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将诗酒赏良时,久不吟诗思苦迟。无酒已辜今夜月,如何容得更无诗。
拟将诗酒赏良时,久不吟诗思苦迟。无酒已辜今夜月,如何容得更无诗。

zhōngqiūduìyuèyǒuyǒng--bēn

jiāngshījiǔshǎngliángshíjiǔyínshīchíjiǔjīnyuèrónggèngshī

徐贲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5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扬子遁居,离俗独处。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礼薄义弊,相与群聚,惆怅失志,呼贫与语:“汝在六极,投弃荒遐。好为庸卒,刑戮相加。匪惟幼稚,嬉戏土沙。居非近邻,接屋连家。恩轻毛羽,义薄轻罗。进不由德,退不受呵。久为滞客,其意谓何?人皆文绣,余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独藜飧。贫无宝玩,何以接欢?宗室之燕,为乐不盘。徒行负笈,出处易衣。身服百役,手足胼胝。或耘或耔,沾体露肌。朋友道绝,进宫凌迟。厥咎安在?职汝为之!舍汝远窜,昆仑之颠;尔复我随,翰飞戾天。舍尔登山,岩穴隐藏;尔复我随,陟彼高冈。舍尔入海,泛彼柏舟;尔复我随,载沉载浮。我行尔动,我静尔休。岂无他人,从我何求?今汝去矣,勿复久留!”
扬子遁(dùn)居,离俗独处。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jù)¹。礼薄义弊(bì),相与群聚,惆(chóu)(chàng)失志,呼贫与语:“汝(rǔ)在六极²,投弃荒遐(xiá)。好为庸卒,刑戮(lù)相加³。匪惟幼稚,嬉戏土沙。居非近邻,接屋连家。恩轻毛羽,义薄轻罗。进不由德,退不受呵。久为滞客,其意谓何?人皆文绣,余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独藜(lí)。贫无宝玩,何以接欢?宗室之燕,为乐不槃(pán)。徒行负笈(jí),出处易衣。身服百役,手足胼(pián)(zhī)。或耘或耔(zǐ),沾体露肌。朋友道绝,进宫凌迟。厥(jué)(jiù)安在?职¹⁰汝为之!舍汝远窜,昆仑之颠;尔复我随,翰飞¹¹(lì)¹²。舍尔登山,岩穴隐藏;尔复我随,陟彼高冈¹³。舍尔入海,泛彼柏舟¹⁴;尔复我随,载沉载浮¹⁵。我行尔动,我静尔休。岂无他人,从我何求?今汝去矣,勿复久留!”
译文:扬雄远离世俗过隐居生活,四周不是群山就是荒野,自家围墙外有个乞丐,人不但穷而且无礼数。於是他意识到,长期地与这种无礼无义的人相处下去,志向都被磨灭殆尽。因此他向那穷鬼喊道:“你有六大恶习,被抛弃在荒野。好为平常的小兵,对人刑罚屠戮。当匪徒时欺负嬉戏在土堆上的小孩。居住在连排的屋里比邻而居。把恩惠看的如羽毛般轻,对义气看的比罗纱轻。高升时不因品德,离退时不受苛责。长久以来成为了位卑得人,你到底想成什么人?人人都文采华丽,旧衣服一大堆,人人都吃稻米,我却吃剩菜,贫穷没宝物玩,为何这么高兴?请亲戚们来家里吃个饭,本来应该是很愉快的事我却不觉得快乐,交通工具也买不起,背个破箱子到处游学,在家穿的那套衣服简直见不得人,若要出去还得换一件。到处打短工,手脚的老茧越来越厚。有时候下田劳作,任雨水淋湿全身。和我交往的朋友越来越少,生活每况愈下。我就想不通这到底是谁的罪过!我思来想去这主要原因得归咎与你!为了避开你,我逃窜到昆仑山顶。但我发现你还是跟着我,不管我是飞天登山打洞下海都摆脱不掉你。我动你跟着动,我停你跟着停。难道这世道上就没其他人了么?你唯独跟我干嘛啊!我求你你可不可以走呵?不要再留下来了好不好?”
注释:¹窭:贫寒。²六极:东西南北上下,指宇内。好为庸卒,常为别人的佣工、仆人。³刑戮相加:屡遭惩罚。⁴藜飧:以野菜为食。⁵槃:快乐。⁶徒行负笈:步行求学。⁷出处易衣:家中穷得仅有一件衣服,谁出门谁换上。《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谄,其仕有如此者。”⁸胼胝:老茧。凌迟,衰退,此谓仕途坎坷。⁹咎:过错。¹⁰职:主要。¹¹翰飞:高飞。¹²戾天,至天。《诗经·小雅·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¹³陟彼高冈:登上那高丘。《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¹⁴泛彼柏舟:飘荡着拍木舟。《诗经·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¹⁵载沉载浮:在水中又沉又浮。《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贫曰:“唯唯。主人见逐,多言益嗤。心有所怀,愿得尽辞。昔我乃祖,宣其明德,克佐帝尧,誓为典则。土阶茅茨,匪雕匪饰。爰及季世,纵其昏惑。饕餮之群,贪富苟得。鄙我先人,乃傲乃骄。瑶台琼榭,室屋崇高;流酒为池,积肉为崤。是用鹄逝,不践其朝。三省吾身,谓予无諐。处君之家,福禄如山。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堪寒能暑,少而习焉;寒暑不忒,等寿神仙。桀跖不顾,贪类不干。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惕,予独无虞!”言辞既磬,色厉目张,摄齐而兴,降阶下堂。“誓将去汝,适彼首阳。孤竹二子,与我连行。”
贫曰:“唯唯。主人见逐,多言益嗤(chī)¹。心有所怀,愿得尽辞。昔我乃祖,宣其明德,克佐(zuǒ)帝尧,誓为典则²。土阶茅茨,匪雕匪饰。爰(yuán)及季世,纵其昏惑(huò)。饕(tāo)(tiè)³之群,贪富苟得。鄙我先人,乃傲乃骄。瑶台琼榭(xiè),室屋崇高;流酒为池,积肉为崤(xiáo)。是用鹄(hú)逝,不践其朝。三省吾身,谓予无諐。处君之家,福禄如山。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堪寒能暑,少而习焉;寒暑不忒(tè),等寿神仙。桀跖不顾,贪类不干。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chù)(tì),予独无虞(yú)!”言辞既磬(qìng),色厉目张,摄齐(zī)¹⁰而兴,降阶下堂。“誓将去汝(rǔ),适彼首阳。孤竹二子¹¹,与我连行。”
译文:那穷鬼说:“哦哦,你要赶俺走可不可以言简意赅点?说了那么多我都想笑了。但走之前我得把话说清楚,我祖上身心洁白,不事暧昧,凭藉清明仁德,辅佐过帝尧,是後世的典范。他的房屋也是茅草土胚,没雕饰过。到了末世的时候,昏庸无知的人放纵自己。贪食无厌的人很多,贪图富贵得非正道。那些人鄙视我的祖先,骄纵傲慢。修建那些高台琼楼,池子里都是酒,肉堆得比山还高。后世皇帝骄奢贪婪,所以我如鸿鹄高飞而去,不在朝廷堕落。我几次反省,认为我自己并无过错。我常驻你家,给你带来的是无尽的福气。你不记住我的大恩大德,却纠结於我的这点穷气。因为我的存在,使你从小就有禁得住寒暑的习惯,你简直就是不会死的神仙,那些盗贼和贪官从来也不会来打扰你,别人要几重门锁着才敢睡,你却敢在露天下睡,别人都提心吊胆的,你却从来都没有担忧。”话说完后,神情严肃瞪大眼睛看着扬雄,两手撩起衣服下面的边,从屋里走出来。说“我发誓要离开你了,去首阳山。孤竹的两个孩子,将会与我同行。”
注释:¹嗤:笑。²“昔我”四句,不明所指。宋魏仲举刊《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引洪兴祖注云:“予尝见《文宗备问》云: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自尔相承送之。”又唐《四时宝鉴》云:“高阳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巷死。世作靡弃破衣,是日祝于巷曰:除贫也。”按高阳氏即颛顼,传为黄帝孙,扬雄此文所谓“贫”的祖先能辅佐帝尧,想必与“穷子”一样出身显赫,然典籍未见“穷子”的其他事迹。³饕餮:本怪兽名,贪吃致死。后以称贪婪人。⁴崤:山名,此借指山。⁵諐:同“愆”,罪过。⁶忒:更、变。不忒,谓不受影响。⁷重蔽:层层保护。⁸怵惕:恐惧。⁹磬:尽。¹⁰摄齐:撩起衣下摆。¹¹孤竹二子:孤竹君子伯夷和叔齐,两人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请不贰过,闻义则服。长与汝居,终无厌极。”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请不贰(èr)过,闻义则服。长与汝居,终无厌极。”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译文:我于是让席,对他不停地表示歉意:“这种失误不会再有第二次了,听说了你的深明大义我佩服不已,与你长久相处下去我到死都不会满足。”贫儿于是就不走了,与我游玩与休憩。

  此赋描述了作者想摆脱“贫儿”却根本甩不掉的无可奈何之情景。首段“舍汝远窜”以下到“勿复久留”几句说,扬雄想舍弃贫儿,故而跑到昆仑之巅,但贫儿却跟着在天上飞;扬雄躲到山崖里,贫儿也跟着上山来;扬雄摇着船躲到海上去,贫儿也跟着来到海上;扬雄走,贫儿也走,扬雄停下来,贫儿也停下来;扬雄质问贫儿为何要这样跟着自己,他要贫儿赶快离开他,一刻也不能耽搁。由此可知,扬雄想摆脱贫儿,他到处躲,但就是躲不掉,这实际上是他自己辛酸生活的艺术描绘,他用的笔调却是轻松的、充满玩笑的,这种自嘲自解的戏谑很有一种黑色幽默之美感。另外,《逐贫赋》对贫儿答语的描写也充满了黑色幽默之美:“堪寒能暑,少而习焉。寒暑不忒,等寿神仙。桀跖不顾,贪类不干。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惕,予独无虞。”贫儿说:“主人倒是不错啊,你从小就经得住寒暑的侵袭,你简直就是不会死的神仙,那些盗贼和贪官从来也不会来打扰你,别人要几重门锁着才敢睡,你却敢在露天下睡,别人都提心吊胆的,你却从来都没有担忧。”扬雄在这里用开玩笑的语调来写贫儿的辩解,这实在是一种黑色幽默,由此可以见出扬雄抒情赋的大胆和幽默,显露出一种独特的美学色彩。

  扬雄在《逐贫赋》显示了一种新的态度。那就是对贫穷——物质穷乏的态度。在他酸溜溜的口气中,读者能发现中国人“一分为二”思维方式对生活本身发生的影响。在这种思维方式里,关键不在于怎样生活或生活得怎样,而在于如何解释生活、解释得怎么样。这种典型的唯心主义生活观、幸福观后来构成了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这种生活观的负面影响是较大的,它往往导致人们随遇而安,安于现状,不能或不愿改善生活,而只是改变对自己生活的判断。扬雄的虚弱无力和无可奈何在这篇文章里表现得很充分,他没有能力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便设法把不好的生活解释为好的生活。虽然是自欺欺人,但获得心理平衡,这才是最重要的。他试图找出贫寒生活的优点,找出富贵生活的不足。这种努力,后来在道德层面上得到了完成,那就是:富贵的,总是不道德的,至少是道德可疑的;贫寒的,则往往是因为道德高尚。富贵变成了道德负号,贫寒则成为道德正号。于是,精神的奖励就弥补了物质的匮乏,甚至成了生活中的画饼。扬雄的这篇《逐贫赋》,可能就暗示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这一深刻转捩。

参考资料:
1、 章沧授 等.古文鉴赏辞典(上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375-378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寻真¹误入蓬(péng)(lái)²岛,香风不动松花³
译文:寻仙问道,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这里到处香气弥漫,松花自落。
注释:隐者:隐士,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人,这里指所谓的仙人。¹真:即仙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²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³松花:松树的花。⁴老:衰老,引申为花的衰老,即下落的意思。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采芝¹何处未归来,白云遍²地无人扫。
译文: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还不回来,这满地的白云幸好没人打扫。
注释:¹采芝: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此处代指作者所要寻找的仙人。²遍:一作“满”。

  唐诗中寻访隐者不遇为题材的小诗有好几首。而似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最为后人激赏。魏野这首七绝的意境很像贾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题中的“隐者”为谁,人们已不得而知,魏野本人即是宋初有名的隐士,他与不少隐逸者有交往,这里反映的就是诗人生活的这一方面,写的是隐者相寻,终未得遇。与贾岛诗相比,诗题虽同,内中含义却昭然有别。贾岛诗中,隐者在“云深不知处”,但毕竟“只在此山中”,还是有目标可见的,而此诗中的隐者,行迹更加漂泊不定,难以捉摸。

  “寻真误入蓬莱岛”,首句点出寻访的地点,这位隐士看来是个道士,诗人称之为得道成仙的“真人”,足见敬仰之情。“误”二字,既说明诗人是不知不觉中来到此地的,也表现了他对此幽寂之景的惊异之情、“香风不动松花老”具体写所见之景。香风不动,松花自落,隐者居处之清幽可见。

  第三句“采芝何处未归来”为一转折。贾岛诗中虽略去问句,却还有一回答的童子出现,魏野则将发问的对象也略去了。他自问自答道:满地白云,杳无行迹,隐者想必采灵芝去了。灵芝,历来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药,长在深山峭壁,来取不易,隐者这一去,何时归来就难么肯定了。诗人虽未能见到隐者,内心却向往之,他伫立于此,极目远眺,隐隐透出惘然若失的感情,诗篇已终,余音未了。

  在宋初诗人中,魏野的风格是近于唐人的。《宋史》本传云:“野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写访隐者不遇的诗,除贾岛一首外,唐人如高骈“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挑开”,李商隐“城廓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雪满衣”,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等等,在唐诗中都属上乘之作。“意味闲雅”(蔡正孙语)是这些诗总的风格。魏野一生没有出仕,居处是“清泉环绕,旁对云山,景趣幽绝”(《宋史》本传),真宗遣使召之,他“闭户逾垣而遁”(《宋诗纪事》卷一),是个真隐士,他写的《寻隐者不遇》诗,于“闲雅”之外,就更有隐逸之风。前人称他诗风“平朴而常不事虚语”(《玉壶野史》),这首诗纯用白描手法,青松郁郁,白云悠悠,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将香风引入诗句,更使整个画面增辉。而这些都显示了隐者的高洁,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29-30

xúnyǐnzhě--wèi

xúnzhēnpéngláidǎoxiāngfēngdòngsōnghuālǎo

cǎizhīchùwèiguīláibáiyúnbiànrénsǎo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林¹花多媚(mèi)²,春鸟³多哀
译文:春暖花开时节,野外林中花木争奇斗艳,明媚可爱。在如此美妙的环境中,鸟儿的鸣叫声显得孤哀凄绝。
注释:¹春林:春天的树林。²多媚:多妩媚。³春鸟:春天的鸟。青鸟。⁴意:鸣叫之意。⁵多哀:多孤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春风¹²多情³,吹我罗裳(cháng)开。
译文:拂面的春风令人醉,多情的它似乎善解人意,轻轻撩起游春少女的衣衫。
注释:¹春风:春天的风。²复:又。再。³多情:富于感情,常指对情人感情深挚。⁴罗裳: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制作的下裳。犹罗裙。

  诗的开篇,描写的是百花盛开、阳光明媚的春天景象:树木、小草披绿叶翠,郁郁葱葱;重重地垂挂在枝头的花朵,在微风的轻吻下摇摆不停;小蜜蜂贪婪地采集花蜜;婀娜多姿的鸟儿抖着美丽的衣裙,成双成对地在花丛中尽情飞舞,杜鹃鸟的歌声清凉动听,在树林里盘旋回荡。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春天里,人们领略到了鸟语花香的盎然春意。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是斑斓多姿、美丽动人的春景,但细细品位不难发现这其中还用了两个比喻,一是用林以花暗喻“女人以色媚人”,一是用鸟以意哀来暗喻“男以情动人”。这里用的是暗喻的修辞手法,明写花香鸟语,暗写男女之情。

  一位游春的少女在野外尽兴地玩耍,温柔的春风轻轻地撩开了少女的罗裙。这本是自然现象,但诗人却赋予春风以生命,仿佛它也有了人的感情。春风尚且多情,有情的男子又在哪里呢?这美丽景色倘有意中人相伴,那该别有一番情趣。诗人在这里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生活的热烈追求和无限向往,而这一切由明白晓畅的语言娓娓到来,犹如涓涓细流,润人心田,好似一支优美的乐曲,清新悦耳,回味无穷,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这首诗的显著特点,便是写活了一个“春”字。前三句都以“春”字开头,又用“春林”、“春鸟”、“春风”将三句紧密钩连在一起,这种手法在古诗中称为“钩句”,从另一个角度看,三句诗反复使用一个相同的字“春”,这种现象叫做“重字”。在唐以前的古诗中,特别是南朝民歌中,“重字”是发挥强调、反复、回环作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使用“春”字,起到了点题的作用,浓化了诗歌的意境,尽情地讴歌了春天。

  这首诗写法含蓄,明写春景,实喻男欢女爱。全诗无一个描写爱情生活的词语,但却蕴寓着浓厚的爱情生活气息。诗人以鸟喻人,同时赋予春鸟、春风以多情恋人的性格特征,写来巧妙、委婉,富有极为动人的艺术感染力量。四句二十字,把一个少女春情萌动,热烈企盼恋爱的心理表现得精妙绝伦,淋漓尽致。

shí ·chūnlínhuāduōmèi

míng nánběicháo 

chūnlínhuāduōmèi chūnniǎoduōāi 
chūnfēngduōqíng chuīluóchángkāi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
金天¹之西,白日所没。
译文:在遥远的西方,太阳落山的地方。
注释:¹金天:西方之天。
康老胡雏,生彼月窟。
康老胡雏(chú)¹,生彼月窟。
译文:传说中的胡人神仙文康就出生在那里。
注释:¹胡雏:胡人小儿,胡人童仆。
巉岩容仪,戍削风骨。
(chán)¹容仪,戍(shù)削风骨。
译文:老胡文康仪容奇特,五官就像陡峭的山峰一样古怪,骨骼清瘦,风度不凡。
注释:¹巉岩:本意是指山峰陡峭,这里形容长相奇特。
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碧玉炅(jiǒng)炅双目瞳,黄金拳拳¹两鬓(bìn)红。
译文:他的双眼眼瞳碧绿而有光,头发金黄而弯曲,两鬓呈红色。
注释:¹黄金拳拳:金黄色弯曲的头发。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
华盖垂下睫,嵩(sōng)¹临上唇。
译文:眼眉下垂着长长的睫毛,高耸的鼻子像山峰一样耸立在嘴唇的上方。
注释:¹嵩岳:嵩山,这里比喻高高的鼻梁。
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译文:要不是看到这样离奇古怪的容貌,真不知道天地造物的神奇。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
译文:大道应该是文康的严父,元气是文康之老亲。
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
抚顶弄盘古¹,推车转天轮。
译文:老胡文康站起身举手可以像盘古一样摸到天顶,可以像推车一样推动天地转动。
注释:¹盘古: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创世的人。
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译文:日月初生时云雾漫天,用它来铸冶火精与水银。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¹
译文:三足乌还没有出谷,月中阴精还没有积成兔形,半隐着身子。
注释:¹“阳乌”两句:古代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有三足乌,月中阴精积成兔形,这里借指太阳和月亮。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译文:女娲百无聊赖地用黄土捏造了富贵人,把泥浆撒落在地上,变成了一个个贫贱的人。
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译文:把他们散落到人间,茫茫就像沙尘一样。
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
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¹
译文:文康生命不息,长生不老,谁又能说明他不是神仙呢?
注释:¹仙真:道家称升仙得道之人。
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译文:在西海栽上若木,在东海种植扶桑。
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
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
译文:过些日子再来看,神树的枝叶已经长了有几万里那么长了。
中国有七圣,半路颓洪荒。
中国有七圣¹,半路颓(tuí)洪荒。
译文:安禄山叛乱,两京覆没,天下就像上古时期的洪荒之世。
注释:¹七圣:指传说中的黄帝、方明、昌寓、张若、(xí)朋、昆阍(hūn)、滑稽七人。
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
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
译文:陛下应运而起,即位于灵武,克复西京,大驾还都。
赤眉立盆子,白水兴汉光。
赤眉立盆子,白水¹兴汉光。
译文:安禄山已死,群贼又拥立他的儿子为首领,但这不足为患,这就像汉代赤眉军叛乱立刘盆子为天子一样,成不了什么气候,陛下您就要像光武帝一样,励精图治,光复汉室。
注释:¹白水:水名,源出湖北枣阳东大阜山,相传汉光武帝旧宅在此。
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
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
译文:天下振动,寰宇洗清,边关无事,贸易开通。
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
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
译文:举足登蹋紫微,天关为你开张。
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
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
译文:西方的老胡文康感激陛下您的恩德,不远万里来到长安朝拜。
五色师子,九苞凤凰。
五色师子¹,九苞(bāo)凤凰。
译文:他带来了五彩狮子、九苞凤凰等。
注释:¹五色师子:即五色狮子,道家传说中元始天尊的坐骑。
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
是老胡鸡犬¹,鸣舞飞帝乡。
译文:五色的狮子是老胡犬,九苞的凤凰是老胡的鸡,鸡鸣狮舞在帝乡。
注释:¹鸡犬: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
淋漓飒沓,进退成行。
淋漓飒沓,进退成行。
译文:表演酣畅淋漓,英姿飒爽,进退有序,纵横成行。
能胡歌,献汉酒。
能胡歌,献汉酒。
译文:他们唱胡歌,献上美酒。
跪双膝,立两肘。
跪双膝,立两肘。
译文:朝拜陛下时,都双膝跪地,前臂举起。
散花指天举素手。
散花指天举素手。
译文:素手指天如散花状。
拜龙颜,献圣寿。
拜龙颜,献圣寿。
译文:给陛下祝寿。
北斗戾,南山摧。
北斗戾(lì),南山¹摧。
译文:即使北斗破裂,南山摧毁。
注释:¹南山:指终南山帝乡。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译文:愿陛下寿比南山,万寿无疆!
乐府《神仙二十二曲》中有《上云乐》,又名“洛滨曲”。相传是梁武帝时所制,假想生于上古时期的西方神仙老胡文康,长得青眼高鼻,携弄孔雀、凤凰、白鹿,慕梁朝来游,伏拜祝千岁寿。李白拟作《上云乐》,在前人歌辞的基础上作了发挥,写西域胡人携狮子、凤凰来唐朝祝天子寿的盛况。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qián)¹,香袖半笼马(biān)²
注释:¹连乾:又写作“连钱”,马的妆饰物。《晋书·王济传》:“尝乘一马,着连乾鄣泥。”梁元帝《紫骝马》诗:“金络铁连钱。”²“香袖”句:因袖长而马被笼住一截,故言“半笼”。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ān)朱鞅(yāng)¹。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注释:¹鞅:马颈上的皮套子,用来套车的轭头之类。
这首词是写举子得意的情景,只是写法与作者的另外二首《喜迁莺》有别。描绘了举子们于清明雨后,骑马踏青,花光映人,绿草如茵,写得较为清丽。正如汤显祖评说:“此首独脱套,觉腐气俱消。”

qiānyīng ·qīngmíngjié

xuēzhāoyùn tángdài 

qīngmíngjié qíngtiān zhèngdāngnián jiāoruǎnjǐnliánqián xiāngxiùbànlóngbiān 
huāróng rénjìngshǎng jìnshìxiùānzhūyāng xiégèngliúlián guīcǎoy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