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业江淮长,丕承七十年。
太平南北共,内禅子孙傅。
弓矢深橐橐,桑麻郁垅阡。
江河春混混,雨露夜涓涓。
治久情多从,才卑气或偏。
穹苍宜予弼,渊默正思贤。
四世忠动积,三朝节概全。
威仪新禹服,光彩旧星躔。
本以文为治,尤知政有權。
粟红初穰穰,榆散亦翩翩。
国似傅东鲁,名能躐颍川。
殊恩方锡马,盛美又临轩。
易镇旌旗远,趋朝剑履便。
想知环去旆,咸似渴思泉。
典诰黄麻出,衣冠紫禁聊。
安危看去就,扶掖赖精专。
江岸梅花小,山城桂影圆。
歌思惟两地,动化及无边。
相复中兴旧,书重说命篇。
元动列表史,焜燿祖宗前。
帝业江淮长,丕承七十年。
太平南北共,内禅子孙傅。
弓矢深橐橐,桑麻郁垅阡。
江河春混混,雨露夜涓涓。
治久情多从,才卑气或偏。
穹苍宜予弼,渊默正思贤。
四世忠动积,三朝节概全。
威仪新禹服,光彩旧星躔。
本以文为治,尤知政有權。
粟红初穰穰,榆散亦翩翩。
国似傅东鲁,名能躐颍川。
殊恩方锡马,盛美又临轩。
易镇旌旗远,趋朝剑履便。
想知环去旆,咸似渴思泉。
典诰黄麻出,衣冠紫禁聊。
安危看去就,扶掖赖精专。
江岸梅花小,山城桂影圆。
歌思惟两地,动化及无边。
相复中兴旧,书重说命篇。
元动列表史,焜燿祖宗前。
徐玑

徐玑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 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 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 161篇诗文

猜您喜欢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渺然 一作:悄然)
独上江楼¹思渺(miǎo)²,月光如水水如天。(渺然 一作:悄然)
译文:我独自登上江楼不由得思绪万千,眼前月光皎皎如水流淌,江水澄莹如天。
注释:感旧:感念旧友旧事。¹江楼:江边的小楼。²思渺然:思绪怅惘。渺然:悠远的样子。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¹似去年。
译文:曾经与我一同来此赏景观月的人现在在哪里呀?这儿的风景一如去年,没有变化。
注释:¹依稀:仿佛;好像。

  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抒写了对友人的忆念及独登江楼时的惆怅之情。前二句写诗人夜登江楼,所见只有江天月色。后二句由今思昔,写出风光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诗人运笔自如,写旧事则虚实相间,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独上江楼思渺然”,语同随口说出,但情致绵渺,引人遐思。而这一句至少可以体味到以下几层意思:首先是“独”字的运用,写诗人处境之寂寞,身边无人陪伴因而在这样一个月凉如水的夜晚独自出行;其次是“上江楼”,在古人的传统中,“登高”和愁思似乎不可分割,诗人此刻一定是有什么忧心之事;第三,“思茫然”,诗人的心境显然并不安宁。此句写诗人独自登上江边之楼的情形,“独上”写行动,“思渺然”写心理。叙事之中挟以情韵,使其独倚高楼、寂寞沉思的情态形象生动。

  “月光如水水如天”,这一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

  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写到这里,诗意豁然开朗,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得到充分展示,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促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朋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只有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53-1254
2、 孙育华.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804-805
3、 贺新辉.唐诗名篇赏析(四):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695-696

jiānglóugǎnjiù

zhào tángdài 

shàngjiānglóumiǎorán yuèguāngshuǐshuǐtiān  (miǎoránzuò qiǎorán )
tóngláiwàngyuèrénchù fēngjǐngnián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胡人¹吹笛戍(shù)²间,楼上萧条³月闲
译文:胡人吹起羌笛响在戍楼之间,戍楼之上景象萧条月光幽闲。
注释:¹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²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³萧条:寂寞冷落;凋零。⁴海:一作“明”。⁵闲:这里有清幽之意。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借问¹落梅²凡几³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译文:借问悠悠的落梅乐曲有几首?长风万里吹拂一夜洒满关山。
注释:¹借问:犹询问。²落梅:指笛曲《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³凡几:共计多少。⁴从风:随风。⁵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高适的诗有一种苍劲之感,充满了边塞情怀。这与他在边关生活过,心中充满保家卫国的思绪有关。但这首诗展示了他的另一种风格,与其他写边塞生活的诗不太相同。

  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近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月光下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全诗开篇就呈现出一作边塞题材诗歌中少有的平和氛围,这主要是通过前两句的实景描写表现的。在笛声和月色中,边塞一片祥和,弥漫着一种柔和明朗的氛围。下面两句写的是虚景。在这里,诗人写到了”落梅“,即古代笛子曲《梅花落》。在茫茫的宁静夜色中,《梅花落》曲子借着风传满关山,构成一种深远的意境。

  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写法独特,文字优美,意蕴无穷。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在诸多的唐代边塞诗歌中,此诗独树一帜,堪称佳作。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14页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93-394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shà)¹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余(yú)²红更娇。
译文:为了留住将逝的春天憔悴不已,归昏,雨来催归归昏的时候,深巷中卖着的樱桃,在雨后显得更加娇艳。
注释:¹半霎:极短的时间。²雨余:雨后。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黄昏清泪阁(gé)¹,忍便花飘泊。消(xiāo)²一声莺(yīng),东风三月情³
译文:含着眼泪,独自看着那落花飘飘。忽闻一声清脆莺啼自东风中传来,思绪又触摸到三月所留在心底的那一枚温暖的印记。
注释:¹阁:含着。²消得:禁受得。³三月情:此处或谓暮春之伤情,或别有隐情,所指未详。

  这是一首伤春伤怀之作。

  该词上阕,词人描写眼前所见之景,意境凄凉。通过对面前的景物如雨后的樱桃、东风中的莺啼等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伤感以及对故人的怀念与深情。词首句起势不凡,为全篇定下了留春不住而辗转憔悴的情感基调。起首二句营造了一种与欧阳修《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相类似的氛围和心境:同样的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

  下阕,词人由怜惜转为伤怀。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是倒装句。词人实在不忍香到春天的花瓣都飘零凋落了,夕阳黄昏之中,他只得泪眼盈盈。而就在这时候,他听见一声黄莺的啼叫顺着东风飘忽而至,唤起了词人对二月阳春的深情。末句, “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消得”本来是经受得住,这里谓无法经受,因为这一声莺啼。唤出了“东风三月情”:此处“三月情”应指惜春之情,但此词似含有一段隐情,表面上是欲留春住,其实是想留人,想留而不能留,或才是诗人的心痛处。

  全词表达了词人伤春感怀之情,该词延续了词人一贯的悲愁之风,这种不事雕琢的凄凉愁苦之情最能触动人心。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梦远主编,纳兰词全解 超值彩图白金版,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1,第108页

mán ·wèichūnqiáocuìliúchūnzhù

lánxìng qīngdài 

wèichūnqiáocuìliúchūnzhù jīnbànshàcuīguī shēnxiàngmàiyīngtáo hónggèngjiāo 
huánghūnqīnglèi rěnbiàn便huāpiāo xiāoshēngyīng dōngfēngsānyuèqíng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客心不自得,浩漫将何之。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客心不自得,浩漫将何之。
译文:秋色萧条,大雁远来,长天无云,日光悠悠。久客在外,心绪难平,动荡如东海波涛,难以平息。
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
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
译文:突然想起老范,他正隐居在城北的田园养身修性,烦他去。想去就去,不要犹豫,趁着兴头,走。
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
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
译文:走到城壕边就迷了路,在这荒山野地,连老马都不认识老路了。管他什么珍贵的翠云裘衣,让这些苍耳乱粘衣服。
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
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
译文:一进门老范就满地找牙,笑哈哈,挽住我的手臂问:你是谁?如此狼狈?用什么下酒?秋天的蔬菜和水果,来一盘霜梨开开胃!
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
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
译文:别处宴席没口味,此地的酒菜开心霏。村北酸枣累累,篱东寒瓜漫地。
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
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
译文:一连四五杯,酒酣高歌一首《猛虎词》。连续十天的大醉,过了千年也会记得,何时再来一回?
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
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
译文:风流倜傥之士命中注定要颠簸一生,一定要有幽默自嘲的性格才相得益彰。大醉以后就像晋朝的山公倒骑马——回家!主人以后再谢。
此诗大约作于公元745年(唐天宝四载),与杜甫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同时,可互相参照。当时李白与杜甫继陈留聚会后重聚东鲁。
参考资料:
1、 裴斐主编:《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8年2月版,第404页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一声画角¹(qiáo)²,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³。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译文:黄昏时分,城门上哀婉的号角声久久不歇。夜幕降临,新月升起照亮半个庭院,山上白雪覆盖,山前水流缓缓。水边有着竹篱茅舍的孤村,升起几缕轻烟,在衰草暮霭中弥漫着,扩散着。
注释:¹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昏晓报警的号角。²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古代为防盗和御敌,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门建有望楼。³水滨:靠近水的场所。⁴淡烟:轻淡的烟雾。

  这首小令运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通过冷月、黄昏、雪山、水滨、淡烟、衰草、茅舍、孤村等清寒凄迷的意象,表达出一种悲凉和无望的孤寂心境。

  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

  开篇首句,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气氛苍凉的环境之中:在暮色中显出轮廓的谯门,萦绕在谯门内外悠远而哀婉的角声,这是画面的一侧。接着作者将视线转向四方:随着黄昏夜幕的降临,新月冉冉升起,月光斜照着半个庭院;山坡上覆盖着白雪,山前溪流蜿蜒。水边有着竹篱茅舍的孤村,升起几缕轻烟,在衰草暮霭中弥漫着,扩散着。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凛冽;淡烟、衰草、茅舍、孤村,又显寂寥冷落,更有谯门一声寒角,平添一分悲凉,虽然画角声打破了这冬季黄昏的寂静,却又于凄清中平添了一种肃杀森严的气氛,空气中弥漫的是孤寂和无助的忧伤。

  它与《天净沙·秋》的写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写景,全未直接抒发、陈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现的情绪意蕴,是在对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来的。其二,也都是通过一组自然景物的意象组合,来构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画面。另外,这支曲子所表现的情感,也不是一时一地有特定具体内容的情感,它所传达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意绪,一种内心状态。

  从时序上说,《天净沙·秋》写了落日残霞,而这首曲子写的是落日已经隐没山后,新月已经现于天际。从“秋”到“冬”,从“情”到“景”,都是从寥落、凄清进一步发展为悲凉和无望的孤寂。人们或许可以把《天净沙》四首,不仅理解为对季节更替的描绘,而且进一步理解为对情感和人生体验,从欢快而明净到寥落、孤寂之间的发展。这样,这四支曲子所构成的便是内部情感联系的整体了。

参考资料:
1、 么书仪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73-174

tiānjìngshā ·dōng

bái yuándài 

shēnghuàjiǎoqiáomén bàntíngxīnyuèhuǎnghūn xuěshānqiánshuǐbīn zhúmáoshè dànyānshuāicǎoc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