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气晓葱葱,乾行入震宫。前星迎北极,少海被南风。
佳气晓葱葱,乾行入震宫。前星迎北极,少海被南风。
视膳铜楼下,吹笙玉座中。训深家以正,义举俗为公。
视膳铜楼下,吹笙玉座中。训深家以正,义举俗为公。
父子成钊合,君臣禹启同。仰天歌圣道,犹愧乏雕虫。
父子成钊合,君臣禹启同。仰天歌圣道,犹愧乏雕虫。

shàngxìnghuángtàizixīnyuànyīngzhì--zhuàn

jiāxiǎocōngcōnggānxíngzhèngōngqiánxīngyíngběishǎohǎibèinánfēngshìshàntónglóuxiàchuīshēngzuòzhōngxùnshēnjiāzhèngwèigōngzichéngzhāojūnchéntóngyǎngtiānshèngdàoyóukuìdiāochóng

卢僎

卢僎

[唐](约公元七〇八年前后在世)字不详,相州临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中宗景龙中前后在世。自闻喜尉入为学士。终吏却员外郎。馔工诗,所作今存十四首。(见《全唐诗》) ▶ 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译文:看到秋风吹起,木叶飘落,便想到《楚辞》中的洞庭湖水。
注释:河北:黄河以北。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常山¹临代郡(jùn)²,亭障³绕黄河。
译文:到了关山代郡一带,黄河沿岸修筑着很多堡垒。
注释:¹常山:关名,位干今河北唐县西北。²代郡:位于今河北蔚县东北。³亭障:亦作“亭鄣”,古代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心悲异方乐¹,肠断陇(lǒng)头歌²
译文:异域的音乐让人心中悲凉,陇头的歌曲令人愁断肠。
注释:¹异方乐:即异域的音乐。²陇头歌: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征人的艰辛。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薄暮临¹征马²,失道³北山阿
译文:傍晚的时候,面对着远行的马,迷失在山的拐处。
注释:¹临:面对。²征马:远行的马,或说指战马。³失道:迷路。⁴山阿:山的拐弯处。

  诗的首二句写眼前秋景仿佛洞庭之畔,流露出思乡之情;次二句一转至现实的北方黄河之景;五、六两句进一步写“心悲”、“肠断”的内在感受;最后二句以薄暮失道来描写诗人迷茫怅惘、恍惚痛苦的情形。全诗层层深入,写情真切,笼罩着慷慨悲凉的气氛,颇具苍劲、雄健的风格。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二句,清沈德潜《古诗源》认为“起调甚高”,议论是不错的。因为它从眼前所见的秋风吹起,木叶纷落于黄河波上,即刻联想到有似昔日的南国风景,就径直领出旧土之思的发端,并且暗用屈子《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平添出一层烟雾般轻蒙柔曼的忧郁情味来,使之拥载了更丰厚的涵纳,以供人体味怀想。当然,这种辽远地域空间和漫长古今时间的类比,除了承传的历史文化背景影响外,主要的还在于主体自身现实人生经历与情感趋向的规范,所以才能够将原本隔断的二端重行汇铸为一个统一的有机审美整体,就寻常的客观物象间注入强烈主观选择意识。

  后面六句即顺势直下,由空间场景描写导出时间推移的概念,层层依次展开。“常山”、“代郡”历来是边防要地,因此王褒沿途北渡,所见亭障相属,一派森严戒备的紧张景象,确也反映出那战事繁频,兵连祸结的现实状况。

  接着的第五、六两句写沿途所闻,以“异方乐”共“陇头歌”对举,一为曲调,一为歌辞。“陇头歌”的名目,多是用于表现戍卒征夫离愁别恨的内容,格调悲慨苍凉。王褒此际风尘仆仆于萧条秋野上,满目荒凉,又值暮色四起,忽地传来了阵阵吟歌,呜咽入耳,不能不使之悲从中来,陡地牵动起家国沦亡的万千思绪,平生遭际尽翻上心头,直觉天地茫茫竟无从归属,念之“肠断”。这里的“异方乐”一语,含意颇深,原因其系胡人所造,非汉地土风雅乐,故云。但另一层的意思,却是谓魏、周之类的北朝政权,都是异族入主中原,自不同于我炎汉正朔。

  这样,自然而然地归结到尾句上来:“薄暮驱征马,失道北山阿”,此处袭用了《战国策·魏策》旧典,魏王欲攻赵,季梁劝说道:“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乃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虽良,此非楚之道也。’曰:‘吾用多。’臣曰:‘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善御。’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指出魏王以攻赵求成霸业,则“犹至楚而北行也”。并融入魏阮籍《咏怀诗》之五:“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的句意,叹息自己的人生失路。当初忍辱借生,以至易节仕异族,现在蹉跎岁晚,生年无多,则悔又何及,也只有留下无穷的伤悲苦痛罢了。至此,方将开首的寓意点明,回旋应呼,不滞不懈。

  这首诗不事雕饰,造语清浅而寄兴遥深,尤其善于融化典故以写自我心意,更耐人寻味,增加了它的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吕晴飞等编著.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10:795

běi

wángbāo(nánběi) nánběicháo 

qiūfēngchuī huándòngtíng 
chángshānlíndàijùn tíngzhàngràohuáng 
xīnbēifāngyuè chángduànlǒngtóu 
línzhēng shīdàoběishānē 
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
¹问于晏子²曰:“治国何患?”
译文:齐景公(姜姓,名杵臼)问晏子:“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
注释:¹公:齐景公,齐国国君,名杵臼,公元前517—490年在位。²晏子:即晏婴,齐国大夫。
晏子对曰:“患夫社鼠。”
晏子对曰:“患夫社¹鼠。”
译文:晏子回答说,“怕的是社庙中的老鼠。”
注释:¹社:土地庙。
公曰:“何谓也?”
公曰:“何谓也?”
译文: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
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讬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狗之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有道术之士,欲干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龁之,此亦国之猛狗也。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主安得无壅,国安得无患乎?”
对曰:“夫社,束木¹而涂²鼠,鼠因往讬(tuō)³焉,熏鼠则恐烧其木,灌鼠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¹⁰权重¹¹于百姓,不诛鼠则乱,诛鼠则为人主所案据¹²,腹¹³而有¹⁴¹⁵,此亦国鼠社鼠也。人有酤(gū)¹⁶酒者,为器甚洁清¹⁷,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鼠里人其故,里人云:‘公狗鼠猛,人挈(qiè)¹⁸器而入,且酤(gū)公酒,狗迎而噬(shì)¹⁹鼠,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有道术鼠士,欲干万乘鼠主,而用事者迎而龁(hé)鼠,此亦国鼠猛狗也。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主安得无壅(yōng),国安得无患乎?”
译文:晏子答道:“社庙,是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用水灌又怕毁坏涂泥。这种老鼠鼠所以不能被除杀,是由于社庙的缘故啊。国家也有啊,国君身边亲近的小人就是社鼠啊。在朝廷内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向百姓卖弄权势。不铲除他们国家就混乱;要杀掉他们却往往被君王包庇下来,反而成为亲信。这类人就是国家的社鼠。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使用的器具很洁净,悬挂的酒幌也很长,但酒酸了都卖不出去,于是向邻居询问是什么原因,邻居说:‘您的狗太凶猛了,有人提着酒器进去,要买您的酒,您的狗却迎面扑上去咬他,这是您的酒变酸而卖不出去的原因。’国家也有这样凶猛的狗,那些掌权管事的人就是。有才能的士人,想要进言献策以求重用于大国鼠君,然而那些掌权管事鼠人迎面扑上去咬他,这些也是国家凶猛的狗。左右近臣是社鼠,掌权管事者是猛狗,国君怎能不被蒙蔽?国家怎能没有忧患?
注释:¹束木:把木条编排结扎。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²涂:作动词用,抹泥。 这里指墙壁的结构。³讬:寄托。⁴败:毁坏。⁵涂:涂抹上的泥,作名词用。⁶以:因为。⁷故:原因。⁸人主:国君。下文的“君上”也指国君。人主左右,指国君亲近的小人。⁹蔽 :蒙蔽、隐瞒。¹⁰卖:卖弄。¹¹重:权。卖权重,即卖弄权势。¹²案据:把持,保护。¹³腹:厚。¹⁴有:通“友”,亲爱的意思。“腹”和“有”都作动词用。¹⁵鼠:代词,指 上文的“左右”。¹⁶酤:卖。¹⁷洁清:清洁。¹⁸挈:提着,提起。¹⁹噬:咬。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晋平公问于祁(qí)黄羊¹曰:“南阳无令²,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xiè)³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译文: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缺个县令,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国人对此都说好。过了一段时期,平公又对祁黄羊说:“国家缺个军尉,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平公问:“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回答说:“您问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平公称赞说:“好!”又任用了祁午。国人对此又说好。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祁黄羊的这些话太好了!推举外人不回避仇敌,推举家人不回避儿子。”祁黄羊可称得上公正无私了。
注释:¹祁黄羊:即祁奚,晋国大夫,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²令:官名。³解狐:春秋晋国大夫,祁县东冀里人,解氏。 祁奚请求告老,推荐他担任中军尉,未就职病逝。⁴善:好。⁵午:晋国人,中军尉祁黄羊之子。在祁黄羊告老还乡后接替其父职位。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译文:天朗气清的秋夜,皎洁的月光洒满西楼。云堆散开时,圆月如明镜高悬夜空;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月圆月缺何时才能停止啊!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星汉¹(jiǒng)²,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³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译文:银河迢迢,不觉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月中丹桂不会因秋而凋零;月中嫦娥离群索居,无休止的孤寂的生活中,肯定体验到了离别的痛苦。人间离人和天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人未圆而黯然神伤。
注释:¹星汉:指银河。²迥:远。³素娥:嫦娥。

  这是一首咏月词。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一个天朗气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三、四句是说,云堆散开之时,圆月如冰鉴(镜)高悬天宇;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

  前句写天上月,“鉴”写月圆。后句写江中月,“钩”写月缺。本应是“冰鉴”、“玉钩”为词,作者以动词“吐”、“沉”隔开名词词组“冰鉴”、“玉钩”,这样冰、玉状月色的皎洁;鉴、钩描明月的形态。不仅句式上易板为活,有顿挫峭折之妙;而且词意上也用常得奇,颇具匠心。

  “圆缺冰时休。”上片结句是说,月升月落,月圆月缺,不知重复了多少次。

  上片结句既承接收拢了前两句,又以月圆月何时了的感慨,十分自然的开启了下片,转入一个新的意境。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下片前两句是说,斗转星移,银河迢迢,不觉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这两句是说,月中丹桂四时不谢,它不会因为秋天而凋零;但月中嫦娥离群索居,在无休止的孤寂生活中,肯定体验到了离别的痛苦。“”

  丹桂,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斫之,树创随合(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素娥,嫦娥的别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天上共悠悠。”末句是说,人间离人和天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而人未圆而黯然神伤。悠悠,忧思绵远的样子。一个“共”字,道出了人间离人和天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人未圆而黯然神伤,收到了“一石击两鸟”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以咏物为主,写景生动,体物精微;在咏物中抒怀,借夜月的圆缺不休,表人事的聚散不定;以嫦娥的知离愁,写出人间的悲欢离合。结句含蓄蕴藉,意境悠远。

wàngjiāngnán··jiāngnányuè--wáng

jiāngnányuèqīngmǎn西lóuyúnluòkāishíbīngjiànlànghuāshēnchùchéngōuyuánquēshíxiū

xīnghànjiǒngfēngxīnqiūdānguìzhīyáoluòhènéyīngxìnbiéchóutiānshànggòngyōuyōu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古之君人¹,有以千金²³千里人者,三年不能得。涓(juān)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人。人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人,安事死人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人且买之五百金,况生人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¹⁰人,人今至矣!”于是不能¹¹(jī)¹²,千里之人至者三¹³
译文:古时的一位君主,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几年也没有买到。君主的近臣对他说:‘请允许我去寻求它。’国君派遣他去了。几个月后获得千里马,马已经死了,用五百金买了死马的骨头,返回去把此事回报国君。国君很生气,说道:‘我所要购求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还白白费掉了五百金!’君主近臣回答道:‘死马尚且要花五百金购买,更何况活马呢?天下必定认为大王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千里马现在就会到来了。’于是不到一年,来了许多千里马。
注释:¹君人:君主。²金:指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³求:买。⁴涓人:国王的近臣,即中涓。⁵遣:派遣,派出。⁶反:通“返”,返回。⁷安事死人:要死人做什么?安事:犹言“何用”。⁸捐:白白费掉。⁹以:认为。¹⁰市:买,购买。¹¹不能:不到,不满。¹²期年:十二个月叫“期年”,即一整年,这里指满一年。¹³三:好几匹。言其多,这里却是确指有三匹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