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资武功,郊畋阅邦政。不知仁育久,徒看禽兽盛。
文教资武功,郊畋阅邦政。不知仁育久,徒看禽兽盛。
夜霰氛埃灭,朝日山川净。绰仗飞走繁,抨弦筋角劲。
夜霰氛埃灭,朝日山川净。绰仗飞走繁,抨弦筋角劲。
帝射参神道,龙驰合人性。五豝连一发,百中皆先命。
帝射参神道,龙驰合人性。五豝连一发,百中皆先命。
勇爵均万夫,雄图罗七圣。星为吉符老,雪作丰年庆。
勇爵均万夫,雄图罗七圣。星为吉符老,雪作丰年庆。
喜听行猎诗,威神入军令。
喜听行猎诗,威神入军令。

fèngshèngzhìchéngxiàolièxuěyīngzhì--zhāngshuō

wénjiàogōngjiāotiányuèbāngzhèngzhīrénjiǔkànqínshòushèng

sǎnfēnāimiècháoshānchuānjìngchuòzhàngfēizǒufánpēngxiánjīnjiǎojìn

shècānshéndàolóngchírénxìngliánbǎizhōngjiēxiānmìng

yǒngjuéjūnwànxióngluóshèngxīngwèilǎoxuězuòfēngniánqìng

tīngxínglièshīwēishénjūnlìng

张说

张说

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3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
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
译文:风吹动时心就会像树一样地摆动,云生成时本性就会像尘土一样扬起。
不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
不明¹今日事,昧(mèi)²却本来人。
译文:如果总是想弄明白现实中的这些事情,反而会不明白本来的自我。
注释:¹明:明白。²昧:不明白。
朝登大庭库,云物何苍然。
朝登大庭库,云物何苍然。
译文:迎着朝阳,登上曲阜城高耸的大庭库,四下了望,周围灾变的气氛浓厚。
莫辨陈郑火,空霾邹鲁烟。
莫辨陈郑火,空霾邹鲁烟。
译文:火起的地方已经分辨不出那是陈国那是郑国,烟浓得把邹国和鲁国都混淆不清。
我来寻梓慎,观化入寥天。
我来寻梓慎,观化入寥天。
译文:我来这里寻找梓慎,那位鲁国最杰出的预言家,请教请教如何静默,得与苍天一体,以预测未来的命运。
古木朔气多,松风如五弦。
古木朔气多,松风如五弦。
译文:但是,只看到北风吹着古老的松树,松针发出的声音好象弹奏着五弦琴。
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
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
译文:皇帝梦终于破灭,山川充满的是后人的叹息声声。

  从此诗所表达的情绪与景物看,此诗应该作于安史之乱以后,贬低遍地烽火一片狼籍,不象是此前所作,没有那样的景遇。但是,安史之乱以后,李白已经到了江南,在江西九江一带。李白的子女却阻隔在曲阜那一带,因为当时李白的田地在那里。

  所以,很难断定此诗的创作时间,难道又是李白梦游?帝图终冥没:难道指安禄山的失败?那李白叹息的是唐玄宗引起的巨乱?没有早听他的预言?

春欲晚,戏蝶游蜂花烂熳。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
春欲晚,戏蝶游蜂花烂熳。日落谢家池馆¹,柳丝金缕断²
注释:¹谢家池馆:即谢娘家之意,这里是指妓女家。又:六朝已有“谢娘”之称。²金缕断:指柳丝被行人折断用以赠别。金缕:形容柳条细柔。
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
睡觉绿鬟(huán)风乱¹,画屏云雨散²。闲倚博山³长叹,泪流沾皓(hào)腕。
注释:¹风乱:纷乱。如风吹散的意思。²画屏云雨散:是指在画屏掩蔽下,男女欢情已经消散。云雨:本意是山中的云雾之气。³博山:香炉。

  此词上片写离别。“春欲晚”是离别的时间,“戏蝶”句是对“春欲晚”的具体描绘,反衬在此时离别的难堪。“日落谢家池馆”,是离别的地点和时刻,“柳丝”句点明送别。

  下片写别后伤心。首二句写女主人公早起的神态,已将良辰已逝的苦痛心情寓于其中。末二句写其遥思远人,泪流沾腕,是对其伤心的刻画。

guīguóyáo··chūnwǎn--wéizhuāng

chūnwǎndiéyóufēnghuālànmànluòxièjiāchíguǎnliǔjīnduàn

shuìjué绿huánfēngluànhuàpíngyúnsànxiánshānzhǎngtànlèiliúzhānhàowàn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译文: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译文: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想要攀折月中桂枝,无奈天空如此远阔!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译文: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译文:这时抬头看月宫中的玉兔,(因月光皎洁明亮)几乎可以数得清它细小的毫毛。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译文: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译文: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译文: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译文: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此组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第一首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末两句,“直”通“特”,“简直”的意思。“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第一首诗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第二首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戍边的“汉家营”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景离乡的劳苦大众。忧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

yuèshíyuèèrshǒu

 tángdài 

mǎnyuèfēimíngjìng guīxīnzhédāo 
zhuǎnpéngxíngyuǎn pānguìyǎngtiāngāo 
shuǐshuāngxuě línjiànmáo 
shízhānbái zhíshǔqiūháo 

shāoxiàshānxiá yóuxiánbáichéng 
chénquánàn lúnbànlóumíng 
diāodǒujiēcuīxiǎo chánchúqiěqīng 
zhānggōngcán hànjiāyíng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¹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²愁肠。回雁峰³前路,烟树正苍苍。
译文:江上春日的青山远隔,山下晚霞铺满天际。相留相送时只见满眼都是缤纷的落英,蓦然回首,故人已在千里之外,而孤零零的我只能整日里借酒来浇灌我的愁肠。回雁峰前的道路上,轻烟笼罩,草木葱笼,一片苍茫。
注释:¹暮云:黄昏的云。²沃:浇。³回雁峰:在湖南衡阳市南,为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峰势如雁之回旋,故名。相传雁飞至此不再南飞,遇春而回。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¹。多少风前月下,迤(yǐ)(lǐ)²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译文:天色将明,滴漏,听起来分外清晰,眼前的灯焰在一寸寸地逐渐缩短,一夜未眠,隐隐又闻到了马蹄上野花的余香。恍若那漂浮的云朵,飞舞的柳絮,我又将拖着孤独疲惫的身子向潇湘而去。这一生不知有多少风前月下的日子,是在漂泊流离、羁旅天涯中度过的,连梦境都是那样的凄凉。又是暮春时节,面对脉脉斜阳,我伫立无语。
注释:¹潇湘:潇水和湘水,亦作湘江的别称,在湖南省南部。²迤逦:一路曲折行去。

  这首词开头的“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二句,选用江、山、云这些巨幅背景入词,同时用“远”字、“长”字预示行人辽远的去向,用“春”字、“暮”字勾勒出最叫人伤神的时令。因此,起首十字在点明“相留相送”之前,就已饱含了惜别的全部情绪。这首词的开头纯用景语,由于一二句意境高远,所以词篇刚一开始就将离别的愁绪,渲染得分外的浓烈,接着就有“相留相送”一句,似乎感情的即将汹涌而出了。谁知刚说完了这四个字,作者却突然打住,来了句“时见双燕语风樯”。“相留相送”的心情如何?作者反而欲说还休,这种写法既写出情之切,难以表达,同时又使文势跌宕,于一张一弛之中显出了作者炼句谋篇的功夫。“双燕语风樯”是借物写人,从侧面补叙“相留相送”中的情意。“满目”以下三句分别将别时所见、分手远去、别后独处三个环节写了出来。

  词篇写别离,但离别情绪却没有用一个字来正面点染,只用当时所见的江、山、云、双燕、飞花烘托离人的辛酸,这在古人诗词中已属少见;至于将别去的速度写得那么迅疾,近乎是叠用由言别到分手到孤单的一个个镜头,则无疑又是抒写离人凄苦最有效的手段。用“千里”明提两地遥远的距离,用“沃”反衬愁肠回绕的痛楚,都极有分量。“回雁峰前路”是设想中的来日前程。回雁峰为衡山七十二峰之首,相传秋雁南飞,至此而返。但是作者到了那里,返得了还是返不了呢?“烟树正苍苍”便暗示:那里渺茫难测,何从预料归期!可知,前途中山、水正多,词中独写“回雁峰”是有讲究的。

  下半阕,作者用三个字的短句,选取漏、灯、马三种事物表现行人单调的旅途生涯。其中,写漏声用“残”,写灯焰用“短”,是在暗示作者经历着一个不眠之夜。“马蹄香”是用马蹄尚有踏花余香,来说明主人公驻足不久。然而漏残焰短,天亮在即,新的跋涉又将开始。“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写的是未来的旅程。词用“浮云飞絮”比喻旅人,是古人诗文中较为常见的;而“一身将影”用上“将”字,把“形只影单”的意思予以翻新,就开始露出逋峭之势;至“向潇湘”三字虽只引入地名,但潇湘为湘江的别称,位置在衡山之,连系上半阕中“回雁峰前路”一句,将词人心中的留连眷念之情刻画了出来。

  “多少”以下三句写“一身将影向潇湘”时的情绪,其中“多少风前月下”即叙述自己的孤独,又比照往日风前月下的幸福与团聚,在对比中写尽思念,写透凄切。“迤逦天涯海角”从回雁峰、潇湘再往极远推开,并从“多少风前月下”的美好回忆中惊醒,于是自然吐出了“魂梦亦凄凉”这一撕裂肝肺的呼声。以“又是春将暮”结尾,既呼应“江上春山远”,又挽住不尽的跋涉:“无语对斜阳”既呼应“山下暮云长”,又挽住无穷的凄凉。有了这两句,就能总揽全篇大旨,使词作首尾连贯,浑然一体。此外,结处出现“无语对斜阳”的人形象,将所有的情思全凝聚在他那深沉的眼神里,也极耐寻味。

  葛长庚有云游四方和道士生活的薰陶,因而他的作品清隽飘逸。这阕词赋离愁,从“春山”、“暮云”以下,选用一连串最能叫人愁绝的景物,间用比兴与直接抒写之法,多方面渲染个人情绪,写得愁肠百转,深沉郁结。然而词篇从“相留相送”写起,一气经过回雁峰、潇湘,直至天涯海角,又似江河流注,虽千回百转,却能一往直前。气脉贯通,气韵生动,实是词中珍品。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3页

shuǐdiàotóu ·jiāngshàngchūnshānyuǎn

chánggēng sòngdài 

jiāngshàngchūnshānyuǎn shānxiàyúncháng xiāngliúxiāngsòng shíjiànshuāngyànfēngqiáng mǎnfēihuāwàndiǎn huíshǒurénqiān jiǔchóucháng huíyànfēngqián yānshùzhèngcāngcāng 
lòushēngcán dēngyànduǎn xiāng yúnfēi shēnjiāngyǐngxiàngxiāoxiāng duōshǎofēngqiányuèxià tiānhǎijiǎo húnmèngliáng yòushìchūnjiāng duìxiéy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