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岩栖事若何,莫将佳景复虚过。未妨云壑淹留久,终是尘寰错误多。
几日岩栖事若何,莫将佳景复虚过。未妨云壑淹留久,终是尘寰错误多。
涧道霜风疏草木,洞门烟月挂藤萝。不知相继来游者,还有吾侪此意么?
涧道霜风疏草木,洞门烟月挂藤萝。不知相继来游者,还有吾侪此意么?

zuòwàngyányánwènèrsānzi--wángshǒurén

yánshìruòjiāngjiājǐngguòwèifángyúnyānliújiǔzhōngshìchénhuáncuòduō

jiàndàoshuāngfēngshūcǎodòngményānyuèguàténgluózhīxiāngláiyóuzhěháiyǒucháime

王守仁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49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海石涵秋水,风篁生晚凉。
海石涵秋水,风篁(huáng)¹生晚凉。
译文:满天秋雨笼罩着岸边浮石,傍晚时分风吹入竹林顿生凉意。
注释:¹风篁:谓风吹竹林。
孤篷初歇雨,和月度潇湘。
孤篷初歇雨,和月度潇湘。
译文:孤泊的乌篷船上停歇着刚刚下过的雨滴,和明月一起在这湘江度过这美好的夜晚。

yùnhuà--huáyòu

hǎishíhánqiūshuǐfēnghuángshēngwǎnliángpéngchūxiēyuèxiāoxiāng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
(qū)¹雄西北,别绝臣外区²
译文:麴氏文泰兮西北独霸,不君不臣兮对外屈膝。
注释:¹麴氏:这里所指的就是伯雅子文泰。²臣外区:指麴氏臣西突厥。
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译文:有恃无恐兮天高地远,岂奈我何兮狂傲无忌。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烈烈¹恃者师,熊螭(chī)²以为徒。
译文:恃师讨伐兮威风凛凛,将士勇猛兮熊螭可拟。
注释:¹烈烈:威武貌。²熊螭:喻士兵如熊螭一般勇猛。
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龙旂(qí)¹翻海浪,馹(yì)²驰坤³(yú)
译文:旌旗猎猎兮如云如浪,战车奔驰兮长驱直入。
注释:¹龙旂:上绣龙形之旗。²馹骑:指车骑。馹:古代驿站用的车。 ³坤:西南方向。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
(bì)¹²婴儿,一扫不复馀。
译文:贲育转世兮擒贼何难,横扫千军兮全面彻底。
注释:¹贲育:指古时两位勇士孟贲和夏育。²搏:空手而执也。
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译文:平沙漫漫兮直上天穹,黄云滚滚兮不辨东西。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¹
译文:伟哉李靖兮长缨在手,智勇双全兮苍龙被执。
注释:¹囚拘:像犯人一样受拘束。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译文:平息叛乱兮太宗端坐,群夷慑服兮匍匐致礼。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译文:诚惶诚恐兮尊唐为神,啧啧赞颂兮古今第一。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献号天可汗¹,以覆我国都。
译文:献号可汗兮天字为冠,称臣不贰兮效忠唐李。
注释:¹天可汗:意思是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兵戎¹不交害,各保性与躯²
译文:相安无侵兮兵戎不犯,太平盛世兮乐事无已。
注释:兵¹戍:一作“兵戎”,指军队。²性与躯:指生命财产。

tángnáochuī··gāochāng--liǔzōngyuán

shìxióng西běibiéjuéchénwài

shìyuǎnqiěxiǎnzòngào

lièlièwángzhěshīxióngchīwèi

lóngfānhǎilàngchíkūn

bēnyīngérsǎo

píngshātiāndànjiànhuángyún

chénjìngzhízhǎngyīngzhìyǒngqiú

wénhuángnánmiànzuòqiānqún

xiánchēngtiānzishénwǎng

xiànhàotiānhànguódōu

bīngróngjiāohàibǎoxìng

山鸡照渌水,自爱一何愚。
山鸡照渌(lù)¹,自爱一何愚。
译文:山鸡在清澈的水中照看自己,这种顾影自怜是多么愚蠢。
注释:¹渌水:清澈的水。
文采为世用,适足累形躯。
文采为世用,适足¹累形躯²
译文:文采为世间所用,劳累身体要适度。
注释:¹适足:充足适度而不过分。²形躯:身体。

shān--wángānshí

shānzhàoshuǐài

wéncǎiwèishìyòngshìlèixíng

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
苦竹岭¹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zhè)(gū)²飞。
译文:苦竹岭头秋月皎洁,满地青辉,苦竹朝南枝头摇曳,鹧鸪飞翔。
注释:¹苦竹岭:在秋浦县南二十里,今属安徽贵池县,有李白读书堂遗址。²鹧鸪:鸟名,形似野鸡而小,南方皆有,以越地最多,故又称越鸟。太白以之自喻。
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向雁门归。
嫁得燕山¹胡雁²婿(xù),欲衔我向雁门³归。
译文:一只小鹧鸪嫁给了北京的大雁,那大雁正准备衔着鹧鸪飞向雁门关的老家。
注释:¹燕山:是山名,在幽州,在今河北省蓟县东南。²胡雁:是指中国域外之雁。“胡”在古书中是指边疆地区汉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³雁门:也是山名,在今山西省代县,古代传说雁门是雁的产地,又说雁子北飞至此而止。因为是鸟儿相接,所以用“衔”字,十分恰当。胡雁婿,暗指何昌浩。
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
山鸡¹翟雉(zhì)²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
译文:山鸡野雉都来劝说小鹧鸪:千万别去啊,北方的鸟们总是欺负南方去的小鸟。
注释:¹山鸡:首有彩毛。²翟雉,后有长尾。二句亦用拟人化手法,以喻友人等之关心。
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
紫塞¹严霜如剑戟(jǐ),苍梧²欲巢难背违。
译文:燕山附近的紫塞严霜满地,像刀枪一样刺人,那里纵使有梧桐树也难以栖息啊!
注释:¹紫塞:代指北方。即雁门。秦汉筑长城,因当地草皆紫色,又地处边关,所以叫紫塞。²苍梧:山名,即九疑山,在今湖南省蓝山县西。此代指南方。
我今誓死不能去,哀鸣惊叫泪沾衣。
我今誓死不能去,哀鸣惊叫泪沾衣。
译文:我听你们的劝告,我决心死也不跟大雁去了,说完嚎啕大哭,泪流满衣裳。

  诗的开头描写山鹧鸪的生活环境和不安的情状:“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苦竹岭是山名,在今安徽省铜陵市西南。“秋月辉”,点明这是秋月高挂的夜晚;“鹧鸪飞”,写鹧鸪在月的辉照之下惊飞;“南枝”,点明惊飞的范围。夜鸟不能远飞;只能在枝头近处雀跃小飞。这正如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所写的“明月别枝惊鹊”的情景。

  接着写鹧鸪的夜不安眠,惊飞不定,除了因为秋月高照之外,还因为她即将经历一场生活的变迁:“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鸪雁门归。”原来她被许嫁给燕山胡雁,燕山胡雁正以夫婿的身份来接她迁到雁门那里去。

  底下写众鸟前来相劝、挽留:“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翟雉”,长尾的山鸡。鹧鸪的好友或“左邻右舍”,山鸡、翟雉等纷纷来劝她不要走。说在南方生活的禽鸟到了北方,多被北方的禽鸟欺侮。这显然是众鸟们生活经验的总结,但这里并未展开,大概因为鹧鸪也是知道的,不必饶舌。

  “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我今誓死不能去,哀鸣惊叫泪沾衣。”最后四句写鹧鸪的决心和悲哀处境。

  鹧鸪说:雁门地方风霜严酷有如剑戟刺人,我决不到那样的地方去,我已决心在南方九嶷山上筑巢生活,再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愿了。胡雁一定要我跟着它去,而我誓死不去,这该怎样了结啊!想起来不禁哀鸣惊叫,泪水沾衣。这四句写鹧鸪的心理活动,先是婉转:它不像山鸡翟雉那样直统统地说“南禽多被北禽欺”,而归怨于雁门的严霜如戟;次是坚定,誓死不违背巢居苍梧的心愿;后是悲哀:可以想到胡雁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而自己的处境能否安然无恙,实在担心,所以不免哀鸣落泪。这样写,曲折深入,合情合理。

  全诗写的其实是山鹧鸪巢居南方、不愿北去的习性,但诗人用故事敷陈开去,在禽鸟生活中加进了婚嫁、逼迁、劝留、相欺、哀叫、落泪以及其他心理活动,仿佛人间生活的缩影,饶有风味。

参考资料:
1、 陈新璋.唐宋咏物诗赏鉴: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07月第1版:205
沧州一带滨海煮盐之地,谓之灶泡。袤延数百里,并斥卤不可耕种,荒草粘天,略如塞外,故狼多窟穴于其中。捕之者掘地为井,深数尺,广三四尺,以板覆其上,中凿圆孔如盂大,略如枷状。人蹲井中,携犬子或豚子,击使嗥叫。狼闻声而至,必以足探孔中攫之。人即握其足立起,肩以归。狼隔一板,爪牙无所施其利也。然或遇其群行,则亦能搏噬。故见人则以喙据地嗥,众狼毕集,若号令然,亦颇为行客道途患。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寝,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沧州一带滨海煮盐之地,谓之灶泡。袤(mào)¹数百里,并斥卤²不可灶种,荒草粘天,略如塞(sài)外,故狼多窟穴于其中。捕之者掘地为井,深数尺,广三四尺,以板覆其上,中凿圆孔如盂大,略如枷状。人蹲井中,携犬子或豚(tún)子,击使嗥叫。狼闻声而至,必以足探孔中攫(jué)之。人即握其足立起,肩以归。狼隔一板,爪牙无所施其利也。然或遇其群行,则亦能搏噬。故见人则以喙据地嗥(háo),众狼毕集,若号令然,亦颇为行客道途患。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³,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寝,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sì)。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¹⁰!然野心不过遁逸¹¹耳。阳¹²为亲昵,而阴¹³怀不测¹⁴,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¹⁵患耶?
译文:沧州一带海边煮盐的地方,叫做“灶泡”。伸展延续几百里,都是盐碱地无法耕种,荒草连天,有点儿像塞外,所以很多狼在那里挖洞筑巢。捕狼人挖开地面做成陷阱,深约几尺,宽三四尺,把木板盖在上面,木板中间凿一个圆孔,有盆子大小,有点儿像枷锁的样子。人蹲在陷阱里,带着小狗或小猪,打它们,让它们叫唤。狼听到喊声就跑过来,一定会用脚伸到木板洞里探查。人马上抓紧狼脚站起来,背在肩上跑回家去。狼隔着一层板,爪子牙齿无法抓咬到人。但是遇到狼群,人也会被咬死的。所以,狼一见有人,就把嘴靠近地面嗥叫,狼群就集中过来,好像听到呼号命令一样,这也成为赶路的过客在旅途上的祸患。有一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喂养,狼和狗也相安无事。时间长了,狼长大了,也很驯良,富室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一天中午,主人躺在客厅里睡觉,听到狗群发出愤怒的“呜呜”声,惊醒起来,四周查看却没有一个人。当他再次靠着枕头准备睡觉时,狗又像先前那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待情况。原来那两只狼趁他没有发觉,想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狼不让它向前。主人就把狼杀死了,剥了它们的皮。这件事是从堂侄虞惇那听说的,狼子野心,确实不虚妄啊!那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着罢了。它们表面上假装亲昵,而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是不只有野心罢了。野兽本性不值一提,为什么这个人还要来饲养它们,而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注释:¹袤延:延袤,伸展延续。²斥卤:盐碱地。³杂畜:混在一起喂养。畜:饲养。⁴稍长:时间长了。⁵厅室:大厅,大堂。⁶就:接近,靠近。⁷俟:等待。⁸伺:看,偷看。⁹未觉:没有醒。¹⁰信不诬哉:的确实没有诬蔑它们。¹¹遁逸:逃跑。这里翻译成掩盖。遁:隐,消失。逸:逃走。¹²阳:表面上。¹³阴:暗地里。¹⁴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¹⁵贻:留下。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