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里青山淡如画,露中黄叶飒然秋。
月里青山淡如画,露中黄叶飒然秋。
危栏倚遍都无寐,只恐星河堕入楼。
危栏倚遍都无寐,只恐星河堕入楼。

qiūlóu--róng

yuèqīngshāndànhuàzhōnghuángránqiū

wēilánbiàndōumèizhǐkǒngxīngduòlóu

吴融

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27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
译文:家住在白云山的北边,却在碧水桥东迷路了。
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
短发潇(xiāo)¹暮雨,长襟(jīn)落落秋风。
译文:稀疏的短发曝露在夜晚的小雨中,身上的长衫被秋风吹得随风飘摇。
注释:¹潇潇:头发稀疏貌。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独咏沧浪¹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²
译文:独自在古老的锦江河畔吟咏诗歌,风儿轻柔,连柳丝都忍不住牵拉一把,此刻江面上升起淡绿色的烟雾,缥缈若纱。
注释:¹沧浪:江河的一种比较文雅的说法。²凝烟:浓密的雾气。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得鱼且斫(zhuó)¹金丝鲙²,醉折桃花倚(kuài)钓船。
译文:如果这时候得到一条大鱼多好啊,定要把它做成金丝一样的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待上钩的鱼儿。
注释:¹斫: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²鲙:即切鲙,做生鱼片,把鱼切成一片一片的。此处用典。曹操做生鱼片很拿手,《曹操集》中有《鱼谱》专门介绍曹操做鱼的心得。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与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孟孙猎¹而得麑(ní)²,使³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与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¹⁰母随而啼,臣诚¹¹弗忍,窃¹²纵而予之。”孟孙怒,逐¹³秦西巴。居¹⁴一年,取以为¹⁵子傅¹⁶。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译文: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拿回去烧煮它。母鹿跟随着秦西巴并啼叫。秦西巴不忍心,(将幼鹿)放还给母鹿。孟孙氏回来后,寻找鹿在哪里。秦西巴回答说:“小鹿的妈妈跟在后面啼叫,我实在不忍心,私自放还给母鹿。”孟孙氏很生气,把秦西巴赶走了。过了一年,又采用他把他作为儿子的老师。左右大臣和侍卫说:“秦西巴对您有罪,现在却把他作为您儿子的老师,为什么?”孟孙氏说:“(他)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
注释:纵麑:放走小鹿。¹猎:打猎。²麑:小鹿。³使:派,命令,让。⁴持:拿着。⁵烹:烧,煮。⁶啼:啼叫。⁷忍:忍心。⁸纵:放走。⁹安:哪里。¹⁰其:它的。¹¹诚:的确。¹²窃:私自。¹³逐:赶走。¹⁴居:过了。¹⁵以为:把...当作。¹⁶子傅:太子的老师;太子是君位的继承人。
轻拈斑管书心事,细折银笺写恨词。可怜不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迤逗我许多时。
轻拈斑管¹书心事,细折银笺(jiān)²写恨词³。可怜不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迤(yí)我许多时。
译文:轻轻拈着斑纹的竹子做成的毛笔写着心里的事情,细细的信笺抒写离愁别恨的话,可怜常常害相思之苦,都是你口中说的“肯”字,挑逗我等了多时。
注释:阳春曲:曲牌名,又名“喜春来”、“惜芳春”。题情:曲题。¹斑管:有斑纹的竹子做成的毛笔。²银笺:洁白的信笺。³恨词:抒写离愁别恨的话。⁴迤逗:勾引,挑逗。
鬓云懒理松金凤,胭粉慵施减玉容。伤情经岁绣帏空,心绪冗,闷倚翠屏。
(bìn)¹懒理松金凤²,胭粉慵(yōng)施减玉容³。伤情经岁绣帏(wéi)空,心绪冗,闷倚翠屏。
译文:乌云般的鬓发懒得去梳理,头上金凤钗也松散了,脂粉也不想施抹,颜容渐渐地衰减。长时间的独守空房让人伤情,心绪混乱,愁闷地倚靠着翠屏。
注释:¹鬓云:形容妇女鬓发美如乌云。²金凤:凤形的首饰。³玉容:美称女子的容貌。
慵拈粉线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才郎一去信音疏,长叹吁,香脸泪如珠。
慵拈(niān)粉线¹闲金缕,懒酌(zhuó)琼浆²冷玉壶。才郎一去信音疏,长叹吁,香脸泪如珠。
译文:懒得去裁剪衣裳,针线活也闲下来了,连美酒都提不起劲头了,只能让玉壶生冷。才子情郎这一去音信全无,我只有长吁短叹,香脸上流泪如珠。
注释:¹粉线:沾有黄、白色粉的粗线,用于裁衣时打底样。²琼浆:原指仙人的饮料,此处喻美酒。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从来好事¹天生俭²,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³催逼紧拘钳(qián),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xiān)
译文:自古以来老天爷对好事都很吝啬,瓜儿的生长也总是先苦后甜。奶娘催逼拘管得像钳子一样紧,特别严。可越是从中阻拦,咱两人的感情却越深炽。
注释:¹好事:指男女间的爱情。²俭:约束,拘检。³奶娘:即亲娘。⁴紧拘钳:紧紧地加以拘束钳制。⁵间阻:从中阻拦。⁶情忺:情投意合。
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相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及第待何如。
笑将红袖¹遮银烛²,不放才郎夜看书。相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³(dié)应举,及第待何如。
译文:笑着用红袖遮挡着白色的蜡烛,不让我的才子情郎夜里苦读书。互相依偎互相拥抱欢愉取乐,只不过是为了应举才如此用功,就算考上了又怎么样?
注释:¹红袖:红色的衣袖。²银烛:雪亮的蜡烛。³止不过:即只不过。⁴迭应举:屡次参加科举考试。⁵及第:科举应试后中选。
百忙里铰甚鞋儿样,寂寞罗帏冷篆香。向前搂定可憎娘,止不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
百忙里铰(jiǎo)¹甚鞋儿样,寂寞罗帏²冷篆(zhuàn)³。向前搂定可憎娘,止不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
译文:百忙中你剪什么鞋样呢,我这里罗帐空空很寂寞,连篆香都发冷了。上前搂住可爱又可恨的娇娘,只不过是为了赶做嫁妆,就是误了嫁妆又有何妨?
注释:¹铰:用剪刀的两刃相夹切,用剪刀剪。²罗帏:罗帐。³篆香:犹盘香。

  这一组曲子名曰“题情”,共六首。前三首写女子的相思,后三首写男女的相会。它们是互有关联而又能独立成篇的作品。

  第一首写初恋少女被情人撩起情感的风波后又遭冷淡时的复杂心情。前两句说女主人公将银白色的信笺细细折来,然后轻拈有着美丽斑纹的毛笔,打算一字字一行行地抒写自己的心事。而她的心事,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离恨”。第三句是女主人公的自叹之词,她初尝相思滋味,无计消除,而自悯自怜。最后两句说明女主人公这般相思这般恨,原来是因为她得到心上人的首肯。早已亲口许肯,却依然被“迤逗”,因而女主人公爱怨交加,恼恨绵绵。

  第二首和第三首可以看作是第一首中“迤逗”的具体内容:懒理鬓云、慵施脂粉;慵拈粉线,懒酌琼浆;还常常要在长吁短叹声中落泪。这样就生动地勾勒出一个陷于相思的情网中人的形象。

  第四首,表现女主人公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强烈愿望,语言质直有力,颇有古代民歌小调色彩。“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说明任何好事都像瓜儿要先苦后甜一样,历经磨难方能成功。这后一句是元人习用俗语,常被曲家引入作品中。“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古代少女居于深闺,从小就被家长严加看管,但是人的自然天性、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却关锁不住。最后女主人公的态度表达得极为分明,口吻犀利,活现出一个大胆、热烈,敢于藐视礼教、冲破封建罗网的女子形象。

  第五首写女主人公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蔑视。封建社会迫使青年男子追求功名,应试中举,不知拆散和破坏了多少热恋的和新婚的青年男女。女主人公的大胆举动,看似轻浪,实际是对科举制度破坏爱情幸福的批评,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青年男女的共同愿望。

  前五首都是女子的口吻,而第六首则是男子的声音,从男子角度表现这一对男女相爱的热烈程度。最后两首极具生活情趣,连起来看像是两组电影镜头,有声口,有场面,有俏皮的捣乱,有情急的嗔怪,十分生动。

参考资料:
1、 白寿彝 等.文史英华·散曲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3:32
2、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67-169

yángchūn··qíng--bái

qīngniānbānguǎnshūxīnshìzhéyínjiānxiěhènliánguànhàixiāngbèikěnérdòuduōshí

bìnyúnlǎnsōngjīnfèngyānfěnyōngshījiǎnróngshāngqíngjīngsuìxiùwéikōngxīnrǒngmèncuìpíng

yōngniānfěn线xiànxiánjīnlǎnzhuóqióngjiānglěngcáilángxìnyīnshūzhǎngtànxiāngliǎnlèizhū

cóngláihǎoshìtiānshēngjiǎnguāérhòutiánnǎiniángcuījǐnqiánshénshìyányuèjiānyuèqíngxiān

xiàojiānghóngxiùzhēyínzhúfàngcáilángkànshūxiāngwēixiāngbàohuānzhǐguòdiéyīngdài

bǎimángjiǎoshénxiééryàngluówéilěngzhuànxiāngxiàngqiánlǒudìngzēngniángzhǐguògǎnjiàzhuāngleyòufáng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译文:山上寺院屋内挂着僧衣,窗外没有人影,只听见山溪流水潺潺,各种鸟儿飞来飞去。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¹
译文:沿着山路往回走,消磨了半个黄昏,却突然听到晚钟声悠悠传来,仿佛与这山间的青翠岚气连成了一片。
注释:¹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

  这首诗写诗人上山寺访友不遇,却被山中优美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因而尽兴欣赏。过,访问之意;融,是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首句,通过山头禅室里挂着僧衣的细节,既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也巧妙地暗示友人不在禅室里,写得干净利落。

  次句紧承首句,指出“窗外无人”,也是静悄悄的。只听见山溪流水潺潺,溪上有各种鸟儿飞来飞去。诗人以溪声、鸟飞的声响和动态,反衬出山寺环境的清静。

  接下去,第三句“黄昏半在下山路”,省略了主语,句法简洁。七个字兼有叙事、抒情、写景。“黄昏”,暗示诗人尽管访友不遇却兴致未减,已在山顶佛寺四周流连了大半天。“下山路”,说明此刻诗人正慢慢沿着山路往回走。“半在”,表明山路上景色也很幽美,因此自己把半个黄昏都消磨过去了。

  “却听钟声连翠微”,“却”字,不仅起到转折句意的作用,还能使人想象诗人蓦然闻钟、回首驻足的情状。“钟声连翠微”五个字,以景物形象、色彩和声音收束全篇。因为作者凝神聆听着悠扬的晚钟声在深山里荡漾、萦绕,所以他感到钟声同这浮荡山间的青翠岚气连成一片。“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这一句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深情,就从这幅深山幽景中透露出来。

  七绝诗篇幅短小,要求作者笔墨精炼。这首诗四句二十八个字,无一句、一字是多余的。摄取的景物虽不多,却显得丰富多彩。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