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时。荷旄仗节镇邦家。
五十时。荷旄仗节镇邦家。
鼓钟嘈囋赵女歌。罗衣綷粲金翠华。
鼓钟嘈囋赵女歌。罗衣綷粲金翠华。
言笑雅舞相经过。清酒将炙奈乐何。
言笑雅舞相经过。清酒将炙奈乐何。
酒将炙奈乐何。
酒将炙奈乐何。

bǎinián--

shíshímáozhàngjiézhènbāngjiā

zhōngcáozhàoluócuìcànjīncuìhuá

yánxiàoxiāngjīngguòqīngjiǔjiāngzhìnài

jiǔjiāngzhìnài

陆机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 1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
山色远含¹²,苍茫³泽国东。
译文:无边的山色,连接着遥远的天空,东南的泽国,在苍茫的烟波之中。
注释:松汀驿:驿站名。在江苏境内太湖的边上。¹含:包含。²空:指天空。³苍茫: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⁴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此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¹明先见日²,江白³(jiǒng)闻风。
译文:多么明亮的海水,托出一轮红日,明镜般的江水,风掀银浪起涛声。
注释:¹海:地面潴水区域大而近陆地者称海。²先见日:因东南近海故。³江白:江水泛白波。迥:远。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鸟道¹高原去,人烟²小径(jìng)通。
译文:山路险峻啊,只有飞鸟才能通过,人烟稀疏啊,连接着弯曲的小路。
注释:¹鸟道:指仅容飞鸟通过的道路,比喻险峻狭窄的山路。²人烟:住户的炊烟,泛指人家。古人烹饪时都以柴草为燃料,燃烧时会产生浓烟,所以见到炊烟就表示有人居住。
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那知旧遗逸(yì)¹,不在五湖²中。
译文:隐居的旧友哟,你在泽国的何处?我跑遍了五湖,未寻到你的行踪。
注释:¹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此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遗逸,隐士;遗才。²五湖:此指太湖。 

  松汀驿只是太湖东岸边上的一个供人宿食及停车置马的小旅店,但却美景无限,可见太湖的美名绝非虚传。太湖古称震泽、笠泽、五湖,面积古称三万六千顷。因为水秀山明,湖中水产丰富,所以开发得很早,在春秋时代就是吴王夫差打猎游憩的地方。

  此诗前六句描写了山色、水光、东海日出、白浪涛声,以及山间险峻的羊肠小道,用江南水乡的特有景物构成了一幅气象壮阔、风光明丽的风景画。结尾二句意义不甚可解。唐汝询解云:“因想世人皆以五湖为隐士栖逸之所,殊不知古时之遗逸,乃有不居五湖而在此中者。其意必有所指,地既无考,人亦宜阙。”因此他就说结句有含蓄,实则含蓄些什么,他自己也说不出。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删去了唐汝询的解释,批云:“其驿或在吴越间,故望五湖而意其有逸民。”后来屈复却说:“言高原小径,既通人烟,则遗逸斯在,而那知其不然也。”三家对结句的体会,都不相同。因为“那知”和“不在”的关系很不清楚。唐解“那知”为“岂知”,意为:岂知旧时隐士,不在五湖而在此地。吴解“那知”为“安知”,意为:怎么知道旧时的隐士不会在这五湖中呢?屈解“那知”亦为“岂知”,但是作肯定语气。施蛰存则认为,这里的“旧遗逸”指旧时隐士,可能就是范蠡。他把最后两句的意思理解为:但恨如今的五湖中,已无范蠡可追随。这末二句是从前面“人烟小径通”的进一步联想而来。“五湖遗逸”是整幅风景画的一个构成部分。前六句是实写,后二句是虚写,虚实结合,给此诗带来了想象的空间和余味,而避免了板滞之嫌。

  题目“松汀驿”,从来没有人加注,不知在什么地方。唐汝询云:“驿之所在未详,疑必依枕山陵,襟带江海。其高原险绝,则为鸟道;其小径幽僻,则通人烟。斯固隐沦之所藏乎?”唐汝询、吴昌祺都是松江人,却不敢设想这个“松汀驿”乃是“松江驿”之误。在题咏旅途的唐诗中,没有见过第二个“松汀驿”,而“松江驿”却是常见的。许浑、窦巩都有题松江驿诗。由吴入越,舟行必取道松江。松江驿在太湖之东,故诗云“苍茫泽国东”。这个江字,大约很早已误成汀字,故各本都作松汀,而无法在地理书中找到作注的资料。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430-431

sōngtīng驿

zhāng tángdài 

shānyuǎnhánkōng cāngmángguódōng 
hǎimíngxiānjiàn jiāngbáijiǒngwénfēng 
niǎodàogāoyuán rényānxiǎojìngtōng 
zhījiù zàizhōng 
太元八年,秋,七月。
太元八年,秋,七月¹
译文:太元八年秋天,七月。
注释:¹秋七月:指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秦王坚¹下诏大举入寇²,民每十丁³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yè),谢安为吏部尚书¹⁰,桓冲¹¹为侍中¹²;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¹³。”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¹⁴主簿¹⁵赵盛之为少年都统¹⁶。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cháng)及良家子劝¹⁷之。阳平公融¹⁸言于坚曰:“鲜卑、羌虏¹⁹,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²⁰,所陈策画²¹,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²²军旅,苟为谄(chǎn)(yú)之言以会²³陛下之意耳。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²⁴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译文:秦王苻坚(氐族所建前秦国的皇帝)颁布诏令大举入侵(东晋),百姓每十个年轻人中抽调一人当兵;家世清白而有一定财产的民间地主子弟,有才干而勇武的人,(朝廷)都授予他们羽林郎的职务。诏书中又说:“(胜利后)朝廷任命东晋孝武帝司马昌明任尚书左仆射,谢安任吏部尚书,桓冲任侍中;依情势看,我国出征凯旋还师,为时不远,可以事先(派定东晋皇帝和大臣归降后的官职)为他们修建府第。”民间富家子弟前来效命的有三万多人马,任命秦州主簿赵盛之担任少年都统。这时,朝廷的大臣都不希望苻坚采取这样的行动,只有慕容垂、姚苌以及民间富家子弟支持他(这样做)。阳平公苻融对苻坚说:“鲜卑(指慕容垂),羌虏(指姚苌),是我们的仇敌(此二人之国都被苻坚所灭,他们虽然臣服于秦,但心怀仇怨),总想着发生变故来实现他们复仇的志向,他们所陈述的策略,怎么可以听从呢!。良家少年都是富贵子弟,不懂军事,只是说些谄媚的话来迎合陛下的心意罢了。”如果陛下轻信并重用他们,轻率采取重大行动,我担心既不能成功,又会有后患,后悔就来不及了!”苻坚不听他的劝谏。
注释:¹秦王坚:前秦皇帝苻坚,字永固,一字文玉,少博学多才,有大 志。淝水战后,国为慕容垂、姚苌所分裂。坚为苌所执,缢死。²入寇:入侵。这是作者站在东晋的立场上说的。³丁:成年男子。⁴良家子:出身清白、从事正当职业人家的子弟。⁵已:通“以”。⁶羽林郎:羽林军的军官。羽林,禁卫军名。⁷司马昌明: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字昌明。⁸尚书左仆射:尚书省副长官。⁹谢安:字安石。当时任中书监、录尚书事(相当于宰相)。淝水 之战时,加封征讨大都督。战后,以功拜太保。¹⁰吏部尚书:吏部正长官。¹¹桓冲:字幼之。时以车骑将军领荆州刺史。¹²侍中:相当于宰相。¹³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看形势,不久就能凯旋,可先为他们造 好宅第。¹⁴秦州:地名。在今甘肃天水一带。¹⁵主簿:官名。主管文书,为长官的僚属。¹⁶少年都统:年轻士兵(即上文的“良家子”)的总管。¹⁷劝:鼓励,鼓动。¹⁸阳平公融:苻融,苻坚之弟,封阳平公。¹⁹鲜卑、羌虏:指慕容垂、姚苌等人。垂为鲜卑人,苌为羌人。他 们的国家都是被秦灭亡的,二人都有乘乱复国的打算。²⁰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意思是常常盼望发生战乱兵变,以便 乘机实现自己的志向。逞,满足。所²¹陈策画:他们所陈述的计划谋略。²²闲:通“娴”,熟习。²³会:迎合。²⁴仍:又,而且。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八月,戊午¹,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háo)、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²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³、梁州诸军事。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dòu)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译文:八月,戊午日这天,符坚派遣阳平公符融统领张蚝、慕容垂等的二十五万步兵骑兵为前锋;任命兖州刺史姚苌担任龙骧将军,统领益州、梁州各方面的军事。符坚对姚苌说:“过去我担任龙骧将军而开创基业,从来不轻易把这个职位授给别人,你可要自勉啊!”左将军窦冲说:“君王说话都不是开玩笑,这是不祥的征兆啊!”符坚沉默不语。
注释:¹戊午:八月初二日。²兖州:地名。今山东、河南部分地区。³益:益州。今四川成都一带。⁴梁州:地名。今陕西汉中一带。⁵以龙骧建业:苻坚在龙骧将军任上杀其堂兄苻生而得帝位。⁶勉:努力。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谁与成之!”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¹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³,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谁与成之!”
译文:慕容楷、慕容绍(两人都是慕容垂的侄子)对慕容垂说:“苻坚骄傲自大太过分了,叔父建立复兴的大业,就在这次行动了!”慕容垂说:“对。要不是你们,我与谁一块成就大事呢!”
注释:¹骄矜:骄傲。²已:太,过分。³建中兴之业:指恢复鲜卑族人的前燕政权。中兴,复兴,由衰 而兴。
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甲子¹,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²,凉州³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sōu)。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yǐng)
译文:八月初八日,苻坚自长安发兵,士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旗 帜战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苻坚到达项城,凉州的军队刚到达咸 阳,蜀、汉的军队正顺流而下,幽、冀的军队到达彭城,东西万里,水陆 并进,运粮船上万艘。阳平公苻融等军队三十万,先到达颍口。
注释:¹甲子:八月初八日。²项城:地名。今河南项城一带。³凉州:地名。今甘肃武威一带。⁴蜀、汉:今四川、湖北一带。⁵幽:今河北北部及东北部。⁶冀:今河北中、南部。⁷彭城:地名。今江苏徐州一带。⁸运漕:指运漕粮的船。漕,水道运粮。⁹颍口:地名。今安徽颍上一带。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
¹以尚书仆射谢石²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³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yǎn)、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
译文:晋武帝下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 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人共领 八万将士抵挡前秦军;派遣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增援寿阳。谢 琰,谢安的儿子。
注释:¹诏:这里是晋孝武帝下的诏书。²谢石:谢安之弟。³徐、兖二州:指东晋所置南徐州、南兖州。⁴谢玄:谢安之侄,其兄谢奕之子。⁵琰:东晋宰相谢安次子。⁶寿阳:地名。今安徽寿县。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¹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²,答曰:“已别有旨³。”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zhì),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¹⁰,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¹¹,不闲将略。今大敌垂¹²至,方游谈不暇(xiá),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rèn)¹³矣!”
译文:这时,前秦兵力已经很强盛,东晋朝廷上下震惊恐慌。谢玄进来,向谢安问计,谢安神色平静,回答说:“朝廷已经另有打算。”然后就不说话了。谢玄不敢再说什么,就让张玄再次去询问。谢安于是命令车驾山林别墅去游赏,亲朋全都来了,谢安与张玄下围棋用别墅作赌注。谢安的棋艺通在张玄之下,这天,张玄(对前秦大兵犯境)有畏惧情绪,就使谢安成了他的敌手而不能取胜。谢安(下完棋后)于是登高游览,直到夜里才回来。桓冲深为京城安危而忧虑,派三千精锐士兵前来保卫京师;谢安坚决地拒绝了,说:“朝廷谋划已定,兵力和装备都不缺,你镇守的荆州是京师建康西边的屏障,应该留下这些精锐部队作为防备。”桓冲对辅佐的官吏感叹曰:“谢安石有执掌朝政的才能和度量,(但他)不懂得用兵的韬略。如今大敌就要到了,他还不停地外出游玩闲谈,派几个没有经历过大事的孩子抵御敌军,兵力又少又弱,东晋的命运已可想而知,我们这些人将臣服于前秦氐族人的统治了!”(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都披发左衽,而中原华夏民族则束发右衽。桓冲在这里借用典故,意指东晋将会战败。)
注释:¹都下:指东晋都城建康,即今南京。²夷然:平静的样子。³已别有旨:已经另有指示。旨,意旨。⁴张玄:一名张玄之,与谢玄齐名,时人称为“南北二玄”。⁵敌手:力量相当的对手。敌,对等。⁶游陟:登山游玩。⁷根本:事物最重要的部分。这里指京城建康。⁸固却之:坚持推辞桓冲所派遣的增援部队。⁹处分:处置谋划。¹⁰阙:通“缺”西藩:指国家西部的防御。桓冲时为荆州刺史,荆州在建康之西,故说西藩。¹¹庙堂之量:指处置朝廷大事的才干。庙堂,朝廷。¹²垂:将近。¹³左衽:衣襟开在左边。衽,衣襟。这是古时少数民族的习 俗。中原人左衽,表示被少数民族所降服。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郧城。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秦王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¹,克之,执²平虏将军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³太守。慕容垂拔郧(yún)。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xiá),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jiàn),栅淮(huái)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秦王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译文:太元八年,冬,十月,前秦的阳平公符融等攻打寿阳。癸酉日这天,攻下寿阳,活捉了东晋的平虏将军徐元喜等人。符融让参军河南人郭褒担任淮南太守。慕容垂攻克了郧城。胡彬听说寿阳被攻陷,退守硖石,符融率军进攻。前秦的卫将军梁成等人率领五万人马在洛涧驻扎,在淮水边设置栅栏来阻挡东晋的军队。谢石、谢玄等在距离洛涧二十五里的地方驻军,因害怕梁成的军队而不敢前进。胡彬粮草用尽,暗中派使者报告谢石等人说:“如今敌人强盛而我方没有粮草,恐怕再也见不到东晋的大军了!”前秦士兵抓住了这个使者,把他送交阳平公符融。符融派人骑马向秦王符坚报告说:“敌人兵力少很容易擒获,只是担心他们逃跑,应该赶快前去攻打!”符坚于是把大军留在项城,带领轻装的八千骑兵,昼夜行军在寿阳与符融会合。符坚派尚书朱序(东晋大臣,兵败被俘降前秦,淝水战后,复归东晋)来劝说谢石等人,认为:“强弱之势不同,不如赶快投降。”朱序私下对谢石等人说:“如果前秦的百万大军全部来到,你们实在难以与他们为敌。如今乘各路大军还没有到齐,应该尽快攻击他们;如果打败他的前锋,就削弱了他们的士气,可以就此彻底打败他们。”
注释:¹癸酉:十月十八日。²执:捕获。³淮南:郡名。治所在寿阳。⁴郧城:地名。在今湖北安陆。⁵硖石:山名。在今安徽寿县西北。⁶洛涧:古水名。今淮河支流洛河。⁷栅淮以遏东兵:在淮河上设栅栏来阻挡增援的晋兵。⁸朱序:本为东晋梁州刺史,太元四年,秦兵入侵,朱序战败 被俘,苻坚委任为度支尚书。⁹夺气:意思是失去锐气。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¹。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qū)²洛涧,未至十里³,梁成阻涧为陈(zhèn)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qíng)敌,何谓弱也!”怃(wǔ)始有惧色。
译文:谢石听说符坚在寿阳,很害怕,想不交战而使秦军疲乏力衰。谢琰劝谢石听从朱序的建议。十一月,谢玄派广陵相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人奔赴洛涧,离洛涧不到十里,梁成抢先占据洛河,布成阵势,等待刘牢之。刘牢之径直前进渡过涧水,攻击梁成,打败了他们,将梁成和弋阳太守王咏斩首,又分兵阻断他们归去的渡口,秦的步兵骑兵溃不成军,士兵争先恐后地逃进淮水,死亡的士卒有一万五千人。抓住秦的扬州刺史王显等人,全部收缴他们的器械等各种军用物资。于是谢石的各路大军,水陆两路同时进发。秦王符坚与阳平公符融登上寿阳城望去。只见晋兵阵容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埋伏在那里的晋兵,回头对符融说:“这样的军队也是劲敌,怎么能说他们弱小呢!”怅然失意,这才有了害怕的神色。
注释:¹老秦师:使秦国军队疲惫。²趣:奔向。³未至十里:差十里路未到,即距目的地尚有十里。⁴陈:通“阵”,军队的行列,军阵。⁵军实:军用物资。⁶八公山:在寿县东北,淮河之南、淝水之北。俯瞰平野,形势 险要。⁷勍:强有力。⁸怃然:失意的样子。
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¹,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cù)²而杀之,蔑³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huī)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chóng)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¹⁰、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¹¹。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译文:秦兵紧靠着淝水列阵,晋兵不能渡河。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符融说:“你孤军深入,却把阵势摆在淝水边,这是持久的打算,而不是想速战速决。如果把你们的阵势移动一下稍稍退却,让晋兵渡过淝水,来决一胜负,不是很好吗!”秦的众位将领都说:“我军人多他们人少,不如阻挡他们,使他们不能渡河,可以万无一失。”符坚说:“只须带兵稍稍后退,让他们渡到一半时,我们用铁骑践踏而杀死他们,这样没有不能取胜的!”符融也认为对,于是指挥军队稍稍退后。秦兵于是开始后退,(这一退)无法停下来。谢玄、谢琰、桓伊等率兵渡过淝水攻击秦军。符融骑马奔驰压阵,想以此阻挡退却的士兵,但马倒地,他被晋兵杀死,秦军于是溃败。谢玄等人乘胜追击,追到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踩踏而死的士兵,躺满原野塞满河川。那些逃跑的士兵听到风吹的声音和鹤叫声,都以为晋兵就要追来,昼夜不敢停,在草丛里行军在野外住宿,再加上又冷又饿,死的人十分之七、八。刚开始,秦兵稍稍退却时,朱序在阵后大声呼叫说:“秦兵败了!”士兵们于是狂奔逃命。朱序趁机与张天锡、徐元喜都(向东晋的大军)奔来。缴获秦王符坚乘坐的云母车。又攻下了寿阳,活捉淮南太守郭褒。
注释:¹悬军深入:意思是孤军深入。²蹙:迫近,逼近。³蔑:无,没有。⁴麾:指挥。⁵略:巡视。⁶青冈:在今安徽寿县西北。⁷蹈藉:践踏。⁸重:加上。⁹什七八:十分之七八。¹⁰张天锡:原为凉州割据势力首领,后被前秦击败,苻坚委为北部 尚书。¹¹云母车:云母装饰之车。云母,矿石,有玻璃光泽,并呈不同 颜色。
坚中流矢,单骑走至淮北,饥甚,民有进壶飧、豚髀者,坚食之,赐帛十匹、绵十斤。辞曰:“陛下厌苦安乐,自取危困。臣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安有子饲其父而求报乎!”弗顾而去。坚谓张夫人曰:“吾今复何面目治天下乎!”潸然流涕。
坚中流矢,单骑走至淮北,饥甚,民有进壶飧(sūn)¹、豚髀(bì)者,坚食之,赐帛十匹、绵十斤。辞曰:“陛下厌苦安乐,自取危困。臣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安有子饲其父而求报乎!”弗顾而去。坚谓张夫人²曰:“吾今复何面目治天下乎!”潸(shān)然流涕。
译文:符坚被流矢射中,单骑逃到至淮北,饿极了,有个百姓给他进献稀饭和煮熟的猪腿,符坚吃完,赏赐他帛十匹、绵十斤。那位百姓推辞说:“陛下害怕艰苦享受安乐,自己陷入危困的局面。臣是陛下的儿子,陛下是臣的父亲,哪里有儿子给自己的父亲吃饭而求回报的呢!”(对帛、绵等)不看一眼就离开了。符坚对张夫人(苻坚的宠姬)说:“我如今还有何面目治理天下啊!”悲伤地流下了眼泪。
注释:¹壶飧:用壶盛的汤饭熟食。飧,熟食。²张夫人:苻坚的宠妃。
是时,诸军皆溃,惟慕容垂所将三万人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世子宝言于垂曰:“家国倾覆,天命人心皆归至尊,但时运未至,故晦迹自藏耳。今秦主兵败,委身于我,是天借之便以复燕祚,此时不可失也,愿不以意气微恩忘社稷之重!”垂曰:“汝言是也。然彼以赤心投命于我,若之何害之!天苟弃之,何患不亡?不若保护其危以报德,徐俟其衅而图之!既不负宿心,且可以义取天下。”奋威将军慕容德曰:“秦强而并燕,秦弱而图之,此为报仇雪耻,非负宿心也;兄奈何得而不取,释数万之众以授人乎?”
是时,诸军皆溃,惟慕容垂所将三万人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世子宝言于垂曰:“家国倾覆,天命人心皆归至尊,但时运未至,故晦迹自藏耳。今秦主兵败,委身于我,是天借之便以复燕祚,此时不可失也,愿不以意气微恩忘社稷之重!”垂曰:“汝言是也。然彼以赤心投命于我,若之何害之!天苟弃之,何患不亡?不若保护其危以报德,徐俟其衅而图之!既不负宿心,且可以义取天下。”奋威将军慕容德曰:“秦强而并燕,秦弱而图之,此为报仇雪耻,非负宿心也;兄奈何得而不取,释数万之众以授人乎?”
译文:这时,各路军队都溃败了,只有慕容垂率领的三万人马得以保全,符坚率领千余人马到他那里去。世子宝(慕容垂第四子)对慕容垂说:“咱们的家国倾覆了,天命人心都归于我们的君主,但时机和运气还没有到来,所以我们晦暂时把自己的锋芒隐藏起来。如今秦主苻坚兵败,他把他自身交给我们,这是上天借给我们这个便利来恢复燕国的国运,这个时机不能失去,希望你不要因为苻坚对你的微小恩惠而忘记国家大事!”慕容垂说:“你们说的很对。但他凭一颗诚心来投奔我,怎么能害他呢!上天如果抛弃他,何必担心他不灭亡?不如保护他,在他危难时用美德报答他,慢慢等待时机再谋划这件事!(这样)既不辜负他一向对我们的好心,而且可以凭大义取得天下。”奋威将军慕容德说:“秦强大的时候吞并了燕国,秦衰弱了我们攻取他,这是为国家报仇雪耻,不是辜负他的好心;兄长为什么可以得到却不攻取,放下(兵权)把数万人马交给别人呢?”
垂曰:“吾昔为太傅所不容,置身无所,逃死于秦,秦主以国士遇我,恩礼备至。后复为王猛所卖,无以自明,秦主独能明之,此恩何可忘也!若氐运必穷,吾当怀集关东,以复先业耳,关西会非吾有也。”冠军行参军赵秋曰:“明公当绍复燕祚,著于图谶;今天时已至,尚复何待!若杀秦主,据邺都,鼓行而西,三秦亦非苻氏之有也”!垂亲党多劝垂杀坚,垂皆不从,悉以兵授坚。平南将军慕容暐屯郧城,闻坚败,弃其众遁去;至荥阳,慕容德复说暐起兵以复燕祚,暐不从。
垂曰:“吾昔为太傅所不容,置身无所,逃死于秦,秦主以国士遇我,恩礼备至。后复为王猛所卖,无以自明,秦主独能明之,此恩何可忘也!若氐运必穷,吾当怀集关东,以复先业耳,关西会非吾有也。”冠军行参军赵秋曰:“明公当绍复燕祚,著于图谶;今天时已至,尚复何待!若杀秦主,据邺都,鼓行而西,三秦亦非苻氏之有也”!垂亲党多劝垂杀坚,垂皆不从,悉以兵授坚。平南将军慕容暐屯郧城,闻坚败,弃其众遁去;至荥阳,慕容德复说暐起兵以复燕祚,暐不从。
译文:慕容垂说:“我过去被太傅慕容评不容,无处安身,为逃命来到前秦,秦的国君把我当国士对待,恩惠礼遇都很周到。后来又被王猛出卖,无法表明自己的清白,秦主苻坚却能明察,这样的大恩怎么能够忘记呢!如果(不这样做)我们氐族命运必定更加衰弱,我一定以怀柔之策招集关东兵民,来复兴氐族先前的大业,而关西应该不是我们所有的。”冠军行参军赵秋说:“明公应当复兴燕国的国运,在图谶(古代巫师、方士制作的一种验证吉凶的图符)上已经显示出征兆;如今天时已经来到,还等待什么呢!如果杀了秦主,占据邺都,向西进军,三秦之地也不是苻坚所有的了”!慕容垂的亲党大多劝说慕容垂杀掉符坚,慕容垂都没有听从,把全部兵马都交给了苻坚。平南将军慕容暐屯兵郧城,听说苻坚被打败,把他的部众抛下不管自己逃跑了;到了荥阳,慕容德又劝说慕容暐起兵来复兴燕国,慕容暐不听。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¹置床上,了无²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³,不觉屐(jī)齿之折。
译文:谢安收到驿马送来的战报,知道秦兵已经被打败,当时他正与客人下围棋,收起书信放在坐榻上,脸上没有一点喜悦的神情,仍像原先那样下围棋。客问他,他从容地回答说:“孩儿们已经如愿把秦兵打败了。”下完棋,他回内室,过门槛时(难以控制内心的喜悦而步履不稳),不知不觉间竟折断了屐齿。
注释:¹摄书:收叠书信。²了无:全无,一点没有。³户限:门槛。
春乍透,香早暗偷传。深院落,斗清妍。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春乍透,香早暗偷传。深院落,斗清妍(yán)¹。紫檀(tán)枝似流苏带²,黄金须胜辟寒钿(diàn)³。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译文:春意刚刚显露,梅花的清香却早已传播开来。它们在幽静的院落里,以自己的清高绝俗的姿态,斗奇争妍。它的紫檀色般的枝干,下垂似流苏;它斗黄色的须蕊,胜过辟寒斗做成的花钿。琼树它虽华贵,比不上高洁的梅花,只值得一笑。
注释:最高楼:又名《最高春》。双调八十一字,亦有七十八字至八十五字各体。平韵间叶仄韵,但亦有全用平韵或全用仄韵者。¹斗清妍:以清雅绝俗的花姿斗奇争胜。²流苏带:用五彩丝结成的带饰。³辟寒钿:用辟寒金制成的首饰。
花不向沉香亭上看。树不着唐昌宫里玩。衣带水,隔风烟。铅华不御凌波处,蛾眉淡扫至尊前。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花不向沉香亭¹上看。树不着唐昌宫里玩。衣带水,隔风烟。铅华不御凌波处,蛾(é)眉淡扫至尊²前。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译文:沉香亭上的牡丹花和唐昌宫里的玉蕊花虽被万千游人所爱,但高洁的梅花也不愿与之为伍。能够与其并列的形象都与其有着一衣带水的联系,只是还隔着蒙蒙的风烟。就像洗尽铅华呈素姿的宓妃和蛾眉淡描的虢国夫人。但现在,虽然梅花与她们看似相同,但际遇却相差甚远,对比之下,十分可怜啊。
注释:¹沉香亭:亭名。《雍录》载:唐兴庆宫图龙池东有沉香亭。²至尊:指皇帝。浑:完全。

  此词首先描绘了梅花的迷人外形,以传说中的美好事物来比喻其树、枝、须;之后突出其特有的风范和姿态,把梅花写得清新高洁,一种“更堪怜”的花卉以鲜明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从而间接地表达了词人本身不甘沉沦,积极向上内心世界。此词独出心裁,立意深远,表意含而不露,多处用典,采用各种反衬意象烘托,可谓别具一格。

  上片的开头两句“春乍透,香早暗偷传”,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黄庭坚《蓦山溪》词里有“春未透,花枝瘦”的句子,可证“透”字之意。次句化用林逋咏梅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花的特色:春色忽然转浓,到了百花吐艳的时候,而梅花早在春尚未透之前,它的芳香已经暗暗传播开来。作者另一首《汉宫春》咏早梅的词说:“群葩如绣,到那时争爱春长。须知道、未通春信,是谁饱试风霜。”可以和这两句相参证。“深院落,斗清妍。”“深”字表明了梅花所处的幽静之地:“清”字表明它不同凡响,它们在幽静的院落里,以自己的清高绝俗的标格,斗奇争妍。到这里,已经把梅花特有的气质抒写出来。

  下边从外貌上加以描绘:“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它的紫檀色般的枝干,下垂有如流苏;它的金黄色的须蕊,胜过辟寒金做成的花钿。这种外貌的描写是为表现它的内在的美服务的。大诗人屈原在《九章·涉江》里对自己的服饰的描写是:“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也就是这个意思。从梅花的外貌来看,它不仅具有清高绝俗的品格,且具有不加人工雕饰的天然的高贵仪态,两者构成了梅花的完整的形象,足以独占花苑,压倒众芳。

  “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陈后主(叔宝)爱艳曲,创新声,他的《玉树后庭花》曲里有这样的两句:“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在词里,琼树是作为反衬的形象来引用的,认为它虽华贵,却只值得一笑,比不上高洁的梅花。

  下片起首的“花不向沉香亭上看;树不着唐昌宫里玩”两句,讲的是两个典故。前一句讲的是唐人李濬的《松窗杂录》中记载的故事:唐明皇带着杨贵妃在沉香亭上赏牡丹花,并召李白作《清平》三首,其中牡丹被作为反衬形象来引用,说即使牡丹为帝王所观赏,高洁的梅花也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后一句讲的是唐人康骈的《剧谈录》中记载之事:长安安禁坊唐昌观有玉蕊花,花开之时极为美艳,前来游赏的人不绝如缕,其中玉蕊花也被作为反衬形象,认为它虽被万千游人所爱,但高洁的梅花也不愿与之为伍。词人在此处别有匠心地借用这两个典故来反衬梅花的高洁。

  后面的“衣带水,隔风烟”二句,仍是对梅花的称赞,说能够与其并列的形象都与其有着一衣带水的联系,只是还隔着蒙蒙的风烟,极力说明梅花的高不可攀。在紧接着的“铅华不御凌波处,蛾眉淡扫至尊前”两句中,词人指明了与梅花“衣带水”的具体形象,有洗尽铅华呈素姿的宓妃和蛾眉淡描的虢国夫人。词人在此处宓妃和虢国夫人自比,说她们都能够得到宠幸,而今日的皇帝任用的都是昏庸之徒,暗喻自己的怀才不遇。

  结拍的“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三句,空相似而遭遇不同,“堪怜”的不是梅花,而是自己虽怀绝代之才,而终将老于乡土。词人说自己与她们看似相同,但际遇却相差甚远,对比之下,更显得自己的可怜。词在下片通过借用典故,赞扬了梅花的高洁情操,并抒发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追求以及怀才不遇的忧愤。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 经典读库 宋词名家名篇鉴赏[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3.11.第216-217页
2、 周汝昌等撰写. 唐宋词鉴赏辞典 南宋、辽、金[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08.第1654页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山冥(míng)¹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²湿啼红³。莫为惜花惆(chóu)(chàng)对东风。
译文:彤云密布,山色阴暗,天下着濛濛的细雨。花朵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像是少女眼睛里含着泪珠,夺眶欲出,令人十分爱怜。不要因为风风雨雨摧残着美丽的花朵,而愁枝满怀,作无病呻吟。
注释:¹山冥:的水气很重,山色昏暗。²幽艳:在暗处的花。³啼红:花朵上逐渐聚成水珠,像噙着眼泪。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suō)笠朝朝出,沟塍(chéng)¹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²。要得一犁(lí)水足望年丰。
译文:戴着蓑笠的农民,天天清晨早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田间泥泞的沟渠和田埂。春耕、夏耘、秋收,是农民们一年中最辛苦的三个季节。农民们终年辛劳,犁透了田,灌足了水,盼望有一个丰收的年成!他们是没有闲情逸致去赏花、怜花、惜花的。
注释:¹塍:田间土埂。²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诗词分工、各守畛域的传统观念,对宋词的创作有很深影响。诸如“田家语”、“田妇叹”、“插秧歌”等宋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在宋词中却很少涉及。这首词描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流露出与之声息相通的质朴向上的感情,因而值得珍视。上片以景语起:山色昏暗,彤云密布,寒雨将至。在总写环境天气之后,收拢词笔,语及近景,数枝凝聚水珠、楚楚堪怜的娇花,映入眼帘。如若顺流而下,则围绕“啼红”写心抒慨,当是笔端应有之义。但接下来两句,却奉劝骚人词客,勿以惜花为念,莫作枝惘愁思,可谓笔锋灵活心思脱俗。下片又复宕开,将笔触伸向田垄阡陌,“朝朝出”、“处处通”对举,言简意赅勾勒不避风雨、终岁劳作的农民生活。遂引出“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三农”,指春耕、夏种、秋收。五谷丰登,是农民们一年的希望。在这重阴欲雨的时刻人们盼望的是有充足的雨水,能犁耕作。至于惜花伤春,他们既无此余暇,也无此闲情。

  每当“做冷欺花”(史达祖《绮罗香》语)时节,“冻云黯淡天气”(柳永《夜半乐》语),文人墨客常会触物兴感,抒发怜惜情怀。这些作品,大抵亦物亦人,亦彼亦已,汇成宋词的一片汪洋。虽有深挚、浮泛之别,也自有其价值在。不过,萦牵于个人的遭际,囿于一已的狭小天地,则是其大部分篇章的共同特点。这首《南柯子》却不同,即将因风雨吹打而飘零的幽艳啼红,和终年劳碌田间而此刻盼雨耕种的农民,由目睹或联想而同时放到了作者情感的天平两端。

  它不在惜花伤春旧调上的和弦,而是另辟蹊径的新声。作者的目光未为仄狭的自我所囿,感情天地比较开阔。一扫陈思,立意不俗。

  苏轼、辛弃疾等也写过一些描写乡村生活的词作,也倾注了热爱农村、关心农事的情感,他们所作,常如一幅幅民俗画,苏轼作于徐州太守任上的一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等五首)是如此,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的笔触更为细腻入微。王炎的这首词则显示了不同的特色,作者的感情主要不是熔铸在画面中,而是偏重于认知的直接表述,理性色彩较浓,因而,写到农民的生活,如“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也采取比较概括的方式,不以描绘的笔墨取胜。

  宋代有两个王炎,均有词作传世。此篇作者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有词集《双溪诗馀》。其“不溺于情欲,不荡于无法”《双溪诗馀自序》的宗旨,在这首风调朴实的《南柯子》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此词不取艳辞,不贵用事,下字用语亦颇经揣摩,如“幽艳湿啼红”写花在雨意浓阴中的姿态就相当生动。不过此词亦有缺陷,全篇语多浅易、含蕴稍欠.

nánzi··shānmíngyúnyīnzhòng--wángyán

shānmíngyúnyīnzhòngtiānhánnóngshùzhīyōuyàn湿shīhóngwèihuāchóuchàngduìdōngfēng

suōcháocháochūgōuchéngchùchùtōngrénjiānxīnshìsānnóngyàoshuǐwàngniánfēng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小山¹重叠金明灭²,鬓(bìn)³欲度香腮(sāi)。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译文:画屏上重叠的小山风景,闪露出时明时暗的晨光;仿佛雪地上飘过一缕青云,乌黑的鬓发掠过她的脸庞。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
注释: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也用作曲牌名。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¹小山: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一说小山是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²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³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⁴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⁵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⁶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⁷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帖 一作:贴)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¹罗襦(rú)²,双双金鹧(zhè)(gū)³。(帖 一作:贴)
译文:照插花时前镜对着后镜,花容和人面交相辉映。身穿崭新的绫罗短衣,贴绣的鹧鸪似欲飞动;那金线绣成的鹧鸪成双,又撩起她相思的柔情。
注释:¹帖绣:苏绣中的一种工艺。²罗襦:丝绸短袄。³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词作首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颇晦涩难解,有认为是写室内屏风的,有认为是写女子眉妆的,还有解为是写女子发髻的,歧义纷纷。因此学者往往给予特别关注,解读评鉴,发掘之深,体会之细,分析之精,可谓字无剩义,甚至远远超出作者写作歌词时主观上所欲表现的内容意蕴。次句写闺中思妇初醒而尚未起床,散乱如云的鬓发,在如雪的面庞上飘动。三、四句写主人公起床后的行动:懒懒地打扮,慢慢地梳洗。其中的“懒”字和“迟”字,生动地体现了女主人公的惆怅倦怠之情态。

  过片两句承接上片写妆扮的具体情形:簪花时,置放前后双镜,非常细致、讲究,花容和人面交相辉映,更觉人面如花,娇俏艳丽。此处写女主人公的“细致”“认真”,与前面的“懒”“迟”,真实地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因情人不在,无人欣赏,而懒起迟妆,但少妇的爱美天性又使她本能地进行细致妆扮。最后两句写她更换衣服时,忽然看见上面绣有的双双鹧鸪,不禁更添了一段新愁。

  全篇内容是写一个女子早晨自娇卧未醒,宿妆已残而懒起梳妆,而妆毕簪花照镜,而穿上新罗襦之 过程。结构亦循此次序作直线型之描叙,极清晰明了。此词写闺怨之情,却不着一字点破,而是通过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的动作、服饰,让读者由此去窥视其内心的隐秘。尤其是词的末二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不仅充分体现了温庭筠词密丽浓艳的风格,而且以咏物衬人情,更见蕴藉。

  在格律上,词作采用了仄韵和平韵交错变换的调式来表现曲折细腻的思想感情,而“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二句,不仅平仄合于律句,而且巧妙地安排了五个响亮的去声字:“照”“后”“镜”“面”“映”,置于换头之处,吟唱时,就更加显得跌宕飞动,抑扬顿挫。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第一版《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第40-41页
2、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69-177
3、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1-4
4、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40-41

mán ·xiǎoshānchóngdiéjīnmíngmiè

wēntíngyún tángdài 

xiǎoshānchóngdiéjīnmíngmiè bìnyúnxiāngsāixuě lǎnhuàéméi nòngzhuāngshūchí 
zhàohuāqiánhòujìng huāmiànjiāoxiāngyìng xīntiēxiùluó shuāngshuāngjìnzhè  (tiēzuò tiē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