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崎岖路寂寥,我行今日是何朝。春归阳木青先变,雪落阴崖冻不消。
山谷崎岖路寂寥,我行今日是何朝。春归阳木青先变,雪落阴崖冻不消。
迟日映云犹未暖,馀寒挟雨尚能骄。绝闻近舍村酤美,野老相逢苦见邀。
迟日映云犹未暖,馀寒挟雨尚能骄。绝闻近舍村酤美,野老相逢苦见邀。

shānzhōngshì--zhàodǐngchén

shānliáoxíngjīnshìcháochūnguīyángqīngxiānbiànxuěluòyīndòngxiāo

chíyìngyúnyóuwèinuǎnhánxiéshàngnéngjiāojuéwénjìnshěcūnměilǎoxiāngféngjiànyāo

赵鼎臣

赵鼎臣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 2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谢了荼(tú)(mí)¹春事休²。无多花片子,缀(zhuì)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译文:茶蘼花谢完时,春天就算彻底结束了。可现在犹有茶蘼花将谢未谢,还有些许花瓣挂在枝头。庭院中槐树的影子被风揉碎,黄莺虽然已老,但是声音还带着女子般的娇羞。
注释:¹荼蘼:春季最后盛放的花,当它凋谢的时候就意味着春天的结束。²休:停止。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独自倚(yǐ)¹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译文:一个人独自侧倚在梳妆楼边,看着远处连天烟草,衬着浮动的白云,犹如滚滚浪涛,铺天盖地而来,哪里有归舟可见。倒不如放下帘钩回去。心很小,难以承载太多愁绪。
注释:¹倚:靠着。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录吴淑姬词三首。这一首《小重山》写的是一个独守闺房的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思念。这类抒发离愁别恨诗词,历代曾有多少词人墨客创作过,其中也不乏名篇佳作。

  例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这两首词,题材完全相同。然有温庭筠这样的妙语在前,后人再想起这前人的成就,就非易事。吴淑姬却能别出心裁,翻新花样,谋篇构思,绝无雷同。这两首词的区别主要两点。其一温词着重写此女子倚楼所见,立足点在楼上;吴词却从庭院写起,再登楼远望,立足点是移动的。其二温词单写此女子等候远人不归的惆怅失望的情绪,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怨;而吴词则将此女子青春将逝,与远人归来无望,两相对比,反映了一种深深的愁苦。

  从此词具体描写看,其笔墨也非泛泛。上片写暮暮之景,然却有新意她不写满地落红,而写枝上残花;不写风雨摧花,而写风拂槐影;不写杜鹃啼血,而写子声犹娇。不仅显得清丽新鲜,而且都与此女子的特定身份和思想感情紧密联系,是从她独特的眼中看到独特的景物,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你看,她写茶蘼,“谢了茶蘼春事休”,说的是茶蘼花谢,春天可算彻底结束了。可现在犹有“无多花片子,缀枝头”说明茶蘼将谢未谢,这里也就蕴含着春事将休未休。“花片子”是词人自铸新词,既通俗,又贴切。“缀枝头”,给人的感觉,虽是残花,但仍有凄清之美。同样,写“子虽老”,但“声尚带娇羞”,也是将老未老。这些不但是时序节物的准确刻画,也正是这位思妇青春将逝未逝,尚有美丽的面容,尚带娇羞的神态的真实写照。“庭槐影碎被风揉”,槐影被风揉碎,春天被风吹走。这不禁使她想自己的青春呢?也将一起消逝。因此,在她看来,这风揉碎了槐影,也揉碎了她的芳心。读者可从这缭绕唇吻的音节中,从这欲吐还吞,委婉曲折的笔法中,体味到词人在这里寄托了一种青春将逝的深沉的感慨。

  下片“独自倚妆楼”,承上启下。上片写此女子庭院所见之景,触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妆楼;既回妆楼,更思远人;既思远人,则倚楼凝望。那么,她望到的又是什么呢?在前人词中,温庭筠写道:“过尽千帆皆不是”。柳永写道:“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而在这首词中词人写道女主人公们都看到了舟,但皆不是所思远人的归舟,结果是从希望到失望。而吴淑姬笔下的这位思妇,望到的却不是舟,而是“一川烟草浪,衬云浮”。连天烟草,衬着浮动的白云,犹如浪涛滚滚,铺天盖地而来,哪里有归舟可见,简直丝毫的希望都没有,其愁苦可想而知。用“一川烟草”来形容愁之大,愁之多,这在贺铸的《横塘路》词中已用过。但在烟草后着一“浪”字,实属吴淑姬独创。

  《古今词统》眉批云:“竹浪、柳浪、麦浪与草浪而四”,即指吴淑姬自创新词“草浪”,直可与前人所创“竹浪、柳浪、麦浪”相媲美。“一川烟草”是静景“一川烟草浪”则是动景。这里用来比喻愁思恰如连天草浪,滚滚袭来,极为生动贴切,也为下句“不如归去下帘钩”铺垫。放下帘钩,意欲隔断草浪,挡住愁潮,然而这愁思是隔不断,挡不住的,“不如”两字,写出了主人公明知不能而强为之的痛苦心态。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自是警句。“愁”字最后点出,使通篇皆有精神,有画龙点睛之妙。李清照写愁的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不正面写愁,从舟着眼,反衬愁之大;然而吴淑姬这里先把愁比作“一川烟草浪”,极言愁之大之多,再将它与“心儿小”作强烈对比,落到容约而下。两人写法不同,而各有千秋。所以南宋黄升评论说:“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字。”这种评价是很客观的。

参考资料:
1、 诗词名句网.小重山·谢了荼蘼春事休

xiǎozhòngshān··xièlechūnshìxiū--shū

xièlechūnshìxiūduōhuāpiànzizhuìzhītóutínghuáiyǐngsuìbèifēngróuyīngsuīlǎoshēngshàngdàijiāoxiū

zhuānglóuchuānyāncǎolàngchènyúnguīxiàliángōuxīnérxiǎonánzheduōchóu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际晓¹投巴峡²,馀(yú)春忆帝京³
译文:拂晓时分直向巴峡而去,春日将尽使我思念京城。
注释:¹际晓:犹黎明。²巴峡:长江自巴县(重庆)至涪州(涪陵)一段有明月、黄葛、铜锣、石洞、鸡鸣、黄草等峡,这些峡皆在古巴县或巴郡境内,因统称为巴峡。³帝京:帝都,指京都长安。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晴江一女浣(huàn)¹,朝(zhāo)²众鸡³鸣。
译文:江色晴明有位女子浣洗,旭日初升群鸡竞相啼鸣。
注释:¹女浣:即浣女。浣,洗。²朝日:早晨初升的太阳。³鸡:一作“禽”。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水国¹舟中市,山桥树杪(miǎo)²行。
译文:水边城市人在船上做生意,山间桥上人如在树梢走行。
注释:¹水国:犹水乡。临水城邑。²树杪:树梢。杪:一作“上”。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登高万井¹出,眺迥(jiǒng)²二流³明。
译文:登上高处万家井邑出现,眺望远处阆白二流明莹。
注释:¹万井:千家万户。井:即市井,村落,指山城住户。²眺迥:远望。³二流:其一为长江,另一当指在巴峡一带入江的河流,如嘉陵江、玉麟江、龙溪河等。一说为阆水和白水。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人作殊方语¹,莺(yīng)为故²国声。
译文:人们都说着异乡的方言,黄莺却啼着故里的声音。
注释:¹殊方语:异乡语言。殊方:远方,异域。²故:一作“旧”。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译文:幸赖自己深知山水情趣,稍可排解离乡背井愁情。
注释:赖:多亏。多:一作“谙”。

  此诗描写了巴峡周围的景色和风土人情。词句清丽,景象雄伟。开头点明时间和地点,说在暮春的黎明作者行经巴峡,心中却思念着遥远的京城。接着写诗人沿途所见所闻,清江边有浣衣的少女,朝阳里传来一片鸡鸣。江面上舟船聚拢,水上人家的集市已经开始了;遥望江岸远山,山桥竟横跨在树梢之上。有人认为“万井”是指千泉万涓,而不是指千家万户。因为以巴峡的地势,不可能像平原一样聚居很多人家。也有道理,可备一说。然而这些美丽的景象并不能让诗人欢快起来,因为身在异乡,难免有思乡之愁。尤其是听到人们说着异乡方言,莺啼还是故乡声音的时候。诗人最后说,幸得山水有许多的意趣,才能稍稍缓解他的离别之情。

  从格律上说此诗是一首五言排律,中间几联在形式上都是对仗,在内容上都是写景,很有特色。作者既好山水,自然善于捕捉异地的自然景物、风俗民情等特殊的美感。“晴江一女浣”、“水国舟中市”等句子,写出了作者即目所得的优美风光。水国舟市,道尽水乡的独特风貌;桥过树梢,极写山乡的奇幻景观。“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使人视野开阔,诗歌意境也随之宏远。不同的方言俚俗,相同的莺啼鸟叫,写尽在外流浪漂泊异乡人的思念之情。此地虽有山水情趣,也只能稍事排解离别之情、思念之苦。虽然有淡淡的离乡之愁,但总的说来,全诗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并不消沉。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64-165
棹举,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处?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鹧鸪相逐飞。
(zhào)举,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处?岸花汀(tīng)草共依依,雨微,鹧鸪相逐飞。
译文:片帆孤舟,举棹远去,茫茫水国,渺无涯际。在苍茫之中,唯有鹧处相逐而飞,点缀着生意。
天涯离恨江声咽,啼猿切,此意向谁说?倚兰桡,独无聊,魂消,小炉香欲焦。
天涯离恨江声咽,啼猿切,此意向谁说?倚兰桡(ráo)¹,独无聊,魂消,小炉香欲焦²
译文:心情惆怅,仿佛江水也在呜咽,猿声更加悲切。心中依依的乡恋,无处可诉。在百无聊赖时,只好倚栏消遣。此刻,时已晚,香将燃尽。
注释:¹兰桡:兰舟。²欲焦:将要烧成灰烬。

chuán··zhào--xiòng

zhàozhōuguāngmiǎomiǎozhīchùànhuātīngcǎogòngwēizhèxiāngzhúfēi

tiānhènjiāngshēngyànyuánqièxiàngshuíshuōlánráoliáohúnxiāoxiǎoxiāngjiāo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译文: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mù)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sāng)¹
译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地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注释:¹东海变桑田:神话中仙人麻姑,自称已见过三次东海变为桑田。后来指世事发生的变化很大。

  这首词指出了潮汐涨落的规律和巨大力量,潮汐不断冲击着海岸,使海岸不断发生变迁。尽管这种变化不易测量,但洪涛变平野,绿岛成桑田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

làngtáoshā ·báilàngmángmánghǎilián

bái tángdài 

báilàngmángmánghǎilián píngshāhàohàobiān 
zhāoláitáozhù suìlìngdōnghǎibiànsāngtián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当作人杰¹,死亦为鬼雄²
译文: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注释:¹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²鬼雄: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至今思项羽¹,不肯过江东²
译文: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注释:¹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²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发调惊挺,掷地有声。“人杰”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指张良、萧何和韩信等贤臣良将;“鬼雄”出自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高度凝练的诗句鲜明而响亮地唱出了李清照的人生价值观:为国捐躯,生死何惧!自先秦以来,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李清照的人生价值观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但是如果把这两句诗放置在女性文学的视野中,却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战争对于女性而言,其残酷之处在于她们无法像男性一样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只能是铁蹄下哀叹呻吟的承受者。然而在李清照的笔下,她所显现的自我形象却并不是一个等待挽救的弱者。她虽然不能亲临沙场,但也从未置身事外,她关心着时局,为深受压抑的抗金志士扼腕不平,又毫不掩饰对惜命逃跑的南宋君臣的轻蔑和愤怒。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即借咏史而讽世。项羽兵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舣船相待,劝他暂避江东,重振旗鼓,项羽却拒绝东渡,自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江边。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项羽暴露了作为军事领袖的诸多缺点,然而在其生命的最后关头,却显示了一个英雄的凛然无畏。在李清照看来,他无愧“人杰”“鬼雄”之称。而在当时金兵铁蹄长驱南下,宋朝君臣望风而逃的大背景下,项羽之“不肯过江东”更具有鲜明的批判性。以当时的形势而言,金兵是孤军深入,黄河南北的许多州郡有的尚在宋人之手,有的虽已被占,但金兵数量不多,立足未稳;在金兵的进攻下,太行山一带抗金的义军蜂起,威胁着金兵的后方;如果赵构能蓄志抗金,中原事是大有可为的。但赵构一开始就没有恢复国土保卫人民的愿望,带着臣僚仓皇南逃,喘息刚定,就在临安定都。举出项羽的不肯东渡,正是对怯懦畏葸、只顾逃命苟安的南宋君臣的辛辣讽刺。而对于赵明诚临危而遁的行为,一向光明磊落的李清照内心是有着诸多失望的,“人杰”“鬼雄”之语也当包含着对丈夫的劝诫和勉励。

  这首诗在字面上只是对千年前的英雄抒发感慨,但对时事沉痛悲愤的谴责之情却溢于言表。她正是在朝廷败逃的情势下被弄得家破人亡,更因此颠沛流离,尝尽人间艰辛。面对时局,她不得不兴起“汝为误国贼,我作破家人”(吕本中《兵乱后杂诗》)的怨愤。这种怨愤也正是当时千万蒙难人民共同的怨愤。因此,此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悲愤,还是广大百姓的心声。这样一首诗出自一位封建时代的女子之手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著. 宋诗鉴赏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5:852, 861-862.
2、 胡晓明主编.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6:132-133.

xiàjué

qīngzhào sòngdài 

shēngdāngzuòrénjié wéiguǐxióng 
zhìjīnxiàng kěnguòjiāngd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