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知不远,白首要难归。空想烟云里,春风鸾鹤飞。
青溪知不远,白首要难归。空想烟云里,春风鸾鹤飞。
谁论传法偈,自补坐禅衣。未谢侯门去,寻常即掩扉。
谁论传法偈,自补坐禅衣。未谢侯门去,寻常即掩扉。

jīngménqiūyǒurén--

qīngzhīyuǎnbáishǒuyàonánguīkōngxiǎngyānyúnchūnfēngluánfēi

shuílùnchuánzuòchánwèixièhóuménxúnchángyǎnfēi

齐己

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74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
凤飞九千仞(rèn)¹,五章²备彩珍。
译文:<span style="color:#660000;">凤凰从九天之上下来,身上五彩缤纷。
注释:<span style="color:#660000;">凤凰从九天之上下来,身上五彩缤纷。
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xián)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译文:它衔着瑞书来到长安,却一无所获,失望而归。
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横绝¹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译文:它又周游四海,也都无所遇,没有知音。
注释:¹横绝:横越;横度。
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
吾营紫河车¹,千载落风尘。
译文:我流落于风尘之中,且炼此紫河车之仙药。
注释:¹紫河车:道家称修炼而成的仙液。色紫,谓服之可长生。
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
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
译文:此药深藏在大海和深山之中,我为采铅便来至清溪之滨。
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
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
译文:登上大楼山,举首眺望仙人。
羽驾灭去影,飚车绝回轮。
羽驾灭去影,飚(biāo)¹绝回轮。
译文:可是仙人在哪里?他们的羽驾云车一去无回,不见踪影。
注释:¹飚车:指传说中御风而行的神车。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
尚恐丹液迟,志愿¹不及申。
译文:我恐炼丹已迟,求仙的愿望来不及实现。
注释:¹志愿:志向和愿望。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
译文:但悲镜中白发已衰,羞对仙人。
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
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
译文:人间盛开的桃李花,并不能常开不衰。
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亲。
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¹亲。
译文:惟有到天上的清都仙境,才能与韩众一样的仙人一样与天同寿,永驻青春。
注释:¹韩众: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出自《楚辞·远游》。
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际,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选自《太平广记》)
华隆¹²(yì)³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zé)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¹⁰矣。犬彷徨¹¹(háo)¹²,往复路间¹³。家人怪¹⁴其如此,因¹⁵随犬往,隆闷绝¹⁶委地¹⁷。载归家,二日乃¹⁸苏。隆未苏¹⁹之际,犬终不食。自此爱惜²⁰,如同于亲戚²¹焉。
译文:华隆喜欢射箭打猎,他养了一只狗,名字叫“的尾”,每次打猎都带着它跟随自己。后来有一次,华隆到江边,被一条大蛇围绕全身。于是狗将蛇咬死。但华隆浑身僵硬的卧在地上毫无知觉。“的尾”在他周围心神不宁地吼叫,在华隆的家至江边的路上走来走去。家人对这只狗的举止感到奇怪,于是就跟着狗一起来到了江边。看见华隆窒息倒地,将他送回家。两天后才苏醒。在他还没有苏醒之前,狗一直都没有吃饭。从此他十分爱惜这只狗,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注释:¹华隆:人名。²好:喜欢。³弋:射。⁴畜:养。⁵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将:带,领。⁶后:后来,以后。⁷遂:于是,就。⁸咋:咬。⁹仆:到。¹⁰无所知:一点也没知觉。¹¹彷徨:徘徊。¹²嗥吠:吼叫。¹³往复路间:在华隆的家至江边的路上走来走去。¹⁴怪:感到奇怪。¹⁵因:于是。¹⁶闷绝:窒息。¹⁷委地:倒在地上。委:倒。¹⁸乃:才。¹⁹苏:苏醒。²⁰惜:怜。²¹亲戚:亲人、亲属。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xī)、冉(rǎn)有、公西华侍坐¹
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注释:¹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¹,毋吾以也²。居则曰³:‘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译文: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注释:¹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²毋吾以也:这句话是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是“毋以吾也”。“以”同“已”,意为“止”。毋:不要。³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⁴如或:如果有人。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⁵则:连词,那么,就。⁶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率尔¹而对曰:“千乘之国²,摄乎大国之间³,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jǐn);由也为之,比(bǐ,旧时读bì)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用(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注释:¹率尔:不假思索的样子。²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兵车。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³摄乎大国之间:摄,夹。乎:于,在。⁴加之以师旅:用(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用,凭借。师旅,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⁵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因,动词,接着。饥馑,饥荒。⁶比及:等到。⁷且:连词,并且。⁸方:道,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夫子哂之。
夫子哂(shěn)¹之。
译文: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注释:¹哂:微笑,这里略带讥讽。
“求!尔何如?”
“求!尔何如?”
译文:“冉有,你怎么样?”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对曰:“方¹六七十,如²五六十,求也为之,比(bì)及三年,可使足³民。如礼乐,以(sì)君子。”
译文: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注释:¹方:见方,纵横。²如:连词,表选择,或者。³足:使……富足。⁴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⁵其:那。⁶以:把。后边省宾语“之”。⁷俟:等待。
“赤!尔何如?”
“赤!尔何如?”
译文:“公西华,你怎么样?”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对曰:“非曰能¹之,愿学焉²。宗庙之事,如³,端章甫,愿为小相¹⁰。”
译文: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注释:¹能:动词,能做到。²焉:这里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工作。³如:连词,或者。⁴会:诸侯之间的盟会。⁵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⁶端:古代的一种礼服。⁷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⁸愿:愿意。⁹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¹⁰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
“点!尔何如?”
“点!尔何如?”
译文:“曾皙,你怎么样?”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¹²³,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译文:(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注释:¹鼓:弹。²瑟:古乐器。³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⁴舍:放下。⁵作:立起来,站起身。⁶撰:才具,才能。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子曰:“何伤¹²?亦各言其志也!”
译文: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注释:¹伤:妨害。²乎:语气词,呢。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莫 通:暮)
曰:“莫(mù)春者¹,春服既成,冠²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³,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莫 同:暮)
译文: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注释:¹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春:指农历三月。既:副词,已经。²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³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几个成人,几个孩子。五六,六七,都是虚数。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夫子喟然¹叹曰:“吾与²点也!”
译文: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注释:¹喟然:叹息的样子。²与:赞成。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三子者出,曾皙后¹。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译文: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注释:¹后:动词,后出。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夫子何哂由也¹?”
译文: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注释:¹夫子何哂由也:何,为什么。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¹,是故哂之。”
译文:(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逊,所以我笑他。”
注释:¹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逊。以:介词。靠,用。让:礼让,谦逊。
“唯求则非邦也与?”
“唯求则非邦也与¹?”
译文:“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注释:¹唯求则非邦也与:唯,用于句首,表示语气。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译文:“哪里见过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不是国家的呢?”
“唯赤则非邦也与?”
“唯赤则非邦也与?”
译文:“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相呢?”

 zēng rǎnyǒu gōng西huáshìzuò

lún xiānqín 

 zēng rǎnyǒu gōng西huáshìzuò 

yuē  zhǎngěr  yuē  zhī  huòzhīěr zāi  

shuàiěrérduìyuē  qiānshèngzhīguó shèguózhījiān jiāzhīshī yīnzhījǐn yóuwéizhī sānnián shǐ使yǒuyǒng qiězhīfāng  

shěnzhī 

 qiú ěr  

duìyuē  fāngliùshí liùshí qiúwéizhī sānnián shǐ使mín yuè jūn  

 chì ěr  

duìyuē  fēiyuēnéngzhī yuànxuéyān zōngmiàozhīshì huìtóng duānzhāng yuànwéixiǎoxiàngyān  

 diǎn ěr  

 kēngěr shěérzuò duìyuē  sānzhězhīzhuàn  

yuē  shāng yánzhì  

yuē  chūnzhě chūnchéng guànzhěliùrén tóngliùrén  fēng yǒngérguī   (tōng  )

kuìrántànyuē  diǎn  

sānzhěchū zēnghòu zēngyuē  sānzhězhīyán  

yuē  yánzhì  

yuē  shěnyóu  

yuē  wéiguó yánràng shìshěnzhī  

 wéiqiúfēibāng  

 ānjiànfāngliùshíliùshíérfēibāngzhě  

 wéichìfēibāng  

 zōngmiàohuìtóng fēizhūhóuér chìwéizhīxiǎo shúnéngwéizhī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译文:国亡家破之际我能到哪去呢?西子湖畔有我的榜样。(于谦和岳飞的墓都在西湖边)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日月双悬于氏墓¹,乾(qián)²半我岳³家祠(cí)
译文:于忠肃(于谦)的功绩可与日月同辉,岳武穆曾经保住了宋朝半壁江山,朝廷给他在西湖边建了祠庙。
注释:¹日月句:日月,指明朝,也有光辉的意思。于氏,指于谦,见于谦《出塞》作者简介。²乾坤,天地。³岳:指岳飞,见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作者简介。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惭将赤手¹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²
译文:很惭愧我抗清复明大业未成,手无寸功,却想和这两位葬在一起。我凭借一颗赤诚之心,想在西子湖畔有一处我的安息之地。
注释:¹赤手:空手。²借一枝:即借一枝栖,李义府《咏鸟》:“上林无限树,不借一枝栖”。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他日素车¹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chī)夷!
译文:以后有那么一天,在很多素车白马赶到浙东来向我吊丧的路上,东海将会掀起愤怒的狂涛,那怒涛难道一定是伍子胥吗?
注释:¹素车:素车白马,指送丧的行列。
诗题辞故里,而诗人十分明白此去乃辞人世。面对死亡的命运,抗清英雄张煌言在诗中所抒发的,不是对生的留念,也不见半点悲戚。充塞全诗的是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以及身虽死而志不移的豪壮情怀。首联点题,述及辞故里、向杭州之行,且表明欲效民族英雄于谦、岳飞,魂归西湖。二三两联承此而展开,既表达对于、岳二人的景仰之情,又为自己能够为国家民族利益而献身感到自豪。尾联为全诗情感发展的高潮,慷慨悲壮之气震撼人心。

jiǎchényuè

zhānghuángyán míngdài 

guówángjiāzhī 西tóuyǒushī 
yuèshuāngxuánshì qiànkūnbànyuèjiā 
cánjiāngchìshǒufēnsān gǎnwèidānxīnjièzhī 
chēdōngzhè tāoshǔchī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译文:九月九日茱萸成熟,插鬓时发现鬓发已经白了许多,伤心!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译文:登高瞭望高山大海,满目凄凉,为古昔之人悲哀。
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
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¹客。
译文:远访为吊念屈原而投沙之人,因为我也是逃名隐逸之客。
注释:¹逃名:“逃名”一作“名山”。
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译文:故交中还有谁在?独有崔亭伯崔侍御你了。
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
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
译文:重阳节到了也不知道,放船载酒任水漂流。
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译文:我手持一枝菊花,和二千石的太守调笑。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译文:日暮时分头戴头巾归岸,传呼之声充满阡陌。
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译文:一双白鹿拉着红色官车,后面宾客光辉显赫。
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
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
译文:夫子你坐在其中,你我就像相隔云霄。
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译文:良辰与美景,白白地错过,没有喝到酒,没有听歌舞。
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
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
译文:晚上我从南峰归来,女萝间的明月落下水壁。
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译文:再登上郡楼瞭望,古松的颜色也因寒更绿。
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译文:你我咫尺之间,却不可相亲,我好像一只被抛弃的鞋子。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
译文:九卿高官从朝廷而来,乘着五马豪华大车。
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
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
译文:拂晓朱门列戟,撩开帏帐就看见碧嶂一排排。
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
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
译文:登高遥望远海,招集到许多英才。
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译文:紫绶官员欢情融洽,黄花插鬓逸兴飞。
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
山从¹图上见,溪即²镜中回。
译文:青山好像图画,流溪仿佛镜中回旋。
注释:¹从:“从”一作“依”。²即:“即”一作“向”。
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译文:遥羡你在重阳节的佳作,现在应该过了戏马台吧。
李白集中存有酬赠崔侍御诗十一首,大多是在金陵(今江苏南京)一带写的。这组诗当是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秋李白南游至宣城(今属安徽)时所作。关于崔侍御为何人,学术界尚存争议。郁贤皓《李白诗中崔侍御考辨》认为,崔侍御即是崔成甫。这两首诗感叹光阴易逝与怀才不遇,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也蕴含了抱负未能实现的苦闷。

xuānzhōujiǔwéncuīshìwéntàishǒuyóujìngtíngshídēngxiǎngshāntóngshǎngzuìhòucuīshì--bái

jiǔzhūshúchābìnshāngzǎobái

dēnggāowàngshānhǎimǎnbēi

yuǎn访fǎngtóushārényīnwèitáomíng

jiāojìngshuízàiyǒucuītíng

zhòngyángxiāngzhīzàijiǔrènsuǒshì

shǒuchízhīdiàoxiàoèrqiānshí

ànguīchuánàiqiān

tóngjīnshuāngbái鹿bīncónghuī

zizàijiānsuìchéngyúnxiāo

liángchénměijǐngliǎngfāngzhì

wǎncóngnánfēngguīluóyuèxiàshuǐ

quèdēngjùnlóuwàngsōnghánzhuǎn

zhǐchǐqīn

jiǔqīngtiānshàngluòdàopánglái

lièzhūménxiǎoqiānwéizhàngkāi

dēnggāowàngyuǎnhǎizhàoyīngcái

shòuhuānqíngqiàhuánghuāxìngcuī

shāncóngshàngjiànjìngzhōnghuí

yáoxiànzhòngyángzuòyīngguòt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