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堕江湖,恍若在清梦。梦中亦何为,思古亦长恸。
此身堕江湖,恍若在清梦。梦中亦何为,思古亦长恸。
心驰关塞远,目与飞鸿送。贾客不知愁,凄然笛三弄。
心驰关塞远,目与飞鸿送。贾客不知愁,凄然笛三弄。
李纲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8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短更长更愁絮絮,三点两点雨星星。
短更(gēng)¹长更愁絮(xù)絮²,三点两点雨星星。
译文:心中愁绪连绵不绝,只听见报时的更声由短渐长,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越来越疏。
注释:¹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二小时。此谓“短更长更”乃人之主观感受。²愁絮絮:形容愁思不断。絮絮:连绵不绝貌。
雨声不似愁难断,颠倒匡床月入棂。
雨声不似愁难断,颠倒匡床¹月入棂(líng)²
译文:雨声不似愁思那样难断,这时,月入窗棂,清冷幽绝的月光照着正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不眠人。
注释:¹颠倒匡床:指作者在床上翻来覆去难入眠。匡床:亦作“筐床”,原指方正而舒适的床。《淮南子·主术训》:“匡床蒻席,非不宁也。”高诱注:“匡,安也;蒻(ruò),细也。”诗中指一般的床。²棂:此指窗棂,窗户上的格子。

  这首诗紧扣夜中小雨,以愁情贯穿全诗,它以夜长喻愁长,以小雨反衬愁浓,以雨停反衬愁深,结尾以“颠倒匡床嚣作结,把诗人的愁情推到高潮。诗不仅构思精巧,抒情亦有独特之处,情境交织,情随境移,寓情于朴实的语盲之中。

  开头两句,点明雨夜,顿入愁境。短更长更,愁絮绵绵,更由短渐长,表明诗人孤愁萦怀,难以入眠已经多时了。三点两点,雨声零落,雨点由三到两,可见雨声愈来愈疏。三点两点的雨声,只有在更深夜静之时,不眠之人,才能听得见。入夜容易使人思绪万端,牵动愁肠,淅淅沥沥的雨声更使人愁上添愁,不堪其苦。第三句则把抽象的愁思具体化,说雨声不似愁思那样难断,正面说雨声,其实意落反面,侧写了愁思比雨声细密绵长,这比直接描写更富有表现力,使愁思具体可感,更深刻生动,此所谓“诗有正写不出,须用反击始透者”。如此绵密不绝的愁思,直教诗人无计可除,辗转反侧,不能安席。这时,月入窗棂,清冷幽绝的月光照着不眠的诗人,结语余音袅袅,回味不尽。

参考资料:
1、 黄洽.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1048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黄陵庙侧水茫茫。楚山红树,烟雨隔高唐。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chán)¹影挂潇湘²。黄陵庙³侧水茫茫。楚山红树,烟雨隔高唐
译文:斜阳落日送走最后一声蝉鸣,潇湘江面高悬起银色的明月,黄陵庙边的江水卷起阵阵涛声。楚山的红树笼罩在茫茫烟雨里,烟雨隔断了高唐台下的迷梦。
注释:¹银蟾:月亮。²潇湘:潇水和湘水合称,均在湖南境内。³黄陵庙:即湘妃祠,旧址在今湖南湘潭附近。⁴高唐:楚国台观名。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岸泊渔灯风飐(zhǎn)¹,白蘋(pín)²远散浓香。灵娥³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译文:江水摇碎岸边渔船的灯影,远处白蘋飘散着浓浓的香风。涛声仿佛湘妃在弹奏凄清的怨曲,那朱红的瑟弦凄切的悲鸣,久久地迥荡在蓝天白云中。
注释:¹风飐碎:指风吹渔灯,灯光或明或暗,点点碎碎。飐,风吹颤动。²白蘋:水中浮草。³灵娥:即湘灵。湘灵即湘妃。⁴韵清商:音调哀怨,是清商怨曲。⁵朱弦:瑟弦的美称。

  毛文锡这首《临江仙》,取材于江湘女神传说,但表现的内容实是一种希幕追求而不遇的朦胧感伤,主题与词题是若即若离,恰好反映了从唐词多缘题而赋到后来去题已远之间的过渡。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起笔词境就颇可玩味。时当秋夕,地则楚湘。从日落到月出,暗示情境的时间绵延,带有一种迷惘的意昧,词一发端,似已暗逗出一点《楚辞》的幽韵。“黄陵庙侧水茫茫”。接上来这一句,便点染出幽怨迷离之致。写黄陵庙,点追求怨慕之意,而黄陵庙侧八百里洞庭烟水茫茫境界的拓开,则是此意的进一步谊染。“楚江红树,烟雨隔高唐”。词境又从洞庭湖溯长江直推向三峡。楚江红树,隐然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的意味。而烟雨高唐,又暗引出楚襄王梦遇巫山神女的传说: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宋玉《高唐赋》),襄王梦遇神女,实则“欢情未接”,以至于“惆怅垂涕”(均见《神女赋》)。这与二妃追舜不及实无二致。句中下一“隔”字,则词人心神追慕之不遇,哀怨可感。连用两个传说,可见词人并非著意一咏某一传说本身,而是为了突出表现追求不遇的伤感。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水上渔火飐碎。已使人目迷。夜里萍香浓,愈撩人心乱。上片写黄陵茫茫、高台烟雨,见得词人神魂追求之不已。过片插写这段空景,暗示追求之不遇,足见迫求之难。变幻的词境,层层增添起怨慕的意味。“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历尽希慕追求,神女这才终于若隐若现出来了。鼓瑟的灵峨,自应是黄陵二妃,但又可视为高唐神女。而且同境既展开于从湖湘至江汉的广袤楚天,意境有似《诗·汉广》中“不可求思”的汉上游女,《楚辞·湘君》中“吹参差兮谁思”的湘夫人,她们都是楚地传说中被追求而终不可得的女性。灵娥鼓清商之乐,韵律清越,使词人希慕愈不可止。虽说朱弦俨然可闻,则神女也应宛然可见,但云散天碧。“曲终人不见”,终归于虚,终归于一分失落感。结尾写碧天长,不仅示意鼓瑟之音袅袅不绝,而且也意味着词人之心魂从失落感中上升,意味着希慕追求的无已。

  此词构思确有新意。它杂揉黄陵二妃与高唐神女的传说造境,表现的是一种希冀追求而终不可得的要眇含思。由潇湘而洞庭而高唐的神游,象征着词人希慕追求而终归于失落的心态。若隐若现、可遇而不可即的灵娥,不必指实为某一传说中的神女,而应是词人生活中所追求的理想女性或人生理想的化身。题材虽缘取调名。但实是发抒己意。与《花间集》中一些徒事摹写神女故实的词相比,便显出命意上的个性,体现了词的演进。同时,此词风格清越,也有别于《花间集》中他词之秾艳。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233-234 .

línjiāngxiān··chánshēngjǐnluòxiéyáng--máowén

chánshēngjǐnluòxiéyángyínchányǐngguàxiāoxiānghuánglíngmiàoshuǐmángmángchǔshānhóngshùyāngāotáng

àndēngfēngzhǎnsuìbáipíngyuǎnsànnóngxiānglíngéyùnqīngshāngzhūxiánqièyúnsàntiānzhǎng

画阁归来春又晚。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
画阁¹归来春又晚。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²。细雨³满天风满院,愁眉(liǎn)无人见。
译文:从楼阁归来,才发现今年的春天又到了快结束的时候。燕子双双齐飞,垂柳低软,桃花已经凋零残败。落花像撩人的细雨洒满了半空,和风习习充满了庭院。独自皱眉,满怀的愁苦没有人能感受。
注释:¹画阁:华美的楼阁。²桃花浅:是说春晚桃花开残,树上的花朵显得稀薄了。³细雨:小雨。⁴愁眉:发愁时皱着的眉头。⁵敛尽:收拾、整理干净。
独倚阑干心绪乱。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独倚阑(lán)干心绪¹乱。芳草芊(qiān)²,尚忆江南岸。风月无情人暗换³,旧游如梦空肠断。
译文:一个人孤独地靠着栏杆,心思如麻又烦乱。芳草萋萋,回忆了一番江南岸。清风明月没有感情,暗将人的模样改变,昔日的游览如梦一样,哪里经受得起重提?我这里白白地极度悲痛。
注释:¹心绪:心思,心情。²芊绵:草木茂密繁盛。³暗换:不知不觉地更换。⁴旧游:昔日的游览。

  上片侧重描写女主人公从画阁归来所见的晚春景象。首句一声“春又晚”的叹息,惜春之情溢于言表。“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从这两句可见归者是独归,所以用此景反衬孤独。“细雨满天风满柳”此句既是写景,又衬托出女主人公哀婉绵密的情感。“柳软”、“细雨”两句,具体描写晚春时节令人伤心的风雨落花景象。“愁眉敛尽无人见”将女主人公的形象画进了这幅残春风景图中,人景交融,凸显了他的忧愁孤独之状。此片情景交融,将人的哀婉之情融进残春风雨中。

  下片主要写主人公的伤离怨别之情。“独”字描绘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乱”字则写出她内心的悲凉愁思,表现其形单影只,心烦意乱的心境。“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二句描绘她此时目之所及、心之所想,道出愁思的原因,点出离别相思之愁。“人暗换”不仅惋叹当年志同道合之友风流云散,或死或老,也暗寓对朝政日非的愤慨,诅咒岁月“无情”,也暗含对朝廷的贬刺。末两句点出伤春怨别的主题,一直抒胸臆结束全篇。此片主要是由景及情,直接抒发伤春怨别之情。

  此词由景及情,情景交融,以凄婉缠绵的笔调,曲折尽意地抒写了伤春女子的满怀离思和一腔哀愁。

参考资料:
1、 刘扬忠.欧阳修诗词.北京:中华书局,2014:197-198

diéliànhuā··huàguīláichūnyòuwǎn--ōuyángxiū

huàguīláichūnyòuwǎnyànzishuāngfēiliǔruǎntáohuāqiǎnmǎntiānfēngmǎnyuànchóuméiliǎnjǐnrénjiàn

lángànxīnluànfāngcǎoqiānmiánshàngjiāngnánànfēngyuèqíngrénànhuànjiùyóumèngkōngchángduàn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不种闲花,池亭畔(pàn)、几竿修竹¹。相映带²、一泓(hóng)³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pèi)遂,雨余净女添膏(gāo)。未成林,难望凤来栖(qī),聊医俗
注释:¹修竹:长长的竹子。²映带:景物彼此衬托。如:山河相映带,万竹争映带。³一泓:一道。⁴森寒洁绿:指竹子幽深、阴冷、洁净、翠绿。⁵风动二句:风一吹像仙人身上的玉佩发出鸣响,雨后像洁净的美女添上了润发的油脂。膏沐,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抹膏沐。也指洗沐,润泽:日出雾露除,青松如膏沐;是日值微雨,千林尽膏沐。⁶凤来栖: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⁷聊医俗:姑且医治庸俗。苏轼《於潜僧绿筠轩》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问华胄:问竹子是哪个贵族的后代。
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问华胄(zhòu)¹,名淇澳(ào)²。寻苗裔(yì)³,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huǎng)(hū)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注释:¹华胄:贵族的后裔。²淇澳:淇河岸的弯曲处。历史上以盛产竹而闻名。³苗裔:子孙后代。⁴湘江曲:湘江弯曲处。⁵孤高:高傲,不合群。此赞竹子的和松柏一样高雅不俗。⁶阿娇金屋: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娇)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指翠美珍奇的竹子。

mǎnjiānghóng··yǒngzhú--róng

zhǒngxiánhuāchítíngpàn竿gānxiūzhúxiāngyìngdàihóngliúshuǐsēnhánjié绿fēngdòngxiānrénmíngpèisuìjìngtiāngāowèichénglínnánwàngfèngláiliáo

wènhuázhòumíngàoxúnmiáoxiāngjiāngxìnggāoshìbǎiājiāojīnzuòyīncóngróngfánshǔ退tuìqīngxīnhuǎngwēixiāngchùbīngshuāngbiànhǎofēng姿wēn

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jùn)¹维商²,长发其祥³。洪水芒芒,禹敷(fū)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yǔn)禹长¹⁰。有娀(sōng)¹¹方将¹²,帝立子生商。
译文:深远又智慧的我大国殷商,永远发散无尽的福祉瑞祥。遥想那洪荒时代洪水茫茫,大禹治水施政于天下四方。他以周边各诸侯国为疆域,扩张的天下幅员辽阔之极。有娀氏族部落正在崛起时,禹王立有娀氏为妃生下契。
注释:长:长久。发:兴发。¹濬哲:明智。濬,“睿”的假借。²商:指商的始祖。³祥:福祥。⁴芒芒:茫茫,水盛貌。⁵敷:治。⁶下土方:“下土四方”的省文。⁷外大国:外谓邦畿之外,大国指远方诸侯国。⁸疆:疆土。句意为远方的方国都归入疆土。⁹辐陨:幅员。¹⁰长:广。¹¹有娀:古国名。这里指有娀氏之女,古时妇女系姓,姓氏无考,以国号称之。¹²将:壮,大。
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玄王¹(huán)²,受小国是达³,受大国是达。率履(lǚ)不越,遂视禹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译文:先祖契号称玄王英姿天纵,授封他小国治得政通人和,授封他大国也能人和政通。他循礼守法从不逾越规矩,因此在群众中能得到响应。后继者相土也是极为英武,诸侯纷纷归其麾下呈一统。
注释:¹玄王:商契。²桓拨:威武刚毅。³达:开,通。受小国、大国是达,二句疏释多歧。郑笺:“玄王广大其政治,始尧封之商为小国,舜之末年乃益其地为大国,皆能达其教令。”⁴率履:遵循礼法。履,“礼”的假借。⁵遂视禹发:视,巡视;发,施。旧解多歧。⁶相土:人名,契的孙子。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是商的先王先公之一。⁷烈烈:威武貌。⁸海外:四海之外,泛言边远之地。⁹有截:截截,整齐划一。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
帝命不违,至于汤¹²。汤降³不迟,圣敬日跻(jī)。昭假迟迟,上帝是祗(zhī),帝命式于九围
译文:正是因为我殷商不违天命,商才发展到汤这一代大兴。我祖汤王的诞生正应天时,他的圣明庄敬一天天提升。商汤光昭于上天久而不息,从来都是唯上天是尊是敬,上天授他管理九州的使命。
注释:¹汤:成汤,帝号天乙,商王朝的建立者,他以武力推翻夏桀的统治,建立商王朝。²齐:齐一,一样。³降:降生。⁴跻:升。⁵昭假:向神祷告,表明诚敬之心。⁶迟迟:久久不息。⁷祗:敬。⁸式:法,执法。⁹九围:九州。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
受小球¹大球,为下国²(zhuì)(liú)³,何天之休。不竞不絿(qiú),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qiú)
译文:得授镇圭大圭等执政之宝,为天下诸侯树起伟大旗帜。多多承蒙上天的善意照拂,他既不争竞也不过于松弛,不过于刚硬也不过于柔和。施政理念始终是从容宽裕,因此无尽福禄降到他身躯。
注释:¹球:一说球为玉器.小者尺二寸,大者三尺;一说通“捄”,训“法”。兹取前一说。²下国:下面的诸侯方国。³缀旒:表率、法则。⁴何:同“荷”,承受。⁵休:“庥”的假借,庇荫。⁶絿:急。⁷优优:温和宽厚。⁸遒:聚。
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竦,百禄是总。
受小共¹大共,为下国骏厖(máng)²。何天之龙³,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nǎn)不竦(sǒng),百禄是总
译文:得授小珙大珙等执政之璧,为天下诸侯当好领头骏马。多多承蒙上天的恩宠关爱,他奋马扬鞭上阵英勇冲杀。不为强敌所震也不被吓倒,因为他既不怯懦也不惧怕,无尽的福禄都往他身上加。
注释:¹共:历代训释不一,一说通“珙”,璧;一说通“拱”,法;一说通“供”,为祭名或祭物,均可通。²骏厖:骏,大。³龙:“宠”的假借,恩宠。⁴敷奏:施展。⁵不震不动:郑笺:“不可惊惮也。”⁶戁、竦:恐惧。⁷总:聚。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武王¹²(pèi)³,有虔(qián)秉钺(yuè)。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è)。苞有三蘖(niè),莫遂莫达。九有¹⁰有截¹¹,韦¹²¹³禹伐,昆吾¹⁴夏桀(jié)
译文:汤王乘坐的兵车战旗烈烈,他诚敬地持着讨逆的权杖。冲锋陷阵的大军勇猛如火,没有谁敢把我的攻势阻挡。一丛竹根可生出三棵嫩芽,决不能让他出土让他成长!九州天下要想实现大一统,就要先去讨伐韦国和顾国,再去讨伐昆吾国和夏桀王!
注释:¹武王:成汤之号。²载:始。³旆:旌旗,此作动词。⁴有虔:威武貌。⁵秉钺:执持长柄大斧。钺是青铜制大斧,国王近卫军的兵器,国王亲征秉钺。⁶曷:通“遏”,阻挡。⁷苞有三蘖:苞,本,指树于;蘖,旁生的枝桠嫩芽。⁸遂:草木生长之称。⁹达:苗生出土之称。¹⁰九有:九州。¹¹截:整齐。¹²韦:国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夏桀的方国。¹³顾:国名,在今山东鄄城东北,夏桀的方国。¹⁴昆吾:国名,夏桀的方国,与韦、顾共为夏王朝东部屏障。据史实,成汤先将韦、顾、昆吾分割包围,先歼灭左边的韦,再歼灭右边的顾。然后两面夹击昆吾,最后伐孤立之桀,决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县东)之野,消灭了夏桀的主力。
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昔在中叶¹,有震²且业³。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译文:过去在我殷商中世的时候,国家一度深陷于危难之中。实在是我们天子圣明诚敬,把治国重任交给伊尹爱卿。伊尹确实配得上阿衡职位,确实起了辅佐商王的作用。
注释:¹中叶:中世。商朝立国从契始,到十世成汤建立王朝,从开国历史年代说正值中世。²震:威力。³业:功业。⁴允:信然。⁵降:天降。⁶实维:是为。⁷阿衡:即伊尹,辅佐成汤征服天下建立商王朝的大臣。他原来是一个奴隶,成汤发现他的才干,破格重用。⁸左右:在王左右辅佐。

  这是一首记述殷商发迹史特别是歌颂商汤功德的长篇颂诗。全诗七章,每章句数不等,其结构形式与《诗经》大多数篇章整齐的四言体等句分章不同。有韵,又与《周颂》各篇大多无韵不同。其内容以歌颂成汤为主并追述先王功业,并兼及功臣,也与其他祭颂之诗不同。

  第一章追述商国立国历史悠久,商契受天命出生立国,所以商国一直蒙承天赐的吉祥。第二章歌颂商契建国施政使国家发展兴盛,以及先祖相土开拓疆土的武功。下章即转入歌颂成汤。第三章歌颂成汤继承和发展先祖功业,明德敬天,因而受天命而为九州之主。第四章歌颂成汤奉行天意温厚施政,刚柔适中,为诸侯表率,因得天赐百禄。第五章歌颂成汤的强大武力可以保障天下的安宁,为诸侯所依靠,因得天赐百禄。第六章歌颂成汤讨伐夏桀及其从国而平定天下。第七章歌颂成汤是上天之子,上天降赐伊尹辅佐他建立功业。

  全诗从头到尾贯穿着殷商统治阶级的天命论思想:“君权天授”,他们是天帝的嫡裔,他们立国、开辟疆土、征伐异族、占有九州而统治各族人民,都是奉行上天的意旨,得到天的庇佑;他们建立的新王朝的统治权以及所有的福禄——权力、财富和显赫的荣耀,都得之于天,因为他们是天子及其嫡裔。统治阶级的这种意识形态,是他们建立统治的理论基础。诗中歌颂武功,即暴力掠夺和扩张,如“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敷奏其勇,百禄是总”,统治权和享受的百禄,都来自运用本身强大力量进行的战争。崇尚勇武和战争,为侵略、镇压、掠夺和统治披上“天意”的伪装.正是殷商天命论的实质。

  诗中塑造了商王朝创造者成汤的形象。他继续祖业而积极进取,开创新王朝基业。他恭诚敬天,“帝命不违”,奉行天意,“上帝是祗”,因而获得天佑,“百禄是遒”,是忠诚的天之子;他英武威严,战无不克,“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冲锋敌阵,其气势“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既蔑视敌人,英勇无畏,又能采取正确的战略,从而征服天下,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他又是贤明的执政者,“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圣敬曰跻,昭假迟迟”,励精图治,选贤与能,作诸侯的表率,是诸侯的依靠。《孟子·离娄下》也谈到商汤此人:“汤执中,立贤无方。”“执中”,即指汤“不竞不絿,不刚不柔”而言,是执政的必备品格;“立贤无方”,即“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指重用伊尹而言,传说伊尹本是奴隶,汤发现了他的才干,予以信任和重用,在伊尹辅佐下汤得以完成大业。诗中歌颂的成汤的这些品格,正是古代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理想品格。对于汤,周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赞扬的,因为他的品格也是周代统治者的理想品格;不过,他们吸取殷商覆亡的教训,把殷商的天命论加以发展和改造,提出“天命无常,唯德是从”,认为天命不是永久不变的,上天是道德神,仁德爱民才能获得和保持天命不变,因而突出执政者的道德,同时对理想人格也加以丰富和发挥,推动历史前进一大步。这些内容,从《周颂》和《大雅》都可以体会到。

  此诗具有史诗的因素,叙述的事件以殷商的史实为基础,同时像各民族上古的史诗一样,吸取了上古的许多神话传说素材,但又根据殷商统治阶级的功利及其意识形态,对神话传说有所取舍和改造。

  诗的结构形式并不整齐。在得以保存下来的五篇《商颂》中,这是章句和句式最不整齐的一篇。可能限于流传的版本不全,或资料不足,有所减略或增益,因而全诗叙事和各章内容详略不等。近人也有怀疑此诗有因错简而章次颠倒之处,如张松如《商颂绎释》,就将第四、五两章移为最后两章。

  此诗的叙述并不平直板滞,善于运用一些形象的语言,描写较为生动。韵律也较为整齐,除全诗末两句外,句句用韵,每章换韵。在句式上,多用对句,或上下句相对,或双句相对,或章句相对,行文变化多姿,使语言整齐匀称,内容凝炼集中,有较强的节律感,当是中国后世诗词对仗的滥觞。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24-729

cháng

míng xiānqín 

jùnzhéwéishāng chángxiáng hóngshuǐmángmáng xiàfāng wàiguóshìjiāng yǔncháng yǒusōngfāngjiāng shēngshāng 
xuánwánghuán shòuxiǎoguóshì shòuguóshì shuàiyuè suìshì xiànglièliè hǎiwàiyǒujié 
mìngwéi zhìtāng tāngjiàngchí shèngjìng zhāochíchí shàngshìzhī mìngshìjiǔwéi 
shòuxiǎoqiúqiú wéixiàguózhuìliú tiānzhīxiū jìngqiú絿 gāngróu zhèngyōuyōu bǎishìqiú 
shòuxiǎogǒnggǒng wéixiàguójùnmáng tiānzhīlóng zòuyǒng zhèndòng nǎnsǒng bǎishìzǒng 
wángzàipèi yǒuqiánbǐngyuè huǒlièliè gǎn bāoyǒusānniè suì jiǔyǒuyǒujié wéi kūnxiàjié 
zàizhōng yǒuzhènqiě yǔntiān jiàngqīngshì shíwéiāhéng shízuǒyòushāngw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