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箓传三昧,词坛白雪吟。奇才困场屋,晚岁缀绅簪。
文箓传三昧,词坛白雪吟。奇才困场屋,晚岁缀绅簪。
所历官虽小,去思人到今。挂冠垂九秩,福善见天心。
所历官虽小,去思人到今。挂冠垂九秩,福善见天心。

wǎnpíngchāngdàichéngdōngèrshǒu--wángmài

wénchuánsānmèitánbáixuěyíncáikùnchǎngwǎnsuìzhuìshēnzān

suǒguānsuīxiǎoréndàojīnguàguānchuíjiǔzhìshànjiàntiānxīn

王迈

王迈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4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恍惚¹寒山暮,逶(wēi)(yí)²白雾昏。
译文:黄昏时分的寒山一片迷离,白色的雾气弥漫,茫然一片。
注释:¹恍惚:迷离。²逶迤:曲折绵延的样子。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译文:空寂的山中,不时传来凄厉的风声和山石滚落的声音;寂静的阁楼上,月色穿透门窗,洒在厅堂和床前。
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
击柝(tuò)¹可怜子,无衣何处村。
译文:深夜城中击柝巡更之人,可怜衣衫单薄,缺少御寒衣物,不知道您是哪个村子里的人?
注释:¹击柝:指敲梆子巡夜。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译文: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国事岌岌可危,时局纷乱,盗贼犹存。

西--

huǎnghánshānwēibáihūnshānfēngluòshílóujìngyuèqīnmén

tuòliánzichùcūnshíwēiguānbǎidàozéiěryóucún

秋心如海复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
秋心如海复如潮¹,惟有秋魂²不可招。
译文:我忧心忡忡,宛如江潮拍岸,我悲凉的心情,像海水涌上胸膛;秋风落叶啊,知心的朋友已经故亡,你那白玉一样的灵魂,飘向何方?
注释:¹“秋心”句:形容苍凉萧瑟之心情。²秋魂:《楚辞》有《招魂》篇,这里寓有作者悼念亡友、自伤身世的双重意思。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漠漠郁金香在臂¹,亭亭古可佩当腰²
译文:手腕上的郁金香,散发出微醉清香,朋友的灵魂,在清香中永远地生长;腰间佩带的古玉佩,闪闪发着光亮,朋友的美好品德,就如白玉发光。
注释:¹“漠漠”句:所佩郁金香囊散发清淡的芬芳,弥漫臂间。比喻情操芳洁。²“亭亭”句:用《礼记·可藻》中“古之君子必佩可”句意,喻意同上。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译文:如今烽火燃烧在西北边疆,有谁为了报国亮出利剑的寒光?百姓怨声载道在富庶的东南,有谁能够吹出箫声清亮?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shāo)¹
译文:凭栏遥望,满天的星斗如春花烂漫;我怀念已逝去的朋友,你今在何方?月亮坠入深林,我的心底涌上惆怅和悲伤。
注释:¹“斗大”二句:隐喻无能之辈煊赫一时,而才士皆沦落不偶。《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冷红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珊。画楼帘幕卷轻寒,酒馀人散去,独自倚阑干。
(cēng)¹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lán)(shān)²。画楼³帘幕卷轻寒,酒馀人散去,独自倚阑干。
译文:浅红色的桃花,落英缤纷,此情此景引发了主人公青春易逝的感伤。主人公站在装饰华美的楼房里,待酒宴结束,宾客都走了,独自凭栏以解愁忧。
注释:¹冷红:淡红,这里指代桃花。²阑珊:残,将尽。³画楼:装饰华美的楼房。
夕阳千里连芳草,萋萋愁煞王孙。徘徊飞尽碧天云,凤笙何处,明月照黄昏。
夕阳千里连芳草,萋(qī)¹愁煞王孙²。徘徊飞尽碧天云,凤笙(shēng)³何处,明月照黄昏。
译文:夕阳下芳草绵延千里,就连贵族子弟也不免烦忧。转眼间已到黄昏时分,明月下,不知何处传来的幽幽笙咽,栏前伫立着的是无语人。
注释:¹萋萋:草木茂盛貌。²王孙: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³凤笙:即笙。本指四寸长、十二簧的笙,因其像凤之身,故称为“凤笙”。 阑干,最早指一种竹子木头或者其他东西编织的一种遮挡物。

  起句“冷红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珊。”昭示人们已到了暮春三月,春天即将过去,象喻着南唐小朝廷的败落已初露端倪。

  “画楼帘幕卷轻寒”,象喻富丽堂皇的宫室已包孕着难以摆脱的令人寒心的隐患。酒余人散后,由喧闹归于寂静,更增添了主人公孤寂的心绪,独自凭栏以解愁忧。

  “夕阳千里连芳草,萋萋愁煞王孙。”紧承上片,叙写远眺所见。夕阳下芳草绵绵,牵动着主人公的愁绪。

  最后两句“凤笙何处,明月照黄昏”点明时间已由夕阳转到了黄昏,主人公在栏前凭望的时间就可想而知了。溶溶月光下,主人公独自一人凭栏忧伤。整个境界是那么的静谧、孤凄、又带着难以言说的忧愁和感伤。

  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写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词中的忧愁,写来迷茫朦胧,含而不露。词中的忧愁“闲情”,常常很难确指是什么性质的忧愁,从而留给读者更大的自由创造联想的空间。《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是言情之作,突破了词人一己抒怀的迹象,开始触及人生的苦闷,咏叹世事的坎坷,不期然地揭示出人生路上多困难,自己独自面对需要归属的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1、 黄进德.《冯延巳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6:45
2、 高阳里.《花笺春心:婉约集》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162

línjiāngxiān··lěnghóngpiāotáohuāpiàn--féngyán

lěnghóngpiāotáohuāpiànqīngchūnlánshānhuàlóuliánjuǎnqīnghánjiǔrénsànlángàn

yángqiānliánfāngcǎochóushāwángsūnpáihuáifēijǐntiānyúnfèngshēngchùmíngyuèzhàohuánghūn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¹思我,褰(qiān)²(cháng)³涉溱(zhēn)。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jū)
译文: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溱河。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人来找我?你真是个傻哥哥!
注释:¹惠:爱我。²褰:提起。³裳: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⁴溱: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密县东北。⁵不我思:即“不思我”的倒装,不思念我。⁶狂童:谑称,犹言“傻小子”。狂,痴。⁷也且:作语气助词。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wěi)¹。子不我思,岂无他士²?狂童之狂也且!
译文: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洧河。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的少年哥?你真是个傻哥哥!
注释:¹洧: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登封县东阳城山,即今河南省双洎河。溱、洧二水汇合合于密县。²士:未娶者之称。

  在爱情生活中,有失去情人而悲泣自怜的弱女子,也有泼辣、旷达的奇女子。在以男子为本位的中国古代,虽然二者均避不开命运的摆弄,但后者毕竟表现出了一种独立、自强的意气,足令巾帼神往。

  《郑风·褰裳》中的主人公,就正是这样一位奇女子。她与其他女子一样,此刻大抵也正处于热恋之中。因为所恋的心上人,在溱洧之水的对岸,所以也免不了等待相会的焦躁和疑虑。不过她的吐语却爽快:“子惠思我,褰裳涉溱。”——你倘要思念我,就提起衣襟渡溱来!真是快人快语,毫不拖泥带水。较之于《郑风·将仲子》那“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的瞻前顾后,显得非常泼辣和爽朗。

  但她的心上人,似乎并没有及时来会,便不免引得女主人公有点伤心了。只是伤心中的吐语也毫不示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你若不想我,我岂没有他人爱!这话说得也真痛快,简直就像是指着对方的鼻子,声称“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么,我就只能爱你一个?”那样快利。这态度又是很旷达的,爱情本就是男女相悦、两厢情愿的事,倘若对方不爱,就不必强拉硬扯放不开。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正可为“岂无他人”四字作注。较之于《郑风·狡童》中那“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的呜咽吞声,此诗的女主人公,又显得通达和坚强多了。但倘若以为她就真的不把对方放在心上,恐怕还有几分误解,其实那不过是她所说的气话,而且还带有假设的意味,这从“狂童之狂也且”的戏谑语气,即可推知。须知女主人公心里,实在是很看重这份爱情的,但在外表,却又故意装出不在意的样子,无非是要激得心上人更疼她、爱她而已。所以她刚冷若寒霜,吐出“岂无他人”一句,即又噗哧一笑,戏谑地调侃对方“傻小子呀真傻态”了。可见这位泼辣、爽朗的女主人公,在爱情上既颇认真,也还带着几分狡黠。唯其如此,于自矜、刚强之中,又显得可亲、可爱。

  全诗只短短二章,用的是富于个性的口语描摹,故涵咏之际,只觉女主人公泼辣、爽朗的音容笑貌,如接于眉睫之间,堪称抒情小诗中的精品。虽说女主人公并未看轻爱情,倘若她真的被心上人抛弃,也未必能做到诗中所说的那样旷达;但这种建立在自信、自强上的爱情观,以及纵遭挫折也不颓丧的意气,却是颇能令溺于情者警醒,而给天下弱女子以鼓舞的。远古的接近自然状态的男欢女爱,同现代建立在个人独立意识基础上的男欢女爱固然有许多不同,但在符合人性的自由选择这一点上,却是没有太大差别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其精神也是现代的。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72-173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71-172

qiāncháng

shījīng·guófēng·zhèngfēng xiānqín 

huì qiānchángshèzhēn  rén kuángtóngzhīkuáng 
huì qiānchángshèwěi  shì kuángtóngzhīkuáng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心。
教小儿宜严,严气¹足以平躁气;待小人²宜敬,敬心³可以化邪心
译文:教导孩子应该严格,严正之气足以平复他们的浮躁之气,使他们安静地学习。对心思不正的小人,最好以尊重而谨慎的心待他,使他们摒弃内心的邪念。
注释:¹严气:严正之气。²小人:识见浅薄、人格卑鄙之人。³敬心:敬重的心态。⁴邪心:不正当的思想念头。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