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驻征骖,一尊古寺留君住。六花无数。飞舞朝天路。
上苑繁华,却似词章富。春将暮。玉鞭凝伫。总是经行处。
小驻征骖,一尊古寺留君住。六花无数。飞舞朝天路。
上苑繁华,却似词章富。春将暮。玉鞭凝伫。总是经行处。
曾协

曾协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 1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行人¹犹未有归期²,万里初程³日暮时。
译文:出行的人还没有归来的日期,在这日暮时分开始遥远的旅程。
注释:¹行人:出行的人。²归期:归来的日期。³初程:刚开始的旅程。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译文:我只是羡慕门前的那两棵能够并立生长的柳树,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它们的枝叶都能够相依不离。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孝道当竭(jié)力,忠勇表丹诚¹
译文:尽孝道当竭尽全力,忠诚勇敢怀有赤诚之心;
注释:¹丹诚:赤诚之心。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译文:兄弟姐妹互相帮助,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勤读弟贤书,尊师如重亲;
译文:勤奋学习研读圣贤书,像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dūn)(mù)¹邻。
译文:懂礼仪知谦让,切勿疏忽轻狂,谦逊忍让,态度宽厚和善的,邻里方和睦。
注释:¹敦睦:亲善和睦。
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
敬长与怀幼,怜恤(xù)¹孤寡贫;
译文:尊敬长辈关怀幼小,体恤鳏寡孤独与弱势群体;
注释:¹怜恤:怜爱体恤。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译文:谦恭廉明,戒骄戒躁,才能树立威信,为人信服。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¹恩;
译文:要知勤俭节约过生活,常怀感恩心;
注释:¹五谷: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最朴素、最自然,也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传统食品。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译文:能够顺应天理、慈悲为怀,才能广种资粮,普利群荫。
处世行八德,修身奉祖神;
处世行八德¹,修身奉祖神;
译文:处世“八德”是准则,后世应当谨遵前人教诲;
注释:¹八德: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处世的基本操守。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译文:以家训为戒,才能发扬祖业,有所作为。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译文: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耐寒唯有东篱(lí)菊,金粟(sù)¹初开晓更清。
译文: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它花蕊初开,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注释:¹金粟:黄色的花蕊。

  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

  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yǒng

bái tángdài 

xīnshuāngzhuóqīng jiāoxīnzhébàiqīng 
nàihánwéiyǒudōng jīnchūkāixiǎogèngqīng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春城¹儿女纵春游,醉倚(yǐ)层台²笑上楼。
译文:扬州城里的儿女纵情地春游,饮酒微醉便斜倚高台欢笑地登上高楼。
注释:¹春城:指扬州。²层台:高台。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¹无个解春愁(chóu)
译文:满眼落花纷飞,让人生出多少惜春情意,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懂得春将归去的忧愁!
注释:¹若何:如何。

  这首诗写春游的欢乐情景,表达了诗人由春游产生悲愁的独特感受。前两句写春城儿女春游的欢乐情景,后两句写诗人对春光无限珍惜的悲愁。用语平平,但能传达出意味深长之感。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写春游之景。王令家居扬州,乃繁华之地。春天的扬州更是满城春风春景,春柳春花。杜牧有诗“春风十里扬州路”,韩拥有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诗以“春城”以首,接之以“春游”,无限恣游之景,尽在一“纵”字之中。具体“纵”意,接下来“醉倚层台笑上楼”便展开一幅明媚春光下春城儿女纵情春游的热闹画卷。当此春情,渐上层台,渐倚高楼,如斯风光,好不醉人。一“醉”字,既可理解为春酒小酌,酒意使然,又可理解为春风化人,春景使醉。正是:莫问春情几许,但看春情如醉。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诗人笔锋一转,由满城春花骤至满眼落花,感伤之意,倏忽袭来,令人防不胜防。此等落花,非被风雨所摧,故无苏轼“西园落红难缀”之恨;非因暮春所取,故亦无曹雪芹“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之怨。此处落花,落在繁华时节,落在盛春之际。韶光未逝,我独凋零,众人皆欢,我独悲婉。诗人‘偷穷心狂高,不肯束世程。揭欲望丘轲,今昔相招迎”(《谢束丈见赠》),空怀抱负在身,奈何世不相容。王令逝时年未三十,作此诗时亦正当二十余岁的大好年华,而忧愁苦闷如斯,决非偶然。“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用语平平,未有奇字,与其《假山》诗“旧山风老狂云根,重湖冻脱秋波骨”之奇险风格绝不相类,然而用意别出,自有机杼,故亦能传达出意味深长之感。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288-290
支道林还东,时贤并送于征虏亭。蔡子叔前至,坐近林公;谢万石后来,坐小远。蔡暂起,谢移就其处。蔡还,见谢在焉,因合褥举谢掷地,自复坐。谢冠帻倾脱,乃徐起,振衣就席,神意甚平,不觉瞠沮。坐定,谓蔡曰:“卿奇人,殆坏我面。”蔡答曰“我本不为卿面作计。”其后,二人俱不介意。《世说新语》
支道林¹还东,时贤并送于征虏(lǔ)亭。蔡子叔前至,坐近林公²;虏万石后来,坐小远。蔡暂³起,虏移就其处。蔡还,见虏在焉,因合褥(rù)举虏掷地,自复坐。虏冠帻(zé)倾脱,乃徐起,振衣就席,神意甚平,不觉瞠(chēng)(jǔ)。坐定,谓蔡曰:“卿奇人,殆坏我面。”蔡答曰“我本不为卿面作计。”其后,二人俱不介意。《世说新语》
译文:支道林要回到东边去,当时的名士一起到征虏亭给他饯行。蔡子叔先到,就坐到支道林身旁;谢万石后到,坐得稍为远点。蔡子叔走开了一会儿,谢万石就移坐到他的座位上。蔡子叔回来,看见谢万石坐在自己位子上,就连坐垫一块把谢万石掀倒在地,自己再坐回原处。谢万石摔得头上的头巾都掉了,他慢慢地爬起来,拍干净衣服,回到自己座位上去,神色很平静,看不出他生气或颓丧。坐好了,对蔡子叔说:“你真是个怪人,差点儿碰破了我的脸。”蔡子叔回答说:“我本来就没有为你的脸打算。”后来两个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注释:¹支道林:东晋时期的一位高僧。²林公:对支道的尊称。³暂:新时。褥⁴:坐垫。冠⁵帻:帽子头巾,这星指在头上的纶巾。⁶徐:慢慢地。⁷瞠:瞪着限睛,形容愤怒的样子。 ⁸沮:沮丧。⁹殆:几乎,差点儿。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