂王、越章王。

  王逸说:“《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汉代既已不能明,则后世更是聚讼纷纷。洪兴祖认为“《大招》恐非屈原作”,朱熹则斩钉截铁地说:“《大招》决为(景)差作无疑也。”黄文焕、林云铭、蒋骥、牟廷相等皆主屈原作。梁启超以其中有“小腰秀颈,若鲜卑只”一语,定为汉人作,刘永济、游国恩从之,朱季海则更具体地说是淮南王或其门客所作。我们认为,《大招》是屈原所作是可信的,但它不应当是王逸所说屈原放逐九年,精神烦乱,恐命将终,故自招其魂;也不是林云铭、蒋骥所肯定的“原招怀王之词”。这篇作品语言古奥,形式上不及《招魂》有创造性,应当是反映了较早的楚宫招魂词形式。所以,不当产生在《招魂》之后,而只能在它之前。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卒,《大招》应是招威王之魂而作。其时屈25岁(胡念贻)班究认为屈原生于前353年,在诸家推算屈原生年中最为可信)。以“大招”名篇是相对于《招魂》而言,《招魂》是屈原招怀王之魂所作,《大招》是招怀王之父威王之魂所作,故按君王之辈份,名曰“大招”。

  本篇开始按招魂词的固定格式陈述四方险恶,呼唤魂不要向东、向南、向西、向北,然后即写楚国宫廷的美味佳肴,音乐舞蹈美女之盛,宫室之富丽堂皇,苑圃禽鸟之珍异,最后夸饰楚国之地域辽阔、人民富庶、政治清明。其中对楚国遵法守道、举贤授能、步武三王一段的描写,实际上是屈原理想化了的美政。《离骚》中回顾年青时的政治理想,正由此而来,且一脉相承。全篇末尾云:“魂乎来归,尚三王只。”这同《离骚》中称述“三后之纯粹”,《抽思》中“望三王(原误作“五”)以为像”的情形一样,都反映出屈原作为楚三王的后代,追念楚国最强盛的时代,既要尊称国君先祖,又要光耀自己始祖的心情。因此,《大招》已不是单一的招魂祝辞,而是于其中蕴含了一定的思想。一方面,通过极言东南西北四方环境的险恶,极力铺陈楚国饮食、乐舞、宫室的丰富多彩、壮伟华丽,来招唤楚威王的亡魂,表达了对楚君的无限忠心和眷恋之情;“自曼泽怡面以下,皆帝王致治之事。永宜厥身,则本身之治也。室家盈庭(廷),则劝亲之经也。正始必自孤寡,文王治岐之所先也。阜民必本田邑,周公《七月》之所咏也。发政而禁苛暴,省刑薄敛之功。举杰而诛讥罢(疲),举直错枉之效也。直赢者使近禹麾,所以承弼厥辟。豪杰者使流泽施,所以阜成兆民也。末章归之射礼,则深厌兵争之祸,而武王散军郊射之遗意也。于此可以见原志意之远,学术之醇,迥非管韩孙吴及苏张庄惠游谈杂霸之士之所能及。”(蒋骥《楚辞余论》)这样,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战斗性便大大加强了。

  本篇在结构上也具有特点。采用开门见山的手法,直接点题,一气而下。环环相扣,所以诸家分章颇分歧。由“青春受献”而时光飞逝,春色盎然而万物竞相展现自己的生命力,点出招魂的具体时节。下文“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的呼唤,入题自然,干净利索。在对四方险恶环境的夸张描述之后,以“魂魄归徕,闲以静只。自恣荆楚,安以定只”转入到对楚国故地的环境描写,阐联顺当,一点也不显得突兀。并以“闲以静只”、“安以定只”、“逞志究欲,心意安只”、“年寿延只”作为主题,给下文的大肆铺叙作纲领。在对楚国饮食、乐舞、美人、宫室等的铺排和炫耀中,以“定空桑只”、“安以舒只”、“静以安只”、“恣所便只”等与它们相呼应,前后照应,相互关联。下一层紧承“居室定只”,由室内而扩展到室外的“接径千里”,由此联想到“出若云只”的楚国人民,以此为出发点,很自然地引出作者对治理国家、造福人民的清明政治的向往,使文章在结构上浑然一体。

  《大招》在语言描写上虽然比不上《招魂》的浪漫奇诡,但仍以其华丽多采的语言,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奇谲诡异、绚丽多姿的画面。尤其是描写美人的一段,不仅描绘她们的容貌、姿态、装饰,而且深入展现其心灵性情,不同气质、不同状貌的美人纷纷登场亮相,具有浓郁的楚民族风范。全诗几乎都用四言句,显得简洁整齐、古朴典雅,反映了屈原早年的创作风格。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几枝红雪¹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上醉不上醒。
译文:几枝初开的杏花红雪般堆在土状,点点青山如画屏一样隐现在屋上。一个春季,能有几天这样明媚、晴朗?阳春三月的景致令人陶醉,只适合醉眼朦胧地而不适合清醒地去欣赏。
注释:¹红雪:形容初春盛开杏花的繁茂。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残花酝(yùn)(niàng)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¹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译文:花虽残了,蜂儿却把它酿成了蜜,雨虽来了,燕子却借它调好了筑窝的泥。绿荫窗下,浓睡的我醒来已经很晚了。是谁把我叫起?是那窗外早晨鸣叫的黄莺。
注释:¹觉来:醒来。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一帘红雨¹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shà)旧蜂蝶。
译文:像一帘红雨飘下,那是凋谢了的桃花,十里长的柳荫,树影儿歪斜。一时间来洛阳赏花饮酒的人纷纷都告别了。春天归去了,闲坏了旧日里忙于采花的蜂蝶。
注释:¹红雨:比喻飘落的桃花。此出自唐代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

  以“阳春曲”曲牌写春景,可谓名副其实。这组“阳春曲”包括三支小令,渲染出一派风和日丽、蝶逐蜂嚷、百花争艳的烂漫春色。虽是一组曲,但三首又各有侧重。

  第一首可名之为“春晴”。首两句写景。首句写墙头杏花。这里的杏花不仅有数支,而且像堆琼砌玉的红雪般,这就突出了花的繁茂。这里的杏花是是晴天的景物。次句写青山。由于青山在屋后较远的地方,所以看上去像一架屏风。“一春能得几晴明?”强调这晴的难得,这一问句流露出了作者满意的心情。“三月景,宜醉不宜醒”,是在赞美令人陶醉的阳春三月,显示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态。

  第二首可名之为“春睡”。“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花虽然残了,蜂儿却还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从残蕊中采蜜。这样的残花依然是美好的,不给人以零落凄凉之感。春雨往往令赏春者扫兴,可是燕子却还在雨中穿梭忙碌,衔泥筑窠,纷纷的细雨不但没有妨碍它们,反而帮助它调和泥土。燕子这是非常感激这细雨。燕子无情,人是有情的,这是诗人在赞美春雨。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入微,从小小的虫鸟活动中看出了春意。作者以喜悦的心情写了残花、细雨,写了春的另一种旖旎。“绿窗春睡觉来迟”写窗内人的浓睡,似与窗外的燕、蜂无关,但一个“春”字点出了前后的内在联系,又加一个“绿”字对“春”做了补充,窗内窗外联成一片了。睡意之酣畅,正因为春天气候之宜人。“觉来迟”,毕竟还是醒了。是因为“窗外晓莺啼”惊醒的,这是对莺声的欣悦。这里写浓睡,是写了春天;写醒叫觉,也是写春天;都写了春天的美好。

  第三首可名之曰“春归”。首两句写春归的景色。上句写近景,下句写远景。“一帘红雨桃花谢”是房前景象。 “十里清阴柳影斜”是放眼远望的景象。初春之柳,是淡黄疏影;绿柳成荫已是春深了。两句构成残春景象,却仍然是美的:红花绿柳,相映成趣,色彩鲜丽,令人赏心悦目。下一句写人对春去的依依不舍。名花之城洛阳的人们赏春的人比平时多起来,是因为春已无多,也有为春饯别之意。最后两句,作者感叹:“春去也,闲煞旧蜂蝶。”没有了花,蜂蝶自然无所事事了。虽是感叹惋惜,却并不感伤。

  总之,这组曲子将春意写得十分浓丽,使人得到暖融融、醉醺醺的感受,并在细小的物像中显出大自然复苏后的生机。三首曲子除了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外,在写法上也注意了变化。第一首论述,第二首问答,第三首感叹。三首比照,浑然一体而又多姿多彩。

参考资料:
1、 姚品文 等 .元曲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 :28-30 .

yángchūn ·chūnjǐng

zhī yuándài 

zhīhóngxuěqiángtóuxìng shùdiǎnqīngshānshàngpíng chūnnéngqíngmíng sānyuèjǐng zuìxǐng 
cánhuāyùnniàngfēngér tiáoyàn 绿chuāngchūnshuìjuéláichí shuíhuàn chuāngwàixiǎoyīng 
liánhóngtáohuāxiè shíqīngyīnliǔyǐngxié luòyánghuājiǔshíbié chūn xiánshàjiùfēngdié 

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
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¹
译文:封侯的意念早已丝毫不存,悠悠然远离了尘世的嚣纷。
注释:薛氏:指薛师石,字景石,永嘉人,隐居在会昌湖西,名其居室为“瓜庐”,因号瓜庐翁。¹远世纷:远离尘世的纷争。
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
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
译文:种着瓜又不废读书之乐,这样的生活贵比千金。
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译文:远远望去,江南的原野湖沼多过土地,春天的山峰半掩着浮云。
吾生嫌已老,学圃未如君。
吾生嫌已老,学圃(pǔ)¹未如君。
译文:我这一生已渐渐老去,要说隐居的高致,远远比不上您这位高人。
注释:¹学圃:学习种蔬菜。君:指薛师石。

  首联“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写出薛师石不求利禄,超乎世俗的情怀。“悠然”,超远之貌,在这里似乎兼有“心远”与“地偏”两重意思在内。结庐之境远隔嚣尘,这是“地偏”;胸襟之中不慕功名,这是“心远”,索居于会昌湖西的薛师石是做到了这两点的。

  颔联“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是写这位隐士所从事的事情。看了这一联,会使读者想起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两句:“既耕且已种,时还读我书”。隐逸之士,其劳动并非为了糊口,其读书并非为了功名,而都不过是精神寄托而已。试想,耕种累了就读读书,“半耕半读”,这是一种应么充实、自在而又富于情趣的生活。不过诗人这两句与陶渊明的诗句情旨虽同,在句法上却有一点区别。陶渊明的诗句字面本身就透出一种从容、闲适之意。诗人的两句是说:每曰只顾忙着应付种瓜的事还不算,而且要抽出一半儿时间来读书。这“惟应……犹被……”的句式,透着忙上加忙的意思。其实,这里是通过“忙”来写闲的。诗人这里通过种瓜、读书的“忙”,来把薛师石超然遗世的闲适之情巧妙地映带出来了。

  颈联“野水应于地,春山半是云”化用姚合《送宋慎言》:“驿路应连水,州城半在云”两句,写的是薛氏瓜庐四周的景色,前一句写湖沼的景象非常贴切,后一句写远处的云山也很传神,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图。这是一种洋溢着“野趣”的、不带人工痕迹的自然美景,与隐士的情怀是那样的合拍。可以说,此外境本身就是隐士心境的反照。

  尾联“吾生嫌已老,学圃未如君”,直接抒发诗人对于薛氏瓜庐的感触。““圃”本指种蔬菜,这里指薛师石以种瓜隐居而言。这一联惋惜的慨叹,在诗中起的是“卒章显志”的作用,从而把诗人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羡慕与向往正面传达出来。

  全诗用典贴切,章法布置有序,读来颇为流畅。

参考资料:
1、 缪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曾枣庄,葛晓音,陈伯海,赵昌平,莫砺锋,刘永翔等撰写.宋诗鉴赏辞典 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7:第1314-1315页

xuēshìguā--zhàoshīxiù

zuòfēnghóuniànyōurányuǎnshìfēn

wéiyīngzhǒngguāshìyóubèishūfēn

shuǐduōchūnshānbànshìyún

shēngxiánlǎoxuéwèij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