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声逐断猿悲,迹随飞鸟灭。
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声逐断猿悲,迹随飞鸟灭。
老夫已七十,不作多时别。
老夫已七十,不作多时别。
顾况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2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白华¹(jiān)²兮,白茅³束兮。之子之远,俾(bǐ)我独兮。
译文:芬芳菅草开白花,白茅束好送给他。如今这人去远方,使我孤独守空房。
注释:¹白华:即“白花”。²菅: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芦芒。³白茅:又名丝茅,因叶似矛得名。⁴之远:往远方。⁵俾:使。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英英¹白云,露²彼菅(jiān)茅。天步³艰难,之子不犹
译文:浓浓云雾空中飘,沾湿菅草和丝茅。我的命运多艰难,他还不如云露好。
注释:¹英英:又作“泱泱”,云洁白之貌。²露:指水气下降为露珠,兼有沾濡之意。³天步:天运,命运。⁴不犹:不如。一说不良。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biāo)¹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²伤怀³,念彼硕人
译文:滮水缓缓向北流,浸润稻田绿油油。边号边歌心伤痛,思念那人在心头。
注释:¹滮:水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北。²啸歌:谓号哭而歌。³伤怀:忧伤而思。⁴硕人:高大的人,犹“美人”。此处当指其心中的英俊男子。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qiáo)¹彼桑薪(xīn)²,卬(áng)³烘于煁(chén)。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译文:砍那桑枝作柴薪,烧在灶里暖在身。想起那个健美人,实在让我伤透心。
注释:¹樵:薪柴,此处指采木为樵。²桑薪:桑木柴火。³卬:我。女子自称。⁴煁:越冬烘火之行灶。劳:忧愁。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鼓钟¹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cǎo)²,视我迈迈³
译文:宫内敲起大乐钟,声音必定外面闻。怀念使我神不宁,你却视我如路人。
注释:¹鼓钟:敲钟。鼓,敲。²懆懆:愁苦不安。³迈迈:不高兴。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有鹙(qiū)¹在梁²,有鹤在林³。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译文:丑恶秃骛在鱼梁,高洁白鹤在树林。想起那个健美人,实在煎熬我的心。
注释:¹鹙:水鸟名,头与颈无毛,似鹤,又称秃鹫。²梁:鱼梁,拦鱼的水坝。³鹤在林:鹤为高洁之鸟,反在林,比喻所爱之人已远离去。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鸳鸯在梁,戢(jí)其左翼¹。之子无良,二三其德²
译文:一对鸳鸯在鱼梁,嘴插翅下睡得香。可恨这人没良心,转眼之间把我忘。
注释:¹戢其左翼:鸳鸯把嘴插在左翼休息。²二三其德:三心二意,指感情不专一。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有扁¹斯石,履²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qí)³兮。
译文:扁扁平平乘车石,虽然低下有人踩。恨他离我如此远,让我痛苦实难挨。
注释:¹有扁:即“扁扁”,乘石的样子。乘石是乘车时所踩的石头。²履:踩,指乘车时踩在脚下。³疧:因忧愁而得相思病。

  此诗八章,每四句为一章。第一章以菅草和白茅相束起兴,映射夫妇之间相亲相爱正是人间常理。其中的菅草白华和茅草之白有象征纯洁与和谐的爱情意义,与《召南·野有死麕》中的“白茅包之”“白茅纯束”相参证,可见“白茅”在当时是一个常用的带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本来常理不言自明,可是这里偏偏是“之子之远,俾我独兮”。一正一反,奠定全诗凄婉哀伤的悲剧基调。

  第二章以白云普降甘露滋润那些菅草和茅草,反兴丈夫违背常理,不能与妻子休戚与共。虽然从字面上看是白云甘露对菅草茅草的滋润与命运之神对被弃女主人公的不公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和映射关系,但实际上看似怨天实为尤人,矛头所向实际是这不遵天理的负心丈夫。

  诗的第三章以北流的滮池灌溉稻田,反向对应无情丈夫对妻子的薄情寡义。此章虽然在起兴方法上与前两章一样,以物喻人,以天道常理反兴人情乖戾,故郑笺解释曰:“池水之泽,浸润稻田使之生殖,喻王无恩于申后,滮池之不如也。”但是紧接着长歌当哭的女主人公话锋一转,由“之子”转向“硕人”。关于“硕人”,前人如孔颖达疏引王肃、孙毓说,以为硕人指申后,朱熹《诗集传》以为硕人指幽王。揆诸原诗,以下提及硕人的两章都以物不得其所为喻,暗指人所处位置不当。郑玄笺解“硕人”为“妖大之人,谓褒姒”,与诗意合。话锋既转,下一章的感叹就显得自然而贴切了。

  第四章承前三章反兴之意,以桑薪不得其用,兴女主人公美德不被丈夫欣赏,反遭遗弃的命运。与自身命运相反,“维彼硕人”,想起那个“妖大之人”却媚惑丈夫取代了自己的位置,这一切实在是煎熬人心的事情。

  第五章以钟声闻于外,兴申后被废之事必然国人皆知。俗语“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之谓也。自己已经被废,心却念念不忘,于是有了“念子懆懆”的弃妇;既已弃之,必先厌之,于是有了“视我迈迈”的无情丈夫。对比中弃妇的善良和顺、丈夫的轻薄无情显得更为鲜明。

  第六章诗意与第四章相近,以鹤鹙失所兴后妾易位。同时鹤的洁白柔顺和鹙的贪婪险恶与申后和褒姒之间存在着隐喻关系。“妖大之人”的媚惑实在是女主人公被弃的一个重要原因,难怪她一次次地“维彼硕人,实劳我心”,想起那个妖冶之人就不能不心情沉痛了。

  第七章以总是偶居不离的鸳鸯相亲相爱,适得其所,反兴无情无德的丈夫不能与自己白头偕老的悖德举动。这一章要与第四、五、六章连起来读才会更深一层地理解弃妇的怨恨。她实际上是在说:虽然那个妖冶的女人很有诱惑力,如果做丈夫的考虑天理人情而不是“二三其德”,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诗最后一章以扁石被踩的低下地位兴申后被黜之后的悲苦命运。被遗弃的妇人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命运,“之子之远,俾我疧兮”。面对茫然不知的前途,必然忧思成疾。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诗的首章以咏叹始,三句以“兮”煞尾,末章以咏叹终,亦以“兮”字结句。中间各章语气急促,大有将心中苦痛一口气宣泄干净的气势。缓急之间,颇有章法,诵读之时有余音绕梁之感。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04-507

báihuā

míng xiānqín 

báihuājiān báimáoshù zhīzhīyuǎn  
yīngyīngbáiyún jiānmáo tiānjiānnán zhīyóu 
biāochíběiliú jìndàotián xiàoshānghuái怀 niànshuòrén 
qiáosāngxīn ánghōngchén wéishuòrén shíláoxīn 
zhōnggōng shēngwénwài niàncǎocǎo shìmàimài 
yǒuqiūzàiliáng yǒuzàilín wéishuòrén shíláoxīn 
yuānyāngzàiliáng zuǒ zhīliáng èrsān 
yǒubiǎnshí zhībēi zhīzhīyuǎn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bǐ)¹²兮,匪车偈(jié)³兮。中瞻(zhān)周道,中心怛(dá)兮。
译文:那大风呼啸起来旗带飘荡,那车儿飞奔起来辚辚作响。回顾通周的大道渐行渐远,心里陡然涌起无尽的忧伤。
注释:¹匪风:那风。匪,通“彼”,那。²发:犹“发发”,风吹声。³偈:疾驰貌。⁴周道:大道。⁵怛:痛苦,悲伤。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匪风飘¹兮,匪车嘌(piāo)²兮。中瞻周道,中心吊³兮。
译文:那大风呼啸而来左右回旋,那车儿飞奔起来轱辘响转。回顾通周的大道渐行渐远,我心里无尽悲伤好不凄然。
注释:¹飘:飘风,旋风。这里指风势疾速回旋的样子。²嘌:轻快貌。³吊:悲伤。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谁能亨(pēng)¹鱼?溉²之釜(fǔ)³(xín)。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译文:哪位妙手烹制鲜美的河鲤?我愿为他当助手洗净锅底。哪位朋友准备西归故乡去?为我捎回一切安好的讯息。
注释:¹亨:通“烹”,煮。²溉:旧说释洗。闻一多《风诗类钞》则以为溉通“摡”,“摡同乞,给予也”。³釜:锅子。⁴鬵:大锅。⁵怀:遗,带给。⁶好音:平安的消息。

  此诗前两章字句略同,意思重复,写法也一样。前两句写所见之景,后两句直抒胸中忧思。开篇即进入环境描写:那风呼呼地刮着,那车儿飞快地跑着。诗人回头望一望远去的大道,心中禁不住地悲从中来。诗人滞留东土,伫立大道旁,见车马急驰而过,触动思归之情。他的心也随急驰的车辆飞向西方,但是,车过之后,留下一条空荡荡的大道和他孤身一人,车去而人竟未去。风、车之急速,他人之已归去,与自己之滞留不得归,动与不动,形成多层对比。“顾瞻周道”,描绘诗人徬徨无奈情状如在目 前。这时诗人再也按捺不住满腔的忧伤,终于喷发出强烈的心声:“中心怛兮”,“中心吊兮”。其声如急管繁弦,反映诗人思归的急切心态。

  第三章句法忽变,陡然一转,以“谁能”二句起兴,兴中有比,是在无可奈何的境地中发出的求援呼声,“谁将”二句,写诗人既不得归,只好托西归者捎信回家,是不得已而求其次。但这次着也未必能实现,“谁能”、“谁将”均是疑问希冀之词,还没有着落。诗人不说自己如何思乡殷切,羁旅愁苦,反以“好音”以慰亲友,情感至为深厚。有人认为最后一章“谁能享鱼?溉之釜鬵”二句,是用来概括使国家政治恢复到先祖时代的政治方法的,可联系老子所言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来理解。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85-287
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88-289

fēng

míng xiānqín 

fēng chējié zhānzhōudào zhōngxīn 
fēngpiāo chēpiāo zhānzhōudào zhōngxīndiào 
shuínéngpēng gàizhīxín shuíjiāng西guī huái怀zhīhǎoyīn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jiàn)小屏山六扇¹。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qǐ)²懒调红锦荐³
注释:¹小屏山六扇:画有山水的小屏风有六扇。²绿绮:古琴名。³红锦荐:以红色锦绣为席垫。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镇长¹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注释:¹镇长:常常很久地。镇,常。

  这首词写闺妇的春愁。

  上片以双燕来来去去起兴,引起闺妇的思绪。下片写她与情人别后的愁苦。结尾一句,别致有情。《栩庄漫记》说:“别愁无那,赖梦见以慰相思,而反云却怕良宵频梦见,是更进一层写法。”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其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其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其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其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shù)¹之子为公卿(qīng)²;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译文:父母生养了子女却不很好的教育他们,就是不其自己的孩子;即便教育了孩子却不严格要求,也同样是不其孩子。如果说父母符合标准地教育了孩子,但子女却不自主学习,这便是他们不其惜自己了。如果他们学习了却不勤奋努力,同样是不珍惜自身。所以,作为父母,既然生养了子女就一定有教育他们的义务,而且对子女的教育一定要严格,只有严格的教育,才可以督促孩子勤奋学习,足够勤奋就可以学有所成了。如果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去通过考试,那么就算是平民子弟也会显赫一时;如果有了渊博的学识,即便是贫民子弟也有望成为将相公侯,如若不学无术,即便是王公贵族之子也可能变成贫民百姓啊!
注释:¹庶人:平民百姓。²公卿:达官贵人。

  柳永出身书香门第,先世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算得上是“公卿之子”了。这篇文章是他早期的作品,其中洋溢着用世的积极。

  全文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先从父母之教开始,说明了父母有教育监督子女的义务,要求是严厉;又说明子女要做到主动学习,要求是勤奋,这样才可望学有所成。最后两句十分警策,精炼地说明了学的用处与不学的坏处,收束全文。

  事实上,这篇文章是在说应试科举,而不是所谓的崇尚学识,是在说“考试改变命运”,而非“知识改变命运”啊!正如宋真宗赵恒所谓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后人常常用来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其实满篇的铜臭,又谁知道呢?

参考资料:
1、 次仁 . 2020年10月3日
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
天门开,詄¹荡荡²,穆³并骋,以临飨(xiǎnɡ)
译文:天门开后,望见天体广远,这样浩大的境界使汉武帝言形俱忘。众神都和乐地驰骋而来享受祭祀。
注释:¹詄:忘记的意思。²荡荡:广远的样子。³穆:和乐。⁴临飨:下来享受祭祀。
光夜烛,德信著,灵浸鸿,长生豫。
光夜烛¹,德信著,灵浸鸿²,长生豫³
译文:祭祀时,夜有美光,汉武帝认为是神灵显通,以为恩德信义感动了上天。
注释:¹烛:照耀。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祭祀天神太一时,当晚夜空便有了美妙的光泽。汉武帝信以为真,认为是恩德信义感动了上天的明证。²灵浸鸿:灵,指神灵。浸,指德泽所沾盖。鸿,大。³豫:安乐。
太朱涂广,夷石为堂,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
太朱涂广¹,夷石为堂²,饰玉梢³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
译文:神灵的德佑,广大无私,使皇帝能得到长生之道而安乐。祭神的场所都是经过精心装饰的。用红漆涂刷殿的大屋,用平整的石块砌成了殿堂,祭祀在这样的场所举行,显得恭敬而庄重。舞者拿着一端用美玉装饰的竿子起舞唱歌,竿旗上画有人们长久仰望的北斗星。
注释:¹太朱涂广:指祭神的场所,用红漆涂刷殿的大屋。²夷石为堂:也指祭神的场所,用平整的石块砌成的殿堂。³梢:舞动的人手里拿着用玉装饰的竿子。⁴体:象征。
星留俞,塞陨光,照紫幄,珠烦黄。
星留俞¹,塞陨光,照紫幄,珠烦黄。
译文:众星留意到人们的祭祀,用发出光芒来表示许诺。众星如珍珠一样发出黄色光芒,照亮殿中紫色的帷帐。
注释:¹俞:答应。
幡比翅回集,贰双飞常羊。
幡比翅回集¹,贰双飞常羊²
译文:舞者动作来回飞旋如同禽鸟比翼飞翔,日月都为之光芒四射。
注释:¹回集:回旋的样子。²常羊:指逍遥的样子。
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
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¹以宣明。
译文:想凭借着清风之力使神灵长久留下,汉武帝也迅速地多次向神灵献祭品。
注释:¹华耀:光华照耀。
假清风轧忽,激长至重觞。
假清风轧忽,激长至重觞¹
译文:神灵在那里久久不去,汉武帝的心情分外激动。
注释:¹激长至重觞:这句说祭祀者迅速地多祭献祭品。激,迅速。
神裴回若留放,殣冀亲以肆章。
神裴回若留放¹,殣冀亲以肆章。
译文:希望神灵能够留下,使汉武帝亲自为神灵献上乐章。
注释:¹放:寄托。
函蒙祉福常若期,寂谬上天知厥时。
函蒙祉福常若期,寂谬上天知厥时。
译文:假如能够得到神的允许,他将带着盛大的随从上游天空。
泛泛滇滇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
泛泛滇(diān)¹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
译文:汉武帝衷心地希望得到长生,愿将此心愿诉诸神灵。
注释:¹滇滇:形容众多丰盛的样子。
佻正嘉古弘以昌,休嘉砰隐溢四方。
¹正嘉古弘以昌,休嘉砰隐²溢四方。
译文:选择这样的占日来祭祀神灵以得到吉祥昌盛,美好和吉祥一定会充满四方。
注释:¹佻:开始。²砰隐:盛大的意思。
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
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
译文:汉武帝一心想上天游仙,俯视大地好比是浮游于大海中。
《天门》,此首写诸神大开天门,并想象神灵已经允许了汉武帝的请求,让他得以上升天空,成为神仙。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