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荅雁门偈,为怜同社人。多惭惠休句,偕得此阳春。
曾荅雁门偈,为怜同社人。多惭惠休句,偕得此阳春。

chóujiānggōngjiàn--bàoróng

céngyànménwèiliántóngshèrénduōcánhuìxiūxiéyángchūn

鲍溶

鲍溶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孟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chàng)¹独策²³,崎(qí)(qū)历榛(zhēn)
译文:我满怀失望的拄杖回家,崎岖的山路上草木丛生。
注释:¹怅恨:失意的样子。²策:指策杖、扶杖。³还:指耕作完毕回家。⁴曲:隐僻的道路。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山涧(jiàn)清且浅,可以濯(zhuó)吾足¹
译文:山涧小溪清澈见底,可以用来洗去尘世的污垢。
注释:¹濯足:指去尘世的污垢。濯:洗。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lù)¹我新熟酒²,只鸡招近局³
译文:滤好家中新酿的美酒,杀一只鸡来款待邻里。
注释:¹漉:滤、渗。²新熟酒:新酿的酒。³近局:近邻、邻居。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日入室中暗¹,荆薪(xīn)代明烛。
译文:日落西山室内昏暗不明,点燃荆柴来把明烛替代。
注释:¹暗:昏暗。这句和下句是说日落屋里即昏暗,点一把荆柴代替蜡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¹
译文:欢乐时总是怨恨夜间太短,不觉中又看到旭日照临。
注释:¹天旭:天明。

  这是《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五篇。它以一天耕作完毕之后,回家的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做为描写对象,来反映“归园田居”后的另一个生活侧面。

  全诗可分做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集中地描绘了还家路上的情景。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写出结束了劳动,独自一个人手持扶杖,怀着“怅恨”之情,转回家去。但回家的道路坎坷崎岖,荒芜曲折。从表面看,他辛苦劳作一天,且孤独无伴,只身奔家,难免怅然生恨。就深层涵意说,此诗意在抒写欣然自得之情,那么,此“怅恨”二字,实具反衬下文欢快欣然的作用,若将《归园田居》组诗做一整体阅读,便会发现这里的开端“怅恨”,是紧接上诗凭吊丘垄荒墟,人生终当归于空无的感叹而来。“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所致道路的荒凉和艰难,透露出时代特定背景的影象。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路上经过清澈见底的山泉,洗洗沾染尘埃的双脚,整天耕作的疲劳,也就随之一洗而光,浑身变得舒坦自在起来。这两句一扫“怅恨”之意,那么轻松自如,正是坦然自适心态的自然流露。托出归隐之志坚持不改之意。“可以濯吾足”一句,出自古《沧浪歌》,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原是借沧浪之水的清浊为比兴,形象地表达时清则仕,时浊则隐的意思。而陶渊明却任凭涧水清澈见底,依旧用来“濯我足”,完美的显示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委身自然、与自然相得相洽的质性。

  最后六句为第二层,全力叙述归家之后的一些活动。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过滤好自家新近酿好的熟酒,去浊存清饮用。并招来农家近邻,同桌共饮,以“只鸡”为肴,真是快慰无比。此二句诗,描画出了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归居田园之后的淳朴农家生活。他依躬耕垄亩维生,勿需醇醪美酒,山珍海味,只要有自酿之熟酒,自饲之家鸡,邀上邻友,共酌共饮,即已足矣。从中亦可见,作者与近邻农户,相处友善,往来密切的景况。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不知不觉间“日入室中暗”,日落西山,室内暗然,于是索兴燃起根根荆草权当明烛。此句看似寒酸却将诗人的潇洒自如,自得其乐表现出来。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欢快之情涌满心头,在“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黄文焕便又称“‘来’字下得奇”。此情此景,引得诗人竞怨起“夕”时短暂,兴致难尽。那就索性不理时间的早晚,尽情畅饮。“已复至天旭”,直至旭日渐升天已放亮,方肯做罢,以寄其高远之志,抒其胸中超然之情。

  此篇在组诗中,取材独特,既非描绘田园风光,亦非陈述劳动状况,而是以傍晚直至天明的一段时间里的活动为题材,相当于今天所谓“八小时以外”的业余生活为内容,来表达他于田园居中欣然自得的生活情境。其视角新颖,另辟一境,与前四首连读,可以见出组诗实乃全面深刻地再现出陶渊明辞官归隐初期的生活情景及其心路历程。

参考资料:
1、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
2、 曹明纲.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诗文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24-28
3、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523-532
4、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951-952

guīyuántián ·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chànghènhuán zhēn 
shānjiànqīngqiěqiǎn zhuó 
xīnshújiǔ zhīzhāojìn 
shìzhōngàn jīngxīndàimíngzhú 
huānláiduǎn zhìtiān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此去东山又北山¹,镜中强半²尚红颜。
注释:¹“东山”句:表明自己归隐之志。东山系东晋谢安隐居之地,北山即南京紫金山,南齐周颙隐居于此,后出山为官,孔稚珪写有名篇《北山移文》予以讽刺。²强半:多半。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白云出处(chǔ)从无例¹,独往人间竟独还。
注释:¹“白云”句: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语意。出处:个人进退。《易经》:“君子之道,或出或处。” 无例:没有规律,随心随势而动。

hàishī44--gōngzhēn

dōngshānyòuběishānjìngzhōngqiángbànshànghóngyán

báiyúnchūchùcóngwǎngrénjiānjìnghái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
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
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衰颜甘屏迹,幽事供高卧。
衰颜甘屏迹,幽事供高卧。
鸟下竹根行,龟开萍叶过。
鸟下竹根行,龟开萍叶过。
年荒酒价乏,日并园蔬课。
年荒酒价乏,日并园蔬课。
犹酌甘泉歌,歌长击樽破。
犹酌甘泉歌,歌长击樽破。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他过着笨拙、简朴的生活,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要坚定自己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道”。地里的桑与麻都在雨露里安静地生长,燕子和麻雀也渐渐在这里安家了。这是杜甫安静的生活状态,朴实而淡定,淳静而单调。

  “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远处不时传来村里社鼓的声音,急促而有力,溪里的渔舟在水面流转飘荡。“心迹双清”现在已经成为成语,最早的出处是南朝·宋·谢灵运的《斋中读书》里有这样的句子:“矧迺归山川,心迹双寂寞。”注意,他是寂寞,到杜甫才有了“双清”这个说法。杖藜,指拄着手杖行走。藜,是野生植物,茎非常坚韧,可以做拐杖。《庄子·让王》里说:“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这时杜甫的头发已经完全白了,可不就是白首。心迹双清,指心地、行为高洁,没有尘俗之气,杜甫觉得自己的生活超脱了尘俗,对于杜甫来说,这是一种无奈的快乐。

  “村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因为家里没有任何紧迫的事情可做,于是,不用起来那么早,因为不需要经营,也不参与勾心斗角(其实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或者说,他从来都是无足轻重的人物),所以,他的居处变得格外清幽。竹子衬托着田野的绿色,草舍的倒影在江流里荡漾。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没有学上,就放纵孩子的懒惰不去管他们,因为太穷,也只能听任妇人的唠唠叨叨个没完,诗人也不想去赚钱(其实他没门路赚钱),任凭家里一直穷着。人生百年不过是浑然一醉罢了,不需要见人,因此长达一个月不用梳头(因为梳头没有用,没必要梳头),后来闻一多引用过这个典故,专心做学问的闻一多,觉得修饰形容不重要,这跟杜甫的“一月不梳头”意思并不完全一样。

  “衰颜甘屏迹,幽事供高卧。鸟下竹根行,龟开萍叶过。”容颜衰朽的我甘愿屏却我的踪迹,有一些清幽的事情供我在高卧赏心:鸟儿落在地上,在竹根旁边行走,乌龟顶开水中的浮萍叶子游过。

  “年荒酒价乏,日并园蔬课。犹酌甘泉歌,歌长击樽破。”年景不好,原来的酒钱已经不够用了,我只能并日而食(两天吃一天的饭),省下来经营园蔬得来的收入,用以买酒。“甘泉歌”是一首乐府诗,原歌是:“运石甘泉口。渭水不敢流。千人唱。万人讴。金陵余石大如塸。'诗人一边唱着甘泉歌,一边击打着酒樽,歌太长,酒樽都被敲破了,歌真的长吗,不长,但一直唱,一直敲,酒樽总会破掉的。

  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在草堂的生活状态,这给人的印象是杜甫是懒散的,这像一个混吃等老的闲人,一个失去理想的人,实际情况是这样吗,不是的。杜甫的懒散是因为他想做事而做不成,他苦恼,他没有办法,大环境之下,他只能以自己的“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做形式上的抗争,他憋屈,他苦恼,他以懒散的行状示人,而实际上,他的生活是相当积极的,否则就不会有草堂安定的生活了,他砍树除草,他伐竹种药,比如《除草》诗“芟荑不可阙,疾恶信如仇”,比如《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成竿”。老杜不管在怎样的生活状态之下,他从来都是积极的。

píngsānshǒu--

yòngzhuōcúndàoyōujìnqíngsāngshēnyànquèbànshēngchéng

cūnshíshízhōuqīngzhàngcóngbáishǒuxīnshuāngqīng

wǎnjiāshìyíngzhuǎnyōuzhúguāngtuánshěyǐngyàngjiāngliú

shīxuécóngérlǎnzhǎngpínrènchóubǎiniánhúnzuìyuèshūtóu

shuāiyángānpíngyōushìgōnggāoniǎoxiàzhúgēnxíngguīkāipíngguò

niánhuāngjiǔjiàbìngyuánshūyóuzhuógānquánzhǎngzūn

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
吾始¹²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³?”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fù)盆水于地,芥(jiè)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hé),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
译文:我刚开始到海南岛时,环顾四面大海无边无际,凄然为此悲伤,说:然什么时候才能够离开这个岛呢?”一会又停下来想想,天地都在积水中,九州也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小海中,难道有生下来不在岛上的吗?把一盆水倒在地上,小草叶浮在水上,一只蚂蚁趴在草叶上,迷茫的样子不知道如何渡过。一会儿水干了,蚂蚁于是径直下叶走。见到同类,哭着说:然我差点再也见不到你了。”哪知道一小会后就出现了四通八达的大道呢?想到这个可以笑一笑。
注释:儋耳:地名,今海南省儋县。¹始:开始。²至:到。³耶:文言助词。相当于“呢”。⁴少:小。⁵方轨:两车并行。
戊寅九月十二日,与客饮薄酒小醉,信笔书此纸。
(wù)(yín)九月十二日,与客饮薄酒小醉,信笔¹书此纸。
译文:戊寅九月十二日,和客人喝少许酒微醉,随笔写下这篇文章。
注释:¹信笔:随手书写信笔写来,直抒胸臆。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¹
译文:官员到了七十岁就应该退休,这在有关规章制度里是有明文规定的;
注释:¹明文:明确的文字记载。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译文:为什么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像听不到这个规定一样呢?
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
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
译文:可怜已经是八九十岁的人了,牙齿都脱落了,老眼昏花。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译文:生命已经像晨露一样短促还在贪图名利,拥有的时光已经像夕阳一样所剩无几还在为子孙的利益操心。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挂冠¹顾翠緌(ruí)²,悬车³惜朱轮。
译文:本应退休,却舍不得丢下官帽上的装饰物;本应交还公家配给的车辆,却舍不得红色车轮而不愿交车。
注释:¹挂冠:挂起管帽,表示辞官不干。²緌:古代冠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³悬车:吊起车子不再使用,表示辞官家居。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金章¹腰不胜,伛(yǔ)(lǚ)²入君门。
译文:他们老得连腰都支撑不住表示官阶的金章标志了,却还硬撑着弯着腰挣扎着到朝廷上班。
注释:¹金章:指贵重的官服标志。²伛偻:曲背弯腰。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译文:天下谁不爱荣华富贵呢?谁不喜欢沾公家的便宜呢?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译文:但人年纪大了就必须告老退休,功成名遂就应该退下来。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少时共嗤(chī)(qiào)¹,晚岁多因循。
译文:许多人年轻时对不按时退休的人都是加以讥讽责备的,可是当他们年老时却因循前例而拒不退休。
注释:¹嗤诮:讥笑。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贤哉汉二疏¹,彼独是何人?
译文:汉朝主动退休的两位姓疏的高级官员是多么贤明啊!他们究竟是怎样高尚的人呢?
注释:¹二疏:指汉宣帝时名臣疏广与兄子疏受。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译文:令人叹息的是像这样主动按时退休的道路,却没有人跟着走!

zhìshì--bái

shíérzhìshìyǒumíngwén

nǎitānróngzhěyánwén

liánjiǔshí齿chǐzhuìshuāngmóuhūn

cháotānmíngyángyōuzisūn

guàguāncuìruíxuánchēzhūlún

jīnzhāngyāoshènglóujūnmén

shuíàiguìshuíliànjūnēn

niángāogàolǎomíngsuì退tuìshēn

shǎoshígòngchīqiàowǎnsuìduōyīnxún

xiánzāihànèrshūshìrén

dōngménrénch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