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西淮云散,滔滔东海潮归。
鸥鸟飞来石壁,柳花扑上人衣。
漠漠西淮云散,滔滔东海潮归。
鸥鸟飞来石壁,柳花扑上人衣。
张埴

张埴

张埴,字养直,号泸滨,吉水(今属江西)人。早游湖湘间,有诗名。理宗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赵葵为江东西安抚使,欲荐之,力辞不就。著有《情性集》,已佚。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七有传。 张埴诗,据《永乐大典》、《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 13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¹到青州。
译文:我喝醉了想去睡觉,你也不要再多喝,这美酒已让我们酣畅淋漓。
注释:次韵:按照别人诗的原韵和诗。王巩:苏轼的诗友。字定国,自号清虚先生,北宋诗人、画家,著有《甲申杂记》《闻见近录》《随手杂录》。¹从事:一般的属官。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bìn)¹²我三千丈,诗律³输君一百筹(chóu)
译文:我那花白的鬓发有三千丈长,但是写诗的功夫水平还是和王巩不在一个等级。
注释:¹鬓霜,花白的鬓发。²饶:添加。³诗律:犹言写诗的功夫水平。⁴筹:等级。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译文:听说你以后将在东阁闭门不出,那么我将会去南方陪你喝一杯。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¹黄花²蝶也愁。
译文:现在我们相遇得很匆忙,用不着急着分开,重阳节后菊花逐渐萎谢,连蝴蝶也要发愁了。
注释:¹明日:指重阳节后。²黄花:菊花,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明日黄花兼寓迟暮不遇之意。

  此诗写重阳赏菊,就地取材,寓意于菊花、蝴蝶,又借秋色表现诗人年老而乐天的情怀。最后一句其实是想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暗示自己就如同明日的菊花一样。全诗精细收敛,清秀细密,总体较为清逸,但也有老健疏放如杜诗者。

  诗写登高赏菊,把酒赋诗,难得一聚,酒喝醉了也要多看一会儿菊花,不要急忙打算回家。因为今日黄花盛开,明日黄花凋零,时光不再,就没有什么好看的了。诗人赋蝴蝶以人情。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眼见菊花重阳节后也将憔悴无花可依,不禁犯愁。蝶愁实际是人愁,蝶都知愁人更愁。直说人愁太直露、太扫兴、煞风景。由蝶愁寓人愁,含蓄委婉,诗意更浓。秋天蝴蝶和菊花关系密切,让蝴蝶寓人愁最合情理。“闻道”四句意思是说,如果在九月九重阳节之后去欣赏菊花,那时金黄的菊花已经枯萎,观赏时也就没什么趣味了。苏轼咏叹“明日黄花蝶也愁”,其实是想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暗示自己就如同那过时的菊花一样。

  此诗写重阳赏菊,就地取材,寓意于菊花、蝴蝶,又借秋色表现诗人年老而乐天的情怀。全诗精细收敛,清秀细密,总体较为清逸,但也有老健疏放如杜诗者。

参考资料:
1、 莫彭龄,严美主编.成语与诗歌:新时代出版社,2009.09:214
2、 李微微著.国学小书院: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03:299

jiǔyùnwánggǒng

shì sòngdài 

zuìmiánjūnxiū jiàocóngshìdàoqīngzhōu 
bìnshuāngráosānqiānzhàng shīshūjūnbǎichóu 
wéndàolángjūndōng qiěrónglǎoshàngnánlóu 
xiāngféngyòngmángguī mínghuánghuādiéchóu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于园在瓜洲¹²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³也。非显者,则门钥(yuè)不得出。葆(bǎo)叔同知瓜洲,携往,主人处处款¹⁰¹¹
译文: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叫做五里铺,它是富人于五所建筑的园子。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那么就不会用钥匙打开门来迎接客人。葆生叔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的主人处处殷勤招待我们。
注释:¹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市邗(hán)江区南,临长江。²步:同“埠”,水边停船之处。³所园:所建筑的园林。园:建筑园子。⁴显者:指有名声有地位的人。⁵刺:名帖。这里做动词用,投下名帖。⁶葆生:张联芳,字尔葆,山阴人,官扬州司马。葆生叔父,善画好收藏古董。⁷同知:知府的佐官,分掌督梁、缉捕、江防、水利等,分驻指定地点。文中为担任同知。⁸携:带。⁹余:我。¹⁰款:殷勤招待。¹¹之:人称代词,我们。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园中无他奇¹,奇在磊石²。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³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sháo)药,人不得上,以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hè),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¹⁰奇。卧房槛¹¹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suì)¹²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tǐng)¹³,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¹⁴,禽鸟啾(jiū)(jī)¹⁵,如深山茂林,坐其¹⁶中,颓(tuí)¹⁷碧窈(yǎo)¹⁸。瓜洲诸¹⁹园亭,俱²⁰²¹假山显²²,(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²³于园可无憾²⁴矣。
译文:于园中没有其他的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堂屋前有两丈高的石头假山,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到上面去,因为这里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后厅临近池塘,池塘里有奇异的山峰和陡峭的山沟,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起头来看莲花,反而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沟壑盘旋而下,好像螺蛳盘旋形的外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再往后还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横跨在小河上。水阁的四周,矮小的灌木生长茂盛,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人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坐在阁子中,这里的境界使人感到舒坦、碧绿、幽深。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细构思中诞生)到了于园,看了这里的假山奇石,就没有遗憾了。
注释:¹奇:罕见的,稀罕的。²磊石:用各种各样的石块堆砌成假山。磊:堆砌。³植:栽种。⁴数:几。⁵缘:顺着,沿着。⁶以:因为。⁷实:满满当当,没有空隙。⁸临:临近,靠近。⁹绝壑:陡峭的山沟。绝:极。壑:山沟。¹⁰空:空旷。¹¹槛:栏杆。¹²幽阴深邃:阴暗深远。¹³艇子:小船。¹⁴蒙丛:覆盖,丛生,草木茂盛的样子。¹⁵啾唧:细小而碎杂的声音。¹⁶其:代"水阁"。¹⁷颓然:柔顺的样子,文中指舒坦。¹⁸碧窈:碧绿幽远,幽深的草木丛中。¹⁹诸:众,各。²⁰俱:都。²¹以:凭借。²²显:显扬,有名声。²³至:到了/放在。²⁴憾:心感不满。²⁵矣: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此文《于园》已被收录于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课本中,选自《陶庵梦忆》。编委选编此文时把“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删除了。

  从写作意图看这篇短文重点是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无论是写用石块垒成两丈高的石坡,突出它的“以实奇”;还是写“奇峰绝壑”堆砌在后面厅堂旁的大池塘,突出它的“以空奇”;抑或是写形状像螺蛳回旋形贝壳盘旋而下的沟壑,突出它的“以幽阴深邃奇”。作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把重点放在写于园“奇在磊石”的特点。作者又由于园说到了瓜洲众多的园林亭榭,这些园林亭榭跟于园一样,是凭借巧夺天工的假山而闻名的,而假山是依据自然之山石而创作的。它“胎于石”,有了自然之山石为蓝图还不行,还要“磊石者”一双巧手才能使它成为现实。所以说“娠于磊石之手”。“磊石者”手再巧还不行,还要有主人的精心构思,主人精心构思了,假山就诞生了,就像孩子出生或男或女一样。这种假山或雄伟,或秀丽。这样就不仅写出了假山建筑的全过程,还赞颂了能工巧匠的一双手和园林主人的高超的艺术构思。删除掉“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后就无法表达出作者这一写作意图。

  从行文连贯看删掉“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一句后,因为前一句是“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所以学生一致认为“至于园可无憾矣”应该这样读:“至/于园/可无憾矣”。理解为到于园就没有什么不满意了。其实,课文这一部分从于园介绍到瓜洲诸园亭,进而说明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闻名。假山“胎于石,娠于磊石人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紧随的 “至于园可无憾矣”是“至()于()”的省略形式。在文中就是“至之于园”。于:作介词,表处所。之:表示指代,具体内容为前面的假山。文句应译为:“把假山安置园林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而由于编委把“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删除掉而打乱了上下文的衔接,致使学生发生误解。

  从语言特色本文语言是雅语、俗语兼用,十分传神,极有表现力。如“四围灌木蒙丛”中的“蒙丛”一词,就写出灌木丛生覆盖地面的状态。又如“一壑旋下如螺蛳缠”这一通俗的比喻,很形象地写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而删除掉的一段文字是介绍假山建筑的过程的.使用极其通俗的市井语言,极形象地写出建筑假山的几个步骤,编者把如此通俗形象的语言删除掉又是为了哪一般呢?

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
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
译文:平静的水面上有小雨滴落的痕迹,夕阳在树木的半腰处露了出来。
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
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
译文:飘渺的云朵萦绕山间,把翠绿的山峰隐约分成了两半,清风送来荷花的清香。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
素月¹自有约,绿瓜初可尝。
译文:皎洁的月亮像与人有约似的,到了某个时间就出来。种了很久的瓜果终于成熟可以品尝了。
注释:¹素月:皎洁的月亮。
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
(lú)(cí)¹莫飞去,留此伴新凉。
译文:但是鸬鹚不要往南飞走,留下我孤单一人看着良辰美景,独自品尝着凄凉与心酸。
注释:¹鸬鹚:水鸟。
厚地高天,侧身颇觉平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
厚地高天,侧身¹颇觉平生²³。小斋(zhāi)如舸(gě),自许回旋可。
译文:置身于高天厚地之间时,我会渐渐地觉得自己平生似乎事事都不顺。不过好在我还有个小船般的书斋,在其中可以信马由缰,任我发挥。
注释:¹侧身:置身。²平生:手稿本、《乙稿》、陈本作“生平”。³左:不当,不顺;错误。⁴小斋:指书房。⁵舸:船。⁶自许:自信。⁷回旋:转动,施展。
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
聊复¹浮生²,得此须臾³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
译文:姑且在这浮幻的人生中,暂时获得真正的自我。天地如此之大,我独自坐在经霜后的树林中,看那些红叶纷然坠落。
注释:¹聊复:姑且。²浮生:老庄以人生在世,虚浮无定。后世相沿称人生为浮生。³须臾:片刻,短暂。⁴乾坤:指天地。

  上片首句谓字宙广大悠久、无穷无尽。作看如此下笔,表明“我”要以审视千古的哲人眼光来述说人生。次句谓侧身人世,苦痛便与生俱生,等于走错了路。中国古人习惯,以“右”为正、为尊,以“左”为错、为卑。用《红楼梦评论》中的话说,“世界人生之所以存在”乃是“一时之误谬”。这就为“人”侧身人世定下了悲观基调。“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人,侧身人世便是苦痛,要怎么才能活下去。“我”说:“我”所占有的空间,仅如容身的小船,因而只好允许自己忍苦求生,逆来顺受。由小“我”而推论大我:芸芸众生,挤挤嚷嚷,周折回旋,只是为了存活,那很可哀。

  下片接着写道“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人类重复地繁衍后代,“我”得到了短促的生命。言外之意,“我”在苦痛折磨中,也日渐走向死亡。由此观察人世,人生如逝水,流向东海不复,岂不可哀。怎么打发这可哀的人生呢,作者以形象答复读者:“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乾坤大”一句与上片起句“厚地高天”相照应,又表明作者以宇宙之广大、悠久来与“我”并提,显得“我”之卑微与速朽。“乾坤大”为叶韵句,但应与下两句连读,不应句断。“乾坤大”充满叹息意味,叹“我”乃“须臾”之物,又领起下两句。

  这首词,上片下片的前两句,皆以诗化的思辨语言陈述,后两句或三句,则描绘形象,有直观性。这样写,好处在于仅用四十一个字,便可按照叔本华的哲学观点,说明如此人生;缺点在于形象化不足,直观性不强。

参考资料:
1、 祖保泉.王国维词解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62

diǎnjiàngchún··hòugāotiān--wángguówéi

hòugāotiānshēnjuépíngshēngzuǒxiǎozhāihuíxuán

liáoshēnggānkūnshuānglínzuòhóngfēnfēnduò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pén)¹放船归,薄暮散花洲²宿。两岸白苹³红蓼(liǎo),映一蓑新绿。
译文:从湓口坐船而来,到了黄昏时,就停留在散花洲准备夜宿。两岸色彩醒目的白苹和红蓼,把小船都映衬得似乎染上了一层新绿。
注释:¹湓口:古城名。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汉初灌婴始筑此城。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后改名湓城,唐初改浔阳。为沿江镇守要地。²散花洲:古战场。散花洲古时还有散花滩之名。³白苹:蕨类植物,现代称为田字草、四叶菜,多年生浅水植物。⁴红蓼:红蓼是长在岸边比较常见的植物。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有沽(gū)¹处便为家,菱(líng)²(qiàn)³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译文: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反正一年四季吃的东西不用愁。等夜宿一晚,第二天又乘风顺流,随意飘荡,不管是在江南还是江北。
注释:¹沽酒: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²菱:水生植物。两角为菱,四角为芰。³芡:鸡头。

  上阕首二句,点明了作者自己从湓口坐船而来,到了黄昏时,就停留在散花洲准备夜宿。散花洲这个地名,是有典故的。陆游的一生中,曾在散花洲夜宿过两次,写这首词时,是第二次。陆游是爱国诗人,是很想收回金国所占失地的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诗人。而当他到了散花洲时,应该会对孙权在散花洲犒劳赤壁之战大胜的周瑜及将士这段历史有很深的感慨。陆游的抱负一直到他80多岁去世时,都是没有实现的。而且,这段时期陆游在从福建专管茶盐的提举改任到江西做提举,应该是离朝廷又近了一点,心中是有希翼在的,可提举又并不是个什么很大的官职。同时,陆游在这段时间,是个被同僚认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的人,那么,他对实现抱负,又的确是抱有怀疑的态度。他应该一直都有一种矛盾的心理。

  次两句,就描绘了陆游欣赏到的薄暮中散花洲两岸的美丽风景。这里应该是写的春夏之交时的景色。白苹和红蓼,色彩就很醒目了,再加上新绿的大背景,多么地美。蓑,这里是指的船上覆盖的草顶。也有可能是人身上穿的蓑衣。但全首词都没有写有雨,没有雨,就一般不会穿蓑衣。“映一蓑新绿”的意思,应该是绿色的大背景,绿树、绿草、绿水映衬着这一艘小船(一蓑就是代指小船了),把小船都映衬得似乎染上了一层新绿。色彩明快、对比强烈的美,在这二句中表现得非常好,可以想象出画面,像一幅山水画。读到这里,可以想象陆游的心情应该是闲适遣玩般的兴致。

  到了下阕,作者的心情转变了,变得低回沉郁起来。首先谈到了“酒”,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这不过是借酒消愁而已。“菱芡四时足”,是对上一句的补充。陆游幻想就这样坐着船,到处漂泊,喝喝酒,反正有吃的,就这么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用想不用做,放纵生涯算了,不管什么理想、抱负了就好。等夜宿一晚,到明天又顺着风前行,那前面江南江北是什么样子的,就随它去吧,懒得想了。这里“江南江北”仍是有含义的。江南是南宋管辖,江北大部分地区被金国所占。那么,陆游是真的什么也不想了吗?他的理想抱负,想收回故地的理想,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他并没有,一直到老,他都是积极的。他并没有像苏轼、欧阳修那样的旷达自适的心情。下阕写得沉郁,在表面词意下,还隐藏着更多的难言的心情。从“任”字就可以看出这点,如果很自适,他不会使用这个“任”字。平时口头语有“任他去”,“不管他”的意思。这里带有一点无可奈何又赌气的意味。而且,他仍是为官的,而且一直都在做官,到他70多岁了,皇帝诏他仍是出来做了官的。他不是范蠡,他并不是那种无所求的人。

  整首词表达了陆游当时矛盾的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是陆游无意识中从词句中表达出来的,有叶嘉莹先生所说的“具含了花间词之深微幽隐富含言外意蕴的特色”。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