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怀南枝斗粉光,品题应合让苏黄。
融成蜂蜡千葩秀,散作龙涎几阵香。
立悟瞿昙真面目,坐忘姑射旧梳妆。
好风吹堕檀心句,白雪空惊寡和章。
不怀南枝斗粉光,品题应合让苏黄。
融成蜂蜡千葩秀,散作龙涎几阵香。
立悟瞿昙真面目,坐忘姑射旧梳妆。
好风吹堕檀心句,白雪空惊寡和章。
周端臣

周端臣

周端臣,宋词人。字彦良,号葵窗。建业(今南京)人。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寓临安。宋周密《武林旧事》云其曾经“御前应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释斯植《采芝集·挽周彦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词作今存九首,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其中有四首“西湖”词。亦能诗,《诗家鼎脔》及《宋诗纪事》收其诗九首。有《葵窗词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三辑有其诗一卷。  周端臣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 10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
凤飞九千仞(rèn)¹,五章²备彩珍。
译文:<span style="color:#660000;">凤凰从九天之上下来,身上五彩缤纷。
注释:<span style="color:#660000;">凤凰从九天之上下来,身上五彩缤纷。
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xián)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译文:它衔着瑞书来到长安,却一无所获,失望而归。
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横绝¹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译文:它又周游四海,也都无所遇,没有知音。
注释:¹横绝:横越;横度。
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
吾营紫河车¹,千载落风尘。
译文:我流落于风尘之中,且炼此紫河车之仙药。
注释:¹紫河车:道家称修炼而成的仙液。色紫,谓服之可长生。
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
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
译文:此药深藏在大海和深山之中,我为采铅便来至清溪之滨。
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
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
译文:登上大楼山,举首眺望仙人。
羽驾灭去影,飚车绝回轮。
羽驾灭去影,飚(biāo)¹绝回轮。
译文:可是仙人在哪里?他们的羽驾云车一去无回,不见踪影。
注释:¹飚车:指传说中御风而行的神车。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
尚恐丹液迟,志愿¹不及申。
译文:我恐炼丹已迟,求仙的愿望来不及实现。
注释:¹志愿:志向和愿望。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
译文:但悲镜中白发已衰,羞对仙人。
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
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
译文:人间盛开的桃李花,并不能常开不衰。
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亲。
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¹亲。
译文:惟有到天上的清都仙境,才能与韩众一样的仙人一样与天同寿,永驻青春。
注释:¹韩众: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出自《楚辞·远游》。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生怕倚阑(lán)¹,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²,依然,暮雨朝云³去不还。
译文:我生怕独自凭倚栏杆,因为阁下是潺潺的溪水,阁外是碧绿的青山。唯有这旧日的山水面目依然,她却像暮雨朝云般一去而不再回还。
注释: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南剑州:今福建南平。¹阑干:栏杆。²山共水:指山和水。³暮雨朝云:代指男欢女爱。
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应是蹑(niè)飞鸾(luán)¹,月下时时整佩环²。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³,折得梅花独自看。
译文:她应该化作仙女骑着飞鸾,在明月下时时整理衣衫佩环。露冷霜降,月儿渐渐低转,夜寂更阑,我折下一枝梅花。独自仔细欣赏观看。
注释:¹蹑飞鸾:乘坐飞鸾。²整佩环:整理衣裳佩环。佩环,古代妇女的配饰。³更阑:指更阑:指天将亮之时。

  这首词是为重访旧地怀思之作,是为一个已经远离,寻访无着的歌妓所写,抒发了词人对歌妓的留恋与怅惘之情。此词虽是为歌妓所写,却并没有丝毫轻薄亵渎之意,而是以委婉深切的情感,展现了词人的一片留恋之情。

  上片写景抒怀,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人去楼空的感慨。“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写重到南剑妓馆寻访所恋的妓女,可惜她已经“去不还”了。作者心中自然十分沉重,所以他生怕独自倚栏。“生怕”二句写怕见旧时山水,道出作者摆不脱、撇不下的相思旧情,点明内心的矛盾。“阁下溪声闻外山”写昔日曾与伊人朝暮共赏的阁外山水,令人黯然伤神。“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楼下的溪流依然,楼外的青山依然,惟独不见了所爱的人,这山水再美,也失去了它们原有的光彩。留给作者的,只有睹物思人的缕缕情愁了。“旧时山共水”,照应前文“溪声”、 “山”。继而笔锋一转, “依然”两字一顿,恰如眼含热泪的悲怆的呜咽声。“暮雨朝云去不还”,再度强调物是人非,佳人难寻,胸中郁结难平,其感可想而知。

  下片是写作者因思念而产生的幻觉,表示怀念之深,流露出孤独之感。“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由现实进入虚幻,既然她已经不在人世,尚在人间的情侣惟愿她过得比生前更美好。作者因之想像她已经飞升成仙乘鸾凤飞升,她的美丽化成了永恒。 “月下时时整佩环”,词人徘徊阁台,久久不愿离去,似乎在等待着那环佩叮咚的声音传来,盼她来跟自己共叙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月又”三句回至眼前,写词人独居空阁,一夜无眠。此处连用两个“又”字,写尽心中凄凉况味,道出了死别的无情现实。“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他久久地回忆着女子的音容笑貌,乃至夜深仍不能成眠。他摘了一朵梅花把玩不已,在作者眼中,这朵梅花就是女子美丽的面庞,就是女子冰清玉洁的灵魂,欣赏着梅花,就如同与她重相聚首,是苦是甜,只有作者自己知道。“折得梅花独自看”这句可以说是点睛之笔,此处化用姜夔《疏影》词中王昭君精魂月夜归来化作梅花的意境,折一枝梅花并且把它当做是恋人的精魂,以便慰藉一下自己相思若渴的心。这里将词人哀苦痴情、痴恋与深哀交织的悲怆、凄艳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万千思绪,皆从这“独自看”三字中传出。

  这首词虽为小令,却有许多婉转之处,步步转折,一步一态,结句中又写主人公于霜月之夜折梅自看而无谁可寄的情景,暗藏许多委婉曲折,哀感无限,凄切动人,韵味深远,真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尽”。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058-2059
2、 林力.宋词鉴赏大典:长征出版社,1999:1625-1626

nánxiāng ·nánjiànzhōuguǎn

pānfāng sòngdài 

shēnglángān xiàshēngwàishān wéiyǒujiùshíshāngòngshuǐ rán zhāoyúnhuán 
yīngshìnièfēiluán yuèxiàshíshízhěngpèihuàn yuèyòujiànshuāngyòuxià gēnglán zhéméihuākàn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莫笑农家腊(là)¹(hún),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²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注释:¹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²足鸡豚: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¹疑无路,柳暗花明²又一村。
译文: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注释:¹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²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箫鼓¹追随春社²近,衣冠简朴古风存³
译文:社日将近,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注释:¹箫鼓:吹箫打鼓。²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³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从今若许¹闲乘月²,拄(zhǔ)杖无时³夜叩(kòu)
译文:今后如果还能趁着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注释:¹若许:如果这样。²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³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⁴叩门:敲门。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读过此联后,人们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节日来源于《周礼》。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可见到宋代还很盛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尾联诗人故而笔锋一转,表明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被弹劾罢归故里后,心中难免有抑郁不平之气。相较于虚伪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仍心系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陆游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参考资料:
1、 邓韶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922-923
2、 罗时进. 陆游《游山西村》诗旨发微——兼说唐宋社日节俗[J]. 铁道师院学报. 1992(02)
3、 张书恒,王致涌. 《游山西村》的自然背景[J]. 浙江学刊. 1982(03)
4、 孙爱国,宋海清.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简析[J]. 山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04)
5、 阎笑非. 志士凄凉闲处老——《游山西村》尾联的含义及诗的主题思想[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6)

yóushān西cūn

yóu sòngdài 

xiàonóngjiājiǔhún fēngniánliútún 
shānchóngshuǐ liǔànhuāmíngyòucūn 
xiāozhuīsuíchūnshèjìn guānjiǎnfēngcún 
cóngjīnruòxiánchéngyuè zhǔzhàngshíkòumén 
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
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yì)¹
注释:¹翳:云雾。
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谁谓江水清?淆¹之不必一斗泥。
注释:¹淆:搅乱,搞混。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shū)¹成山溪²
注释:¹倏忽:疾速,指极短的时间。²山溪:山峰和溪谷,形容高低之差异。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¹
注释:¹“君不见”二句: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并尊为仲父,成就霸业,后来他宠信侍从竖刁等奸人,导致齐国大乱。
秦穆信逢孙,遂违百里奚。
秦穆(mù)信逢孙¹,遂违百里奚(xī)²
注释:¹逢孙:本秦将,秦郑结盟,留郑助守卫。²百里奚:原为虞大夫,晋灭虞,秦穆公闻其贤,委以国政,助秦穆公成就霸业。
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苡为文犀。
赤符天子¹明见万里外,乃以薏(yì)(yǐ)为文犀(xī)²
注释:¹赤符天子:汉光武帝刘秀。赤符:即赤伏符,新莽末年流行的一种谶语,谓刘秀上应天命,当继汉统为帝。²以薏苡为文犀:把薏苡草看成是犀角。薏苡,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其果实仁即薏米,可食。文犀:有文理的犀角。
停婚仆碑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
停婚仆碑¹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ní)²
注释:¹停婚仆碑:魏征以直谏深得唐太宗敬重。魏征临终时,太宗将公主许魏征子叔玉;魏征死,太宗亲撰碑文。贞观十七年罢婚,还推倒魏征的墓碑。²虹霓:相传虹有雌雄之别,色鲜亮者为雄,色暗淡者为雌;雄曰虹,雌为霓。
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
明良¹际会²有如此,而况童角³不辨粟(sù)与稊(tí)
注释:¹明良:指上文提到的齐桓、秦穆、汉光武、唐太宗、燕丹和管仲、百里奚、马援、魏征、荆轲。²际会:遇合。³童角:指少儿、儿童。古代未成年者头顶两侧束发为髻,形如牛角,也称总角。⁴稊:草名,此处泛指草。
外间皇父中艳妻,马角突兀连牝鸡。
外间皇父¹中艳妻²,马角突兀³连牝(pìn)
注释:¹皇父:指李辅国。唐肃宗尊称其为“皇父”。²艳妻:指张良娣。³马角突兀:马生角原本指不可能之事,故曰突兀。⁴牝鸡:母鸡。古代称女性掌权为牝鸡司晨。
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藜。
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jí)(lí)¹
注释:¹蒺藜:草名,生长于沙地。诗中代指陕州。
屈原怀沙子胥弃,魑魅叫啸风凄凄。
屈原怀沙¹子胥(xū)²弃,魑(chī)(mèi)³叫啸风凄凄。
注释:¹怀沙:《楚辞·九章》中的篇名,屈原作。相传是屈原的绝命词。此处指怀抱石头自沉。²子胥:伍子胥。被赐剑命自尽。³魑魅:传说中山林里害人的鬼怪。
梁甫吟,悲以凄。
梁甫吟,悲以凄。
岐山竹实日稀少,凤凰憔悴将安栖!
岐山竹实¹日稀少,凤凰憔悴将安栖!
注释:¹竹实:又称竹米,竹子所结的子实。相传凤凰以之为食。
《梁甫吟》系乐府旧题,后谁多用于抒发心中不平之气。如李白《梁甫吟》,即充满志不得伸、怀才不遇的忿懑之情。刘基此诗借古讽今,抨击了元末忠臣被弃、小谁得志的政治现象。诗中“赤苻天子”指东汉皇帝。“乃以薏苡为文犀”,指东汉马援从交阯回京城,带了一车薏苡,用作种子。马援死后,有谁上书皇帝,诬陷马援从交阯带回的是一车明珠和有纹理的犀角,致使马援不能安葬祖坟,朝臣不敢送葬。“停婚仆碑”指唐朝魏征死后,受谁诬陷,唐太宗下令放倒魏征墓碑(碑文为唐太宗撰),解除自己女儿与魏征儿子叔玉的婚约。以上两个典故分别见《后汉书·马援传》和《新唐书·魏征传》。

liángyín

liú míngdài 

shuíwèiqiūyuèmíng zhīchǐ 
shuíwèijiāngshuǐqīng xiáozhīdǒu 
rénqíngdànyǒufān píngshūchéngshān 
jūnjiànhuángōngxiàngzhòng shùdiāozhōngluàn 
qínxìnféngsūn suìwéibǎi 
chìtiānmíngjiànwànwài nǎiwéiwén 
tínghūnbēizhèn qīngtiānbáishēnghóng 
míngliánghuìyǒu érkuàngtóngjiǎobiàn 
wàijiānhuángzhōngyàn jiǎoliánpìn 
cōngwéilóngkuángzuòshèng diāndǎoshangxíng 
yuánhuái怀shā chīmèijiàoxiàofēng 
liángyín bēi 
shānzhúshíshǎo fènghuángqiáocuìjiāngān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lù)¹明秋月²,南湖³采白蘋(pín)
译文:清澈的湖水在皎洁月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南边的湖面上,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月光下采撷着白蘋。
注释:渌水曲:古乐府曲名。¹渌水:即绿水,清澈的水。²明秋月:在秋夜的月亮下发光。“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月:一作“日”。³南湖:即洞庭湖。⁴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又称“四叶菜”“田字草”,是多年生浅水草本,根茎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之上。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荷花娇欲语¹,愁杀²荡舟人³
译文:含苞待放的荷花简直就象一位娇媚多情的少女欲语还休,让人不免神魂摇荡,无限哀婉惆怅起来。
注释:¹欲语:好像要说话。²愁杀:即“愁煞”,愁得不堪忍受的意思。杀:用在动词后,表示极度。³荡舟人: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

  此诗描写的是一幅迷人的胜似春光的秋景。首句写景,诗人就其所见先写渌水,南湖的水碧绿澄彻,一至映衬得秋月更明。一个“明”字,写出南湖秋月之光洁可爱。次句叙事,言女子采白苹。三、四两句构思别致精巧,“荷花”不仅“娇”而且“欲语”,不特“欲语”而且十分媚人,一至使荡舟采苹的姑娘对她产生妒意。这两句诗,选词甚妙,设境奇绝,把荷花写活了,把境界写活了。末两句诗写出典型的南方秋景,不仅无肃杀之气,无萧条之感,而且生气勃勃,胜似春日;从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愉悦的情绪。

  对此诗的理解,也有人认为是写一位男子在劳作中对爱人的思念。按这样理解,这首诗就与《诗经》开篇《国风·周南·关雎》极为相似,它们都选择了渌水荡舟的背景。不过《关雎》中或愁或思,或得或喜,都溢于言表;而这首《渌水曲》虽也直言“愁杀”,但语气隐忍克制,如雾里看花,热泪欲零还住。《关雎》中由思而愁,由得而喜,情节十分完整,意态高雅,从容而颇具富贵气象;而《渌水曲》则似唯有无边愁怨,不着际涯,正是抉择其寂寞凄凉之状。《关雎》中,哀止于“反侧”;《渌水曲》中,心含悲凄仍不忘劳作,都可谓哀而不伤。

shuǐ

bái tángdài 

shuǐmíngqiūyuè náncǎibáipín 
huājiāo chóushādàngzhōur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