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
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
若人寻得水中火,有一黄童上太微。
若人寻得水中火,有一黄童上太微。
混元海底隐生伦,内有黄童玉帝名。
混元海底隐生伦,内有黄童玉帝名。
白虎神符潜姹女,灵元镇在七元君。
白虎神符潜姹女,灵元镇在七元君。
三亩丹田无种种,种时须藉赤龙耕。
三亩丹田无种种,种时须藉赤龙耕。
曾将此种教人种,不解铅池道不生。
曾将此种教人种,不解铅池道不生。
闪灼虎龙神剑飞,好凭身事莫相违。
闪灼虎龙神剑飞,好凭身事莫相违。
传时须在乾坤力,便透三清入紫微。
传时须在乾坤力,便透三清入紫微。
不用梯媒向外求,还丹只在体中收。
不用梯媒向外求,还丹只在体中收。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
饮酒须教一百杯,东浮西泛自梯媒。
饮酒须教一百杯,东浮西泛自梯媒。
日精自与月华合,有个明珠走上来。
日精自与月华合,有个明珠走上来。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神道不欺贫。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神道不欺贫。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时人若拟去瀛洲,先过巍巍十八楼。
时人若拟去瀛洲,先过巍巍十八楼。
自有电雷声震动,一池金水向东流。
自有电雷声震动,一池金水向东流。
瓶子如金玉子黄,上升下降续神光。
瓶子如金玉子黄,上升下降续神光。
三元一会经年净,这个天中日月长。
三元一会经年净,这个天中日月长。
学道须教彻骨贫,囊中只有五三文。
学道须教彻骨贫,囊中只有五三文。
有人问我修行法,遥指天边日月轮。
有人问我修行法,遥指天边日月轮。
我自忘心神自悦,跨水穿云来相谒。
我自忘心神自悦,跨水穿云来相谒。
不问黄芽肘后方,妙道通微怎生说。
不问黄芽肘后方,妙道通微怎生说。
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
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
鹤观古坛松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
鹤观古坛松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
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
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天下都游半日功,不须跨凤与乘龙。
天下都游半日功,不须跨凤与乘龙。
偶因博戏飞神剑,摧却终南第一峰。
偶因博戏飞神剑,摧却终南第一峰。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趯倒葫芦掉却琴,倒行直上卧牛岑。
趯倒葫芦掉却琴,倒行直上卧牛岑。
水飞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
水飞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
吾家本住在天齐,零落白云锁石梯。
吾家本住在天齐,零落白云锁石梯。
来往八千消半日,依前归路不曾迷。
来往八千消半日,依前归路不曾迷。
莲峰道士高且洁,不下莲宫经岁月。
莲峰道士高且洁,不下莲宫经岁月。
星辰夜礼玉簪寒,龙虎晓开金鼎热。
星辰夜礼玉簪寒,龙虎晓开金鼎热。
东山东畔忽相逢,握手丁宁语似钟。
东山东畔忽相逢,握手丁宁语似钟。
剑术已成君把去,有蛟龙处斩蛟龙。
剑术已成君把去,有蛟龙处斩蛟龙。
朝泛苍梧暮却还,洞中日月我为天。
朝泛苍梧暮却还,洞中日月我为天。
匣中宝剑时时吼,不遇同人誓不传。
匣中宝剑时时吼,不遇同人誓不传。
偎岩拍手葫芦舞,过岭穿云拄杖飞。
偎岩拍手葫芦舞,过岭穿云拄杖飞。
来往八千须半日,金州南畔有松扉。
来往八千须半日,金州南畔有松扉。
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
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
生生世世常如此,争似留神养自身。
生生世世常如此,争似留神养自身。
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之外更无真。
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之外更无真。
神仙不肯分明说,迷了千千万万人。
神仙不肯分明说,迷了千千万万人。
不事王侯不种田,日高犹自抱琴眠。
不事王侯不种田,日高犹自抱琴眠。
起来旋点黄金买,不使人间作业钱。
起来旋点黄金买,不使人间作业钱。
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忠孝义慈行方便,不须求我自然真。
忠孝义慈行方便,不须求我自然真。
莫道幽人一事无,闲中尽有静工夫。
莫道幽人一事无,闲中尽有静工夫。
闭门清昼读书罢,扫地焚香到日晡。
闭门清昼读书罢,扫地焚香到日晡。
先生先生貌狞恶,拔剑当空气云错。
先生先生貌狞恶,拔剑当空气云错。
连喝三回急急去,欻然空里人头落。
连喝三回急急去,欻然空里人头落。
剑起星奔万里诛,风雷时逐雨声粗。
剑起星奔万里诛,风雷时逐雨声粗。
人头携处非人在,何事高吟过五湖。
人头携处非人在,何事高吟过五湖。
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
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
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
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
先生先生莫外求,道要人传剑要收。
先生先生莫外求,道要人传剑要收。
今日相逢江海畔,一杯村酒劝君休。
今日相逢江海畔,一杯村酒劝君休。
庞眉斗竖恶精神,万里腾空一踊身。
庞眉斗竖恶精神,万里腾空一踊身。
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
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

jué--yán

zhuōjīnjīngmìnghúndōngpànyuèhuá西zhōngliànjiùzhǎngshēngyàoleháitóngtiānguàiyáochíxiāozhǐyuánchénshìtiānruòrénxúnshuǐzhōnghuǒyǒuhuángtóngshàngtàiwēihùnyuánhǎiyǐnshēnglúnnèiyǒuhuángtóngmíngbáishénqiánchàlíngyuánzhènzàiyuánjūnsāndāntiánzhǒngzhǒngzhǒngshíchìlónggēngcéngjiāngzhǒngjiàorénzhǒngjiěqiānchídàoshēngshǎnzhuólóngshénjiànfēihǎopíngshēnshìxiāngwéichuánshízàigānkūn便biàntòusānqīngwēiyòngméixiàngwàiqiúháidānzhǐzàizhōngshōuyándàorénnánshìgōngdàotóuyǐnjiǔjiàobǎibēidōng西fànméijīngyuèhuáyǒumíngzhūzǒushàngláisānguāngrénshéndàopínyǒurénwènxiūxíngzhǐzhǒngxīntiányǎngshēnshírénruòyíngzhōuxiānguòwēiwēishílóuyǒudiànléishēngzhèndòngchíjīnshuǐxiàngdōngliúpíngzijīnzihuángshàngshēngxiàjiàngshénguāngsānyuánhuìjīngniánjìngzhètiānzhōngyuèzhǎngxuédàojiàochèpínnángzhōngzhǐyǒusānwényǒurénwènxiūxíngyáozhǐtiānbiānyuèlúnwàngxīnshényuèkuàshuǐ穿chuānyúnláixiāngwènhuángzhǒuhòufāngmiàodàotōngwēizěnshēngshuōzhǒuchuándānzhuànqiānniánshùkǒusònghuángtíngliǎngjuǎnjīngguāntánsōngyǐngqiāorénzhǎngjiōngshànggāofēngwàngdōuhēiyúnsànhòuyuèháimángmángzhòurénshùnánérshìzhàngtiānxiàdōuyóubàngōngkuàfèngchénglóngǒuyīnfēishénjiàncuīquèzhōngnánfēngcháoyóuběiyuècāngxiùqīngshédǎnsānyuèyángrénshílǎngyínfēiguòdòngtíngdàodiàoquèqíndàoxíngzhíshàngniúcénshuǐfēishíshàngbèngxuěkàntiānzuòyínjiāběnzhùzàitiānlíngluòbáiyúnsuǒshíláiwǎngqiānxiāobànqiánguīcéngliánfēngdàoshìgāoqiějiéxiàliángōngjīngsuìyuèxīngchénzānhánlóngxiǎokāijīndǐngdōngshāndōngpànxiāngféngshǒudīngníngshìzhōngjiànshùchéngjūnyǒujiāolóngchùzhǎnjiāolóngcháofàncāngquèháidòngzhōngyuèwèitiānxiázhōngbǎojiànshíshíhǒutóngrénshìchuánwēiyánpāishǒuguòlǐng穿chuānyúnzhǔzhàngfēiláiwǎngqiānbànjīnzhōunánpànyǒusōngfēiyǎngérxíngshìxíngshēncuìziguāngjīngshēngshēngshìshìchángzhēngshìliúshényǎngshēnjīngyǎnglínggēnyǎngshénzhēnzhīwàigèngzhēnshénxiānkěnfēnmíngshuōleqiānqiānwànwànrénshìwánghóuzhǒngtiángāoyóubàoqínmiánláixuándiǎnhuángjīnmǎi使shǐrénjiānzuòqiántiānhǎijiǎorénqiúxíngdàotiānjiànrénzhōngxiàoxíngfāng便biànqiúránzhēndàoyōurénshìxiánzhōngjǐnyǒujìnggōngménqīngzhòushūsǎofénxiāngdàoxiānshēngxiānshēngmàoníngèjiàndāngkōngyúncuòliánsānhuíchuāránkōngréntóuluòjiànxīngbēnwànzhūfēngléishízhúshēngréntóuxiéchùfēirénzàishìgāoyínguòméizhuōshùléiwénshuōpíng便biànfàngbēizhàngjiàndāngkōngqiāngèngbiéèrgènghuíxiānshēngxiānshēngwàiqiúdàoyàorénchuánjiànyàoshōujīnxiāngféngjiānghǎipànbēicūnjiǔquànjūnxiūpángméidòushùèjīngshénwànténgkōngyǒngshēnbèishàngxiázhōngsānchǐjiànwèitiānqiěshìpíngrén

吕岩

吕岩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 1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pì)¹巷邻家少,茅檐(yán)²喜并居。
译文:偏僻的街巷里邻居很少, 高兴的是跟隔壁的邻居在同一个屋檐下。
注释:¹僻:偏僻。²檐:屋顶伸出的部分。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蒸梨常共灶,浇薤(xiè)¹亦同渠。
译文:蒸梨常用一个炉灶,洗菜也共用一个水池。
注释:¹薤: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蔬菜食用。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chuán)¹(jī)²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译文:邻居送我鞋子约我早上一同去采药, 我回赠灯火约他夜晚一起读书。
注释:¹传:送。²屐 :木底鞋。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qiáo)(yú)¹
译文:虽然住在城市里, 我们还过着像樵父和渔父一样的乡村生活。
注释:¹樵渔:打柴、捕鱼。

lín

 tángdài 

xiànglínjiāshǎo máoyánbìng 
zhēngchánggòngzào jiāoxiètóng 
chuánzhāoxúnyào fēndēngshū 
suīránzàichéngshì háiqiáo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草合¹离宫²转夕晖(huī),孤云飘泊(bó)复何依?
译文: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
注释:金陵:今南京。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供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吏休憩的地方。这里指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金陵。¹草合:草已长满。²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复人民半已非。
译文: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¹(bàng)谁飞?
译文: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注释:¹旧家燕子: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意。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从今别却¹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²归。
译文: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
注释:¹别却:离开。²啼鹃带血:暗喻北行以死殉国,只有魂魄归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夕阳落照之下,当年金碧辉煌的皇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残状不忍目睹。不忍目睹却又不忍离去,因为它是百年故国的遗迹,大宋政权的象征,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为之效命的亲人,看到了为之奔走的君王。 “草合离宫”与“孤云漂泊”相对,则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染下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密切相关的情理基调。“转夕晖”之“转”字用得更是精妙到位,尽显状元宰相的艺术风采:先是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进而与“孤云飘泊复何依”相照应,引发出诗人万里长江般的无限悲恨,无限怅惘。一个处境悲凉空怀“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复国壮志的爱国者的形象随之跃然纸上。

  “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山河依旧,可短短的四年间,城郭面目全非,人民多已不见。“元无异”“半已非”巨大反差的设置,揭露出战乱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怀,将诗作的基调进一步渲染,使诗作的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满地芦花”犹如遍地哀鸿,他们之所以白花如发和我一样苍老,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深深埋着说不尽的国破恨、家亡仇、飘离苦。原来王谢豪门世家风光不再,燕子尚可“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老百姓亡的亡,逃的逃,燕子们也是巢毁窝坏,到哪里去安身呢?拟人化的传神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在哭,整个金陵也在哭,亦使悲凉凄惨的诗人自身形象更加饱满。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尽管整个金陵城都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中,我也不愿离她而去,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我的挚爱。但元军不让我在此久留,肉体留不下,就让我的忠魂化作啼血不止、怀乡不已的杜鹃鸟归来伴陪您吧。此联与诗人《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谓是异曲同工,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

参考资料:
1、 詹杭伦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362-1363
2、 夏延章.文天祥诗文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142-147

jīnlíng驿 ·

wéntiānxiáng sòngdài 

cǎogōngzhuǎnhuī yúnpiāo 
shānfēngjǐngyuán chéngguōrénmínbànfēi 
mǎnhuālǎo jiùjiāyànbàngshuífēi 
cóngjīnbiéquèjiāngnán huàzuòjuāndàixuèguī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故人¹赏我趣,挈(qiè)²相与至³
译文:老友赏识我志趣,相约携酒到一起。
注释:¹故人:老朋友。²挈壶:提壶。壶指酒壶。³相与至:结伴而来。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班荆¹坐松下,数斟(zhēn)已复醉。
译文:荆柴铺地松下坐,酒过数巡已酣醉。
注释:¹班荆:铺荆于地。荆,落叶灌木。这里指荆棘杂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父老杂乱言,觞(shāng)(zhuó)¹失行次²
译文:父老相荆乱言语,行杯饮酒失次第。
注释:¹觞酌:亦作“ 觞勺 ”、“ 觞杓 ”。饮酒器。也指饮酒。²行次:指斟酒、饮酒的先后次序。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译文:不觉世上有我在,身外之物何足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悠悠¹迷所留²,酒中有深味³
译文:神志恍惚在酒中,酒中自有深意味。
注释:¹悠悠:这里形容醉后精神恍惚的样子。²迷所留:谓沉缅留恋于酒。³深味:深刻的意味。这里主要是指托醉可以忘却世俗,消忧免祸。

yǐnjiǔshí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rénshǎng qièxiāngzhì 
bānjīngzuòsōngxià shuòzhēnzuì 
lǎoluànyán shāngzhuóshīháng 
juézhīyǒu ānzhīwéiguì 
yōuyōusuǒliú jiǔzhōngyǒushēnwèi 
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览其遗,始追和其《千秋岁》词。
少游得谪(zhé),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gēng)¹死于藤州²光华亭上。崇宁甲申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览其遗,始追和其《千秋岁》词。
译文:秦少游被贬官,曾经在梦中作词,词中说:“醉卧在古藤树荫下,了然不知南北。”(友人秦观)竟于元符庚辰年在光华亭中去世。崇宁甲申年间,我来到宜州,途中路过衡阳。我看了秦观的遗迹,开始追和他的《千秋岁》一词。
注释:¹元符庚辰: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²藤州:州治在广西藤县。³崇宁甲申: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yuàn)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yà),鸣珂(kē)¹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²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译文:还记得,在小园边的百花丛外,我们一同退朝。马儿飞驰,马头的玉饰敲击作响。宴会上,歌声像云,在羽扇旁萦绕,舞蹈像风,在丝带间回旋。急促的鼓声突然停歇,杯盘放得乱七八糟,我们仍相对欢笑。
注释:¹珂:马笼头的装饰。²严鼓:急促的鼓声。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¹高宴悄,虎观²英游³改。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译文:就算挥洒泪水,我们又怎能再会?只得醉卧在如伞盖般的藤阴。友人离去了,唯有词空空地还在。朝中的美宴不复,我们四人的郊游的时光也不再。再感慨,愁绪如万顷波涛中的小珠,沉入深海。
注释:¹兔园:汉梁孝王园,指代朝廷。²虎观:汉宫中讲论经学之所。后泛指宫廷中讲学处。³英游:英俊之辈;才智杰出的人物。

  词的上片写朝为官时的欢乐。开头两句从退朝以后说起:“飞骑轧,鸣珂碎醉,写出了他们退朝以后联骑奔驰的快意情状。“齐歌醉两句写他们公余之暇的征歌逐舞,有动听的歌声,有婀娜的舞姿。他写这些,主要是表现他们得意时期的深契豪情。“严鼓断醉两句里,可以想象得到,他们酒酣耳热之际,会纵谈国家大事,会谈诗论文,如果有他们的老师苏东坡座的话,气氛会更加活跃,一定是庄谐杂出,议论风起。可惜政治风云的突然变化,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章执政,元祐党人都被贬官,他和秦敦等人观连遭贬谪,不复相见。

  词的下片写他对秦观的沉痛悼念。“洒泪谁能会醉表明自己的哀苦心情没有人能够领会,其实他的哀苦心情是不难领会的,他是悼念秦观,实际上也是自悲自悼。秦观已死,坟有宿草,而他仍奔赴贬所途中,岂能久生!他追和秦词的次年亦即崇宁四年九月三十日,果然死宜州。“醉卧藤阴盖醉,用的是秦观《好事近》词中的句子。由秦观的词,想到了秦观的死,他感叹“人已去醉而“词空醉,言外之意是对秦观之死,表示痛惜。“兔园醉两句里,更强烈地表露出他的痛惜心情。“高宴醉之所以“悄醉,“英游醉之所以“改醉,是因为秦观已不人间。他赞赏秦观的学识与才华。秦观之死,对他来说,是失去了一位交谊深厚的朋友,秦观死的时候才五十一岁,是无情的政治风波吞没了他的生命。“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醉秦观的死,使他感慨百端。这是全词的警句,集中地表现出他的沉痛情绪。

  这首追和秦观的《千秋岁》词,是非常老成的作品。感情深沉郁勃,上片的欢乐,与下片的悲愤,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出政治局面的重大变化,从中抒发出悼念故人的深情,同时也表露出自己的身世之感,切身之痛。“波涛万顷珠沉海醉和秦词末句“飞红万点愁如海醉相比,不相伯仲,比起孔毅甫和词末句“仙山杳杳空云海醉,却又要劲健、形象得多。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
凉风吹月露¹,圆景²动清阴³
译文:秋夜中凉风吹拂,枝头暗凝的露水滴沥有声。一轮圆月高悬中天,投下皎洁的清光。
注释:王中丞:即王思远。齐武帝诏举士,竟陵王荐为吴郡丞,后拜御史中丞。《梁书》《南史》有传。¹月露:月光下的露滴。²圆景:指月亮。³清阴:清凉的树阴。
蕙风入怀抱,闻君此夜琴。
蕙气¹入怀抱,闻君此夜琴。
译文:带着兰蕙花香的风多情地投入怀抱,在这如此幽静美好的夜晚,听君抚琴尽兴。
注释:¹蕙气:香气。一作“蕙风”,带着兰蕙花香的风。
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
萧瑟¹满林听²,轻鸣响涧(jiàn)³
译文:琴音如秋风吹拂草木之音,传遍树林;又如涧水轻鸣,流淌着淙淙作响的清韵。
注释:¹萧瑟:秋风吹拂草木的声音。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²满林听:是说树林里的鸟也为之感动,倾耳聆听。³响涧音:是说琴声犹如溪水流淌,淙淙有声。
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无为¹(dàn)容与²,蹉(cuō)(tuó)³江海心。
译文:这样一种远离尘嚣、清静无为的境界,千万不要耽误和消磨了隐逸的意兴。
注释:¹无为:清静无为。²澹容与:指安逸闲适。澹,恬静。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³蹉跎:失时,虚度光阴。江海心:退隐之心。《庄子·刻意》:“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山谷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又,《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

  这首诗以清新俊美的笔调写出秋夜闻琴的感受,在品味琴曲情调中表现自己的失意之心。其重点不在具体细致地描摹琴音,而是着意渲染“闻琴”的环境气氛和诗人的主观感受。这是全篇构思的显著特点。

  首联写秋夜凉风月露,着意渲染清凉惑和宁静感。“吹”“动”两个动词,是描写动态的,却以动衬静,更显出了秋夜的静谧。也只有在这种宁静的环境中,才能听到月光下露水的轻微滴沥之声。这两句不仅写出对秋夜凉风月露的视觉、听觉与触觉感受,而且透出心理上的清润与宁静,这正是“闻琴”的适宜环境气氛与心理状态。

  颔联由景及人、点明诗题。第三句进一步写到秋夜中弥漫的香气。蕙是香草,蕙风实即首句所谓凉风,此处不从触觉而从嗅觉感受着眼,故说“蕙风”。不说蕙风吹送芬芳,而说“入怀抱”,不仅把蕙风写得充满灵性与感情,仿佛知道诗人有听琴的雅兴,而多情地投入怀抱,而且写出了诗人那种愉悦感与陶醉感。古代有焚香鼓琴的习惯,“蕙风入怀抱”正是“闻琴”的最佳环境气氛。第四句方才正面点题:“闻君此夜琴。”由于前三句已经从不同角度将秋夜的清凉、静谧、芬芳描绘得很有诱惑力,有未闻琴而心先谐适、陶醉之感,因此这句只轻轻一点,就能使人对如此良夜闻琴产生美好的联想,达到以不写写之的效果。

  前四句在写景述事中流露出精神的超脱和心情的愉快,对这个美好夜晚由衷的高兴。同时,“凉风”“月露”“圆景”“清阴”都暗藏着一个“秋”字,秋季在诗人看来是个盛壮而易衰的季节,往往联系着时光飞逝、人生无成的感叹。所以后四句的情调由兴高采烈而转入萧瑟低沉。

  颈联正面写“闻琴”。全篇中写琴声的只有这两句,如一味着力刻画,反而难以尽致传神。诗人采取虚涵的笔法,着重传达琴声所给予自己的主观印象和它的神韵意境。琴声时而激扬,时而低沉。这里将摹声、造境与传神结合起来,不仅使人对琴声的萧瑟清雅有真切的感受,而且由此产生林泉幽胜的美好联想,写得富有画面美、音乐美和诗歌意境美。由“林”“涧”又自然逗出下文。

  尾联是“闻琴”引起的感慨,也是全篇的归结。琴声把人们带到一个远离尘嚣、充满林下风致、山水清音的境界,使人神远心驰,更增隐逸之想,因此诗人告诫自己不要再容与迟延,以致耽误了归隐江海的时间,消磨了隐逸的意兴。

  全诗境界可用一个“清”字概括。“闻琴”的客观环境气氛是清凉、清静,散发着蕙风是清香的;琴声是如林风涧音,富有清韵的;所引起的又是清逸的隐居意兴。全篇便在这“清”的境界中达到和谐的统一。在写法上,此诗与中唐描写音乐的名篇《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等多从实处见工者不同,纯从虚处传神,即着重烘托渲染环境气氛和传达主观印象感受,不作具体细致的刻画。这种写法,往往能给人以更多的联想。从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中似乎可以看到其影响。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著. 古典文学名篇鉴赏[M]. 合肥:黄山书社, 2008:35-36.
2、 贺新辉主编. 古诗鉴赏辞典 中[M].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4:980.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