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寇初犯阙,太岁在丙午。殊恩擢枢廷,愧乏涓埃补。
金寇初犯阙,太岁在丙午。殊恩擢枢廷,愧乏涓埃补。
两河未奠枕,杖钺出宣抚。乞身缘谤谗,窜谪旅湘溆。
两河未奠枕,杖钺出宣抚。乞身缘谤谗,窜谪旅湘溆。
明年丁未夏,被命尹天府。颇闻环京畿,四面尽豺虎。
明年丁未夏,被命尹天府。颇闻环京畿,四面尽豺虎。
金汤虽可恃,忧在人不禦。见危思致命,入援裒义旅。
金汤虽可恃,忧在人不禦。见危思致命,入援裒义旅。
旌麾亘江湄,畏景触隆暑。忽传元帅檄,果有城破语。
旌麾亘江湄,畏景触隆暑。忽传元帅檄,果有城破语。
銮舆幸沙漠,妃后辞禁籞。皇孙与帝子,取索及稚乳。
銮舆幸沙漠,妃后辞禁籞。皇孙与帝子,取索及稚乳。
礼文包旂裳,乐器载笋簴。金缯罄公私,技巧到机杼。
礼文包旂裳,乐器载笋簴。金缯罄公私,技巧到机杼。
空馀宗庙存,无复荐簋簠。凄凉苍龙阙,寂寞玉华庑。
空馀宗庙存,无复荐簋簠。凄凉苍龙阙,寂寞玉华庑。
畴能供衔粟,谁与献肥羜。无从执羁靮,安得生翅羽。
畴能供衔粟,谁与献肥羜。无从执羁靮,安得生翅羽。
号恸绝复苏,洒泪作翻雨。继闻宣赦书,宝位居九五。
号恸绝复苏,洒泪作翻雨。继闻宣赦书,宝位居九五。
神明有依归,率土尽呼舞。皆言汤武姿,勇智天所与。
神明有依归,率土尽呼舞。皆言汤武姿,勇智天所与。
向来使贼营,英气詟骄虏。建牙出危城,帝命缵鸿绪。
向来使贼营,英气詟骄虏。建牙出危城,帝命缵鸿绪。
不然艰难中,何以脱猰貐。兹雠不戴天,兄弟及父母。
不然艰难中,何以脱猰貐。兹雠不戴天,兄弟及父母。
尝胆思报吴,枕戈惩在莒。齐侯何足称,句践不须数。
尝胆思报吴,枕戈惩在莒。齐侯何足称,句践不须数。
周汉获再兴,宣光定神武。愿言觐行在,玉色亲黻黼。
周汉获再兴,宣光定神武。愿言觐行在,玉色亲黻黼。
丹诚遂披陈,秘策得宣吐。谋身虽拙计,许国心独苦。
丹诚遂披陈,秘策得宣吐。谋身虽拙计,许国心独苦。
片言傥有合,丐骨归垄亩。飞帆过金陵,鼓柁适淮浦。
片言傥有合,丐骨归垄亩。飞帆过金陵,鼓柁适淮浦。
遥传告大廷,命相比申甫。顾兹斗筲器,何以动尧禹。
遥传告大廷,命相比申甫。顾兹斗筲器,何以动尧禹。
深惟特达知,感慨激肺腑。如何日月光,可以萤爝助。
深惟特达知,感慨激肺腑。如何日月光,可以萤爝助。
舍舟行汴堤,驱车赴延伫。伤心兵火馀,民物亦凋瘐。
舍舟行汴堤,驱车赴延伫。伤心兵火馀,民物亦凋瘐。
中使乘驲来,茶药宠赐予。拜恩丘山重,坐使瘵疠愈。
中使乘驲来,茶药宠赐予。拜恩丘山重,坐使瘵疠愈。
行行近南都,戈甲震金鼓。将佐迎路傍,往往多旧部。
行行近南都,戈甲震金鼓。将佐迎路傍,往往多旧部。
冠盖如云屯,赐燕金果圃。谢免径造朝,泪落湿殿础。
冠盖如云屯,赐燕金果圃。谢免径造朝,泪落湿殿础。
初称宗社危,天地同愤怒。次陈国多难,实启中兴主。
初称宗社危,天地同愤怒。次陈国多难,实启中兴主。
末言樗散材,初不堪梁柱。鼎颠将覆餗,栋桡必倾宇。
末言樗散材,初不堪梁柱。鼎颠将覆餗,栋桡必倾宇。
况兹扶颠危,正赖肱与股。大舜举皋陶,小白相仲父。
况兹扶颠危,正赖肱与股。大舜举皋陶,小白相仲父。
耕莘与钓渭,端不乏伊吕。惟当博询访,考慎作心膂。
耕莘与钓渭,端不乏伊吕。惟当博询访,考慎作心膂。
封章屡恳辞,帝曰莫如女。往作砺与舟,不复容伛偻。
封章屡恳辞,帝曰莫如女。往作砺与舟,不复容伛偻。
叩额宸扆前,臣敢论伪楚。易姓建大号,厥罪在砧斧。
叩额宸扆前,臣敢论伪楚。易姓建大号,厥罪在砧斧。
奈何坐庙堂,乃与臣等伍。更效老猎师,十事听裁处。
奈何坐庙堂,乃与臣等伍。更效老猎师,十事听裁处。
天子亮精诚,一一皆可许。因陈禦戎策,用此敢予侮。
天子亮精诚,一一皆可许。因陈禦戎策,用此敢予侮。
河外须救援,屏蔽资捍拒。问谁可驱策,因荐亮与所。
河外须救援,屏蔽资捍拒。问谁可驱策,因荐亮与所。
京师当一到,九庙陈鼎俎。却为巡幸计,不可去中宇。
京师当一到,九庙陈鼎俎。却为巡幸计,不可去中宇。
南阳光武兴,形势亦险阻。西通关陜区,东与江淮距。
南阳光武兴,形势亦险阻。西通关陜区,东与江淮距。
三巴及岭海,宝货可运取。据要争权衡,黠虏谋必沮。
三巴及岭海,宝货可运取。据要争权衡,黠虏谋必沮。
募兵益貔貅,买马增牧圉。号令新帜旗,仗械饬干橹。
募兵益貔貅,买马增牧圉。号令新帜旗,仗械饬干橹。
军容久不振,整顿就规矩。潢池盗弄兵,群恶相啸聚。
军容久不振,整顿就规矩。潢池盗弄兵,群恶相啸聚。
偏师命剪除,快若猫捕鼠。馀寇悉款降,分隶归籍簿。
偏师命剪除,快若猫捕鼠。馀寇悉款降,分隶归籍簿。
蒐裒将帅材,赏罚颇有序。经营年岁间,庶可事大举。
蒐裒将帅材,赏罚颇有序。经营年岁间,庶可事大举。
灭敌还两宫,雪耻示千古。却隆太平基,不愧宗与祖。
灭敌还两宫,雪耻示千古。却隆太平基,不愧宗与祖。
岂知肘腋间,乃有椒兰妒。含沙初射影,聚毒阴中蛊。
岂知肘腋间,乃有椒兰妒。含沙初射影,聚毒阴中蛊。
规模欲破碎,谋议渐龃龉。固知鲠峭姿,自不敌媚妩。
规模欲破碎,谋议渐龃龉。固知鲠峭姿,自不敌媚妩。
恨无回天力,剔此木中蠹。安能破铜山,但志燃郿坞。
恨无回天力,剔此木中蠹。安能破铜山,但志燃郿坞。
时危敢尸禄,抗疏愿引去。涕泗对冕旒,非不恋轩宁。
时危敢尸禄,抗疏愿引去。涕泗对冕旒,非不恋轩宁。
君臣以义合,无使赭舂杵。帝度不可留,乃听上印组。
君臣以义合,无使赭舂杵。帝度不可留,乃听上印组。
扁舟返东吴,却理梁溪橹。多言更萋菲,贝锦成罪罟。
扁舟返东吴,却理梁溪橹。多言更萋菲,贝锦成罪罟。
尚荷皇天慈,薄谴居鄂渚。我来雪霏霏,及此岁将暮。
尚荷皇天慈,薄谴居鄂渚。我来雪霏霏,及此岁将暮。
崎岖山谷间,避寇如避弩。行尽江南山,始踏湖北土。
崎岖山谷间,避寇如避弩。行尽江南山,始踏湖北土。
风烟愁浩荡,鸿雁拆俦侣。沉吟白云飞,怅望黄鹤翥。
风烟愁浩荡,鸿雁拆俦侣。沉吟白云飞,怅望黄鹤翥。
晴川俯汉阳,葭菼满鹦鹉。家山渺安在,幽梦到别墅。
晴川俯汉阳,葭菼满鹦鹉。家山渺安在,幽梦到别墅。
三年再谪官,缭络万里路。浮游幻境中,尘迹叹仰俯。
三年再谪官,缭络万里路。浮游幻境中,尘迹叹仰俯。
翠华尚蒙尘,吾敢念门户。但嗟机会失,事势契先误。
翠华尚蒙尘,吾敢念门户。但嗟机会失,事势契先误。
今年寇益横,春夏蹂京辅。万骑略秦关,馀毒被陈汝。
今年寇益横,春夏蹂京辅。万骑略秦关,馀毒被陈汝。
五陵气葱葱,中原郁膴膴。弃置不复论,弥望皆莽卤。
五陵气葱葱,中原郁膴膴。弃置不复论,弥望皆莽卤。
旌旃满江淮,寇钞连齐鲁。六飞竟何从,秋晚尚江浒。
旌旃满江淮,寇钞连齐鲁。六飞竟何从,秋晚尚江浒。
何时包干戈,礼瑞奠璜琥。斯民安田畴,馀谷栖廪庾。
何时包干戈,礼瑞奠璜琥。斯民安田畴,馀谷栖廪庾。
四方道路通,舟车走商贾。吁嗟乎苍天,乃尔艰国步。
四方道路通,舟车走商贾。吁嗟乎苍天,乃尔艰国步。
譬犹大厦倾,著力事撑柱。居然听颓覆,此身何所措。
譬犹大厦倾,著力事撑柱。居然听颓覆,此身何所措。
又如抱羸瘵,邪气久已痼。不能亲药石,乃复甘粔籹。
又如抱羸瘵,邪气久已痼。不能亲药石,乃复甘粔籹。
膏肓骨髓间,性命若丝缕。安得和缓徒,举手为摩拊。
膏肓骨髓间,性命若丝缕。安得和缓徒,举手为摩拊。
驯致海宇康,苍生有环堵。
驯致海宇康,苍生有环堵。
李纲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8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¹暖草如积²,山晴花更繁(fán)
译文:野径温暖铺着柔厚的碧草,山气晴净杂花更显得茂繁。
注释:即事:以当前事物为题材写诗。¹径:小路。²积:积聚,堆积,形容草丛茂盛。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译文:一川清水曲曲折折无声流淌,数户村居高高低低依山而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静憩(qì)¹²鸣午,荒寻³犬吠昏
译文:午间静憩传来几声横鸣,访寻幽境又遇犬吠暮烟。
注释:¹憩:休息。²横:一作“鸠”。³荒寻:犹言寻幽。⁴昏:黄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¹
译文:出游归来向人谈起此事,以为所经本是武陵桃源。
注释:¹武陵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处世外桃源,中有“横犬相闻”之语。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常德。

  这首诗描写山村午景,从日暖花繁的景象来看,正是春末或夏初时分,脚下的小路似乎也感到了节候的温暖,路上绿草如茵,满山的野花在阳光下更显得繁茂艳丽。首联由小径写到山色,徐徐展开,像是电影中由近到远地拉开了镜头,有一种身临其景,历历在目的印象。

  颔联以“纵横”、“高下”为对,工稳恰切,而且经纬交错,构成了一幅谐和匀称的画面:一道河水曲折流过,村中高高低低地散布着几户人家。自由宁静的气氛于言外可见。而“纵”与“横”、“高”与“下”,本身又各自对应,可见诗人烹字炼句的功夫;又以“一”与“数”相对,运用了数字的概念,遂令画面更加清晰可辨。

  颈联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炼句的技巧。《复斋漫录》卷上说,‘静憩横鸣午”是吸取唐人诗句“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横”的意思而来,其实未必可信,但指出了二者都是描绘午时横鸣的情景却是对的。横在正午休息的时候长鸣,可见其地的宁静安谧,而村民的悠闲恬适也从中可以想见。“荒寻犬吠嚣”一句说狗在荒野里东寻西找,看到了昏暗的阴处就叫个不停,寥寥五字就将生活中这个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传神地表现出来,而且由此可以推知山村远离尘嚣,难得有生人过访。这两句造语极为洗炼,通过特殊的语言结构,将丰富的内容,熔铸在这极简净的十个字中。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卢纶《山中绝句》云:‘阳坡软草厚如织,因与鹿成相伴眠。’介甫只用五字,道尽此两句。如云‘眠分黄犊草’,岂不妙乎!”胡仔在此赞叹王安石的,正是他这种能“以少许胜多许”的语言表现能力,“荒寻犬吠昏”也是一例

  这首诗前六句所描绘的景物,直是一幅形象的桃源图。《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描写,正与“草如积”、“花更繁”的景色相似;“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横犬相闻”,又与此诗中间二联的意境一致。从这里可似看出诗人的匠心,虽然诗名《即事》,但决不是信笔写来的随意之作,他在景物的摄取,题材的剪裁上早已有成竹在胸,虽以平易语言写来,却可见到遣字造句、构思谋篇的精心安排。这种千锤百炼而以平淡出之的手法,正是诗家化境。韩愈称赞贾岛的诗说:“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苏东坡提倡“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都是指的这种特点。王安石《题张司业诗》中说,张籍的诗“看似寻常最寄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实际上也道出了他自己作诗的甘苦。这首《即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尾联写自己的感受:诗人远足归来,向人谈起这番游历,就像亲身去了一次世外桃源。其中虽不言景,而景自在其中。同时,也可体会到诗人对桃源生活的向往。王安石另有《桃源行》一首,直接表达了他对陶洲明笔下的桃花源的赞美,与此诗所表现的感情正可相发明。

  这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清新流畅,注重全诗气势连贯,张弛有道,平缓有度,进退有法,作者似乎在不经意地吟咏,细处看却是淡静有味,从构图谋篇到遣词造句都颇具匠心,每一联都从不同的视角展示景物。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237-238
2、 顾易生.古典诗词今译与评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8

shì

wángānshí sòngdài 

jìngnuǎncǎo shānqínghuāgèngfán 
zònghéngchuānshuǐ gāoxiàshǔjiācūn 
jìngmíng huāngxúnquǎnfèihūn 
guīláixiàngrénshuō shìlíngyuán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shē)
译文: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何须琥(hǔ)(pò)方为枕,岂得真珠¹始是车。
译文: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注释:¹真珠:即珍珠。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运去 一作:远去)
运去不逢青海马¹,力穷难拔蜀山蛇²。(运去 一作:远去)
译文:可惜时运已经逝去,千里马何处才能遇上?力量已经用尽,蜀山之蛇怎能铲除。
注释:¹青海马:龙马,以喻贤臣。²蜀山蛇:此以喻宦官佞臣。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几人曾预南薰(xūn)¹,终古苍梧²哭翠华³
译文: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注释:¹南薰曲:当年舜唱的《南风歌》,一唱而天下太平。²苍梧:传为舜埋葬之地。³翠华:皇帝仪仗。

  诗的首联,是从总结历朝历代统治经验出发,得出成功大都由于勤俭,破败大都因为奢侈的经验教训。开头两句好像是抽象的议论,不像诗。实际上它不是在发议论,是说:像文宗那样勤俭,应该使国家兴盛的,怎么反而破败呢?这里充满着惋惜和同情,是抒情而不是议论。这样通过表面上的议论来抒情的写法是很特别的。

  颔联是对这一结论的具体印证。这种议论,有道理但并不全面,因为勤俭只是治国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但不是惟一的经验;奢侈是使国家破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不是惟一的原因。一个王朝的兴衰,自有其更复杂、更本质的原因所在。然而,事实上,非但没有因此能使已成定局的唐王朝的颓败之势有所好转,反而越搞越糟。这中间的道理,或者说最本质的原因,当然是诗人所无法理解的,所以,他只好以宿命论的观点来解释这一反常现象,归之于运命。

  颈联推进一步,但也可以说是转折,认为比勤俭更为重要的,其实是国运和国力,一旦运去,就是虞舜那样的贤君也无回天之力,而只能遗恨终生。这才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虽然说不清“运”究竟是什么,但他确实感到仅靠勤俭(包括皇帝个人的其他努力),不足以挽救一个时代的衰颓之势,而且在他看来,唐朝的国运似乎已去,难以挽回了。这种认识不免模糊含混,却是敏感的、深刻的,不但可以说明唐代,还能用于观照许多末代帝王。很多注家的思路则是一定要为此诗找一个咏叹对象,找的结果是唐文宗李昂。李昂节俭,史有明文;李昂清除宦官的失败,也载于史册。他可算自身勤俭而无力挽救国势的典型。继续引申,则“青海马”是喻贤才,“蜀山蛇”是喻宦官,也表现出来了,而尾联就成了对文宗的哀悼。

  尾联承上而下,由理而情,由情造境,进而转换为纯然的抒怀了。文宗好诗,夏日念柳公权诗“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称为“辞清意足,不可多得”。张采田《会笺》称文宗“诏太常卿冯定采开元雅乐,制《云韶法曲》、《霓裳羽衣曲》。义山开成二年登第,恩赐诗题《霓裳羽衣曲》。故结语假事寓悲,沉痛异常”。几人曾经听过文宗所颁布的雅乐,参预过文宗赐题的考试,“终古”哀悼文宗在太监扼制下恨郁死去。这里,所表现的诗人对于文宗治国的悲剧,不是讥讽、挖苦,而是感慨、叹息,诗人所抒发的正是对国家命运关注的深情。奢侈是使国家破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不是惟一的原因,一个王朝的兴衰,有其更复杂、更本质的原因所在。

  俭成奢败本是历代兴衰的常规,但文宗在位期间,作风勤俭,政治上也多次作过重振朝纲的努力,却一事无成,最终在“受制于家奴”的哀叹声中死去。面对这种无法解释的反常现象,诗人已隐约感觉到“运去”、“力穷”,唐王朝崩颓之势已成,即使出现一两位明君贤臣,也难以挽回了。文宗在位时,商隐对于他的闇弱,颇多讥评;而于其身后,则又加以哀惋。无论讥评还是哀惋,均出自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正由于这种深切的关注,国运难以逆挽的崩颓之势,成为诗人心头难以解脱的宿命般的悲凉。如果说李商隐感伤诗风的发展成熟,就个体来说是性格、遭遇使然;那么就时代因素来说,实是对衰飒大环境的呼吸领会。“运逢末世”,就是促成李商隐感伤诗风的内外两层背景,身世之感与末世情怀交相促发激荡,将诗人内心的感伤越酿越浓。

参考资料:
1、 周振甫.李商隐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55-156
2、 刘学锴.李商隐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2-63
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97-98

yǒngshǐ

shāngyǐn tángdài 

lǎnqiánxiánguójiā chéngyóuqínjiǎnyóushē 
fāngwéizhěn zhēnzhūshǐshìchē 
yùnféngqīnghǎi qióngnánshǔshānshé  (yùnzuò yuǎn )
réncéngnánxūn zhōngcāngcuìhuá 
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
南浦(pǔ)¹随花²去,回舟路已迷。
译文:我在南浦跟随着花香泛舟而去,回来的时候不知不觉已然迷了路。
注释:¹南浦:金陵城南的小河。此诗仅以“南浦”为题,非仅咏南浦也。²随花:随着花香。
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
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¹西。
译文:幽幽的花香找不到是从哪里传来的,天色渐晚,太阳已经落到画桥的西边了。
注释:¹画桥:有彩绘装饰的桥。

nán

wángānshí sòngdài 

nánsuíhuā huízhōu 
ànxiāngchù luòhuàqiáo西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好睡¹(yōng)²开莫厌迟。自怜³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不,尚馀(yú)孤瘦雪霜姿
译文:不要厌烦贪睡的红梅久久不能开放,只是爱惜自己不合时宜。偶尔是淡红如桃杏色,文静大方,偶尔疏条细枝傲立于雪霜。
注释:¹好睡:贪睡,此指红梅苞芽周期漫长,久不开放。²慵:懒。³怜:爱惜。⁴冰脸:比喻梅外表的白茸状物。⁵小红:淡红。⁶闲不:文静大方。闲,通“娴”。⁷尚余:剩下。⁸孤瘦:疏条瘦枝。⁹雪霜姿:傲霜迎雪的姿态。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休把闲心随¹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qìn)²瑶肌。诗老³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译文: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石延年根本不知道红梅的品格,只看重绿叶与青枝。
注释:¹随:听任,顺从。²沁:渗入。³诗老:指北宋诗人石延年。⁴梅格:红梅的品格。⁵绿叶与青枝:石延年《红梅》诗有“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句,在此,苏轼是讥其诗的浅近,境界不高。

  这是一首咏物词,作品通过红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来书写自己迁谪后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情,表现了作者不愿屈节从流的态度和达观洒脱的品格。

  作品的显著特点是融写物、抒情、议论于一体,并通过意境来表达思想感情。词以“好睡”发端,以“自怜”相承,从红梅的特征来展示红梅清冷、自爱的形象。红梅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苞芽期相当漫长,因谓“好睡”;虽然红梅好睡,但并非沉睡不醒,而是深藏暗香,有所期待,故曰“莫厌迟“。句中一“慵”字,悄悄透露了红梅的孤寂苦衷和艰难处境。红梅自身也明白,在这百花凋残的严寒时节,唯独自己含苞育蕾,岂非有不合时宜之感。苞蕾外部过着密集光洁的白茸,尽管如同玉兔霜花般的洁白可爱,也只能自我顾恋,悲叹“名花苦幽独”(作者《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枝,土人不知贵也》)罢了。词以“冰脸”来刻画红梅的玉洁冰清,既恰如其分的写出了红梅的仪表,也生动地写出了红梅不流习俗的超然之气,它赋予了红梅以生命和丰富的感情,形象逼真,发人深思。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作”一词上下关联,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彩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

  下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闲心”、“瑶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而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何以酒晕生红?“休把”二字一责,“何事”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的春态。石氏《红梅》诗云“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其意昭然。这里是词体,故笔意婉转,不像做诗那样明白说出罢了。下面“诗老不知梅格在”,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在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红梅》诗的真谛所在。

  此词着意刻绘的红梅,与词人另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一样,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

参考资料:
1、 王思宇(主编).苏轼诗词赏析集.四川:巴蜀书社出版社,1996年:328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sà)¹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译文:在秋风萧瑟,满眼凄凉的季节,一双相濡以沫的夫妻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含怨辞别。
注释:¹飒飒:形容秋风吹的声音。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含情两相向¹,欲语气先咽(yè)²
译文:在这令人肝肠寸断的时刻,两人眼含热泪,面面相视,想要向对方说点什么,可尚未开口已是泣不成声。
注释:¹相向:面对面。²气先咽:因为伤心,气塞声断讲不出话来。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心曲¹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译文:心中早有千言万语,可是在此刻,因悲痛至极而无法诉说。
注释:¹心曲:心事。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别后唯所思¹,天涯共明月。
译文:分别后天各一方,相思之情能与谁人说,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天涯两地共赏一轮明月,寄托无尽的相思愁苦。
注释:¹唯所思:(分别后)只有互相思念。

  这是一首描写情人离愁的歌。此诗一、二句是离别的时间和环境,写的又是在秋天。中间两联诗句内容相重,强调地描写了两人因离别而泪眼相看、欲说不能、伤心之极的情景。最后两句写的是离别人的将来,两人只能在明朗的月光下共同想念了。表示了他们真切、坚贞的感情。

  这首诗写的是秋日的离愁:“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交代离别时的节令,并用“飒飒秋风”渲染离愁别绪。接下去是写一对离人的表情:“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相向,就是脸对着脸、眼对着眼;从“含情”二字里,使人想象到依恋难舍的情景,想象到汪汪热泪对着热泪汪汪的情景;想对爱人说些什么,早已抽抽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这两句写得极为生动传情,宋代柳永,便把它点化到自己的词中,写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雨霖铃》)的名句。

  抽抽咽咽固然说不出话来,但抽咽稍定,到能够说话之时,却反而觉得没话可说了:“心曲情万端,悲来却难说。”原先对“离人”或稍有不放心,想嘱咐几句什么话,或表白一下自己的心迹,但看到对方那痛楚难堪的表情,已经没有什么需要说的了。“却难说”三字,确切地写出了双方当时的一种心境。这一对离人,虽然谁都没说什么,但“未说一言,胜过情言”,更表现了他们深挚的爱情和相互信赖。

  最后用一幅开阔的画面,写出了他们对别后情景的遐想:“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从这幅开阔的画面里,使人看到了他们在月光之下思念对方的情状,使人想象到“但愿人长久,情里共婵娟”的相互祝愿。

  总起来看,诗人以秋风渲染离别的气氛;写“含情”之难舍,以“气先咽”来描状;写“心曲”之复杂,以“却难说”来概括;写别后之深情,以“共明月”的画面来遐想两人“唯所思”的情状。诗人换用几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具体而动人。特别是“悲来却难说”一句,本是极抽象的叙述语,但由于诗人将其镶嵌在恰当的语言环境里,使人不仅不感到它抽象,而且觉得连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都表现出来了。这正是作者“用常得奇”所收到的艺术效果。

yuànbié--mèngjiāo

qiūfēngshēngchóurényuànbié

hánqíngliǎngxiāngxiàngxiānyàn

xīnqiānwànduānbēiláiquènánshuō

biéhòuwéisuǒtiāngòngmíngyuè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