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幔谈经日,熊丸茹苦时。屡修堂上拜,亲炙母中师。
绛幔谈经日,熊丸茹苦时。屡修堂上拜,亲炙母中师。
每羡萱堂乐,今成薤露悲。一生同令子,共泣蓼莪诗。
每羡萱堂乐,今成薤露悲。一生同令子,共泣蓼莪诗。
王迈

王迈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4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且休落拓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吟诗。
且休落拓¹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吟诗。
译文:不要再肆意贪饮杯中的酒,也不要再猖狂爱作诗。
注释:¹落拓:豪放,放荡不羁。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¹
译文:你今天被抓进官府去啊,这回恐怕会断送掉你的性命了! 
注释:¹老头皮:年老男子的戏称。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吾资¹²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³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译文: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很久都不放纵懈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如此看来聪明愚笨,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
注释:¹资:天资,天分。²之:助词。³倍人:“倍于人”的省略。⁴屏:同“摒”,除去、排除。⁵圣人:指孔子。⁶卒:终于。⁷鲁:迟钝、不聪明。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蜀之鄙¹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²,何如?”富者曰:“子何恃³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译文: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过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注释:¹鄙:边远的地方。²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³何恃:“恃何”的倒装。恃,凭借、依靠。⁴钵:和尚用的饭碗。⁵买舟:租船。买,租、雇的意思。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¹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²
译文: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注释:¹顾不如:难道还不如。顾,难道。²自力者也:判断句,表示肯定,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文章一开头便从难易问题下手,作者认为天下之事的难易是相对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习也是如此,只要脚踏实地去学,没有掌握不了的学问;反之,不通过学习,就是极容易的事也会被视作十分困难。在说明了难易的辩证关系之后,作者便引出了智愚的问题。天资不高,才能平庸的人,只要勤于学习,久而久之,也能有所成就,摆脱昏与庸的境地;而天资聪敏,才能出众的人,如果自暴自弃,不学无术,也将与昏庸者为伍。相传孔子的学说由智能鲁钝的曾参传给了子思,再由子思之徒传给了孟子。所以作者说:“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因而作者认为昏庸与聪敏是相对的,关键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这第一段完全以论述的笔墨出之,明白地摆出了自己对学问之道的看法。

  文章的第二段则通过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是一则寓言,进一步说明难易与成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能坚定地朝既定的目标走去,必定是可以达到终点的。四川的贫僧和富僧都想去普陀山朝圣,贫者凭着一瓶一钵和坚定的意志,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富者虽有足够的钱可雇船前往,但由于自己的犹豫畏缩,终未能达到目的。作者由此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所谓“立志”,不仅是要树立奋斗的目标,而且要有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精神,这正是学习中第一可贵的。这一段通过具体生动的记叙,设想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形象地揭示出立志的重要,犹如一则寓言故事,虽然平易简单,却寓有深刻的道理。

  最后一段结论,还是归结到聪敏与昏庸的问题:聪敏不可恃,昏庸也不可限,关键在于能否力学不倦。作者强调了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摆脱了天赋决定论的成见,劝人以学,对于不同天资的人都有勉励的作用。他对聪敏“可恃而不可恃”,对昏庸“可限而不可限”的辩证认识无疑都是很有见地的。

  全文始终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一开始便从天下事“难”与“易”的不同落笔,指出在学习中“难”与“易”是相对的,可变的。接下来又从昏庸和聪敏及其与成败的关系立论,反复辨难,说理明白,使读者信服。蜀僧的一贫一富,贫者仅恃一瓶一钵,富者可以买船而下,结果贫者至南海而富者不能至,始终在强烈的对比中展开说理,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文中多用偶句,如:“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以及“吾资之昏”与“吾资之聪”两段,“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与“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两段等在句法上都两两相对,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文中并没有艰深的文词,只是娓娓道来,如一篇师长对晚辈的劝勉之词,语重心长,切合题旨。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古文观止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

wéixuéshǒushìzhí

péngduānshū qīngdài 

    tiānxiàshìyǒunán wéizhī nánzhě wéi zhěnán rénzhīwéixuéyǒunán xuézhī nánzhě xué zhěnán 

    zhīhūn dàirén cáizhīyōng dàirén dàndànérxuézhī jiǔérdàiyān chéng érzhīhūnyōng zhīcōng bèirén cáizhīmǐn bèirén bǐngéryòng hūnyōng shèngrénzhīdào chuánzhī ránhūnyōngcōngmǐnzhīyòng yǒuchángzāi 

    shǔzhīyǒuèrsēng pín  pínzhězhěyuē  zhīnánhǎi   zhěyuē  shìérwǎng  yuē  píng  zhěyuē  shùniánláimǎizhōuérxià yóuwèinéng shìérwǎng  yuèmíngnián pínzhěnánhǎihuán gàozhě zhěyǒucán 

    西shǔzhīnánhǎi zhīqiān sēngzhěnéngzhìérpínzhězhìyān rénzhīzhì shǔzhīsēngzāi ?shìcōngmǐn shìérshì shìcōngmǐnérxuézhě bàizhě hūnyōng xiànérxiàn xiànhūnyōng érxuéjuànzhě zhě 

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
天下郡(jùn)¹²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³
译文:全天下各地区千万座城池,没有一座没有甲胄兵器!
注释:¹郡国:郡和国的并称。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²向:差不多的意思。³甲兵:铠甲和兵械。泛指兵器。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焉得铸(zhù)甲作农器¹,一寸荒田牛得耕?
译文:怎么样才能把甲胄兵器铸作农具,让每寸土地都能够得到耕种呢?
注释:¹农器:农用器具。
牛尽耕,蚕亦成。
牛尽¹耕,蚕亦成。
译文:如果能这样,耕牛尽其用,蚕桑业有成;
注释:¹尽:一作“得”。一本“耕”下有“田”字。
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
不劳烈士¹泪滂(pāng)(tuó)²,男谷女丝³行复歌
译文:就再也不需要让战士们洒泪滂沱,那时全社会男耕女织,安居乐业,人们一边走,一边唱歌,是多么好啊!
注释:¹烈士:指战士。²滂沱:雨大貌,这里形容落泪。³男谷女丝:即男耕女织,以名词作动词,是杜甫用字变化处。⁴行复歌:一边走,一边唱。行复:且又。

  杜甫晚年创作的这首《蚕谷行》诗汇聚了他一生许多高尚的品格,这首诗可以说是杜甫一千四百多首诗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颗瑰宝。

  此诗开头四句:“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这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十多年的战争,使得铸作生产工具的铁都感到缺乏必须用武器来改造了。全国战乱不息,农田荒芜。诗人呼吁把甲胄铸作农具,让每寸土地都能够得到耕作,百姓安居乐业。国外有《把剑铸成犁》的现代雕塑。大诗人杜甫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经用诗的形式把这种反战思想艺术地体现出来了。铜铁应当做成犁、锄,服务于和平生活,现在却做了杀人的武器、防身的铠甲。对这种反常现象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一经诗人点出:甲胄应铸作农具。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物非所用!盔甲回炉铸而为犁、锄,使天下寸土皆得牛耕,才是物尽其用的人间正道。诗人没有直接痛斥战争,却用铠甲再造为犁锄的形象语言强化了反战思想。

  “牛尽耕,蚕亦成。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这是杜甫的理想主义。这是杜甫勾画的理想时代、理想社会中劳动大众的理想生活。这首诗所显示的思想、识见,即是对陶渊明《桃花源记》耕作社会理想观念的巨大超越,同时亦是对他自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给予受体者的舍己奉献天下士子观念的超越。杜甫在这首诗中,直接给出了一个万城无甲兵的和平构想,是一幅打着杜甫深刻印痕的理想国及和谐社会诗意安居的画图。

  此诗虽短,却是杜甫五十多年生活历练由无数血泪与伤痛凝成的最后总结,它是一颗照亮历史时空的一颗诗的钻石,是杜甫和杜诗一切闪光理念的凝缩。因此,可以说《蚕谷行》一诗标志着杜甫卓苦艰辛的圣化之路的终结,标志着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的文学和文化意义的总括。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04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chá)¹卧古田。
译文:您难道没有看见长安北城渭水桥边,枯死的树木枝丫横卧在田间地头吗?
注释:¹槎:树木的枝丫。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昔日木红复木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译文:之前这棵树可是烟云雾绕,红紫一时,风光无限。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yú)恒阗(tián)(yàn)¹
译文:春光春景花开如雪,香车宝马塞满道路。
注释:¹阗咽:堵塞;拥挤。
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若个¹游人²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译文:哪个游人不竞相攀折?
注释:¹若个:哪个。²人:一作“童”。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倡家宝袜¹蛟龙帔(pèi)²,公子银鞍(ān)千万骑。
译文:妖冶的倡女宝袜蛟龙帔,富有而轻薄的公子银鞍千万骑。
注释:¹宝袜:即腰彩。古代女子束于腰间的彩带。²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
黄莺一向花娇春,青鸟双双将子戏。
黄莺一向花娇春,青鸟双双将子戏。
译文:黄莺鸟对花戏春娇鸣,青鸟三三两两与孩子在游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月桂星榆相蔽亏。
千尺长条百尺枝,月¹桂星²榆相蔽亏。
译文:千百个枝条互相掩映,高贵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荫。
注释:¹月:一作“丹”。²星:一作“青”。蔽亏:谓因遮蔽而半隐半现。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chú)(yuān)儿。
译文:在珊瑚一样的叶子上有凤凰来巢,鸳鸯双栖。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任风吹。
巢倾枝折凤归去¹,条枯叶落任²风吹。
译文:但是等到巢翻树枝折,凤凰归去,就只剩下狂风吹落叶枯枝,萧条不已。
注释:¹“巢倾”句:一作“巢倾折,凤归去”。²任:一作“狂”。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jù)¹知。
译文:一朝零落没人关心,万古摧残您哪里知道?
注释:¹讵:难道;岂。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shū)¹须臾(yú)难久恃(shì)
译文:人生是高贵还是卑贱,不是始终一成不变的,只在瞬息之间。
注释:¹倏忽:迅疾貌。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译文:就像是没有人能阻止太阳落下,没有人能阻止水向东流去。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尽哀怜。
汉家陵树满秦川¹,行来行去尽哀怜。
译文:秦川汉陵在改朝换代时也无可奈何,令人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自昔公卿二千石(dàn)¹,咸拟荣华一万年。
译文:那些看似富贵荣华的王公贵族,都想荣华富贵千万年。
注释:¹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
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闻素棘与黄泉。
不见朱唇将白¹貌,惟闻素²棘与黄泉。
译文:到如今不是也不见朱唇白貌,只剩下长满荆棘的坟头。
注释:¹白:一作“玉”。²素:一作“青”。
金貂有时须换酒,玉麈但摇莫计钱。
金貂有时须换酒¹,玉麈(zhǔ)²但摇莫计钱。
译文:所以好酒尽管喝,美味的食物尽管吃,不要管他们花多少钱。
注释:¹换美酒:一作“便换酒”。²玉麈:玉柄麈尾。东晋士大夫清谈时常执之。但:一作“恒”。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
寄言坐客神仙署¹,一生一死交情处。
译文:告诉大家一句话,纵然平日有生死交情也是一场空。
注释:¹神仙署:即控鹤府,也称奉宸府。唐宿卫近侍官署名,武后时置。
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苍龙¹(què)²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译文:只要大限到来,你未抵“苍龙阙下”,我则已羽化白鹤山前。
注释:¹苍龙:东方之神,二十八宿东七星总称。²阙下: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
云间海上邈(miǎo)难期¹,赤心会合在何时。
译文:至于云间海上的仙山,长生不死的仙丹,更是飘缈难觅。
注释:¹难期:难及,难于企及。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但愿尧年¹一百万,长作巢由²也不辞。
译文:只希望天下太平健康长寿,一直做隐士平民也不错。
注释:¹尧年:此处代指长寿。²巢由:巢父和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

  从汉“柏梁体”开始,叹收六朝声律对仗,七言诗逐渐赶上五言诗;并从初唐开始分流,为新兴近体律绝,和乐府歌行。“初唐四杰”对七言古诗也作出巨大贡献。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与《行路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在卢照邻之前,鲍照就作过一首七言《行路难》,仄声促韵与长句宛转,充分表达悒郁不平之气。卢照邻这一首从容舒展,徐缓不迫,多次转韵;其声律、修辞、与对仗明显受六朝诗歌影响,从中也反映了诗风转变期的艺术特点。

  全诗共四十句,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万古摧残君讵知?”“长安城北渭桥边”为虚指,即物起兴,从眼前横槎、枯木倒卧古田引起联想,“昔日”领起下文十六句,对“枯木”曾经拥有的枝繁叶茂,溢彩流芳的青春岁月,进行淋漓尽致的铺陈与渲染。围绕着它“千尺长条百尺枝”,有黄莺戏春,凤凰来巢,鸳鸯双栖,高贵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荫,更有香车宝马时常经过,马蹄声断续相闻;富有而轻薄的公子,妖冶的倡女,纷趋竞骛,攀龙附凤。诗人以工整的结构,华丽的语言,为我读者展现了初唐长安城内繁荣市井,骄奢生活的世态风情全卷,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却又清醒地感觉到诗人冷静的态度。从行文遣辞看,整齐的偶句与变换的角度,避免了呆滞散乱;层迭的词句增添了构图的对衬感与节奏感。末两句是全诗关键,也是主旨所在。从现实的“一朝零落无人问”,由此及彼提出“万古摧残君讵知”,已如桓温当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普遍人生感喟,将比兴之义进一步升华了。

  第二部分从“人生贵贱无终始”到末句,由隐而显,喻体“枯木”显现为本体“人生”。“终始”指无限。转瞬即逝的人生与悠久无限的岁月,这对亘古不变的自然矛盾造成人们心灵的困惑,一系列抒情意象即由此展开。“谁家”以下(至“赤心会合在何时”)运用超时空框架,不断变换叙述角度,使生死枯荣的单一主题,形成多元层次与丰富内涵。先写时光流水,无人能阻,再写改朝换代,秦川汉陵,无可奈何;再写富贵公卿,顷刻归于青棘黄泉。由此进一步指出富贵不可骄,交情不足恃,都用复迭或对比手法。金貂换酒为李白《将进酒》所本;“玉尘”指玉骢马扬起的飞尘,狂饮与游冶似乎已解生死,其实正说明了无法排遣的苦闷。既然功名利禄都只是过眼云烟,就只好求友访仙以解心中积怨。因此,唐代盛行道教,许多官僚士大夫接受道教。诗人说:纵然平日有生死交情,但只要大限到来,你未抵“苍龙阙下”(苍龙,东方之神,二十八宿东七星总称),我则已羽化白鹤山前。至于云间海上的仙山,长生不死的仙丹,更是飘缈难觅。

  道家与佛家都有转世说,即使退一步寻求“赤子”重生,要到什么时候呢?表面是消极、苦闷乃至放浪形骸,其实仍融注了对人生热烈执着的追求,因此结末两句“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尧年,代长寿;巢由,巢父与许由,古时隐士。“但愿”“长作”可见其辞情恳切。卢照邻因服丹中毒,手足痉挛,最终不堪恶疾所苦,自投颍水,这里似有忏悟,只祈求正常人的健康长寿,不奢求富贵荣华与长生不死。

  初唐四杰对于诗体诗风的转变,最突出之贡献是扩大了时空境界,将目光由宫廷移向社会,转向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他们对历史、对人生、对物质、对理想都常常有发人深省的理解与阐释,使诗歌气势宏远,哲理性强,有很深的社会意义。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5-17页
芥毛金爪勇难干,肯作霜花对乍寒。
芥毛金爪勇难干,肯作霜花对乍寒。
若说乘轩有痴鹤,司晨如此合峨冠。
若说乘轩有痴鹤,司晨如此合峨冠。
翔仞当年览德辉,传芳花品未思归。
翔仞当年览德辉,传芳花品未思归。
晚来雾鬓凭轩处,直恐金翘相对飞。
晚来雾鬓凭轩处,直恐金翘相对飞。
泽兰萱草比多言,谓汝分阴久夺鲜。
泽兰¹萱草²比多言,谓汝分阴久夺鲜。
注释:¹泽兰:菊科泽兰属植物。“妇人和油泽头,故云泽兰。”最早之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我国的礼记和楚辞。²萱草:黄花菜学名萱草。
政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
¹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
注释:¹政:指国政。淇园修竹:指卫武公辅佐周平王之事。此处借指仁政、德政。淇园,周代卫国的竹园。修竹,长竹,高竹。秦岭老松:《汉书·东方朔传》记载,南山即终南山,在今陕西省南部,是秦岭的主峰之一。在民间,对老者的祝福,常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词句,愿老者福寿双全。东海就是指现在的东海与黄海。南山一词,则源于《诗经·小雅·天保》篇,“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比照“淇园修竹”,此“秦岭老松”似亦有所指。
高标幽艳自宜霜,弱草繁葩莫中伤。
高标幽艳自宜霜,弱草繁葩莫中伤。
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
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
临风裛露早秋天,范出南金色更鲜。
临风裛露早秋天,范出南金色更鲜。
若向东篱比标格,定知花市不言钱。
若向东篱比标格,定知花市不言钱。
此诗饱含忧愤,前两句以泽兰和萱草之口吻,互责对方夺其风光;后两句述担忧之事,即虽拥有仁德美行,但难以实现,因为与秦岭松的长久相比,其难以相匹。诗中深蕴宏伟抱负不得施展的忧愤之情。

yùncàizhānmíngqiūyuánjué--hóngshì

jièmáojīnzhǎoyǒngnángànkěnzuòshuānghuāduìzhàhán

ruòshuōchéngxuānyǒuchīchénéguān

xiángrèndāngniánlǎnhuīchuánfānghuāpǐnwèiguī

wǎnláibìnpíngxuānchùzhíkǒngjīnqiàoxiāngduìfēi

lánxuāncǎoduōyánwèifēnyīnjiǔduóxiān

zhèngkǒngyuánxiūzhújìnqínlǐnglǎosōngjiān

gāobiāoyōuyànshuāngruòcǎofánzhōngshāng

kěnhóngliánmèisānxiàyàotónghuángxiàngzhòngyáng

línfēngzǎoqiūtiānfànchūnánjīngèngxiān

ruòxiàngdōngbiāodìngzhīhuāshìyánq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