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阮嗣宗诗善观阮嗣宗,
醒醉俱托狂。广武叹已绝,
苏门啸何长。昏既以醉免,
辞宁不终忘。又疑杀青上,
阙文今或亡。不然竹林游,
何独弃山王。
作阮嗣宗诗善观阮嗣宗,
醒醉俱托狂。广武叹已绝,
苏门啸何长。昏既以醉免,
辞宁不终忘。又疑杀青上,
阙文今或亡。不然竹林游,
何独弃山王。
赵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3389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世途倚(yǐ)¹都无定,尘网²牵缠卒(zú)³未休。
译文:世上的事依托隐藏不定,尘世的事拉开缠绕没有停止过。
注释:¹倚伏:即《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简言“倚伏”。²尘网:犹尘世,即人世。古人把现实世界看做束缚人的罗网,故言。³卒:始终。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祸福回还¹车转毂(gǔ)²,荣枯³反覆手藏钩。
译文:祸福轮回像车轮一样,荣光枯萎反来覆去像手持钩。
注释:¹回还:同回环,谓循环往复。²车转毂:像车轮转动一样。毂:本指车轮中心部分,此指车轮。³荣枯:本谓草木盛衰,常以比政治上的得志与失意。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龟灵¹未免刳(kū)肠患²,马失应无折足忧。
译文:龟灵占卜要将龟开膛破肚,马丢失不回来了,就不会有儿子折足的忧虑。
注释:¹龟灵:古人认为龟通灵性,故常用龟甲占卜以决吉凶。灵:动词,通灵。²刳肠患:言龟虽通灵性,也难免自己要被人杀掉的祸患。
不信请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不信请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译文:如不信时请看下棋的人,输赢还得等到局终才分晓。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过了五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任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此诗为第二首,诗主要讲祸福得失的转化。

  这首诗包含了矛盾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应该指出的是,矛盾的互相转化是有一定条件的,没有一定条件,是不可能发生或实现转化的。诗中所讲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就是这样。塞翁的马失而复还,而且还带回一匹好马,这是福;但是后来,其子骑马又摔坏了腿,福于是变成了祸。其中,这个儿子去骑马,或是由于事先没有做好安全措施,或是由于他的骑术不高明,摔下马来,这就是其福转化为祸的条件。而“马失应无折足忧”的说法,只讲转化,忽略了转化的条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是不足取的。当然,这是诗句,不可能讲得那样细致,后人是不能苛求于古人的。

綵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
綵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
刘郎浦夜侵船月,宋玉亭春弄袖风。
刘郎浦夜侵船月,宋玉亭春弄袖风。
落落精神终有立,飘飘才思杳无穷。
落落精神终有立,飘飘才思杳无穷。
谁人世上为金口,借取明时一荐雄。
谁人世上为金口,借取明时一荐雄。
这首诗的首联前四句通过想象,写刘秀才归家的情景,突出了刘秀才德才兼备的品行。首联用“彩服鲜华”用了老莱娱亲的典故,表达了对朋友孝心的赞美;颔联用了刘备和宋玉的典故,赞美了朋友的才华,颈联“精神终有立”“才思杳无穷”直接描写刘秀才才华过人;尾联抒发自己的感慨,“谁人世上为金口,借取明时一荐雄?”谁能一开金口推荐他呢?表达了对刘秀才才华无处施展的惋惜之情以及对有人能赏识他的才华的渴望。 情感: ①表达了对朋友刘秀才品德和才华的赞赏。 ②表达了对刘秀才才华无处施展的惋惜。 ③表达了对能赏识并推荐刘秀才的伯乐的渴望。

sòngliúxiùcáiguījiānglíng--

cǎixiānhuájìnzhǔgōngxīnshúbiéjiāngdōngliúlángqīnchuányuèsòngtíngchūnnòngxiùfēng

luòluòjīngshénzhōngyǒupiāopiāocáiyǎoqióngshuírénshìshàngwèijīnkǒujièmíngshíjiànxióng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¹,魏孺(rú)²(yìng)³也。嘉靖丁酉(yǒu)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译文:婢女寒花,是我妻子的陪嫁丫环。于嘉靖十六年五月四日去世,葬在土山之上。她没能服侍我到最后,这是命啊!
注释:寒花:作者原配夫人魏氏陪嫁过来的婢女。志:墓志,一种文体。¹婢:指寒花。²魏孺人:指作者之妻魏氏。孺人:古代官员之母或妻的封号。³媵:陪嫁的婢女。⁴嘉靖丁酉:即公元1537年。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年号(1522-1566年)。⁵虚丘:地名。作者家乡江苏昆山县东南有丘虚镇,二字或倒置。一说,“虚”同“墟”,“墟丘”即大丘,土山。另一版本为虎丘。⁶事:服侍。⁷卒:到头,到底。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huán)¹,曳(yè)²深绿布裳³。一日天寒,爇(ruò)火煮荸(bí)(qí)⁵熟,婢削之盈瓯(ōu),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rǎn)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译文:寒花当初陪嫁来我家时,年方十岁,两个环形发髻低垂着,一条深绿色的布裙长可拖地。一天天气寒冷,家中正在烧火煮荸荠,寒花将已煮熟的荸荠一个个削好皮装在小瓦盆中,已盛满了,我刚从外面进屋,取来就吃;寒花立即拿开,不给我。我妻就笑她这种样子。妻子经常叫寒花倚着小矮桌吃饭,她就吃,两个眼珠慢慢地转动着。我妻又指给我看,觉得好笑。
注释:¹鬟:妇女梳的环形的发髻。²曳:拖着,这里是拉的意思。³裳:古时下身的衣服,类似于长裙。男女均穿。⁴爇:点燃。⁵荸荠:一种水生植物。根部可吃,南方或称马蹄。⁶瓯:小瓦盆。⁷饭:吃饭。⁸冉冉:形容缓慢移动或飘忽迷离。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回思是时,奄忽¹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译文:回想当时情形,不知不觉已经十年了。唉,真可悲啊!
注释:¹奄忽:忽然,很快的,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文章明写婢女寒花,却几次提及妻子魏孺人,表现出归有光与魏孺人夫妻之间真挚深笃的感情。

  文章首节开头三句就点明了寒花身分、死去时日和安葬处所。“魏孺人媵也”,寒花不是一般婢女,而是作者所挚爱的前妻的随嫁婢女。“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寒花时年仅十九岁,距魏孺人之死已四年。“葬虚丘”,寒花虽为婢女,仍择地郑重营葬。起首点明亡婢的特殊身分,意在点明与作者的特殊关系。亡婢、亡妻并述,因亡妻而及亡婢的爱屋及乌之情油然而生,因亡婢而及亡妻的追怀悼念之情亦随之而出。这样,既暗示了“葬志”的写作动因,也开启了下文对往事的回忆。领起了全篇。

  节末一句:“事我而不卒,命也夫!”长声慨叹,总写悲情。这是叙事之后的感情迸发。本来寒花的随侍左右尚可聊慰对亡妻的思念,而今她又不幸早逝,作者的感伤之情便无可遏止了。这里的“命”,不仅指寒花的命运,也兼指魏孺人乃至多次应试、此时尚未中举的作者本人命运。红颜多薄命,生者亦坎坷,深沉的叹息奠定了全文感情的基调。

  文章主体在第二节,忆寒花三事、孺人两笑。

  寒花三事:其一是初来时的打扮:“垂双鬟,曳深绿布裳”。此记其稚态可怜。

  其二是削荸荠时的调皮:“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此述其娇态可噱。

  其三是吃饭时的神情:“即饭,目眶冉冉动”。此言其憨态可笑。至此,写出了寒花质朴、单纯、天真的情态。孺人两笑:前“笑之”,是称许婢女而同嘲丈夫;后“又指予以为笑”,是引丈夫而共笑婢女。于此,既写出了孺人慈爱、宽厚、善良的风神,也写出了夫妻相得、主婢无问的闺房情趣。以上所忆,都是初媵时事,益见忆念的深远。而所忆均以寒花起、以孺人结,既是扣题所需,益见旨归所在。

  最后一节,“回想是时”回应“初媵”。跨过时间的隔限,结束往事的忆想,回笔写现在的心情:“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十年”指寒花从“初媵”到此日之死的岁月。欢愉易逝,岁月如流,昔日饶有情趣的事徒增今日的悲感。“可悲也已”句,承第一节的“命也夫”再抒悼念之情,以短吁长叹收笔,更显得情深意长。

  全文篇幅短小,构思巧妙,详略得当。作者从日常生活的平凡琐事中选材,详细描写了寒花的动作、性格、神态,自然平实,无雕琢之痕迹,富有感染力从体制上讲,它运用了小巧灵活的新形式,并采用倒叙的手法,突出了寒花的形象,情感真挚,亲切自然;另外,该文语言简洁凝练,抒情真挚,记事生动,体现出归有光散文善用极淡之笔,写极浓之情的特点。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 下 第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07:第1581-1582页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拂拭残碑(bēi),敕(chì)飞字¹,依稀堪读。慨当初,倚(yǐ)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shú)²。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译文:拂拭去残碑上的尘土,当年石刻的宋高宗信托岳飞时的诏书还可依稀辨读,令人感慨万分地是,皇帝当初对岳飞是何等的器重,后来又为什么那样的残酷,难道是功高震主就身当该死,可惜事过境迁高宗依托岳飞的诏书难赎惨杀岳飞的罪恶,最令人感到可恨可悲而又极为无理的是,秦桧等人一手制造的杀害岳飞的风波亭冤狱。
注释:¹敕飞字:敕,帝王下给臣子的诏命;飞,指南宋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²难赎:指难以挽回损亡。
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岂不念,疆圻(qí)(cù)¹;岂不念,徽(huī)(qīn)²,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³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huì)亦何能,逢其欲
译文:宋朝的皇帝啊!难道你就不想疆土在逐日散失,难道你就不思念徽钦被俘而去的奇耻大辱,然而徽宗钦宗真正返回之后,赵构的帝位又怎能相属,千年万代的人们啊再不要说不该南渡偏安一隅,当时的赵构啊自己就怕把中原收复,可笑地是区区一个秦桧又有多少能耐,只是他迎合了赵构的心意而已。
注释:¹疆圻蹙:疆域缩少,指金人南侵,南宋的版图已远小于北宋。²徽钦辱:1125年(宣和七年),金兵南侵,直逼宋都汴京,宋徽宗赵佶见事不可为,急忙传位给宋钦宗赵桓。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攻破汴京,掳徽宗、钦宗二帝北还,北宋由此灭亡。³南渡:徽、钦宗二帝被掳后,赵构以康王入继大统,是为高宗。他不知耻,不念父兄,自汴梁(开封)迁都临安(杭州)以图偏安,史称南渡。⁴桧:指秦桧。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南京市)人。1115年(政和五年)进士。1127年,随徽、钦二帝至金,四年后,金将他放还。高宗任以礼部尚书。绍兴年间为相,深受宠信,力主议和,杀害岳飞,镇压大批主战派。为人阴险狡诈,在位十九年,罪恶累累,恶贯满盈。⁵逢:迎合。⁶欲:愿望,需要。

  词的上片直接点题,夹叙夹议,主要通过史实,引发人们对岳飞蒙冤受屈产生愤慨。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起首从叙事起,引出以下直至终篇的慷慨。残碑的发掘出土,以铁的事实证明高宗当年褒奖岳飞千真万确。这便是“倚飞何重”的证据,可后来为什么又把岳飞残酷地杀害了呢?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词人举古来不合理之事相对照,以见岳飞之冤。

  “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末二句归结到“后来何酷”的事实。上阕略叙事实,深致感叹,于感叹中连发三层疑议,层层紧逼,引起无限激愤,自然导入下片对事理的分析。

  下片剖析岳飞被杀的原因。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岂不念国家的疆界在敌人侵略下日渐缩小,岂不念徽钦二帝被俘的耻辱。这本不成问题的,作为问题提出来,正在于它出于寻常事理之外,那只能是别有用心了。

  “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实乃一针见血之论。鞭辟入里,不仅辛辣地诛挞了宋高宗丑恶的内心世界,也是数千年帝王争位夺权史中黑暗内幕的大曝光,读后令人拍案击节。“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二句揭出高宗必杀岳飞的原因。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帝位,可以置徼钦二帝死活于不顾。岳飞一贯主张抗金,恢复中原,且到朱仙镇大捷,中原恢复有望,再发展下去,势必直接危及高宗帝位。岳飞被杀害,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结尾二句归到岳飞悲剧的产生,乃出于君相的罪恶默契。暴露了高宗的卑鄙自私的龌龊心理,岳飞之冤狱也可以大白于天下了。

  此词纯以议论着笔,可当作一篇精彩的史论来读。全词以敕碑引发,渐次深入,既对岳飞的遭遇表示了深刻的同情,又对宋高宗不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残害忠良进行毫不留情地挞伐,语言犀利。此词犹如一篇宣判词,揭示了虚伪自私的宋高宗的真面目。它痛快淋漓,极具史胆史识,可谓咏史词的杰作。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明清词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08月:第149页
2、 毕桂发.毛泽东评点历代名家词赏析第一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05月:第948页
3、 刘杨忠.豪放词选:凤凰出版社,2012年4月:第311页

mǎnjiānghóng ·shìcánbēi

wénzhēngmíng míngdài 

shìcánbēi chìfēi kān kǎidāngchū fēizhòng hòulái shìgōngchéngshēn liánshìyánnánshú zuì kānhèngèngkānbēi fēng 
niàn jiāng niàn huīqīn niànhuīqīnfǎn shēnshǔ qiānzǎixiūtánnáncuò dāngshízhōngyuán xiào guìnéng féng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永日¹方戚(qī)²,出行复悠悠³
译文: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注释:¹永日:整天。²戚戚:悲伤忧愁。³悠悠:遥远。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女子今有行¹,大江溯(sù)²轻舟。
译文: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
注释:¹行:出嫁。²溯:逆流而上。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尔辈¹苦无恃(shì)²,抚念益慈柔。
译文: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注释:¹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²无恃:指幼时无母。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幼为长所育¹,两别泣不休。
译文: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
注释:¹幼为长所育: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指小女是姐姐抚育大的。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对此结中肠¹,义往²难复留。
译文: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注释:¹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²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自小阙(quē)内训¹,事姑²(yí)³我忧。
译文: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注释:¹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阙:通“缺”。内训:母亲的训导。²事姑:侍奉婆婆。³贻:带来。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lài)兹托令门¹,任恤²(shù)³无尤
译文: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注释:¹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这里指女儿的夫家。²任恤:信任体恤。³庶:希望。⁴尤:过失。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贫俭诚所尚¹,资从²岂待³
译文: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
注释:¹尚:崇尚。²资从:指嫁妆。³待:一作“在”。⁴周:周全,完备。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孝恭遵(zūn)妇道,容止¹顺其猷(yóu)²
译文: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规矩。
注释:¹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²猷:规矩礼节。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别离在今晨,见尔¹当何秋²
译文: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注释:¹尔:你,指大女儿。²²当何秋:当在何年。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居闲¹始自遣(qiǎn)²,临感³忽难收。
译文: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注释:¹居闲:闲暇时日。²自遣:自我排遣。³临感:临别感伤。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归来视幼女,零泪¹²(yīng)³流。
译文: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
注释:¹零泪:落泪。²缘:通“沿”。³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诗人的大女儿要出嫁,他的心情异常复杂,遂写了此诗。此诗是父女情的白描,是真性情的流露,令人读来感伤不已。

  女儿即将远行,父亲心有不舍,却情难敌义。开头点明女儿将出嫁之事:女儿要嫁往夫家路途很遥远。念及女儿幼年丧母,自己一身兼父母之慈爱,当此离别之际,心中甚为不忍。然而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诗人忍痛告诫女儿到了夫家,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这是对女儿的一片殷殷期望。

  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诗。送女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诗人早年丧妻,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幼女自然更加怜爱。在长女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诗中说幼女与长女“两别泣不休”,其实父女之间也是如此。作者没有多写自己的直观感受,而是把更多的笔墨用于谆谆教导和万般叮咛:“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强忍住泪水说完这些,送走女儿才发现自己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能与幼女相对而泣。一个情感复杂、无可奈何的慈父形象由此跃然纸上。

  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之爱,骨肉深情,令人感动。“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两句,可作为嫁妆的千秋典范。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7-18 .

sòngyángshì

wéiyìng tángdài 

yǒngfāng chūxíngyōuyōu 
jīnyǒuxíng jiāngqīngzhōu 
ěrbèishì niànróu 
yòuwéizhǎngsuǒ liǎngbiéxiū 
duìjiézhōngcháng wǎngnánliú 
xiǎoquēnèixùn shìyōu 
làituōlìngmén rènshùyóu 
pínjiǎnchéngsuǒshàng cóngdàizhōu 
xiàogōngzūndào róngzhǐshùnyóu 
biézàijīnchén jiàněrdāngqiū 
xiánshǐqiǎn língǎnnánshōu 
guīláishìyòu línglèiyuányīngli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