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江湖作散人,碧潭霜冷见潜鳞。芦华织被长眠雪,荷叶裁衣不涴尘。
浪迹江湖作散人,碧潭霜冷见潜鳞。芦华织被长眠雪,荷叶裁衣不涴尘。
载酒几回寻贺老,画图何处访玄真。自今已是成嘉遁,莫向桃源别问津。
载酒几回寻贺老,画图何处访玄真。自今已是成嘉遁,莫向桃源别问津。

hántányǐn--wánghàn

làngjiāngzuòsànréntánshuānglěngjiànqiánlínhuázhībèizhǎngmiánxuěcáichén

zàijiǔhuíxúnlǎohuàchù访fǎngxuánzhēnjīnshìchéngjiādùnxiàngtáoyuánbiéwènjīn

王翰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 4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虢公梦在庙,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于西阿,公惧而走。神曰:“无走!帝命曰:‘使晋袭于尔门’。”公拜稽首,觉,召史嚚占之,对曰:“如君之言,则蓐收也,天之刑神也,天事官成。”公使囚之,且使国人贺梦。……六年,虢乃亡。《国语》
(guó)公梦在庙,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执钺(yuè)¹立于西阿,公惧而走²。神曰:“无走!帝命曰:‘使³晋袭于尔门’。”公拜稽(qǐ)首,觉,召史嚚(yín)占之,对曰:“如君之言,则蓐(rù)也,天之刑神也,天事官成。”公使囚之,且使国人贺梦。……六年,虢乃亡。《国语》
译文:虢国公梦见在宗庙里,有一位神人,脸上长着白毛还有老虎一样的爪,拿着钺站在西边的屋角,虢国公吓得要直接逃跑。神人说:“不要虎!天帝有令:‘让晋国袭击你的国家’。”虢国公下拜磕头后,就从梦中醒了过来,召来史嚚占问这个梦的吉凶。史嚚回答说:“如果如君主你所叙述的,那么这个神就是西方之神蓐收了。他是天上主管刑杀的神,上天命令的事情都是由它完成的。”虢国公下令把史嚚囚禁起来,并且要国人祝贺他做了个好梦。过了六年,虢国就灭亡了。
注释:¹钺:钺古代兵器。似斧而大,刃口呈弧形,长柄,金属制成,也有玉石做的。²走:跑。³使:派遣。⁴蓐收:又名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金神、秋神、西方之神、天之刑神,五行神之一。少昊之子及其辅佐神。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衙斋(zhāi)¹卧听萧萧²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译文: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注释:署:衙门。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中丞: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¹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²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些小¹吾曹²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³
译文: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注释:¹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²吾曹:我们。³关情:牵动情怀。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第一、二句点明诗人身份与周边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衙斋”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诗人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他在任期间确实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官污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诬告罢官。

  第三、四句写诗人事无巨细、永远恪尽职守、关怀百姓。诗人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只是一个普通县官,语虽自谦,却用“吾曹”点出像诗人等这种下级基层官员在全国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末句语带双关,还是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然而只要是有关民众疾苦,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由题竹始,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间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这两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四句诗把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是题画诗中的佳作。

参考资料:
1、 李寅生主编.《古诗品读》.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15:239
2、 孙朝成编著.《三千年选解三百首·中国传统诗词摘珍解妙》.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304
3、 中华书局《月读》编辑部编著.《月读》.北京:中华书局,2010:20

wéixiànshǔzhōnghuàzhúchéngniánbāozhōngchéngkuò

zhèngxiè qīngdài 

zhāitīngxiāoxiāozhú shìmínjiānshēng 
xiēxiǎocáozhōuxiàn zhīzǒngguānqíng 

采莲湖上画船儿,垂钓滩头白鹭鸶。雨中楼阁烟中寺,笑王维作画师。蓬莱倒影参差。薰风来至,荷香净时。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采莲湖上画船儿,垂钓滩头白鹭(lù)(sī)¹。雨中楼阁烟中寺,笑王维鹭画师。蓬莱倒影参(cēn)(cī)²。薰(xūn)³来至,荷香净时。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译文:西湖上漂荡着采莲的画船儿,滩头上立着正在捕鱼的白鹭鸶。那烟雨中的古寺阁楼,真可以讥笑王维画师都画不出这种美景。蓬莱仙境在湖中落下参差的倒影。和暖的风吹来,带来阵阵荷花清香。夏天的西湖,真是清洁宁静让人心净的美丽地方!
注释:¹白鹭鸶:即白鹭。²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³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采莲湖上画船儿”一曲写西湖夏景。与第一首春景写法不同,它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盛暑已不是游赏的最佳时节,不写游人,正是注意到了景物的季候特点,同时也使这首小令在全组曲中显出自己特殊的艺术风貌。

  第一、二、三、五句都是眼前景物的形象描绘,它是作者从不同视角观察到的形态不同、风趣各异的西湖景物之侧面。这里形成四幅远近高低、结构成立体的空间图景,加上六、七句所写看不见而可触到嗅到的凉爽的熏风和纯净的荷香弥漫其中,给人心醉神迷之感。这四句,描绘的画面是各异其趣的,但它们又统一在一个基调上,那就是优美宁静,与春景的热闹喧腾迥乎不同。画中其实并非无人,然而都隐在自然景物之中了。宁静即生凉爽,虽在盛夏,亦觉不出炎气的熏蒸,有的只是清洁和和谐。因此说西湖是“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而第四句“笑王维作画师”,插在前后都是写景的句子中,似乎不够协调,但正因为前后都是一般的写景,显得有些平板,加进这一句,便使曲中有如异峰突起,产生了奇特的审美效应。这正是最见作者匠心处。

参考资料:
1、 曾永义.黑暗时代的自由颂——元人散曲.北京:线装书局,2012:191-192
2、 赵兴勤 赵韡 译注.元曲三百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161-164
3、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249-251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盘丝¹系腕,巧篆(zhuàn)²垂簪(zān),玉隐绀(gàn)纱睡觉³。银瓶露井,彩箑(shà)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è)。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ruò)
译文:情人手腕上系着五色丝线,篆文书写的咒语符篆戴在头上,以避邪驱疫。在天青色纱帐中,她睡得格外香甜。在庭院中花树下摆好酒宴,在窗前轻摇彩扇,当歌对饮,往日的美景历历在目。当时曾在她的石榴裙上题诗写词,今天窗外的石榴已经凋残,曾经的欢乐已逝,光阴似箭,沙洲上柔嫩的蒲草在风中摇曳,茫茫如一片青烟。
注释:¹盘丝:腕上系五色丝线。²巧篆:精巧剪纸,妆饰于头发簪上。³玉隐绀纱睡觉:玉人隐在天青色纱帐中睡觉。⁴银瓶:汲水器。⁵采箑:彩扇。⁶写榴裙:是指在红色裙上写字。⁷红绡退萼:石榴花瓣落后留下花萼。⁸黍梦:指黄粱梦。⁹烟蒻:柔弱蒲草。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¹。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²澡兰³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chāng)(pú)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chán),随人天角
译文:请不要再唱江南的古曲,那幽怨悲抑的哀曲,怎能安慰屈子的沉冤?春风和煦中燕子已生小燕,连绵细雨中梅子已渐渐黄圆。正午的骄阳正烈,美人是否也在幕帘中沐浴香兰?想她一定会回到绣楼,剪下菖蒲浸酒,自饮自怜。怅望中我仰望苍空,看那一弯新月冉冉升起,那清淡的月光伴随着我,来到这海角天边。
注释:¹沉魄:指屈原。²午镜:盆水如镜。³澡兰:五月五日,煮兰水沐浴。⁴秦楼:秦穆公女弄玉,与萧史吹箫引凤,穆公为之筑凤台,后遂传为秦楼。⁵菖蒲:端午一寸九节菖蒲浸酒,以辟瘟气。⁶新蟾:新月。神话传说月中有三足蟾蜍,因以蟾代称月。⁷天角:天涯。指遥远的地方。

  词写于端午节,所以词中以端午的天气、习俗作为线索贯穿所叙之事和所抒之情。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盘丝”指盘旋的五色丝。端午节古人有以五色丝绕臂的风俗,认为如此可以驱鬼祛邪。梦窗词爱写美人的一部分,如手腕、足。端午节系着五色丝的玉腕的意象更是经常在梦窗词中出现。“巧篆”指书写了咒语或符篆的小笺,将它戴在自己的发簪上,古人认为端午佩带符篆可以避兵气。“绀纱”指天青色的纱帐,此物也正当时令。三句均为倒装句,从追忆往昔写起:过去每逢端午佳节这位冰肌玉肤的人儿总要早早推帐揽衣而起,准备好应节的饰物,打扮停当,欢度佳节。这里颠倒叙述次序,意在强调题面之“重午”。

  “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银瓶”本指酒皿,这里借代宴饮,“露井”本指没有覆盖的井,这里泛指花前树下。“彩箑”,彩扇,歌儿舞女所持,这里指代歌舞。“云窗”指镂刻精美的花窗。“银瓶”三句连用四个有色彩感的美丽事物,极精当地描绘出昔日的欢会,或在花前树下,或在华堂之中,环境固然美好,人亦年轻风流。“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写裙”用《宋书·羊欣传》典。书法家王献之到羊欣家,羊著新绢裙午睡,献之在裙上书写数幅而去。这故事反映出南朝士人洒脱的性格,词人用来表现他和姬人的爱情生活。词人见窗外榴花将谢,由榴花想到石榴裙,于是自然忆起在姬人裙上书写的韵事。石榴花谢,人分两地,乐事难再,不由得让人伤感。“黍梦光阴,渐老汀州烟”,这里形容光阴似箭,“烟”形容嫩蒲的细弱,蒲草也是时令植物。

  此二句言时光易逝,盛衰无常,连烟都要变老,何况石榴花呢?因此,从景物的衰败中以见人事的变迁,但上片结句占明的“渐老汀洲烟”却是当令景象,风景不殊,更使人感慨人事全非。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这句自然联想到了和端午节有关的典故。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后逢此节日便唱为他招魂的歌曲。上片作者已沉浸在青春易逝的哀伤中,所以不忍再听招魂之曲。

  “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前两句以景物烘托时令。燕子春末夏初生雏,五月梅子黄,梅熟时雨曰黄梅雨。此非必当时实见。“午镜”也是当令物品。在端午日按习俗要高悬石炼镜。说是有驱鬼避邪的作用。“澡兰”,古代风俗,端午节人们要用兰汤洗浴。

  作者看到家家帘幕低垂而引起午镜澡兰的联想,他想自己所思念的人这时也正在洗浴吧。此句又转回到端午,引出下两句:“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这二句写思念之深,不禁设想姬人也在思念自己,她一边独酌,一边盘算着,词人何时才能归来,这真是一幅逼真的思妇图。“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新蟾”指新月,照应端午,“天角”,天涯海角,指淮安,当时已是南宋北部边界。这二句说她的等待也是徒然。她只能同词人一样望着天边的新月,苦苦相思吧!结句用共望新月表达了词人无穷无尽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在铺写展开过程中打乱了时间、空间的顺序,正是因为这种时空交错,使人眼花缭乱,张炎评吴词“碎拆下来,不成片断”,有一定道理。但细细吟思,就会发现这些片断仍然有迹可寻。

  画面围绕着端午节的风物、景色、风俗组合在一起,似断实续。在风格上也体现了吴词绵密缜丽的特点,词中多意象而少动作,好像它们中间缺少必要的钩连。并爱用丽字和典故,显得意深而词奥。但当读者抓住了词人感情的脉络和吴词在结构上的特点的话,还是可以读懂的。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2013-2015页
2、 (清)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281-282
3、 吕明涛,谷学彝编著.宋诗三百首.北京:中华书局,2009.7:257-259

zǎolánxiāng ·huáiānchóng

wényīng sòngdài 

pánwàn qiǎozhuànchuízān yǐngànshāshuìjué yínpíngjǐng cǎishàyúnchuāng wǎngshìshàoniányuē wèidāngshícéngxiěliúqún shāngxīnhóngxiāotùnè shǔmèngguāngyīn jiànlǎotīngzhōuyānruò 
chàngjiāngnándiào yuànnánzhāo chǔjiāngchén xūnfēngyàn ànméihuáng jìngzǎolánlián niànqínlóurènguī yīngjiǎnchāngzhuó dànchàngwàng xīnchán suíréntiānjiǎo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wèi)水滨(bīn)¹
译文:门上横锁着金锁静悄悄的没有人,在渭水之滨只有落日和秋声。
注释:华清宫,唐朝行宫,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行乐处。崔橹:晚唐诗人。¹水滨:靠近水的场所,岸边。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译文:山头红叶也飘落到山下,带来了寂静的寒意,含雨的云浮游天际,云端飘落的雨丝。又像灰尘一般四处随风飘散。
起句点明空山宫殿,门户闭锁,悄然无人。以下三句,都就此生发,写离宫荒凉寥落的景色。宫在渭水之滨,由于宫中悄然无人,故诗人经过,所见惟有落日,所闻惟有秋声(指被秋风吹动的一切东西所发生的音响)。而山头红叶,也由于气候的变冷,飘落到了山下,带来了寂静的寒意。“红”与“落日”配色,“叶”与“秋声”和声。而夕阳西沉之后,却又下起雨来。含雨的云浮游天际,象梦一般迷离,而云端飘落的雨丝,却又象灰尘一般四处随风飘散。绘声绘色,极为逼真。
参考资料:
1、 简书网.淡定之龍的傳人

huáqīnggōngsānshǒu··sān--cuī

ménhéngjīnsuǒqiāorénluòqiūshēngwèishuǐbīn

hóngxiàshānhán湿shīyúnmèngch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