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旅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yàn)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zàng),高大其垄(lǒng)¹。”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²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旅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bì)³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suì)罢为垄(lǒng)之役(yì),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jiàn)。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译文:梁丘据死了,齐景公召见晏子并告诉他说:“梁丘据对我既忠又热爱,我打算让他的丧事办得丰裕些,让他的坟墓建得高大些。”晏子说:“请问梁丘据对您的忠诚和热爱的表现,能说给我听听吗?”齐景公说:“我喜好的玩物,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而梁丘据把他自己拥有的玩物供我享用,因此知道他忠诚。每每刮风下雨,夜间找他,他一定问候好,因此我知道他热爱我。”晏子说:“我应对(您的话),就会获罪;不应对,就没有用来事奉君王您的,怎敢不应对呢!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臣子(的心思)专门用在他的君王身上,叫做不忠;儿子(的心思)专门用在他的父亲身上,叫做不孝。事奉君王的原则是,劝导君王亲近父兄,对群臣以礼相待,对百姓施加恩惠,对诸侯讲信用,这叫做忠。做儿子的原则是,要钟爱他的兄弟,(把这种爱心)施加到他的父辈身上,对子侄们慈爱仁惠,对朋友诚实守信,这叫做孝。如今四境以内的人民,都是君王您的臣子,可是只有梁丘据竭尽全力爱护您,为什么爱您的人这样少呢?四境以内的财富,都是您所拥有的,却只有梁丘据用他的私财对您尽忠,为什么尽忠的人这样少呢?梁丘据阻塞群臣,蒙蔽君王,恐怕太厉害了吧?”齐景公说:“好啊!没有你,我不知道梁丘据达到这样的地步了。”于是停止了候选高大坟墓的劳役,废除了厚葬的命令,让主管的官员住所法制各负其责,让君臣指出君王的过失进行谏诤。因此官员没有无法运用的法律,臣子没有难以表达的忠诚,而百姓非常高兴。
注释:¹垄:坟墓。²具:备办。³蔽:蒙蔽。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¹夫子²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与人也,常为³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译文: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恐怕)也赶不上先生您啊!”晏子说:“我听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我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只是经常做个不停,做个不休息罢了您怎么会赶不上(我)呢?”
注释:¹及:比得上。²夫子:对晏子的尊称。³为:只是。⁴置:放弃。⁵休: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梁丘据死了,齐景公召见晏子并告诉他说:“梁丘据对我既忠又热爱,我打算让他的丧事办得丰裕些,让他的坟墓建得高大些。”晏子说:“请问梁丘据对您的忠诚和热爱的表现,能说给我听听吗?”齐景公说:“我喜好的玩物,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而梁丘据把他自己拥有的玩物供我享用,因此知道他忠诚。每每刮风下雨,夜间找他,他一定问候好,因此我知道他热爱我。”晏子说:“我应对(您的话),就会获罪;不应对,就没有用来事奉君王您的,怎敢不应对呢!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臣子(的心思)专门用在他的君王身上,叫做不忠;儿子(的心思)专门用在他的父亲身上,叫做不孝。事奉君王的原则是,劝导君王亲近父兄,对群臣以礼相待,对百姓施加恩惠,对诸侯讲信用,这叫做忠。做儿子的原则是,要钟爱他的兄弟,(把这种爱心)施加到他的父辈身上,对子侄们慈爱仁惠,对朋友诚实守信,这叫做孝。如今四境以内的人民,都是君王您的臣子,可是只有梁丘据竭尽全力爱护您,为什么爱您的人这样少呢?四境以内的财富,都是您所拥有的,却只有梁丘据用他的私财对您尽忠,为什么尽忠的人这样少呢?梁丘据阻塞群臣,蒙蔽君王,恐怕太厉害了吧?”齐景公说:“好啊!没有你,我不知道梁丘据达到这样的地步了。”于是停止了候选高大坟墓的劳役,废除了厚葬的命令,让主管的官员住所法制各负其责,让君臣指出君王的过失进行谏诤。因此官员没有无法运用的法律,臣子没有难以表达的忠诚,而百姓非常高兴。

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恐怕)也赶不上先生您啊!”晏子说:“我听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我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只是经常做个不停,做个不休息罢了您怎么会赶不上(我)呢?”

注释

垄:坟墓。

具:备办。

蔽:蒙蔽。

及:比得上。

夫子:对晏子的尊称。

为:只是。

置:放弃。

休:停。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 327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晏子将使¹楚。楚王闻²之,谓王³左右曰:“晏(yàn)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之,何以也?”
译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对身边近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将要来楚国,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注释:¹使:出使。²闻:听说。³王谓:告诉,对......说。⁴左右:身边近臣。⁵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⁶方来:将要来。⁷欲:想要。⁸辱:羞辱。⁹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以:用。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左右对曰:“为¹其来也,臣请²(fù)一人,过王³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译文:身边的近臣回答说:“在他到来时,臣请求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说:‘这人是哪里人?’我们就回答说:‘这是齐国人。’大王再问:‘他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罪。’”
注释:¹为:表时间,在,当,于。²请:请求,请让我。³过王:经过,走过。⁴行:走。⁵何为:做什么。为:做。⁶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犯了……罪。⁷盗:偷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晏子至¹,楚王赐晏子酒。酒酣(hān)²,吏二缚一人诣(yì)³王,王曰:“缚者曷(hé)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译文: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赏赐给他酒喝。他们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捆绑着一个人来谒见楚王。楚王说:“捆着的人是做什么的?”官吏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
注释:¹至:到。²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时。酣,痛快。³诣:拜见,谒(yè)见。⁴缚:捆绑。⁵曷:同“何”,什么。⁶为:做。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¹²盗乎?”
译文: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
注释:¹固:本来。²善:善于,擅长。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避席¹对曰:“婴闻之²,橘生淮(huái)南则³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¹⁰楚之水土使¹¹民善盗耶(yé)¹²?”
译文: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它们仅仅是叶子相似,但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淮南淮北水土不同啊。现在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可进入楚国就偷盗,莫非楚国的水土让人变得善于偷盗吗?”
注释:¹避席:离开座位。²之:代词,代指这样一件事。³则:就。⁴为:是。⁵为:成为,变成。⁶徒:只,独,仅仅。⁷其实:它们的果实。其,指橘和枳。实,果实。⁸然:如此,这样。⁹异:不同。¹⁰得无:莫非。¹¹使:让。¹²耶:语气词,相当于“吗”,“呢”。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xī)¹也,寡人反取病²焉。”
译文:楚王(尴尬地)笑着说:“圣人是不可随意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注释:¹熙:同“嬉”,戏弄。²病:辱。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lóng)¹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²
译文:夜晚独自一人站在台阶前看星辰明月,窗户外透着皎洁的月光。寒冷的夜里,树上落满了清霜,树叶已经凋落,只剩下孤零零的枝条,我心中愁绪难解。
注释:¹帘栊:为窗帘和窗牖。²丁香结:多以喻愁结不解。
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xiē),凭¹阑干欲折。两条玉箸(zhù)²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译文:深夜的寒冷夜不算彻骨,因为深心凝聚着的愁恨未曾停止。靠着栏杆,人都要站不住了。两行止不住的眼泪是也你而流,此夜情思,又能与谁诉说?
注释:¹凭:靠着。²玉箸:这里是喻眼泪。

zuìhuājiān ·jiēqiánxīngyòuyuè

féngyán dài 

jiēqiánxīngyòuyuè liánlóngpiānjiǎojié shuāngshùjìnkōngzhī chángduàndīngxiāngjié 
shēnhánchè nínghèncéngxiē pínglángānzhé liǎngtiáozhùwèijūnchuí xiāoqíng shuígōngshuō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巫山七百里,巴水¹三回曲²
译文: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
注释:¹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²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译文: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自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萧纲的《蜀道难》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诗歌短小而凝练。

shǔdàonán··èr--xiāogāng

shānbǎishuǐsānhuí

shēngxiàgāoyuánduànhái

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
桂香¹尘处减,练影²月前空。
译文:征尘里桂香消减,月光下练影成空。
注释:¹桂香:指马饰物的香气。²练影:丝质马饰物的形影。
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定惑(huò)¹由关吏,徒嗟(jiē)塞上翁²
译文:行动定止由关吏,空为塞上翁悲吟。
注释:¹定惑:意含双关,指马的行止,也指人的禅定与迷妄。²塞上翁:作者自指,也以善知祸福的塞翁自喻。
在隋末战乱中由陇西贵族建立的唐朝,战马享受到了其他朝代望尘莫及的待遇。唐朝人养马、用马、爱马、赞马,可是,上官仪的这首诗却让读者听到了另一种声音,那是一种低沉的悲吟,他在为马的命运而嗟叹。人们将马饰以名贵的香料、绮丽的锦绣,但这改变不了马受人驾驭的命运。征尘里它的香气全都飘散,夜行时即使衣之以锦绣也毫无意义。从桂香与练影的易消易逝,作者写出荣华富贵毕竟成空。又从马的受人驾驭,表现对不能自主的命运的哀叹。马不知自悲,人为之悲;可世上那些贪求富贵而为命运摆布的人,又有谁为他们而悲呢。在人对马的嗟叹声中,所蕴含的,实际上是觉悟者对未悟者的嗟叹。

cóngjiàshānyǒng--shàngguān

guìxiāngchénchùjiǎnliànyǐngyuèqiánkōng

dìnghuòyóuguānjiēsāishàngwēng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兵卫森¹画戟(jǐ)²,宴寝³凝清香。
译文: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
注释:¹森:密密地排列。²戟:古代一种兵器。³宴寝:宴,意为休息。宴寝就是私室,内室。这里指休息的地方。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海上¹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译文:东南上海层层风雨吹进住所,逍遥自在池阁之间阵阵风凉。
注释:¹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烦疴(kē)¹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译文:心里头的烦躁苦闷将要消散,嘉宾贵客重新聚集济济一堂。
注释:¹烦疴:烦躁。疴,本指疾病。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自惭居处崇¹,未睹(dǔ)斯民康²
译文:自己惭愧所处地位太过高贵,未能顾及平民百姓有无安康。
注释:¹居处崇:地位显贵。²斯民康:人民康乐。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理会¹是非遣(qiǎn),性达²形迹³忘。
译文:如能领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释,性情达观世俗礼节就可淡忘。
注释:¹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²达:旷达。³形迹:指世俗礼节。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鲜肥属时禁¹,蔬果幸²见尝。
译文:鲜鱼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荤腥,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尽管品尝。
注释:¹时禁:当时正禁食荤腥。²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俯饮一杯酒,仰聆(líng)金玉章¹
译文:大家躬身饮下一杯醇清美酒,抬头聆听各人吟诵金玉诗章。
注释:¹金玉章:文采华美、声韵和谐的好文章。这里指客人们的诗篇。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神欢¹体自轻,意欲凌风翔(xiáng)
译文:精神愉快身体自然轻松舒畅,心里真想临风飘举奋力翱翔。
注释:¹神欢:精神欢悦。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吴中¹盛文史,群彦(yàn)²今汪洋³
译文:吴中不愧为文史鼎盛的所在,文人学士简直多如大海汪洋。
注释:¹吴中:苏州的古称。²群彦:群英。³汪洋:众多。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
方知大藩(fān)¹地,岂曰财赋疆²
译文:现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哪里是仅以财物丰阜而称强?
注释:¹大藩:这里指大郡、大州。藩,原指藩王的封地。²疆:古同“强”。

  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所作。

  此诗可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为开头六句,写宴集的环境,突出“郡斋雨中”四字。兵卫禁严,宴厅凝香,显示刺史地位的高贵、威严。然而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原由。宴集恰逢下雨,不仅池阁清凉,雨景如画,而且公务骤减,一身轻松。

  再加上久病初愈,精神健旺,面对嘉宾满堂,诗人不禁喜形于色。寥寥数句,洒脱简劲,颇有气概。

  第二层为“自惭”以下四句,写宴前的感慨。“自惭居处崇”,不单指因住处的高大宽敞而感到惭愧,还包括显示刺史地位的“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等因素在内,因为这些更使韦应物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

  当然,“未睹斯民康”——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是触发他“自惭”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自觉地将“斯民”之康跟自己的华贵、威严及“居处崇”对比,这是很自然的。他以前早就说过“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和“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等语,把自己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动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无功受禄而深感惭愧,深感不安,这种深刻的认识,来自他历年担任地方官所得到的感性印象。

  但是又将宴饮享乐了,解决这种心理上的矛盾,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老庄思想了,于是,“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会老庄之理而遣送是非,达乐天知命之性而忘乎形迹,用这种思想去麻痹自己,可以暂时忘怀一切,心安理得地宴集享受,不必再受良心的谴责。韦应物亦不能免给。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病。

  第三层为“鲜肥”以下六句,写诗人对这次宴集的欢畅体会。这次宴会,正值禁屠之日,并无鱼肉等鲜肥食品上桌,而是以蔬果为主。这说明与宴者的欢乐并不在吃喝上,而是在以酒会友、吟诗作赋上。诗人得意洋洋地说:“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他一边品尝美酒,一边倾听别人吟诵佳句杰作,满心欢快,浑身轻松,几乎飘飘欲仙了。

  第四层为最后四句,盛赞苏州不仅是财赋强盛的大藩,更是“群彦今汪洋”的人才荟萃之地,以回应题目上“诸文士燕集”的盛况。

jùnzhāizhōngzhūwénshìyàn

wéiyìng tángdài 

bīngwèisēnhuà yànqǐnníngqīngxiāng 
hǎishàngfēngzhì xiāoyáochíliáng 
fánjìnxiāosàn jiābīnmǎntáng 
cánchùchóng wèimínkāng 
huìshìfēiqiǎn xìngxíngwàng 
xiānféishǔshíjìn shūguǒxìngjiàncháng 
yǐnbēijiǔ yǎnglíngjīnzhāng 
shénhuānqīng língfēngxiáng 
zhōngshèngwénshǐ qúnyànjīnwāngyáng 
fāngzhīfān yuēcáiqi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