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翻嫌傍管弦,金钗击节自当筵。
追逐翻嫌傍管弦,金钗击节自当筵。
风霜一夜燕鸿断,唱作江南袚禊天。
风霜一夜燕鸿断,唱作江南袚禊天。
玉树花飘凤失栖,一声初压管弦低。
玉树花飘凤失栖,一声初压管弦低。
清回烦暑成潇洒,艳逐寒云变惨凄。
清回烦暑成潇洒,艳逐寒云变惨凄。
十斛明珠亦易拚,欲兼人艺古来难。
十斛明珠亦易拚,欲兼人艺古来难。
五云合是新声染,熔作琼浆洒露盘。
五云合是新声染,熔作琼浆洒露盘。
不似新声唱亦新,旋调玉管旋生春。
不似新声唱亦新,旋调玉管旋生春。
愁肠隔断珠帘外,只为今宵共听人。
愁肠隔断珠帘外,只为今宵共听人。
十年逃难别云林,暂辍狂歌且听琴。
十年逃难别云林,暂辍狂歌且听琴。
转觉淡交言有味,此声知是古人心。
转觉淡交言有味,此声知是古人心。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
胸中免被风波挠,肯为螳螂动杀机。
胸中免被风波挠,肯为螳螂动杀机。
风霜寒水旅人心,几处笙歌绣户深。
风霜寒水旅人心,几处笙歌绣户深。
分泊一场云散后,未胜初夜便听琴。
分泊一场云散后,未胜初夜便听琴。
自怜眼暗难求药,莫恨花繁便有风。
自怜眼暗难求药,莫恨花繁便有风。
桃李更开须强看,明年兼恐听歌聋。
桃李更开须强看,明年兼恐听歌聋。
白云深处寄生涯,岁暮生情赖此花。
白云深处寄生涯,岁暮生情赖此花。
蜂蝶绕来忙绕袖,似知教折送邻家。
蜂蝶绕来忙绕袖,似知教折送邻家。
重九仍重岁渐阑,强开病眼更登攀。
重九仍重岁渐阑,强开病眼更登攀。
年年认得酣歌处,犹恐招魂葬故山。
年年认得酣歌处,犹恐招魂葬故山。
绕壁依稀认写真,更须粉绘饰羸身。
绕壁依稀认写真,更须粉绘饰羸身。
凄凉不道身无寿,九日还无旧会人。
凄凉不道身无寿,九日还无旧会人。
鹤氅花香搭槿篱,枕前蛩迸酒醒时。
鹤氅花香搭槿篱,枕前蛩迸酒醒时。
夕阳似照陶家菊,黄蝶无穷压故枝。
夕阳似照陶家菊,黄蝶无穷压故枝。

zhěshíèrshǒu--kōng

zhuīzhúfānxiánbàngguǎnxiánjīnchāijiédāngyán

fēngshuāngyàn鸿hóngduànchàngzuòjiāngnántiān

shùhuāpiāofèngshīshēngchūguǎnxián

qīnghuífánshǔchéngxiāoyànzhúhányúnbiàncǎn

shímíngzhūpànjiānrénláinán

yúnshìxīnshēngrǎnróngzuòqióngjiāngpán

shìxīnshēngchàngxīnxuándiàoguǎnxuánshēngchūn

chóuchángduànzhūliánwàizhǐwèijīnxiāogòngtīngrén

shíniántáonánbiéyúnlínzànchuòkuángqiětīngqín

zhuǎnjuédànjiāoyányǒuwèishēngzhīshìrénxīn

liǔxiānshēngshíwēiyángòngxiàoshǒukōnghuī

xiōngzhōngmiǎnbèifēngnáokěnwèitánglángdòngshā

fēngshuānghánshuǐrénxīnchùshēngxiùshēn

fēnchǎngyúnsànhòuwèishèngchū便biàntīngqín

liányǎnànnánqiúyàohènhuāfán便biànyǒufēng

táogèngkāiqiángkànmíngniánjiānkǒngtīnglóng

báiyúnshēnchùshēngsuìshēngqínglàihuā

fēngdiéràoláimángràoxiùshìzhījiàozhésònglínjiā

zhòngjiǔréngzhòngsuìjiànlánqiángkāibìngyǎngèngdēngpān

niánniánrènhānchùyóukǒngzhāohúnzàngshān

ràorènxiězhēngèngfěnhuìshìléishēn

liángdàoshēn寿shòujiǔháijiùhuìrén

chǎnghuāxiāng槿jǐnzhěnqiánqióngbèngjiǔxǐngshí

yángshìzhàotáojiāhuángdiéqióngzhī

司空图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一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25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满院落花春寂。风絮一帘斜日。翠钿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无力。无力。蹙破远山愁碧。
满院落花春寂。风絮一帘斜日。翠钿(diàn)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无力。无力。蹙(cù)¹破远山愁碧。
注释:¹蹙:同“蹴”,踢,踏也。
这首小令,描绘春景,抒写春愁。暮春季节,风卷斜阳,落红满院,翠钿轻寒,独倚秋千。结句“蹙破远山愁碧”,蕴含无限情韵。通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风格和婉,意境优美。

mènglìng··mǎnyuànluòhuāchūn--yángguānqīng

mǎnyuànluòhuāchūnfēngliánxiécuìdiànxiǎohánqīngqiūqiānyuǎnshānchóu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¹犹白身²
译文:桂阳在年轻时就西入秦地,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中举。
注释:¹甲科:古代考试科目名。²白身:平民,无官职。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即今¹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译文:虽然现在是回归乡里的普通人,但在他日定会成为超群的非凡人物。
注释:¹即今:今天,现在。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西山¹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译文:西山崇山峻岭,连绵不绝,似与虎穴相连,赤壁下临深渊,那直插云霄的巨石,似乎是龙宫的天然屏障。
注释:¹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译文:这三国必争的要冲之地,当年英雄所建的功业也随着东逝的流水而去。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沙明拳宿鹭(lù)¹,天阔退飞鸿。
译文:俯视沙滩,一片明亮,原来是一群白鹭栖息于此;仰望天空,天空如此辽阔,一支高飞的鸿雁似乎步步后退。
注释:¹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最羡(xiàn)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译文:最羡慕江边的渔者,悠闲的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

  黄州濒临大江,赤鼻矶的石壁直插入江,地势险要,人们传说这儿就是三国时周瑜打败曹操大军的赤壁古战场(真正的赤壁位于湖北蒲圻),苏轼于此处曾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潘大临曾伴随苏轼在此浏览,说不定还亲耳聆听过东坡的豪放歌声。

  如今他独自来到这古代英雄驰骋争雄的地方,不禁浮想联翩。西山重岭叠嶂,连绵不绝,定有猛虎藏于其间。赤壁下临不测深渊,那直插江中的嶙峋巨石,正是龙宫的天然屏障。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是三国鼎立时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英雄叱咤风云,建立了盖世功业,就象这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诗人从思古的幽情中省悟过来,把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实景:俯视沙滩,觉得一片明亮,那是因为许多白鹭本栖息在那里。仰望天空,天空是如此的开阔,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不是在向前移动。俱往矣,群雄争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现在最羡慕的是江上的垂钓者,钓罢驾着一叶轻舟在烟雨中归去,悠闲地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

  潘大临是属江西诗派,他的作品原有《柯山集》二卷,已佚。现在尚存的作品只有二十多首诗和那句脍炙人口的“满城风雨近重阳”。当时人们对他的诗歌评价甚高,黄庭坚称他“早得诗律于东坡,盖天下奇才也”(《书倦壳轩诗后》,后来陆游也说他“诗妙绝世”(《 跋潘邠分老帖》。从上面所举的两首诗来看,他的确是出手不凡,本诗在思想内容方面比较充实。缅怀古时的英雄而结以归隐之志。具有较深的情感内蕴虽说叹是地思引,情调比较低沉,但这是诗人无可奈何的处境中,所发出的不平之声。只要看“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这样的诗句便可体会到。诗人对于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绩的人物是多么景仰,他何尝不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可是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限制,他只能终老于江湖之上。尽管诗人故作平淡之语。

  本诗的三个特别地方。一是意境阔大,笔力雄健;二,结构严谨,对仗精工;诗句凝炼。

  用“拳”字形象的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jiāngjiānzuò--pānlín

西shāntōngxuéchìyǐnlónggōngxíngshèngsānfēnguóliúwànshìgōng

shāmíngquán宿tiānkuò退tuìfēi鸿hóngzuìxiàn竿gānguīchuánpéng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二仪¹积风雨²,百谷漏波涛。
译文:天地间风雨不止,条条山谷倾泄着波涛。
注释:¹二仪:天和地。²积风雨:久雨。
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
闻道洪河坼(chè)¹,遥连沧海高。
译文:听说黄河已经决口,高高的水浪与远处的大海连成一片。
注释:¹坼:即决口。
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
职司¹忧悄悄²,郡国诉嗷嗷³
译文:治水的官吏忧心忡忡,灾区的百姓哭诉哀号。
注释:¹职司:职在防河的有司(官吏)。²忧悄悄:出自《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忧愁的心情难以消除。悄悄,忧愁的样子。³“郡国”句:言灾区的地方官吏诉说灾民嗷嗷待哺的惨况。
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
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¹
译文:弟弟屈身在临邑县供职,官为主簿负责防治河水。
注释:¹簿曹:官名。
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
尺书¹前日至,版筑²不时操³
译文:前天收到你寄来的信,信中说你们正在紧张地加固堤防。
注释:¹尺书:书信。古时写信用一尺见方的绢,故称尺书。²版筑:用两块板夹土,捣实。此指筑堤坝。³不时操:是说无时无刻不在筑堤。
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
难假¹(yuán)(tuó)²,空瞻³乌鹊毛
译文:难以借助鼋鼍之力抵御洪水,徒然仰望鸟鹊前来搭桥。
注释:¹假:假借。²鼋鼍力:《竹书纪年》称,周穆王起兵,行至九江受阻,呼来鼋鼍作桥梁。鼋,元鱼。鼍,鳄鱼。³瞻:仰望。⁴乌鹊毛:《尔雅·翼》称,每年七月七日,乌鹊到天河上为织女架桥,头上的毛皆被踩落。
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
燕南¹吹畎(quǎn)²亩,济上³没蓬蒿。
译文:燕南地区庄稼全毁,济南兖州蓬蒿皆没。
注释:¹燕南:河北省南部。²畎:田中小沟。³济上:济南兖州一带。
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
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gāo)¹
译文:螺蚌无数,生满城外;蛟螭肆虐,在深泽中横行。
注释:¹九皋:深泽。
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
徐关深水府,碣(jié)¹小秋毫。
译文:徐关沦为深深的水府,碣石山变成小小的秋毫。
注释:¹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
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
白屋¹留孤树,青天²失万艘。
译文:百姓的茅屋被水冲走只留下孤零零的树木,青天之下竟有许多船只失事沉没。
注释:¹白屋:百姓住的茅草屋,为水所冲,故只留孤树。²青天:没有狂风暴雨的天,但还是有许多船只失事沉没。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
吾衰同泛梗¹,利涉想蟠桃。
译文:我身体衰弱形同漂浮的桃梗,却仍想涉过大水去摘蟠桃。
注释:¹泛梗:《说苑》:土偶谓桃梗日:“子,东园之桃也。刻子以为梗,遇天大雨,水潦并至,必浮去,泛泛乎不知所止。”由于诗的内容是写大水,同时杜甫这时还是一个没有职位的野人,所以自比“泛梗”。
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却倚天涯钓,犹能掣(chè)¹巨鳌(áo)²
译文:摘来蟠桃当作钓饵,倚在天边钓起那酿造水患的巨鳌。
注释:¹掣:就是制服。传说巨鳌能致河溢之灾,故杜甫有此想头。杜甫说这种大话,意在宽慰兄弟。²巨鳌:传说中的大龟。

  这是杜甫反映现实情况最早的诗歌;开头叙暴雨成灾,郡国嗷嗷,堤防之患,主事所忧;接着描写想象中山东、河北洪水汹涌情状,也是河南一带惨重灾情的真实反映;最后戏为大言以宽慰其弟。全诗铺写灾情的严重,表达了治服水患的理想,夹杂了个人遭遇的阴郁苍凉的情绪。相较于杜甫成熟时期的作品,此诗在情感表达上还显得空泛。

  杜甫写这首诗时虽然也尝到了考进土落第的痛苦,但他的经济生活还是比较优裕的,用他自已的话来说是“放荡齐越间,裘马颇清狂”,“快意八九年”。正是这种裘马清狂的快意生活,使他脱离了人民,因而他对人民疾苦的体验就不如日后那么深切。《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这首诗便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诗中诚然对黄河水灾作了较为形象生动的描绘,但应当指出,这种描绘只是客观地再现了水势之大以及人民房屋被淹、庄稼受灾等表面现象,面没有深入展示灾民的具体苦难,特别是看不出诗人关怀灾民的强烈感情色彩。后面四句,诗人只是用制平息水患这种神语传说来勉励弟弟,显得空泛无力,看不出有何对人民同情之处:即便说这是同情的话,那么,这种同情是很不强烈的。只要比较一下十三年之后,也就是天宝十三年秋(754年),长安霖雨为灾,杜甫写的《秋雨叹》这一组诗,问题便很清楚。《秋雨叹》共有三首,其中第一首是写人民苦难的:“禾头生耳素穂黑,农夫田父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绸,相许宁论两相值。”前面两句是说庄稼受到涝灾,但农夫田父没有消息,生死存亡,无人过问,这是因为当时奸相杨国忠报喜不报优,在唐玄宗面前隐瞒灾情。房琯反映了所在地的灾情,结果遭受打击,所以史载“天下无敢言灾者”,上面这两句诗,便是这一情况的真实反映。后两句则写城市贫民的情况。据史载,“秋霖雨,物价暴贵,人多乏食,令出太仓米一百万石,开十场,以济民。”诗人揭露官吏们利用所谓“贼”乘机剥削人民,进行不等价交换,斗米换衾绸。人民出于无奈,只要官员“相许得粮借以活命,根本不考虑衾绸和斗米是否“相值”了,杜甫这几句诗,不仅具体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而且揭露了造成人民苦难的因素,除了天灾之外,还有人祸一一政治黑暗腐败,官府更趁火打劫,盘剥人民,和《临邑舍弟书至苦雨》相比,《秋雨叹》这首诗对人民的同情就更加鲜明了。

  再看杜甫同时写的另一首诗《九日寄岑参》,这首诗开头写到诗人为雨所阻,不能外出访问岑参,对他表示怀念。接着便写到霖雨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吁嗟乎苍生,稼穑不可数,安得诛云师,时能补天漏!”将这四句和《临邑舍弟书至苦雨》结尾四句相比,前者的感情是强烈的,而后者是空泛的。这除了前面提到过的生活地位的不同,接近人民还是脱离人民等原因外,还有一个直接原因,即对描写对象是否具有生活实。杜甫写《临邑舍弟书至苦雨》是在东都洛阳,他并未目睹临色黄河水灾惨状,更没有直接受到水灾的痛苦,缺乏生活实感.所以体现在《临邑舍弟书至苦雨》这首诗中的感情显得空泛。

  上述情况说明,即使是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也有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他早期的诗作还带有过渡性和不成熟性。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看,不能和困守长安十年这一时期的诗作相比,特别是不能和日后离开朝庭走向人民时的诗作,如“三吏”“三别”等相比。

参考资料:
1、 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1-52
2、 王滋源.浅谈杜甫的早期创作——兼评《临邑舍弟书至苦雨》[J].社会科学研究,1983(06)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róng)¹
译文: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葱茏的绿色,柔嫩的芳草,散发出阵阵清香,极目眺望,只见越往远处,草色越是浓密。
注释:¹茸茸:茂盛的样子。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六朝¹旧恨斜阳里,南浦(pǔ)²新茸细雨中。
译文:想起六朝旧恨,南浦送别的场景。再回到眼前的景物,在迷离的草色中。
注释:¹六朝:历史上吴、东晋、宋、齐、梁、陈皆建都与南京,因此称为六朝。²南浦:泛指水滨。后多指以送别之处。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近水欲迷歌扇¹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译文:水边的春草和野花都似乎变成了当年的歌扇和舞裙,当年的歌扇和舞裙化作了今日的春草和野花。
注释:¹歌扇:唱歌时用的扇子。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译文:平川十里,牧入暮归,在茫茫的草色中,只见无数牛羊在慢慢蠕动,晚风习习,传来一阵阵悠扬的笛声。

  《春草》是杨基的代表作,写于南京。融融春辉,激起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沉思。却又寓情于景,自然流出,不着痕迹。

  首联“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以写实领起,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葱茏的绿色。柔嫩的芳草,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肺腑。极目眺望,只见越往远处,草色越是浓密,仿佛整个宇宙都浸透了浓浓的春意。此时此地,游子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颔联“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翻空。写出两种不同的愁滋味。上句有芳草斜阳想起六朝旧恨,与唐代诗人韦庄的名句“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出于同一机抒。下句由细雨春草想起南浦伤别。这两句一句吊古,一句伤别,情景不同,却都是因春草惹起的愁思,隐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立意恰与李白《忆秦娥》同。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颈联回想到眼前景物,在迷离的草色中,我们仍可看出六朝烟花歌舞的痕迹。在诗人眼里,水边的春草和野花似乎都变成了当年的歌扇和舞裙,当年的歌扇和舞裙又化作了今日的春草和野花。历史与现实奇妙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部梦幻般的图画。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结尾两句翻出新意,平川十里,牧入暮归,在茫茫的草色中,只见无数牛羊在慢慢蠕动,晚风习习,传来一阵阵悠扬的笛声。六朝旧梦已完全隐去,代之而起的是一幅充满了田园气息的牧人晚归图。

  从整体上了。这首诗以春草为题,借题发挥,写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哲理性审视,以及他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朦胧追求,同时,又笔笔紧扣主题,几乎每一句都有春草的风情在摇曳,意境隽永,余韵不绝,不失为写景咏物诗中的珍品。

参考资料:
1、 马博士教育网.春草

chūncǎo--yáng

nèn绿róuxiāngyuǎngèngnóngchūnláichùrōngrōng

liùcháojiùhènxiéyángnánxīnchóuzhōng

jìnshuǐshàn绿huāpiānchènqúnhóng

píngchuānshírénguīwǎnshùniúyángfē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