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娟春尽暮心秋,邻里同年半白头。
婵娟春尽暮心秋,邻里同年半白头。
为问蓬莱近消息,海波平静好东游。
为问蓬莱近消息,海波平静好东游。

chǔdàoshìshū--bàoróng

chánjuānchūnjǐnxīnqiūlíntóngniánbànbáitóuwèiwènpéngláijìnxiāohǎipíngjìnghǎodōngyóu

鲍溶

鲍溶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孟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译文:好酒佳酿摆放在高殿之上,亲近的友人跟随我一同游玩。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译文:内厨做好了丰盛的菜肴,烹制鲜美可口的牛羊肉。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译文:秦风的古筝声是多么慷慨激昂,齐地的琴瑟声是那么柔和婉转。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阳阿(ē)¹奏奇舞,京洛出名讴²
译文:还有出自阳阿的奇妙舞蹈,来自京洛的著名歌曲。
注释:¹阳阿:古之名倡阳阿善舞,后因以称舞名。²讴:民歌。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乐饮过三爵¹,缓带倾庶羞。
译文:在歌舞中饮酒过了三杯,我们解开衣袋尽情享用了美味佳肴。
注释:¹爵: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译文:主人和宾客相互行礼,相互献上最美好的祝福。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译文:要谨记旧时结交的朋友不能遗忘,厚始薄终也不与道义相符。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译文:那君子躬身而谦逊是因为他美好的品德,并不是有任何的企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译文:白天里疾风吹过,日光渐渐向西流走。
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译文:青春年华不会再来一次,死亡之期已忽然向我迫近。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译文:就像花叶虽然生长在华美的庭院之中,飘零之后也要重归于荒芜的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译文:然而从古到今,谁能没有一死?既然知道了命运本该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好忧愁?

  这是一首独具特色的游宴诗。它通过歌舞酒宴上乐极悲来的感情变化,深 刻地展示了建安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人生短促的苦闷和建立不朽功业的渴求交织成这首诗的主题,表现出“雅好慷慨”的时代风格。

  这首诗的章法巧妙,很见匠心。诗歌在以较多的笔墨描写美酒丰膳、轻歌曼舞、主客相酬的情景之后,笔锋一转,吐露出欲求亲友忧患相济、共成大业的心愿,再转为对人生短促的喟叹,清醒地指出“盛时不再来”。至此,酒宴的欢乐气氛已扫荡一尽,乐极而悲来的心理历程完整地表达出来了,引人回忆起开篇的浓艳之笔、富贵之景,更添几分悲怆之情。如此立意谋篇,称得上是思健功圆了。

  诗中两个意蕴含蓄的设问句:“谦谦君子德,磬折欲厨求”、“先民谁不死,知命复厨忧”,是展示心理波澜的关键,透露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生死大关的思考。“欲厨求”,“复厨忧”,寓答于问,大有意在言外之妙。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yíng)¹乘鸾(luán)已上天,仁祠(cí)空在鼎湖²边。
译文:公主不幸去世了,只留下瑶台寺还在昭陵旁边。
注释:¹嬴女:指传说中的秦穆公女弄玉。²鼎湖: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译文:今天晚上正值凉风习习的八月十五日清秋月夜,明亮的月光照着这座用公主的汤沐所得造的寺庙。

  中唐宰相权德舆有诗《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据宋·宋敏求《长安志图》所绘的唐太宗昭陵图,在陵域范围之内,有“瑶台寺”、“广济寺”、“澄心寺”、“百城寺”、“舍卫寺”、“升平寺”、“证圣寺”、“宝国寺”等。又据《金石萃编》记载:“瑶台寺,则《昭陵图》有之,在昭陵之西、澄心寺之南也。”据今考古,瑶台寺在昭陵西南十八里处。此诗当是权德舆于昭陵所写。查其诗中之意,则与某位公主有关。

  “嬴女乘鸾已上天”。“赢女”,指秦穆公之女弄玉。萧史教弄玉吹箫引凤,后来二人乘凤鸟而去。此句以弄玉成仙比喻公主去世。

  “仁祠空在鼎湖边”。“仁祠”,明·杨慎《艺林伐山·仙陀》:“佛寺曰仙陀,又曰仁祠。”在此当指瑶台寺。“鼎湖”,本为古代传说黄帝乘龙升天处,后借指帝王。如清·吴伟业《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此句指公主死后,空留下瑶台寺在唐太宗的昭陵旁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此句扣题,点明写诗之时是凉风习习的八月十五日月夜。

  “一望金波照粉田”。“金波”,月光。“粉田”,脂粉田,即公主的汤沐邑。此句再次点明季节,及瑶台寺与公主的关系。

  全诗大意:公主不幸去世了,只留下瑶台寺还在昭陵旁边。今天晚上正值凉风习习的八月十五日清秋月夜,明亮的月光照着这座用公主的汤沐所得造的寺庙

  那么,此诗中提到的公主是谁呢?

  此诗既然写于昭陵,则公主当是唐太宗的姐妹或者女儿。查《新唐书·公主传》,唐太宗的姐妹与女儿中,葬地与佛寺有关者有二:一、比景公主,始封巴陵……显庆中追赠,立庙于墓,四时祭以少牢。二、晋阳公主……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又据宋·赵明诚《金石录·卷三》:“第五百九十三,《唐瑶台寺碑》:许敬宗撰,诸葛思祯正书。贞观十八年。”则至迟到贞观十八年,瑶台寺就已经存在,则此庙与比景公主无关。再据《新唐书·公主传》,“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与“粉田”之意正合,则晋阳公主的葬地极可能就在瑶台寺附近。

  当然,瑶台寺在昭陵西南十八里,算是很外围了,比起同母姐妹们,离昭陵主峰似乎太远,不符合晋阳的身份。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当时认为女子未及笄而亡的有戾气,不能葬在家族墓地,只能葬在佛寺中,用佛法化解戾气。所以二凤在昭陵边修佛寺,并且把小犀牛葬在那里,其实已经是在打擦边球,没办法再近了。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清浅白石滩¹,绿蒲(pú)²³
译文:清澈见底的白石浅滩,嫩绿的蒲草可以满把采摘。
注释:¹白石滩:辋川的一个地方,王维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²向:临近,将近。³堪:能够,可以。⁴把:握。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家住水东西,浣(huàn)¹明月下。
译文:一群少女住在绿水两旁,趁着皎洁的月色洗衣浣纱。
注释:¹浣纱:用西施浣纱的典故,暗示浣纱女的明丽。浣:洗。

  这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描写白石滩月夜景色,清新可喜,颇堪玩味。

  白石滩,辋水边上由一片白石形成的浅滩,是著名的辋川二十景之一。王维的山水诗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这首诗就是用暗示的手法写月夜的光线。它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洁、明亮。如头两句“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写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画。夜色之中,能看得如此分明,这正暗示月光的明亮。唯其月明,照彻滩水,水才能见其“清”,滩才能显其“浅”,而水底之石也才能现其“白”。不仅如此,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还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它们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已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光线稍弱,绿色就会发暗;能见其绿,足见月光特别明亮。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用笔都空灵、超妙。这正是司空图所推崇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的高境。

  最后两句,诗人在白石滩上绘上了一群少女。她们有的家住水东,有的家住水西,都趁着月明之夜,来到这浅滩上洗衣浣纱。不言而喻,正是这皎洁的明月,才把她们吸引过来的。这就又借人物的活动中再衬明月一笔。由于这群浣纱少女的出现,幽静明媚的白石滩月夜,顿时生出开朗活泼的气氛,也带来了温馨甜美的生活气息,整幅画面都活起来了。这就又通过人物的行动,暗示了月光的明亮。这种写法,跟《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以鸟惊来写月明,颇相类似。

  此诗的意境跟《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近似,幽静而有生气,乡村生活气息颇浓,与《过香积寺》、《鹿柴》那一类诗的冷寂情调、意境是迥然有别的。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在白石滩白天所见的清秀景色,后两句写晚上所见的景物和人物活动。诗人淡淡几笔,勾勒出一幅清浅、明朗、柔和、优美的图画,足可见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画面清丽优雅,盎然生机、喜悦之情溢于言外。诗写清溪白石,语言也象清溪白石,洁净洗练,朴素圆实,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自然、纯真的美,也寄托着诗人对这种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流露出诗人特有的诗风。

参考资料:
1、 刘德重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78 .

báishítān

wángwéi tángdài 

qīngqiǎnbáishítān 绿xiàngkān 
jiāzhùshuǐdōng西 huànshāmíngyuèxià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当初聚散¹。便唤作、无由再逢²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xiá)里,敛(liǎn)著眉儿长叹³。惹起旧愁无限。
译文:当时离开的时候,就说了,没有机会再和你见面。最近呢,没有想到我们却再次相遇。闲暇的时候,喝着酒,你皱着眉头叹气。又想起旧时的无限忧愁。
注释:¹聚散:离开。²再逢:再次相遇。³叹:叹气。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盈盈泪眼¹。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²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nèn)别无萦(yíng)绊。不免收心,共伊³长远。
译文:你眼睛里闪着泪光,在我耳边说着你的万种怨恨。但是我也许多的无可奈何,不可能这样永远陪你。等我没有什么牵绊的时候,我就会和你永远在一起。
注释:¹泪眼:闪着泪的眼。²奈:无可奈何。³伊:你。

  风流才子柳永仕途失意后,终日冶游,过着偎红倚翠的放浪生活,这首俚词可为代表作。年轻时在汴京的一次宴会上,他与一个已经分手的歌妓不期而遇,重逢交谈终于达成谅解。这是一段悲欢离合的事,虽然只是宴会上这一场面,却将词人和她的恩恩怨怨写得细腻逼真。上阕先写彼此散后,突然相遇的神态。他认为没有缘由再与她合好,又见她席上强装笑颜,不时皱眉长叹,那楚楚动人的神态勾起他对旧日恩爱的缕缕情思。只见她双眼泪盈,不顾约束,对着他的耳边倾吐着种种隐藏在内心的肺腑之言。而且她对他情感却始终专一。他表示要她“待信真个”,即割断了一切羁绊,他才“收心”,“共伊长远”对前番误会表示谅解后长远相爱。

  柳永的俚词特色多方言口语,既通俗又妥贴而曲尽其意,这是他在接触市民口语中获得的。也因为他对市民观察入微,摹写入物的情态、语气及心理变化,才下笔如此传神。

qiūyuè ·dāngchūsàn

liǔyǒng sòngdài 

dāngchūsàn biàn便huànzuò yóuzàiféngmiàn jìnlái érhuìchónghuānyàn xiàngzūnqián xiánxiá liǎnzhuóméiérchángtàn jiùchóuxiàn 
yíngyínglèiyǎn mànxiàngěrbiān zuòwànbānyōuyuàn nàijiāxīnxià yǒushìnánjiàn dàixìnzhēn nènbiéyíngbàn miǎnshōuxīn gòngchángyuǎn 
月沉沉,人悄悄,一炷后庭香袅。风流帝子不归来,满地禁花慵扫。
月沉沉,人悄悄,一炷后庭香袅(niǎo)。风流帝子¹不归来,满地禁花慵(yōng)扫。
注释:¹帝子:当指妃子言。“风流帝子”四字,《历代诗余》作“草深辇路”。
离恨多,相见少,何处醉迷三岛?漏清宫树子规啼,愁锁碧窗春晓。
离恨多,相见少,何处醉迷三岛¹?漏清宫树子规啼,愁锁碧窗春晓。
注释:¹三岛:泛指仙境。
此词创设了这样的意境:沉沉月夜,悄无声息。落袅遍地而“帝子”不归。使人愁锁碧窗,离恨满怀。又听得杜鹃声声,隔窗传来,更增人愁思。这首词,抒写了寂寞冷清的宫廷生活。诗人写景抒怀,寄寓良深。

mǎngōnghuā··yuèchénchén--yǐnè

yuèchénchénrénqiāoqiāozhùhòutíngxiāngniǎofēngliúziguīláimǎnjìnhuāyōngsǎo

hènduōxiāngjiànshǎochùzuìsāndǎolòuqīnggōngshùziguīchóusuǒchuāngchūnxiǎ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